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安全行为手册 (2).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5711849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不安全行为手册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员工不安全行为手册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不安全行为手册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不安全行为手册 (2).doc(7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011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012 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与其目标分类.013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研究.023.1 概念.023.2 分类及其表现.023.3 不安全行为危害.034 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034.1 知识与技能缺陷.044.2 人身的生理、心里因素.044.3 利益与管理原因.054.4 生产环境影响.054.5 机器防护缺陷因素.065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065.1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065.1.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065.1.2 强化员工安全意识.075.1.3 强化安全管理.085.1.4 创造良

2、好现场工作环境.095.1.5 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节工作.105.2 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115.2.1 有痕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115.2.2 无痕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115.3 不同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125.3.1 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125.3.2 一般风险、低风险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126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办法.136.1 有意不安全行为矫正.136.2 无意不安全行为矫正.136.3 违章指挥的矫正.146.4 不安全行为矫正管理.147 员工不安全记分考核办法.157.1 扣分标准.157.2 扣分方式.157.3 不同分值等级相应处罚标准

3、.157.4 不安全行为扣分考核办法.168 岗位考核标准.168.1 考核说明.169 附件: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17第二部分 员工岗位规范.181 员工通用安全行为规范.181.1 上岗前准备.181.2 着装.181.3 厂区及工作岗位.182 各岗位规范.222.1 厂长岗位规范.222.2 党支部书记岗位规范.232.3 生产副厂长岗位规范.242.4 机电副厂长岗位规范.252.5 调度室主任岗位规范.262.6 考核办主任岗位规范.272.7 主洗车间主任岗位规范.282.8 备煤车间主任岗位规范.292.9 机修车间主任岗位规范.302.10 主洗车间副主任岗位规范.3

4、12.11 机修车间副主任岗位规范.322.12 主管技术员岗位规范.332.13 主洗车间技术员岗位规范.342.14 备煤车间技术员岗位规范.352.15 机修车间技术员岗位规范.362.16 办事员岗位规范.372.17 安全员岗位规范.382.18 核算员岗位规范.392.19 材料员岗位规范.402.20 保洁员岗位规范.412.21 生产车间班长岗位规范.422.22 电工班班长岗位规范.432.23 钳工班班长岗位规范.442.24 调度员岗位规范.452.25 集控员岗位规范.462.26 采制样岗位规范.472.27 月综合岗位规范.482.28 密控司机岗位规范.492.2

5、9 加介工岗位规范.502.30 浮选司机岗位规范.512.31 卧式离心脱水机岗位规范.522.32 振动脱介筛岗位规范.532.33 压滤机岗位规范.542.34 刮板输送机岗位规范.552.35 浓缩岗位规范.562.36 清水泵岗位规范.572.37 放矸石岗位规范.582.38 磁选机岗位规范.592.39 空压机岗位规范.602.40 放煤工岗位规范.612.41 选矸工岗位规范.622.42 推土机司机岗位规范.632.43 维修电工岗位规范.642.44 电焊工岗位规范.652.45 胶带输送机岗位规范.66第一部分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1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为建立

6、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创建本质安全企业,全面加强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特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控制目标。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科学管理理念,走风险预控的新路,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奋斗目标:杜绝不安全行为人身事故,实现作业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现场无隐患和管理无漏洞,达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控制目标: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轻伤全年控制在小于等于6人次之内,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每年递减20。2 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分类通过对洗煤厂主洗车间、备煤车间、机修车间、调度室等4个车间的员工可

7、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以及按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重要指标进行划分,在生产作业中员工可能会发生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共117种。其中通用的15种;主洗车间32种;备煤车间29种;机修车间28种;调度室13种。将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2种,中等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58种,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51种,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6种。3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研究3.1 概念: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可能导致超出人们接受界限的后果或可能导致不良影响的行为。3.2 分类及其表现:按行为的主体来分类,不安全行为可以划分为组织的不安全行为和个体的不安全行为。组织

