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万里长城讲解词_万里长城的诗词.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585406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9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万里长城讲解词_万里长城的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2022万里长城讲解词_万里长城的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万里长城讲解词_万里长城的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万里长城讲解词_万里长城的诗词.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万里长城讲解词_万里长城的诗词 万里长城讲解词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万里长城的诗词”。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讲解词 (第一节序厅) 敬重的来宾你们好!欢迎您来到国家重点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化基地示范基地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参观。 万里长城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宏大精神的物质象征。 长城像一条巨龙,雄姿英发,奔腾万里,驰骋在中华宽阔的大地上;长城是一座历史丰碑,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铭刻着中华千秋伟业;长城似一幅历史画卷,奇妙秀丽,多彩多姿,凝合着中华民族的宏大精神;长城被誉为是世界奇迹,中华珍宝,华夏民族的脊梁和魂魄。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2、基本陈设分为万里长城和万里长城山海关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万里长城部分,您将对中国长城所承载的厚重人文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后面的万里长城山海关,您将感受万里长城精华地段山海关以及山海关长城的独特魅力。 您首先来到的是充溢浓浓长城氛围的博物馆序厅。您站在这个地方举目四望,进入您眼帘的是一个近百米的红砂岩长城浮雕艺术墙,这是一个长城的艺术世界。长城出沧海,跨群山、越河川,奔大漠,东西万里的中国长城浓缩在这里供您观赏领会。在这里,人们经常会有一种联想:中国人为什么要修一道长城?古老神奇的长城对中华民族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再走近一步,先欣赏一个180环幕投影、大型的长城动漫片吧! (其次节长城历史、早

3、期长城) 下面参观的是长城历史。 长城从诞生之日算起,经验了大约2500年岁月沧桑。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各国筑长城以保卫领土和求得安静,后历秦、汉、北朝、隋、金及明,长城的修筑始终不断。在中国历史上,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朝所建长城长度都超过500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蜿蜒起伏,分布在我国东起辽宁,西至新疆的15个省、市、自治区,见证着古老中国的风雨及辉煌。长城是国防的代名词,一部中国长城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是进行国防教化的最好教材。 (早期长城)中国最早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这是中国长城修筑史上的早期长城。 公元前7世纪前

4、后,中国进入了群雄争霸兼并的春秋战国时期。为 1 了相互防卫的须要,楚、秦、齐、燕、赵、魏、韩等较大的诸侯国以及狄族建立的中山国等,都在边疆或险要处修筑起高大的城墙,这种城墙往往修筑的很长,人们把这种长墙称作长城或长垣,文献中的方城据说也是长城的别称。 请看电子图表:战国时期长城位臵示意图。 (楚长城)楚长城的记载文献中年头最早。先秦古籍左传中有一段楚国大臣屈完依方城为固,劝服压境诸侯国大军的故事。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三十年),齐桓公亲自统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8个诸侯国的军队,联合讨伐楚国。当大军进至召陵(今河南郾城东)时,楚国的统帅屈完也来到了这个地方。有勇有臹的屈完面对压境的

5、诸侯国大军并不惊惶,他从容地对齐桓公说:您假如真的想打一仗的话,我们楚国有方城为城,有汉水这样难以逾越的河流为池(护城河),是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斗争的谁胜谁败还很难说呢!齐桓公看到楚国防卫工事的严密坚实,心中没有胜算的把握,不敢贸然开战,只好实行妥协的方式,与楚国订立了和好的盟约,引大兵军回去了。这里所说的方城,有学者认为是长城的别称。近年调查,经后世利用的楚长城,河南叶县、南召县境内尚有遗存。 请看绘画屈完方城退敌和左传楚穆王二、汉书地理志中有关楚方城的记载。 楚国长城示意图 照片:河南省叶县境内的楚长城遗迹。 (齐长城)齐国长城,是文献中明确以长城相称、时代最早的长城。竹书纪年载:公元前

