2022水利局工作总结和计划_上半年水利局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588716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水利局工作总结和计划_上半年水利局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水利局工作总结和计划_上半年水利局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水利局工作总结和计划_上半年水利局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水利局工作总结和计划_上半年水利局工作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水利局工作总结和计划_上半年水利局工作总结 水利局工作总结和安排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上半年水利局工作总结”。 市水利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一、*年工作总结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遭遇了夏季严峻高温干旱和秋季特大洪涝灾难的双重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我市的水利工作深化实行中心、省、市有关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次 党代会和本届政府提出的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以提高防汛防旱防台实力为核心,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贯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大干快上,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2、。全年完成圩区整治3.1万亩,河道整治*公里,实现水利总投入2.5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水利总投入和争取省级以上资金均创历史新高。 (一)“三防”工作取得全面成功 一是扎实做好汛前打算工作。3月26-28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分7个检查组对全市防汛防旱打算工作进行了大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平安隐患进行专题分析和探讨,要求并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实行和落实好整改措施。4月16日,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年度防汛防旱工作,并与各镇(街道)、有关部门签订了*年度防汛防旱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防汛防旱工作的责任。二是不断完善基层“三防”体系。深化基层防汛防旱防台体系建设,强化

3、责任落实,确保组织指挥畅通。进一步强化抢险救灾实力建设,不断完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重点开展和落实预案修编、队伍建设、抢险演练、物资储备等各项工作。4月17日,市防汛办会同市人武部组织民兵实行水上应急抢险演练。据统计,全市共落实草包12.74万只、麻袋*万只、编织袋56.3万只、木材3376.5立方米,铁丝、元钉2.5046吨、救生衣726件、水泵743台,落实抢险分队206个、抢险人员*人。三是全力投入抗旱抗洪工作。7-8月份,面对持续33天的高温干旱天气(其中8月9日最高气温达41.1,是我市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我市周密部署,主动应对,全面落实各项防旱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削减了

4、干旱损失。累计投入抗旱设备96台套、人员*人次、车辆96台次,投入抗旱资金210万元。10月初,受建国以来10月份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秋季台风“菲特”外围云系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我市遭受了特大洪涝灾难(*月8日0时至6时梧桐降雨量达到153.5毫米,是我市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部分地区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全市共涉及受灾人口17万人,倒塌房屋110间,受灾农作物面积23.70万亩,停产工矿企业417家,干脆经济损失7.83亿元。面对特大洪灾,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指挥下,把防汛抗洪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市防汛指挥部在*范围内最早启动了防汛级响应(10月8日凌晨3时)

5、,各地各部门根据应急预案要求,快速行动,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实现了“不死人、少损失、保平安”的工作目标。全市共投入抢险人员3.02万人,启用排涝水闸776座、排涝泵站2657座,投入各类抢险设备865台套,编织袋15万条,木材332立方米,平安转移人员*人。我市防汛办被省防汛指挥部评为全省优秀防汛办。 (二)农田水利建设深化推动 一是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步伐。全面完成了中心财政其次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并通过了水利部稽察组对该工程项目的稽察,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样确定。该工程总投资8242.84万元,新改建泵站128处,排涝泵闸站106处,排水单闸19处,渠道衬砌163.6

6、5公里,建设高效节水浇灌面积5690亩。5月份,又胜利争取到中心财政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安排用三年时间(*年-2022年),投入资金1.06亿元,力争使我市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抓好省级圩区整治工程建设。主要抓好三个圩区工程项目:大麻南星、湘漾圩区工程,总投资1375万元,年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95%;河山东浜头圩区工程,总投资1790万元,年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65%;屠甸和平圩区工程,总投资1689万元,年度已完成施工招投标。三是推动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年内实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二个:石门镇农村饮水平安工程,铺设管网93公里,解决饮水担心全人口3.75万人,总投

7、资2085万元;崇福镇农村饮水平安工程,铺设管网83公里,解决饮水担心全人口1.71万人,总投资1021万元。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及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我市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在2022年胜利试点的基础上,年内接着加大投入,扩大管护范围,目前已在全市38个村推广了这项工作,得到基层群众的一样认可。同时,接着加大农田水利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全年推广特低水头微喷灌面积540亩,安装机埠防盗报警器48套 ,建成以泵站智能管理系统为主的水利信息化村14个。全市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作在省级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河道整治力度明显加大 一是扎实推动全国河道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年内实施了龙

8、翔、濮院、石门、崇福东、洲泉西等5个项目区工程,其中龙翔、濮院项目区完成总工程量的72%;石门项目区完成总工程量的61%; 崇福东、洲泉西项目区完成总工程量的40%。二是加快建设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年内实施了湘庄港、大红桥港、灵安港3条河道治理工程,其中湘庄港治理工程已竣工,大红桥港治理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灵安港中段治理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三是加快河道生态建设步伐。北永兴港河道治理工程获得省河道生态建设优秀示范工程称号,是*各县(市、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北永兴港和大红桥港河道治理工程在今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双推”活动中受到了一样好评。四是切实抓好河道保洁

