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建议”.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5755253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晚报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泉州晚报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晚报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晚报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建议”.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未来五年,泉州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做大做强产业、港口、城市,持续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新征程。本报今日开辟专版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亮点,旨在与读者一起振奋精神,积极行动,共同建设、见证泉州发展新时期。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摘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1%、18%以上,至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500亿元以上,力争比2010年

2、翻一番,经济总量保持全省首位。【解读】在去年全市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后,今年泉州经济总量预计可迈上3500亿元的新高,有望收获福建经济总量的12连冠。在迈向经济强市的征途中,5年后,泉州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再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的增幅将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争取达到18%以上,总额力争突破1000亿元。(记者林绿波)超千亿元“产业航母”增至5艘【摘要】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继续实施“百千万亿倍增计划”。【解读】继纺织服装成为泉州第一个千亿集群后,泉州产业集群的千亿版图有望不断壮大。未来5年,“百千万亿倍增计划”将继

3、续指引泉州产业进步。其中,“百亿企业倍增计划”,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超百亿元企业15家以上;“千亿产业集群倍增计划”,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5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其中,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产业集群要超过2000亿元,装备制造、建筑建材2个产业集群要超过1000亿元;“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倍增计划”,即力争“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记者林绿波)泉州港目标瞄准“主枢纽港”【摘要】港口地位日益显著。港口开发建设加速推进,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开放功能明显增强,以港口为取向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和港口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主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

4、【解读】现代港口已从不同运输方式的换装功能,向现代化物流重要节点和商贸组织功能转化,对城市、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日渐成为泉州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快港口建设,将泉州港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东出西进的综合通道和区域性现代专业物流中心,成为“十二五”时期港口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统筹港口规划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公用深水泊位,完善港口综合配套设施,突破深水公共航道瓶颈,健全港口服务体系,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港口服务能力。同时着力培育国际航线,大力引进大型港口企业、航运企业和国际化港口服务企业,积极推动泉台港口紧密合作,力促泉州港口与国际大港

5、对接。(记者黄小玲)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摘要】建设世界纺织鞋服、石材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石化、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解读】世界第一的“茄克之都”,中国最大的石材出口基地,世界20%运动鞋的制造地这些动人的记录彰显着泉州建设世界纺织鞋服、石材产业基地的巨大潜力。此外,泉州石化、装备制造、体育和光电等产业近年来的突飞猛进,也成为全国焦点。未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将是泉州产业的一大目标。泉州市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保持基地建设的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水平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产业

6、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区域品牌发展等方面成为全国的示范。(记者林绿波)先进生产方式托起“泉州创造”【摘要】推广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生产方式,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解读】未来5年,泉州市将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产业信息系统,推广一批先进制造生产方式。其中,集成制造是指将传统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产品上市快、高质、低耗、服务好、环境清洁的目的。敏捷制造是指充分集中高素质劳动力,注重应用灵活的生产管理方式,力求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柔性制造是指通过灵活配置生产设备、生

7、产环节,灵活调整生产周期,力求快速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不同品种产品。精密制造是指将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超高速加工技术综合集成,力求形成以精密制造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方式。(记者林绿波)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摘要】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争创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解读】“十一五”期间,泉州市重点发展建设了5个物流园区,6个物流基地,9个物流中心和6个物流配送中心,以及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逐步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基本建成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下一个五年,泉州市发展物流业的思路包括:加大奖励力度引进重点物流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逐步建立以农资物流和粮食

8、物流、果蔬物流、冷藏物流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代理制等现代商务模式,促进全市物流资源有效整合。(记者叶舒雯)风电产业“随风起舞”【摘要】加强石油、煤炭等能源储备转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解读】泉州市现有煤电、天然气电、水电,风电尚是一片空白。而发展风能的理由充分:首先,种种资料显示,今后泉州生产、生活用电将更为紧张。2015年,泉州市电力市场最高负荷将达7980兆伏,用电量将超490亿千瓦时。开发新能源对于泉州市这样一个能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来说,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其次,泉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据介绍,泉州市沿海风能资源储量为陆地上