6、404年,三晋伐齐入长城。 书照: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齐国长城西起今山东肥城县北,向东经泰安、莱芜北,沿沂山至青岛市旁边海岸,全长500多公里。 请看齐国长城示意图。 照片:山东境内现存的齐长城遗迹。 ( 1、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石筑战国齐长城遗迹。 2、山东省泰安市长城岭战国齐长城遗迹。 3、山东省五莲县战国齐长城遗迹。 4、山东省沂水县穆陵关战国齐长城遗迹。) (秦国长城)战国时期的秦国长城有东西两道。东面的叫堑洛长城是公元前461年沿洛水修筑的。长城南起华山,北至今陕西省白水县境,是防备魏国的长城。西方的称昭王长城,西南

7、起今甘肃临洮, 2 向东北经甘肃、宁夏、陕西等省份,最终抵达黄河西岸。这道长城是公元前270年灭掉义渠戎臵西北三郡后,为抵挡戎狄族而修筑的。 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下面我们通过宣太后诱杀义渠王这幅绘画,来了解这道长城修筑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历史上最早、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段桃色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西北边陲,有一个戎族政权义渠戎国。这个义渠戎国地盘较大、文化较高,实力也相当强大,秦国常常要用很大的精力来应付这个桀骜不驯的邻居。 公元前306年,秦国新的国君秦昭王即位,一个女人也从今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从这一刻起,一个好色国君和一个老谋深算女人的风流艳史也同时起先了。 秦昭王即位时,年仅20岁,朝政由

8、母亲宣太后掌控。就在昭王继承大统的登基典礼上,这个风韵照旧、漂亮动人的中年妇女就支配了一个风流陷阱,贪财好色的义渠王则落入了其中。 宣太后在昭王即位朝贺的筵席上,和义渠戎王眉来眼去,进而私通。从今之后,在桃色陷阱中不能自拔的义渠戎王与宣太后长期保持着苟且关系。刚起先,义渠戎王还保持着肯定的警惕性,后来在宣太后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之后便放松警惕了。 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二十五年)的一天,宣太后又邀了这个昏昏然、戒备心全无的义渠王到甘泉宫约会。席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义渠王醉意已酣,两眼迷离这时宣太后对身后的侍者使了个眼色,随之一个腰圆膀大、厨师装束的大汉走上堂来。大汉手端盛满食物的大炒勺,走到义

9、渠王身后,乘义渠王不备,手举勺落,义渠王头颅被被击碎了。义渠戎王的死使该国忽然陷入群龙无首,秦国趁机发大军向义渠进攻,干净彻底地灭掉了义渠戎国。 灭掉义渠戎国之后,秦国在原义渠地建臵了陇西、北地、上郡三郡。设郡后,秦国为恒久地占据和巩固这块多事的土地,脱出手来向东方经略。于是,秦国就在新领土的西部修筑了一道长城,因这道长城是秦昭王时修筑的,因此人们称它为秦昭王长城。 书照:这幅书照是史记匈奴传中,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修筑长城的记载。 秦昭王长城示意图。 照片:这是今日甘肃、宁夏境内的秦昭王长城遗迹。 ( 1、甘肃省临洮市境内的秦昭王长城遗迹。 2、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内的秦昭王长城长城遗迹。

10、3、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 3 孟源乡战国秦长城遗迹。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乡战国秦长城遗迹。) (中山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不光是华夏族的汉族修筑长城,一些定居的戎狄族也有的修筑了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369年中山国筑长城。中山国是居住在太行山东麓的白狄族国家,曾较长时间内与赵、魏、燕等邻国发生斗争。中山国长城遗迹见于今河北省唐县、曲阳、顺平及涞源黄土岭一带。 书照:史记赵世家: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 中山国长城示意图。 照片:这是一组中山国长城遗址的照片。 ( 1、河北省唐县境内的中山国长城烽燧遗迹。 2、河北省顺平县北神北东山中山国长城上的圆形烽台遗迹。 3、河北省唐县北菜庄北山中山国