9、长效管理工作。年初,在黄浦江死猪漂移事务中,依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主动开展河道内死猪专项打捞行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化完善了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制度,修订出台了*市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增加了市财政对河道保洁经费的投入;同时,强化对河道保洁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每月一次的日常检查和每半年一次的督查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镇(街道)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我市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获得了*年度全省河道保洁考核一等奖。 (四)行政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围绕“节约爱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水法规的宣扬和教化力度;强化用水计量管理和日常监督,年内完成了年

10、取水量1-5万立方米取水企业的实时监控系统安装,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编写完成*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并通过评审。二是加大水政监察力度。坚持水政监察巡查制度,主动开展涉河“三改一拆”和“清除河障、改善生态”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审查审批涉河工程(占用水域)建设项目,严格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维护正常水事秩序。三是强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开展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行业质量意识”为主题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修订出台*市水利工程混凝土预制块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在建水利工程的监督检查,完成43家小型水利施工(生产)企业的检查考核和年检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程

11、序,提高了我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五)机关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开展中层干部轮岗沟通和竞争上岗工作。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完善干部培育教化及熬炼沟通机制,根据公开、同等、竞争、择优原则,在1-2月份顺当开展了中层干部轮岗沟通与聘任工作,在9-10月份顺当完成了部分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中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养。二是切实加强勤政廉政教化。通过组织收看全省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化会议,邀请市纪委领导上加强作风建设教化课,举办中层干部读书会,组织收看警示教化片,参与庭审现场警示教化会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仔细吸取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深刻教训,不断增加党员干部职工的

12、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实力。三是深化推动“阳光工程”建设。推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充分利用各类政府门户网络公开水利工程建设、水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各类信息,着力形成以公开促公正、以透亮促廉洁的办事程序。围绕阳光规划、阳光招标、阳光监管、阳光审批、阳光执法和阳光服务“六大阳光”工程建设,着力打造“阳光水利”。四是强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抓手,仔细实行上级有关作风效能建设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根据市委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三同步”工作要求,深化基层、深化群众开展调查探讨,主动参加“四联四强”走访服务,仔细组织参与“当一天社区干部”、“红色义工”、“

13、治安夜巡防”等各项活动,努力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今年以来,我市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肯定成果,但比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殊是在今年的“13.10.8”洪灾中,我市的防汛抗灾综合实力还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全市防汛防台应急机制和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已经建立,但综合应对实力还不够强,救灾物资储备不够足,干部群众的防汛抗灾危机意识和应急处置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虽然前几年修建的大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洪涝灾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抵挡特大洪涝灾难的实力还比较弱,特殊是外河圩堤建设标准还不够高,排涝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不够到位。三是由于水土流失

14、、岸坡坍塌以及平原河网水动力条件差等缘由,河道淤积现象非常普遍,加上在项目建设和土地整理过程中侵占水域、甚至填埋河道现象仍时有发生,影响了河道蓄水和行洪实力。四是城市、镇区、工业园区防汛设施标准不高,排水管道污泥淤积严峻,城镇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内水外排的动力设备及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同时,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现代水利发展和河道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须要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切实加强节水浇灌、远程智能限制等现代水利设施建设。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市水利工作将深化实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本届政府提出的水利发展目

15、标,以“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防汛防旱工作机制,切实强化水资源管理,全力打造“五个水利”,着力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和抵挡自然灾难实力。 (一)围绕治污水,打造“生态水利” 一是加快全国河道综合整治试点县工程建设。接着推动龙翔、濮院、石门、崇福东、洲泉西等5个项目区的续建,同时启动梧桐、屠甸、河山等3个项目区工程。安排投资1945万元,完成龙翔、濮院、石门三个项目区的整治工程;安排投资4624万元,完成崇福东、洲泉西项目区总工程量的80%;安排投资2558万元,完成梧桐、屠甸项目区总工程量的50%;安排投资800万元,完成河

16、山项目区总工程量的40%。二是深化推动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抓好北永兴港(一期)治理工程和湘庄港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完成灵安港中段续建任务。启动无量桥港、王母桥港、董家桥港河道整治工程,其中无量桥港工程安排投资*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70%;王母桥港工程安排投资*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20%;董家桥港工程安排投资1200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50%。三是接着加强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结合“河长制”工作开展,仔细抓好*市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实施方案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河道保洁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切实发挥各镇(街道)在河道保洁长效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提高河道保洁实效。 (二