9、的34倍,是今后可开发的主要能源资源。如果说“十一五”是风能产业的前期准备时期,“十二五”有望成为该行业“见风就长”的迅速发展期。目前,泉州市已生成了惠安赤湖风电场、晋江金井风电场等项目。惠安赤湖、小岞的风力发电厂已通过审批,预计今年可以动工。该项目建成后,赤湖将有24台风机、小岞将有11台风机,生产的电能可有效缓解惠安县的用电紧张现状。此外,泉州市还规划在惠安崇武、走马埭海堤,晋江、石狮等地设立风电厂。这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就有多个项目可陆续开工。(记者陈淑华)新建扩建一批水利工程【摘要】新建扩建一批蓄水、引水、供水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

10、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功能区管理。【解读】泉州市水资源总体紧缺,随着一批批工业项目相继上马和城市化水平的加快,供水紧张局面将日益加剧。日前,泉州市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进一步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功能区管理。全力推进碧坑水库建设前期工作,规划新建泉港双溪、洛江八峰两座小(一)型水库和晋江、石狮两座平原水库,对山美水库和桃源水库进行扩蓄,通过以上措施,预计可增加年蓄水库容约6000万立方米;完成湄洲湾南岸供水二期(含洛阳桥闸改造)、晋江引水第二通道、石狮市引水第二通道、南安市沿海片区供水等四处引水工程建设,总引水规模约32.6立方

11、米/秒(约282万吨/日)。(记者曾聪虹)求突破谋跨越推动泉州现代化“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陆上交通网络越织越密【摘要】集中力量建设“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加快环湾区域城市轻轨、快速干道建设。【解读】“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着力打造“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大多数乡镇30分钟、边远乡镇6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一环”即环城高速公路,二纵即沈海高速公路泉州段、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泉州段;“三横”即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莆田至广东梅州高速公路泉州段、厦(门)沙(县)高速公路泉州段;“六联”分别是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惠安

12、支线、泉厦漳城市联盟高速公路泉州段、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石井支线、泉三高速公路安溪连接线、泉港龙头岭至肖厝码头疏港高速公路、泉金联络线。“十二五”期间,泉州市拟新建铁路里程约392公里,包含约92公里客运专线、200公里快速/普速铁路、100公里铁路支线/专用线,打造“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格局。“一横”指长(汀)泉(州)铁路;“三纵”指福厦铁路泉州段、宁漳客专泉州段、宁漳货专泉州段;“六支”指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秀涂港区铁路支线、肖厝港区铁路支线延伸线、中化泉州石化专用线、石井港区铁路支线、南安官桥粮食/建材专用线。环湾轻轨方面,目前由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共同编制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

13、由6条线组成,采用以环泉州湾地区为核心的放射式线网结构,总里程326.3公里。(记者黄小玲)晋江“陆地港”年底运营安溪“陆地港”启动建设【摘要】加快晋江、安溪“陆地港”建设,纵深拓展港口腹地。【解读】目前,泉州市主要规划了晋江、安溪两个“陆地港”。晋江内坑“陆地港”是全省规划建设的个“陆地港”之一,规划用地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域,包括海关监管区、集装箱服务区、采购交易区、物流配载区和商务配套区。首期将建设出口监管仓、保税仓、海关检验检疫大楼等,晋江内坑“陆地港”预计年底试运营。自3月初泉州海关调研组赴安溪县专题调研后,日前,安溪也启动“陆地港”建设,明确提出在安溪建立

14、“陆地港”的目标。泉州两个“陆地港”的建设,将成为闽南地区主要的现代物流平台,全省重要的外贸物流节点和内陆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枢纽,可吸引周边县市区和周边省份企业将货物出口到“陆地港”退税、集拼后,通过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直接运抵港口出口,实现进出口货物在沿海港口与陆地城市之间的直接流通。(记者黄小玲)泉州晋江机场力争对台直航【摘要】加快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力争泉州晋江机场对台直航,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解读】根据泉州民航建设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泉州晋江机场建设规划主要以实施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主,工程总投资79900万元,建设年限为20102013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扩建停机坪及跑道调头坪55