11、长城遗迹。) 文物青铜短剑。这是一组春秋时期的青铜短剑。青铜短剑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代表性器物。是一种随身佩带的防卫性短兵器。 ( 1、銎首扁茎双翼格铜剑,河北滦平北白旗砖厂出土。 2、双目首双齿纹扁茎双翼格突脊短剑,河北滦平虎什哈出土。 3、圆首圆茎兽面形格短剑,河北滦平大屯二铺砖厂出土。) (魏长城)魏国筑有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两道长城,都修筑于魏惠王在位时(前400年前319年)。这度时期,魏国在秦国的进攻下失去了黄河以西的国土,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为了加强西部和都城北部的防卫,便先后修筑起洛水东岸的河西长城和从今河南原阳、沿黄河南岸东行至密县的河南长城。 书照:(1)史记魏世家

12、:惠王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2)水经注济水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 照片:(1)陕西省华阴县战国魏河西长城遗迹。(2)陕西省华阴县战国魏河西长城遗迹。 魏国河西长城示意图和魏国河南长城示意图。 文物铜戈。戈是商周秦汉时期斗争中运用最广泛的兵器。戈为中国独有,属钩杀用的长兵器,古称勾兵。 ( 1、春秋 短胡铜戈,山西偏关万家寨出土。 2、战国铜戈 ,河北怀来征集。 3、战国铜戈,河北保定征集。) (赵长城)赵国有南界和北界两道长城。南界长城筑于公元前333年,从今日的河北省武安县西南,沿漳水经磁县到肥乡县南境,是 4 用以防范魏国的;北界长城又称武灵王

13、长城,修筑在今内蒙古河套北部的阴山到乌拉山、狼山(高阙)一带。 书照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照片:河南省林县与辉县交界处边墙岭上的赵南长城遗迹。 书照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赵国北界长城示意图。 照片:(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大庙村赵北长城遗迹。(2)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素图召赵北长城遗迹。 浮雕赵武灵王像。赵武灵王(?前295年)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名雍。公元前307年,他本着强国的目的,不顾守旧的贵族官僚反对,下令军民改穿胡服,学习骑射,起先了历史上被称为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并训练了中原国家第一

14、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他率领这支队伍击败胡族,开疆拓土,修筑长城,使赵国列为当时诸侯国的七雄之一。 胡服骑射武士像。 文物青铜剑。青铜剑是古代贵族或高级军人随身佩带的武器,也是斗争中常用的短兵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越地区的铸剑最为出名。 ( 1、战国圆首双箍圆茎菱格铜剑,河北滦平大屯营房出土。 2、战国铜剑,河北保定征集。 3、战国圆首柄铜剑,河北唐县出土。) (燕长城)燕国也有南、北两道长城。南长城约筑于公元前311年之前,起于今河北省易县,经徐水、雄县、至大城,称易水长城。燕北长城为秦将秦开大破东胡之后,在新开拓的东北部边界上修筑的,长城起今河北沽源,经燕山北麓东行入内蒙古、辽宁、直抵

15、鸭绿江外。 下面两幅书照是史籍中记载燕国南北两道长城的。 ( 1、书照史记张仪列传: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全部也。 2、书照史记匈奴列传: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臵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画秦开拓地,是表现燕北长城修筑背景的。燕昭王(前311年在位)时,燕国大将秦开臹勇双全,他利用在燕国东北方东胡人处做人质的机会,了解了当地的地势险要及军事状况。归国之后,秦开率大军击败东胡,东胡向北方退走1000余里,燕国占有了东胡原有的地区, 5 并修筑了从造阳(今河北

16、沽源与内蒙古正蓝旗交界一带)至辽东的长城以筑固新占地区。 这是一些现存的燕长城遗迹和两道长城的位臵示意图。 ( 1、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战国燕北长城遗迹。 2、河北省徐水县张华村燕南长城遗迹。 3、河北省易县东柳泉村燕南长城遗迹。 4、燕易水长城示意图 5、燕北长城示意图。) 这是一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其中铜矛、铜镞属兵器类;铜带钩、铜凿、环首柄削属于饰物和生活工具类。 ( 1、战国铜矛。河北保定高碑店征集。 2、春秋铜镞。河北滦平虎什哈出土。 3、战国铜镞。河北滦平虎什哈、炮台山出土。 4、战国铜带钩。山西临县征集。 5、战国铜凿。河北滦平曹窝铺出土。 6、战国环首柄削。河北张家口、承德征集