17、)围绕防洪水,打造“平安水利” 一是加强“三防”组织体系建设。根据“横向到边、纵向究竟、覆盖全面”的要求,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旱防台责任制,强化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三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镇(街道)、开发区、振东新区为单位,行政村、社区为单元,自然村、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危房、避灾场所为网格的基层“三防”组织责任体系。二是提高应急预警保障实力。加大基层防汛防旱防台指挥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细化完善各类“三防”预案,优化预案的好用性和可操作性;完成*市水文巡测线和我市水文巡测基地、防汛指挥中心建设任务,加强雨情、水情、风情的监测

18、预报和信息共享,切实提高汛情台情的监测研判实力;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有效发挥专业队和群众相结合的抢险队伍应急救援作用;加大防汛物资储备,建设市防汛物资储备基地。三是推动城市(镇)防洪工程建设。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镇(街道)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市区、镇区防洪规划。结合河道整治、道路建设、“三改一拆”等工作,推动市区、镇区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市(镇)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市区、镇区、工业园区等人口密集、产业集中区域的防洪实力,更好地爱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 (三)围绕排涝水,打造“民生水利” 一是扎实推动新一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22年度安排投入351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3

19、万亩,新改建泵站47座、闸站56座、水闸1座,衬砌灌渠32公里,改造排沟43公里,铺设低压管道55公里,发展高效节水浇灌面积2200亩。二是大力开展省级圩区整治工程建设。在完成东浜头圩区整治工程剩余工程量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和平圩区整治工程,争取汛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三是加快实施乌镇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该项目涉及乌镇镇、石门镇、龙翔街道3个镇(街道)23个行政村,实施后可改善有效浇灌面积*万亩,新增有效浇灌面积1.17万亩。2022年度安排投入3144万元,新改建浇灌泵站29座,新改建排涝闸站11座,水闸2座,衬砌渠道64公里,建设低压管道49公里。四是加快实施灾后水毁工程修复。依据各镇(

20、街道)灾后水毁工程上报状况,经市发改、财政、水利部门审核,2022年度我市安排投入4000万元左右,对“13.10.8”洪灾中损毁的水利工程进行修复,涉及加高加固圩堤61.8公里,修复损坏落河缺155个,改造损坏闸站41座,改建损坏排灌泵站49座,确保明年度汛平安。五是扩大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运行管护覆盖面。根据建管并重、逐步推动原则,接着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改革,重点做好相关管护制度、考核方法、资金管理方法的完善工作,推广农田水利长效运行管护村80个。 (四)围绕保供水,打造“资源水利” 一是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依法对区域内年度

21、用水实行总量限制,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取水户年度取水安排管理、水资源费征收运用;严格地下水管理和爱护,加强地下水水质、水位动态监测。二是不断强化水域爱护管理。打好“清除河障爱护生态”专项行动攻坚战,集中力气拆除占用河道管理范围的违法建筑,有力打击涉河违章行为,加快推动涉河“三改一拆”工作,拓展水域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强对涉河工程(占用水域)建设方案等的审批和审查,科学论证区域内水域占补平衡方案,严把占用水域审批关,维护水域生态健康。三是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接着推动农村饮用水平安提升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平安工程运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平安标准。2022年度安排实施梧桐街

22、道农村饮水平安工程,概算投资*万元,建设管网423.5公里。 (五)围绕抓节水,打造“科技水利” 一是扎实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出台*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看法和工作方案,逐步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加的节水型社会体系;深化推动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机关、学校、宾馆、医院、灌区等载体建设,加大创建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力度,稳步扩大创建覆盖面,提高创建覆盖率。二是加快推动水利信息化村建设。接着推广整合泵闸站远程限制、视频监控、水位监测、防盗监控等于一体的水利信息化村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程度,有效节约水资源与电力资源,解决泵闸站实时管理难题,提高水利设施的工作效率。

23、三是注意水利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立足我市实际需求,不断推广应用先进的水利技术和装备,加大高效节水浇灌技术应用力度,开展渠道水利用系数测定,推广生态混凝土技术和植物措施等生态治水技术,探究引进土壤测墒、闸(阀)门自动开展等新技术,进一步加快我市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在抓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确保水利建设“工程平安、资金平安、干部平安”。为此,在工程项目建设上,要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落实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平安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力度。在项目资金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加强对资金安排、拨付、运用、监督和项目立项、设计、实施、验收、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提

24、高资金运用效益。在机关自身建设上,要切实抓好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深化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实推动水利“阳光工程”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全面提升水利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实力。 县水利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一、二00八年工作总结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局领导班子的主动务实谋划下,水利系统广阔党员、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克服困难、群策群. 水利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 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 一、2022年全市水利工作状况2022年,在水利部、省水利

25、厅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 水利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准备 我们*部门根据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要求和省市水务工作会议总体要求,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而有成效的开展工作,现将2022年工作完成状况、存在问题及2022年重. 水利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一年来,在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利局领导班子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创新求实,水利局各项工作进展顺当。现将一年来. 水利局工作总结 水利局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和水利部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主动协作下,仔细实行xx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仔细践行“三个.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