15、000平方米(其中停机坪52300平方米、6个机位),新建航站楼40159平方米、货运中心8692平方米,改造旧航站楼等。扩容的同时,泉州晋江机场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早将机场列入对台直航点和落地签证点,开通对台直航航线航班。(记者黄小玲)“多轮驱动”促进泉州大都市圈发展【摘要】统筹2980平方公里泉州大都市圈发展。【解读】所谓2980平方公里的泉州大都市圈,将泉州市辖区、晋江市域、石狮市域、惠安县域以及南安市的12个乡镇和街道(溪美、柳城、美林、省新、洪濑、洪梅、康美、丰州、霞美、官桥、水头、石井)揽入怀中,规划区内的空间布局结构,将完成“一湾两翼三带”的华丽蜕变。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十

16、二五”期间,29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萌发着新的生机。整合泉州湾,建设区域强中心吹响了城市发展的冲锋号角。整合和培育泉州城区、晋江、石狮的专业化、高端服务职能首当其冲,将构建面向区域的、高水准的城市服务平台。东海片区、洛秀张坂片区、城东双阳片区、江南池店片区、北峰丰州片区等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将齐头并进。晋江滨海区域、石狮环湾区域、南安城市新区、霞美片区、惠安崇武山霞片区的建设将促进周边县市区的发展向环湾区域靠拢,以“多轮驱动”的态势,全面提升泉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撑带动作用。(记者朱娟娟)“互动一体”突出“980”区域规划建设【摘要】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泉州环湾沿江发展,推

17、动环湾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解读】展望“十二五”,泉州市将构建资源充分整合、功能分区定位准确、产业集中布局的现代化城市。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将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破题之作。在环湾城市规划体系的指导下,东海、城东、北峰和江南等城市组团、片区将成为着力打造的核心片区。一幅幅美好画卷正徐徐摊开。由泉州古城和古城东部平原区域组成的中心组团,将成为古城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大舞台;围绕着福厦高铁泉州站,北峰丰州组团将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竞技场;东海组团将重点完善市级行政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业、文化、商务办公、生产性服务等综合功能;城东双阳组团将依托华侨大学,提升科研、教育服务职能;江南池店组团将依

18、托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轻污染的相关产业;仙石西滨组团承担起未来高端金融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区域职能;蚶江祥芝组团将重点培育大型市场和物流业;洛秀张坂组团将打造海西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河市马甲组团将成为泉州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崇武山霞组团将重点培育旅游服务职能(记者朱娟娟)五大总部经济区将初具规模【摘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等都市型产业。【解读】目前,泉州市级总部经济区一共有五个,分别位于东海、城东、江南、福厦高铁泉州火车站和晋江。东海总部经济区主要包括两个区域:一是蟳埔总部区,选址于东海组团沿海大通道北侧;二是滨海总部区,选址于东海组团,目前已经确定11家入驻企业并动工建

19、设。城东总部经济区位于城东组团东侧,主要以高级商务办公为主,正在加紧推进。江南总部经济区位于晋江下游江滨路西南侧,规划建设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主要针对中等规模企业的商务运营中心,已基本确定招商政策。晋江总部经济区位于滨江商务区,已经出台了招商政策。福厦高铁站前商务区位于北峰丰州组团内的启动区,正在规划中。今年“98”投洽会,几个总部经济区已联袂招商。泉州力求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总部企业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吸引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及现代服务业企业、研发机构等入驻,基本形成总部企业集聚、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区,在510年内初