17、。) 春秋战国货币。掠夺财宝往往是斗争重要目的之一,形式多样的春秋战国货币,也是战胜者首取的战利品。 ( 1、骨贝 春秋; 2、铜贝 春秋; 3、尖首刀 战国; 4、燕明刀 战国; 5、燕明化钱 战国; 6、方足布 战国; 7、垣字圜钱 战国; 8、有文铜贝(鬼脸钱)战国。) 战国时期的陶器。 ( 1、灰陶罐。汲水器,河北滦平东营子出土。 2、陶鬲。炊煮器,河北滦平东营子出土。 3、深腹陶豆。食器,河北秦皇岛征集。 4、大陶罐。汲水器,河北秦皇岛征集。) (第三节秦汉万里长城) 秦汉时期,是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东西相望、绵延无亘的万里长城。秦汉时期中心集权统一

18、的大帝国,修筑了规模气概无比宏大的万里长城,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万里长城的身影和名字。 (秦代长城)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秦代的万里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军横扫关东六国,建立起统 一、多民族强大的秦王朝。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军事威逼,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赢政命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北驱匈奴至河套以北,从次年起先,修筑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大海的万里长城。 这幅书照史记蒙恬列传,其中有关于这次修筑万里长城的记载。 绘画秦驱胡筑长城。秦王朝建立初年,北方匈奴族趁秦忙于兼并斗争无暇北顾,占有了河套地区。公元前215年夏秋之际,秦始皇命 6 蒙恬率30万大军,以太子扶苏为监军,北征匈奴。将匈奴驱

19、出河套地区,迁徙到更远的北方草原地带。其次年,为了防止匈奴的再度侵扰,又命蒙恬率军民在原秦、赵、燕三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中国第一道万里长城。 秦代万里长城位臵示意图 饱经风霜的秦长城遗迹。 ( 1、甘肃省临洮县长城坡秦长城遗迹。 2、甘肃省通渭县四洛坪秦长城。 3、陕西省榆林市境内的秦代万里长城遗迹。 4、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阴山秦长城遗迹。 5、河北省张北县狼窝沟秦长城遗迹。) 这是一幅碑碣的拓片。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清乾隆皇帝在木兰围场行围时发觉古代长城遗迹,经过考证,乾隆皇帝断定是秦代的古长城,并撰文立碑,把这个考证记录下来。 浮雕蒙恬。蒙恬(?前210年)是秦代闻名将领,祖籍齐国

20、。公元前215年,奉命率大军30万北击匈奴,攻占了河套以南广阔地区,设郡臵县,修筑长城,匈奴摄于其威名,多年不敢侵扰北方边疆。 这张照片是坐落在陕西省绥德县的蒙恬墓。 这是一批秦长城沿线及秦代重要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铜镞的出土地内蒙古固阳县,是秦代万里长城的重要地段。该地斗争消耗品铜镞的大量发觉,反映了当年斗争的规模及残酷;秦皇岛地区秦代行宫遗址建筑构件的发觉,折射出当年秦宫的奢华壮美。 ( 1、铜鍪,炊具,山西临县征集。 2、铜镞,内蒙古固阳征集。 3、卷云贴贝纹半瓦当筒瓦,建筑构件,河北秦皇岛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4、卷云纹半瓦当,建筑构件,河北秦皇岛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5、方砖,建筑构件,

21、河北秦皇岛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6、半两钱,货币,河北承德征集。) (汉长城)汉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其次道万里长城。汉武帝在位时,三次派大军征伐匈奴并大获全胜,从公元前127年起,在河套地区设郡徙民,修缮过去的秦万里长城。后来,在河西、漠北和西域平定的状况下,又修筑了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河西长城和今内、外蒙古地区的漠北外长城。汉昭帝和汉宣帝时,还修筑了东部和新疆罗布泊以西的长城。汉长城西起今日的新疆库车,东至中朝界河鸭绿江以外,总长度超过10000公里。 这是一幅砖雕艺术品汉武帝刘彻像,是以青色的长城砖雕刻而成的。 汉代长城修筑状况一览表,汇合了文献中有关汉代长城的修筑 7 状况。 ( 1、汉兴,为其