8、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组织的经营宗旨、政策、措施等经营战略中没有把安全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没有制订或者没有完善安全生产的规划和措施,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 忽视安全管理,给安全生产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投入;在技术和设计上没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安全生产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个体从事的导致事故或不良影响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违反劳动纪律。个体的不安全行为不仅受人的思想、动机的支配,而且受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同

9、时又与行为人的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安全素质、身体条件等有关,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有时难以预测和控制。事实证明,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技术不熟练, 对现场不熟悉、或因情况紧急、时间紧迫,慌乱而产生误判断; 二是由于标准不完备,制度不健全,操作上的经验主义,认识和确认的失误,因情况复杂而判断错误;三是由于领导掌握知识不足、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或因其它事件干扰,分散了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以致判断失误,导致违章指挥。3.3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有的学者根据国家标准企业员工伤亡事故调

10、查分析规则 (GB6442- 86) 的十一项事故原因,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表,对近几年来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通过分析得出:企业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由此发生的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35.8%; 其次是企业的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构成事故隐患,由此发生的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 12.8%;三是企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缺少或有缺陷,由此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 9.6%;四是企业的生产场地环境不良,由此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7.1%。上述四方面原因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总伤亡人数的65.3%。其中企业员工

11、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是直接的不安全行为,而其它原因中,有些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如设备、 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很大程度上是这些设备的管理人员忽视安全,没有消除事故隐患造成的。生产场地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结果。这些都反映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 可以推出如下结论: 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则是这些事故原因的主要根源。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 将会根本改变目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4 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

12、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4.1 知识与技能缺陷4.1.1 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4.1.2 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操作规程,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4.2 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实践证明,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有9 种。(马虎心理、侥幸心

13、理、自满心理、浮躁心理、投机心理、逆反心理、盲从心理懒散心理、莽撞心理)4.2.1 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4.2.2 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4.2.3 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4.2.4 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4.2.5 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

14、现象。4.2.6 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4.2.7 人际关系是指操作者与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际关系不良的车间班组,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紧张的车间、班组,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更易发生事故。由许多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事故的发生率与劳动群体工人之间的友爱、和谐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劳动条件、年龄、工龄、经验、训练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与同事关系融洽的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频率较小,发生事故最少。一个单元团体的和谐,取决于基层领导可*的安全管理行为。4.3 利益与管理原因4.3.1 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进度而

15、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4.3.2 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佳等,也易助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4.4 生产环境影响 不良的作业环境会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压力,会导致操作者产生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降低人的行为的可行性,诱发各类人为差错。如焦化企业涉及的不良生产作业环境包括高温、振动、噪声、不良的照明、有毒物质、粉尘、作业地面脏乱、潮湿、地面滑溜等等。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很明显,在高温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处于体表循环状态,而内脏与中枢神经则相对缺血,这时人的大脑反应能力降低,注意力涣散,心境不佳,易于发生人为差错;作业场所采光照明条件不良

16、时,作业人员不能准确迅速地接受外界信息;噪声干扰会使作业人员的注意力分散,感到心烦意乱,特别是报警信号、行车信号,在噪声干扰下不易被注意;强烈的振动会引起作业人员视觉模糊,影响手的稳定性,使操作者观察仪表时增加误读率,操作机器时控制力降低,甚至失控;狭小、拥挤的作业空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工具、器具杂乱无章的堆放,作业地面脏乱、有油污或积水等不良作业环境,不仅使作业人员感到紧张、压抑、烦噪不安,而且使作业人员在处理和躲避危险时失去应有的空间和安全通道,从而增加了事故的严重程度。以上都是触发不安全行为产生的环境不良因素。4.5机器防护缺陷因素设计不良的机器是带有事故隐患的机械设备。机器