20、具规模。(记者黄小玲)吸引“背包客”来泉体验闽南生活【摘要】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解读】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今后,泉州市将结合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重点打造开元寺、台魁巷历史文化街区,旧馆驿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府文庙、后城历史文化街区,城南聚宝街历史文化街区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泉州市还将进一步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通过创新不断赋予文化旅游业新的灵魂和风采。重点开发利用传统特色民居,对这些古大厝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21、将其改造为家庭式大厝旅馆、商务文化休闲会所或者组织南音表演、经营泉州小吃、茶馆、工艺品展示销售等,恢复各种各样民俗活动,吸引在泉客商特别是全国现存数千万“背包客”前来体验闽南文化和闽南生活;大力发展名人故居、名人足迹考察游,对这些故居进行修缮、保护、周围环境整治及名人资源旅游产品开发,配合旅游业的发展。(记者陈智勇)“一湾两江四山”撑起滨海宜居城市【摘要】深化“一湾两江四山”城市系统规划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城市。【解读】所谓“一湾”指泉州湾;“两江”指晋江和洛阳江;“四山”指清源山、桃花山、大坪山、紫帽山。泉州市将建设一批城市景观项目,深化“一湾两江四山”景观绿地系统规划,将为泉州滨海城市的招牌再

22、添新辉。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强化景观规划建设,开展环湾城市与山体、水体空间关系规划研究。今后,泉州市将建设与预留“一湾两江”滨水公园及生态绿地,加快位于泉州湾中心的东海滨海公园建设、泉州滨江商务区外侧的晋江下游南岸滨水湿地公园建设,启动洛阳江滨江公园绿地建设,形成现代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宜居城市的内涵还远远不止于此。“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营造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开阔、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包括高起点规划建设南翼新城、北翼新城、东海组团等城市拓展区;在危旧房改造和新区拓展中做足做靓城市广场和公园;继续推进城市大公园、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建设,如在北峰丰州组团建设西华洋滞洪区公园,城东组团

23、建设青莲寺公园,东海组团加快建设观音山公园、滨海公园等。(记者朱娟娟)高标准推进15个试点镇建设【摘要】按照“具备较强的产业依托、发达的交通联系、完善的城市功能、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对规模的人口集聚,以及较高的政府管理水准”的要求,高标准推进省、市试点镇建设,有序推进中心镇、建制镇规划建设,形成一批新市镇。【解读】目前,3个省级试点镇和12个市级试点镇的总体规划均已完成并通过评审。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实施以来,15个试点镇共确定539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逾100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逾100亿元。“十二五”期间,试点小城镇力争在35年内,着力建设一批“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

24、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和配套保障政策。一是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小城镇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三是建立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特色优势的体制机制;四是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宜居城市综合体。(记者曾聪虹)65个道口通联经济命脉【摘要】积极发展“道口经济”,形成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解读】根据规划,“十二五”初泉州市将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十二五”中期将基本建成环城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全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十二五”末将建成市域高

25、速公路网,充分发挥全市65处高速公路互通的道口效应。据悉,65个道口覆盖了泉州各个县(市、区),届时,大量的客流、物流、资金流将涌上高速公路网,大量的工业区将环绕道口而设立,实现县域经济新的飞跃。为了让道口尽快成型,泉州市将全面建设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内项目,即:续建南惠高速公路、沈海复线南安金淘至安溪段、泉州环城路二期、泉州环城路三期、泉州环城路南安张坑至石井、莆田至永定泉州段、莆田仙游至南安金淘泉州段、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安溪连接线8个项目,新开工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厦沙线安溪至沙县泉州段、肖厝港支线、沈海复线安溪至长泰泉州段等4个项目。至201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726公里。

26、此外,泉州市还将加快开展泉金联络线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记者黄小玲)近海治污规划明年春节前完成初稿【摘要】继续推进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制革、电镀、建陶、漂染等重点污染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整治。【解读】2006年,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近海治污成为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市人大常委会这五年间检查的重点。五年来,近海治污成效喜人,相继完成污水处理体系工程等五大工程;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上升,今年丰水期和平水期平均水质达标率为75%;2007年开始,泉州市连续三年实现主要污染物“双减排”。目前,泉州市正在编制“十二五”近海治污规划,将于明年春节