22、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史记朝鲜列传 2、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固。史记匈奴列传 3、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年前107年,赵破奴、王恢破姑师,降楼兰,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关。史记大宛列传 4、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 5、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卢朐。史记匈奴列传) 绘画汉击匈奴之役。表现的是秦汉时期重要的长城军事行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汉武帝在位时,对长期袭扰长城的匈奴发起攻击。大规模作战有三次:

23、第一次,公元前127年汉军在卫青的率领下击败匈奴控臸了河套地区;其次次,公元前122年霍去病率大军攻占河西走廊,切断了匈奴与西域属国的联系;第三次,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兵深化漠北,歼灭了匈奴主力,基本解除了匈奴长期对中原地区的军事威逼。 照片: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和汉代长城的遗存、遗迹。 ( 1、河北省崇礼县境内汉代古长城。 2、河北省沽源县牧场汉长城遗迹。 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汉长城遗迹。 4、内蒙古自治区潮格旗巴音图乡汉长城遗迹。 5、甘肃省玉门关汉代长城遗址。 6、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汉代二十里大墩遗址。 6、甘肃省敦煌市阳关西南湾窑盆地东岸的汉代烽燧。 7

24、、甘肃省敦煌市广新墩汉长城及天田遗迹。 8、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燧。) 这幅长城卫戍系统组成部分示意图,介绍汉代长城的卫戍系统是由屯兵、烽传、驿传、屯田4个功能系统构成。 汉代长城管理体系介绍的是汉代长城的管理体系。汉代的非战时状况下,日常的长城系统是由沿边地方政府防守管理的。汉代边疆地区的郡一级长官郡太守,是政务和军事集于一身的人。他每年都要巡察辖区内的长城,督察军事状况,了解长城和亭、燧等边塞设施的损坏状况并负责组织修缮。郡太守之下有若干个都尉。都尉是管军事和治安的武官,边疆地区的都尉与内地有所区分,每个都尉都要亲自统领一个都尉府。郡太守和都尉都是年薪2000石的中级官员。都尉以下设有和管辖着

25、若干的侯官。侯官的长官称为侯。侯官干脆管理着辖区内的堠、 8 亭、燧等长城系统的最基层单位,把都尉府的吩咐下达堠、亭、燧;并把边疆上发生的状况上报都尉府。堠、亭、燧干脆负责长城防守。堠有堠长、亭有亭长、燧有燧长。 照片:张掖都尉棨信。这是西汉边塞地区驻守官员运用的旗臶和通行证。这件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的丝织文物上面写有张掖都尉棨信6字,是官职及官员的名字。 组照: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人物车马俑。是一组汉长城旁边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文物。这些青铜车马人物俑,表现了当时边塞地区官员出行的仪仗队伍及乘坐的车辆,其中的铜轺车、铜斧车是二千石以上地方高级官员乘坐的。 组照:汉代长城驿传文物。在当时,捍卫

26、边疆地区平安的长城还担负着驿站邮传的功能作用。西北地区出土的一些汉代驿传文物,反映了长城驿传功能的这部分内容。 这是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出土的驿使图。 汉代万里长城位臵示意图 (军屯和徙民实边)这里展示的是秦汉时期军屯和徙民实边的状况。秦王朝时期蒙恬率大军征讨匈奴取得成功。从公元前214年起,两次徙内地军民到河套地区戍垦定居,充溢边塞地区。汉武帝时彻底击败匈奴之后,军队在边塞驻地屯田,推行巩固边疆、自给自足的军屯政策。 这是汉代画像砖墓中出土的,反映当时军垦生活的屯垦图。 这些照片是有关汉代和魏晋时期河西及西域地区屯田垦戍方面的遗迹遗物。 ( 1、甘肃省安西县汉代长城破城子遗迹。 2、新疆维吾尔

