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调研组调研东沟乡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5736188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调研组调研东沟乡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大调研组调研东沟乡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大调研组调研东沟乡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调研组调研东沟乡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强文化建设 繁荣东沟文化事业-县人大调研组调研东沟乡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东沟乡党委 政府各位领导:现将东沟乡文化工作简要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 东沟乡共辖16个行政村,4176户,21058人,全乡总面积96.5平方公里,耕地7.1万亩。现有乡级文化站1所,“农家书屋”7个,共有各类图书室20多万册,组建土族“安召”演艺队1支、农村远程教育站点17个。2010年,新建大庄、塘拉2处文化中心广场,占地37亩,目前,广场周边路、水、电、通讯、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体设备齐全,基本保证了各类活动的正常开展。近年来,全乡共举办“三下乡”、“民族赛歌会”、“六月六”花儿会、“梆梆会”

2、、“那顿会”、“孝亲敬老”会等群体性民俗文化活动800多场次。二、文化建设情况:(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东沟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我乡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为主线,以文艺演出或文体竞赛为主要形式,结合传统节庆日确定不同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主题突出的群众性文化、教育、体育、科普等活动。一是以“三月三”梆梆会,纳顿节、民族团结赛歌会、孝亲敬老会、“花儿会”等为活动平台,积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近两年来,全乡累计举办

3、各类大型文体活动29场次,参加人数达36万人次;二是积极开展电影下乡活动。每年年底农闲时机,乡上积极与县文化局取得联系,组建电影播放对,逐村安排播放科普、大众电影。2011年,共巡回播放电影8部,20多场次;三是认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年初,我们积极与县委宣传部取得联系,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群众送歌舞、赠图书、发资料,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好评;四是以“村村通”、“文化书屋”、电视下乡等项目工程为基础,狠抓群众文化建设。近年来,全乡累计创建文化中心户13户;7个村建成“文化书屋”,藏书达20多万册,群众借阅量达到6.5万多(册)次;“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发

4、放电视80台,新建水泥篮球场5个,添置文化器材342件,组建传统社火、安召队8支,组织演唱队外出演出355场次。其中:县外演出达53场次,大庄村安召队曾荣获全县文艺展演二等奖。五是扎实开展重大节庆日活动。为广大群众丰富节日气氛,春节、元旦、“三八”、“五四”、“国庆”、“端午”等重大节日期间,我们围绕节庆主题,深入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如:春节期间,我乡口子、纳卡等村积极开展以社火演出为主的民间文艺演出,参加全县社火调演活动和巡回各村进行演出;“三八”期间,组织妇女群众开展刺绣展览比赛、“好媳妇、好婆婆”评比等有益妇女群众的活动;“五四”期间,在各学校开展演讲、文艺表演的活动;“重阳节”期间,

5、开展“孝亲敬老”会,组织本乡文艺演出队,为他们跳“安召舞”、转“轮子秋”,等等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现出全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逐年提高,群众素质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更加牢固。尤其在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在学校举办了羽毛球、歌咏、舞蹈、书法等各类比赛,在农村组织进行了篮球友谊比赛,组织党员干部参与观看全县“万人红歌”演唱会。今年,我们还要依托塘拉集镇广场优势,准备在8月份举办一期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即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陶冶了群众情操,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二) 积极争取,狠抓落实,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我们把文化基础实施建设作为党委

6、政府的工作核心,在乡上经济基础差,资金来源缺的情况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文化基础实施建设。2010年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新建一栋2层14间文化活动中心楼,电脑、档案柜、图书、文化器材等配套实施齐全;2011年,我们争取新农村建设和集镇建设资金,新建投资30万元,占地4.3亩的大庄文化中心广场;投资900万元,新建塘拉集镇文化中心广场,目前,广场硬化、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在全面紧张施工,有望在今年8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龙一、龙二两个村文化广场目前已全面动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投入使用。二、 存在问题虽然,近年来我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

7、现在:一是文化设施仍然较为落后,健身器材、体育设备等活动设施欠缺。除大庄、塘拉两个村和今年新建的龙一、龙二有文化广场以外,其他各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文化管理人才缺乏,目前,我乡文化站仅有1名兼职工作人员。三是文化活动经费紧缺,致使一些活动难以开展;四是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五是东沟乡作为全县、乃至全省土族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潜力文化资源丰富。土族婚(丧)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酩馏酒、刺绣以及民俗歌舞等文化有待进一步传承和开发。三、发展东沟乡群众文化建设的初步思路及建议(一)明确发展总体目标。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政

8、治人物抓好抓实。结合新农村建设、较少民族地区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活动主题上,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要求,结合中心工作,提高活动主题的指导性、亲和力和认同度,确保活动实效性。在活动方式上,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思路,积极开展“三下乡”“六月六”“梆梆会”“那顿会”等群体性民俗文化活动,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观众变成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演员”,让更多更广泛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增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在活动品牌上,以宣传土族民俗风情,宏扬土族民俗

9、文化为主导,以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为主线,以“农家乐”为依托,加大开发文化资源工作力度,打造和建立具有土族民族代表性的“土族婚俗乐园”、“土族服饰展示厅”、“土族风情演绎厅”,将“安召舞”、“轮子秋”等土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发扬和传承。继续做大做强塘拉“民族赛歌会”、大庄“那顿会”,创办“酩馏酒节”、“土族文化展示会”等一系列彰显民族特色的盛大文化活动,打造独有的民族文化品牌。(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今后,我乡文化建设的重点依然要以乡级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大力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老、幼、残文化活动场所,因地制宜的建设文化中心户,配齐文体活动器材,

10、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设施管理和维护。(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一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干部学习、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确立学习目标,把提高文化干部素质与提高工作质量结合起来;二要配强配齐文化工作者。不断改善目前文化干部严重短缺的现状;三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文化干部管理、学习等制度,并且狠抓落实,形成督促、激励机制。尽快建立一支学习型、知识化、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四)加强农村文化基本活动内容的建设。按照“三贴近”,充分利用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户等现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增加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户的藏书

11、量,增加农民实用科技书刊,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二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通过专业人员的编排,整理成为地方民间艺术精品,农民群众也很爱看有农村特色的文艺节目,这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三要把文化活动内容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根据游客的需求,举办民俗文化图片展和民俗文艺演出等,切实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促进民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四要鼓励和有计划地组织专业和业余作者,按照“三贴近”要求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五要在搞好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户日常开放的同时,要经常举办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真正做到文化活动贴进农民需求。六要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七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把农民自娱性活动与文化部门和各级政府举办的文艺调演、汇演、比赛等活动结合起来;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开展体育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有效地完善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机械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