27、前完成初稿。节能减排方面,泉州市将严格控制生产企业主要污染排放物排放量,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监管,坚决淘汰造纸、皮革、纺织染整、化纤、食品、建材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先进技术运用,禁止新建污染严重的皮革、印染、电镀等行业企业;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步伐;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和交易市场,推进节能服务市场化、产业化。(记者陈凌鹭)绿色通道联起城市村镇【摘要】加强城乡绿化,积极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解读】“十一五”期间,泉州市植树造林亮点颇多。植树造林的主战场不断向城镇村庄、乡村公路、沟渠两旁、农田林网等延伸,向房前屋后及多年未复

28、耕的坡耕地、园地拓展,树种结构也不断调整和优化。深入实施的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和绿色屏障等“四绿”工程,正让泉州一天天更靓丽。未来五年,泉州市关于全市营造林的初步设想有:继续优化树种林种结构,加大力度发展珍贵树种、速生树种,着力营造阔叶林、混交林,定向培育大径材、珍贵用材、工业用材等,并制定低产低效林分改造规划,通过采取全面更新、补植补造、抚育管护等措施,提高低产林蓄积量和生态功能。同时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成材一片,实行质量责任到人的全员质量管理,贯穿于育苗、整地、栽植、管护等每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落实到每个部门的全行业质量管理。此外,泉州市还将抓好试验示

29、范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丰产竹林、名特优花卉和经济林、生物质原料林等基地。(记者叶舒雯)东海经济适用房预留200套公租房“筑巢引凤”【摘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计划,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解读】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正加速在泉州的投资布局。泉州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从未像此刻这般迫切。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计划被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今年市政府第81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在东海经济适用房中集中预留200套公租房,用于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这批公租房计划年底开工建设,分9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两种户型,建成后将为泉州市部分重点企业引进

30、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过渡性用房。据市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鼓励支持各级政府、工业园区、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住房的投入,通过建设人才公寓、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立起“梯度分明、配置合理、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人才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才能逐步解决不同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要吸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不仅要为他们解决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后顾之忧,还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创业、居住、教育、学习、交流的“小环境”,这成为当前泉州市人才工作的重要课题。(记者谢曦)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摘要】努力实现每个县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

31、个村文化活动室标准化的目标。【解读】“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进一步扶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去年,泉州、晋江、石狮、南安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评,鲤城新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市有“全国文化先进单位”5个,“全省文化先进县”4个。今后,泉州市将进一步鼓励、引导各地做好、打响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争取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文化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2、等机构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大力加强广场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公园文化、军营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多姿多彩、群众踊跃参与的文化活动。(记者陈智勇)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摘要】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解读】按照今年出台实施的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泉州市将规划建设点面结合的省、市、县、乡村(社区)四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基础网络。通过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即建立1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中心)、10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33、展示点,全面建设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目前泉州市已正式公布了13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区、2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传习中心)和197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区展示点,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积极推动“海丝文化”、“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继续做好“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和促进闽南红砖建筑群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成功入围后将作为国家项目正式申报“世遗”。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记者陈智勇)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旅游品牌主推四大板块【

34、摘要】以建设海西旅游中心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解读】当前,旅游业发展已步入品牌时代。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各县(市、区)各自的文化、海洋、生态和工业等资源特色,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充分带动和辐射本区域的旅游发展,并实现泉州市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泉州市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将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与“海峡文化”为基本支撑点,重点打造环城海丝文化圈、惠安滨海文化区、安溪铁观音文化区和德化瓷文化区。蓝色滨海游项目将作为“十二五”泉州旅游业重点发展产品系列和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级

35、,倾力打造“惠女风情”滨海度假板块、“商贸运动”滨海休闲板块和“金色海峡”滨海观光板块三大主题鲜明的滨海旅游板块。绿色生态游项目将重点发展“桃园生态休闲游”、“瓷都揽胜游”、“茶乡休闲游”、闽中绿色金三角自驾车游等旅游产品。工贸旅游项目将以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和网络建设,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精品品牌。(记者陈智勇)幸福指数也有量化指标【摘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读】“幸福指数”是衡量百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概念。据研究,幸福指数大体有五个方面构成:l.物质丰裕感;2.精神充实感;3政治清明感;4