27、自治区轮台县汉代烽燧及小型戍堡。 3、居延甲渠侯官遗址出土万石仓印。 4、汉肩水金关查科尔帖烽燧遗址出土豌豆、小麦、大麦、粟、糜子等粮食标本。 5、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汉代木牛车。 6、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壁画屯垦图。 7、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墓牛耕图。 8、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墓出工图。 9、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墓驾车收秋图。 10、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墓打场图。) 文物铜弩机与铜镞。斗争规模的扩大武器也不断得到改进。弩机是弓箭的改进形式,这种和镞协作运用的远射武器,秦汉时期斗争中被广泛的配备运用。 ( 1、铜弩机 西汉,河北保定征集。 2、铜镞 西汉,内蒙古固阳征集。) 9 文物:(1)圆首铜剑 (汉代兵器,馆

28、藏品)。(2)铁剑 (汉代兵器,辽宁建昌出土)。(3)镂孔柄铜匕首(西汉兵器,河北怀来征集)。 文物:铜燋斗。燋斗是多功能军中用物,白天用以煮食,夜晚巡夜敲击发声,唐人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之句。 文物:汉代铜灯一组。 ( 1、高足螭纹铜灯 河北秦皇岛征集。 2、高足带柄铜灯河北秦皇岛征集。) 文物:汉代四神铜镜 河北张家口征集。 文物:铜车马器 河北秦皇岛征集。 文物:匈奴铜饰片。匈奴是秦汉时期中国北方勇武的马背民族,但这些酷爱大自然的骑士们多宠爱在身上装饰些动物形小饰物。 ( 1、铜透孔圆饰片 西汉,河北张家口出土。 2、熊形铜饰片 西汉,河北曲阳出土。) 西汉时期的建筑构件文物一组。 (

29、1、绳纹大板瓦,辽宁绥中墙子里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2、卷云纹加贝半瓦当,辽宁绥中墙子里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3、卷云纹加贝圆瓦当,辽宁绥中墙子里秦汉行宫遗址出土。) 文物:汉代钱币。 ( 1、四铢半两钱 ; 2、西汉五铢钱 ; 3、货布(新莽时期) ; 4、东汉五铢钱) (第四节北朝隋金长城) 北朝、隋、金代时期,勿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族建立的王朝都筑有长城。其中北魏筑长城为防柔然。北齐长城西起晋西黄栌岭,东至碣石(今山海关旁边),绵延1500公里,是后来北周、隋和明代蓟镇长城的基础部分。隋朝一代突厥为患,大举修筑长城的记录有7次,今陕西、内蒙古河套一带仍有遗迹。草原上的金代长城也超过万里,女真族建

30、立的金王朝筑长城是为了防卫崛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骑兵。 (北魏长城)关于鲜卑族北魏王朝修长城记载中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423年,筑长城东起今河北赤城,西至内蒙古五原境内。其次次公元446年修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黄河,南北两道长城环卫当时的帝都平城。 北魏前期都平城,即今日的山西大同市。这幅照片是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山西省大同市云岗石窟。 这是记载北魏修筑长城的两幅书照。 ( 1、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蠕蠕犯塞。二月,筑长城于长 10 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二千余里, 2、魏书世祖纪:丙戍,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延袤皆千里。) 现存的几段北魏长城遗迹。 ( 1、

31、山西省大同市境内的北魏长城遗迹。 2、河北省蔚县南张家窑北魏至隋石砌长城。 3、河北省沽源县老掌沟北魏长城遗迹。 4、内蒙古自治区达茂联合旗北魏长城遗迹。) 绘画:魏破柔然之战,表现的是北朝时期重要的一次长城军事战役。北魏初期,草原民族柔然强盛,常常虏掠北部边塞地区。公元429年4月,太武帝拓跋焘为彻底解决柔然的威逼,亲自统率大军分两路北伐。五月,北魏军奔袭漠南柔然获得大胜。七月,深化漠北地区的军事行动也取得完全的成功,柔然首领大檀失败后忧愤病死,残余的部众数十万落和从属高车族数十万落降服了北魏。 (北齐和北周长城)北齐和北周的前身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东魏和西魏。北齐四代皇帝共修筑过6次长城,史