17、在设计、制造时未充分考虑安全防护装置的重要性。例如,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及操作习惯定型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安装位置不当的显示器和控制器,对于机器的危险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等设计、制造缺陷都极有可能引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聚乙烯包装线吸袋器部位未设计封闭防护围栏,在发生编制袋滑落时,就可能引发操作人员下意识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5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5.1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5.1.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5.1.1.1 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工艺变更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

18、、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技术管理人员中选择,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5.1.1.2 各班组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管控措施管控标准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5.1.1.3 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员工生产作业前必须做到“五思而行”即:做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适合不去做;做本项工

19、作是否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5.1.1.4 每年按安全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群众性的安全宣教工作,使全体员工通过安全文化力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5.1.1.5 在现有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培训的部门要及时向公司领导提出申请,适当增加配备专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5.1.2 强化员工安全意识5.1.2.1 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厂创造“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氛围,把安全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会议、学习班等各种形式学习法律法规、张贴安全宣传画、标语,使全

20、体员工能够认识到现在国家、党和政府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要使大家认识到,现在的安全生产,已经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就是违法行为。5.1.2.2 要普及安全常识。当员工的安全法律意识得到加强以后,迫切需要一些安全知识。我们要让员工从了解安全常识入手,通过张贴安全宣传画、开办讲座,把一些常用的贴近生活的安全知识传授给他们,由于简单而贴近生活,容易被接受,效果好,容易得到员工理解和支持,安全工作就有了良好基础,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得到很大提高。5.1.2.3 要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着手。要从安全教育工作经常提到的“四不伤害”入手,这其中的内涵就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21、,安全,归根到底,就是每个员工不要受到伤害。要告诉全体员工,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每个员工身心健康。因为事关自身利益,员工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就能够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5.1.2.4 要以身边耳熟能详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为教材。提高安全意识,事故案例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因为那都是活的血的教训,切记空谈。要以在社会上影响巨大或者是发生在身边的生产安全事故为案例,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何防范,要举一反三。要把事故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划分清楚,要把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危害阐述完整,一定要让员工心灵受到震撼,切实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是终身的,是家庭的悲剧所在,是社会安定最大的敌人。

22、5.1.3 强化安全管理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掌握一个“度”。5.1.3.1 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用责任追究手段来保证执行力度,做到违者必究,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5.1.3.2 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夜间突击性的抽查。5.1.3.3 各单位管理人员、班组长要加强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监管

23、,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当班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带班队长、班组长负连带管理责任,其他人员负连带监督责任。5.1.3.4 继续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通过创优秀班组,激发员工保班组、班组保部门、部门保全公司的热情。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现场,使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个作业人员,形成主动制止不安全行为、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安全氛围,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5.1.3.5 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挂钩,通过实行全员安全结构工资等方式,推动安全工作健康发展,促使员工关注安全。5.1.3.6 各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带

24、头不违章生产、不违章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5.1.3.7 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5.1.3.8 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作用,牢固筑起干部监管、员工自保互保、家庭协管的三道防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强大合力。5.1.4创造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在很多场合,由于制定的安全措施、预防措施比较烦琐, 人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选择捷径,这往往就是产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则可以使人主动避免侥幸心理,同时还可以令人感到心情舒畅,缓解工作压力, 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5.1.4.1 作业环境舒适,主要是使环境改善,

25、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5.1.4.2 各种作业空间的尺寸和机电设备的安设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不同高低、胖瘦人员情况,做到可调整、可改变,并与环境舒适匹配。5.1.4.3 作业地点的照明要保持合理的光照度。5.1.4.4 噪声大的设备要采用消音设备及相应措施。5.1.4.5 作业现场要保持环境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通过以上措施要使作业环境达到作业人员不因环境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5.1.5 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员工因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影响正常工作的事件突出表现在: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晋级问题、与领导矛盾问题、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等等。5.1.5.1 各级领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解。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有关领导和部门要妥善解决,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5.1.5.2 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员工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