36、.社会和谐感;5.生态舒适感。既包括就业、收入、保障、居住、安全、医疗、教育等可以量化的程度,也包含情感范畴、心态状况和情绪愉悦等精神因素,还包括人际关系和谐等状态。“十二五”规划将如何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呢?据了解,城镇登记失业率、衡量居民家庭总体消费水平与结构的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差别的基尼系数、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等,都是幸福指数的量化指标,也将是今后五年泉州市让百姓更有“幸福滋味”的几大努力方向。本报记者叶舒雯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摘要】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把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解读】“十一五”期间,

37、泉州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先后形成两轮促进就业政策体系。2006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万人(增量约占全省的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泉州就业率居全国首位。泉州市连续多年举办泉州市企业劳务合作洽谈会,组织企业外出招工,与国内150多个城市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通过降低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轻负担1.69亿元。未来五年,泉州市将发挥泉州“创业型”城市优势,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建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多形式

38、开展以“企业招工,政府帮忙”为主题的企业劳务招聘系列活动,完善跨区域劳务协作长效机制。鼓励企业到外地建立劳务协作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泉州市外向型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就业和劳务输出。加大对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记者叶舒雯)社会保障实现“一卡通”【摘要】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实现社保卡“资源共享,一卡通用”。【解读】“金保工程”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综合管

39、理,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服务人群、信息系统功能、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四个全覆盖”。同时,在全面完成社保卡发放、完善社保卡系统建设基础上,建立起面向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保卡服务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基于社保卡开展各项应用,实现“资源共享,一卡通用”。本报记者叶舒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摘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解读】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出发点。市第一医院城东新院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市医疗中心一期传染病医院竣工启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东海院区、市第三医院新院

40、区开工建设随着卫生重点项目不断推进,未来,泉州市公立医院将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记者叶舒雯)上市企业有望达到百家【摘要】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打造资本市场“泉州板块”。【解读】如今,攻略天下的泉州上市英豪上升到59家,他们的资本脚步迈向亚洲、欧洲、美洲等,在世界经济舞台书写傲人的泉州记录。目前,泉州市还有8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发行上市;7家企业已上报福建证监局辅导备案;一大批企业正加速改制重组。对于未来,泉州的期待是,力争用35年的时间,全市累计完成改制企业1000家,纳入上市

41、后备企业200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100家,真正崛起“泉州板块”。(记者林绿波)办事机构为泉企“上岛”搭桥铺路【摘要】拓展泉台合作空间力争泉台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推动企业“上岛”建立营销网络,有序引导企业赴台投资。【解读】今年5月,泉州市经贸文化交流团前往台湾签订两岸对接项目23个,27家企业参加赴台采购洽谈会。这是泉台经贸交流合作的一个里程碑,更为“十二五”期间泉台合作空间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泉台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推动企业“上岛”建立营销网络将成为泉台合作的新方向。在此前27家参加赴台采购洽谈会的泉州企业中,已有2家企业在台成立子公司或办事处,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泉州企业正力争申请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其中,台湾中泉国际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台湾注册的国有全资陆资企业。中泉公司在台湾设立独立全资子公司后,可以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在台进行经贸活动。无独有偶,日前,商务部已正式批准闽台农产品市场在台设立办事处,这是大陆首家在台设立的农产品公司办事处。今后闽台农产品市场可以根据台湾农产品的产量、品种、品质和报价直接在产地下订单、看货和提货,为台湾农产品开辟稳定的销售渠道,也有利于大陆产品拓展台湾市场。“十二五”期间,越来越多的泉台经贸社团办事机构的设立,将为泉州企业“上岛”建立营销网络搭桥铺路,今后还将成为泉州良好投资环境的展示平台,提升泉州在台湾的知名度。(记者朱娟娟) 泉州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