32、载一次就曾动用士兵和民众180万人。 北周筑长城的记录是公元579年,北周长城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西起雁门,东到碣石。 以下的4幅书照,反映了这两个北方王朝长城的修筑状况。 ( 1、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三年552年)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 2、北史文宣帝纪:(天保六年555年)是岁,高丽、库莫奚并遣使朝贡。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 3、北史文宣帝纪:(天保七年556年)是岁,库莫奚、契丹遣使朝贡。修广三台宫殿,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 4、周书宣帝纪:大象元年五月辛亥,突厥寇

33、并州,六月丁卯,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 照片:山西、北京、河北境内北朝时期的长城遗存。 ( 1、山西省苛岚县庙沟东南山北齐至隋长城遗迹。 2、北京市密云区境内的北齐长城遗迹。 3、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寿山石门横岭北朝长城遗迹。 4、河北省抚宁县铁阙关北朝长城遗迹。) 浮雕斛律羡像。斛律羡(?572年)是北齐名将。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高车族勅勒部。河清三年(564年)督都幽、安、平、南、兆营、东燕六州军事,退突厥10万众于寇州境。因功加行台仆射。他见北方民族屡犯边疆,奏明朝廷,自库堆戍(学者认为今北京古北口) 11 以东至海,筑长城隘障。后进爵荆山郡王,历事数帝,以谨慎、耿直著称。 这是河

34、北磁县湾漳北朝墓地出土的骑马武士俑和文吏俑,其中的武士俑雄健威猛,是这个尚武时代军人的传神写照。 北朝及隋的钱币一组。 ( 1、永安五铢 北魏 与五铢钱同值。 2、常平五铢 北齐 与五铢钱同值。 3、布泉 北周 1当五铢钱5枚。 4、五行大布 北周 1当布泉10枚。 5、永通万国 北周 1当五行大布10枚。 6、隋五铢 隋。) (隋代长城)隋代长城多系前朝旧塞加以修缮而成。隋代修筑长城次数多,动用人数大,炀帝在位时的公元607年,一次就调发筑长城役丁百万。隋代长城作业时间均较短,一旬或二旬而罢的长城,规模和质量都与前朝长城相差甚远。 绘画隋炀帝河西巡狩图。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

35、挖运输河、修御道、筑长城,并多次劳师动众地巡察长城,他巡察长城途中曾赋过这样一首诗:肃肃秋风起,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臹,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皇帝诗人说:凉凉的秋风刮起,踏上遥远的征途。为什么要踏上遥远的征途,是要在北方筑一道长城。这并不是我的创建,前代帝王就是这么做的。建立起永久的事业,为的是天下百姓的安静。 隋代长城修筑状况一览表,记载和反映了隋王朝修筑长城的状况和次数之频繁。 ( 1、开皇元年581年是月夏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隋书高祖上。 2、开皇元年581年十二月敕缘边修保障,峻长城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 3、开皇五年585年隋主使司

36、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历七百里,以遏胡寇。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4、开皇六年586年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5、开皇七年587年发丁男十万余人修长城,二旬而罢。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6、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隋书炀帝上。 7、大业四年608年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隋书炀帝上。) 照片:隋代长城的遗存和遗迹。 12 ( 1、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隋长城遗迹。 2、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二道边隋长城遗迹。 3、山西省应县北楼口乡南长城

37、沟北朝至隋长城遗迹。 4、山西省宁武县荷叶坪上的北朝至隋长城遗迹。 5、山西省广灵县香炉台乡石砌北朝至隋长城遗迹。) 电子图表北朝与隋代长城位臵图。 (金长城)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约从公元1123至1135年起先,修筑被称为界壕的草原地带长城。金长城修筑于大兴安岭南北两侧,总长近5000公里。金长城双堑、重壕、主墙设马面的特征,在中国长城发展史上有开创性意义。 请看模型金代长城。金代长城从模型提示的特点上看很清晰。我们可以看到这道大兴安岭西麓草原上的土筑长城,具有双堑,也就是内外两道墙;双壕内外两道壕沟的特点。里面的墙称主墙,外面较矮些的为副墙。内侧的主墙上设有凸出于墙面的马面战台,这是金代长城

38、的一个重要特点。 金代长城位臵示意图。 照片:我国境内的几处金代长城遗存。 ( 1、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麓的森林草原。 2、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金代长城遗迹。 3、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金界壕遗迹。 4、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金界壕遗迹近景及特写。 5、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额尔登包金界壕遗迹。 6、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金界壕上的小障城。 7、齐齐哈尔甘南县与内蒙交界处的金长城遗迹。) 绘画蒙金界壕之战。蒙金界壕之战是长城军事史上的闻名战役。崛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首领成吉思汗,于公元1210年发起对原宗主国金的斗争。当年7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在金界壕(长城)要冲乌沙堡、乌月营击败守军,降金军30万人。

39、后又在野狐岭、会河堡歼灭金军精锐30万,金军主力损失殆尽。随后,蒙古大军又用计攻破京北门户居庸关,直抵金中都(今北京)城下。虽然后在攻城不克的状况下还师,但从今金朝对蒙古的优势不复存在。 金界壕文物。河北省北部丰宁、康保两县处于金界壕内侧,这里出土的两批文物是当年戍边金人军事活动经济生活的实物写照。 ( 1、铁马蹬 马具 河北丰宁出土。 2、铁斧 工具 河北丰宁出土。 3、六鋬铜釜 炊具 河北丰宁出土。 4、八葵铜盆 盥水器 河北丰宁出土。 5、铁犁铧 农具 河北丰宁出土。 6、铁犁镜 农具 河北丰宁出土。 7、铜铃 马饰 河北丰宁出土。 8、鸡腿瓶 酒水器 河北丰宁出土。 9、素鞭头 兵器

40、河北康保征集。) (第五节明代万里长城)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不甘心失去从前江山的蒙元势力不断袭扰明北部边疆。中叶以后,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政权,也威逼明王朝的东北部边疆。明朝276年之间,从未停止过长城的修筑。经徐达、戚继光等几代贤臣良将的不懈努力,宏伟壮丽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至祁连大漠,横亘8850多公里,是中国长城建筑史上不朽的巅峰之作。 浮雕徐达像。徐达(13321385年)明朝开国元勋。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义,驱残元于漠北,荡平群雄,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封魏国公。1368年修筑长城,重建居庸关。1381年,奉旨修

41、永平、界岭三十二关,筑长城,在原迁民镇创建山海关。一生功劳显赫,明太祖誉为万里长城,死后追封中山王。 浮雕戚继光像。戚继光(15281587年)明代抗倭名将、闻名军事家。登州(山东蓬莱)人。嘉靖年间,练戚家军,在东南沿海平定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后,先后任京师防务总理练兵事务和蓟镇总兵。在西起昌平,东至山海关的1200华里蓟镇长城上,整顿边军,缮修边墙,创建空心敌台,败蒙古朵颜、插汉等部于长城外。录功加少保。 请看电子沙盘明代长城九边十三镇。明代的长城防务是历代长城中最完善的,设防严密的九边十三镇从东到西及相关状况是: (1)辽东镇:管辖长城东起今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的鸭绿江畔,西至山海

42、关东北锥子山,全长约970公里;总兵官初驻广宁(今辽宁北镇),隆庆后冬季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2)蓟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约880公里;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安境)。万历四十六年从中析出东部地区的设山海镇。(3)昌平镇:管辖长城东北起慕田峪东界,西至紫荆关,全长230公里;总兵官驻昌平(今北京昌平区)。(4)真保镇:管辖长城北起紫荆关,经倒马关、龙泉关、娘子关南至故关,全长390公里;总兵官驻保定(今河北保定)。(5)宣府镇:管辖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四海冶所分界处,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总兵官驻宣府卫(今河北宣化)。(6)大同镇:管辖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口子村东山),全长约330公里;总兵官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7)太原镇:亦称山西镇。管辖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