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护理.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5667935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日咳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百日咳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日咳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日咳的护理.ppt(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百日咳的护理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病原学百日咳杆菌革兰染色阴性,需氧。有荚膜,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35-37是最适宜生长温度。百日咳杆菌可产生多种致病物质。目前认为丝状血凝素、黏附素及外毒素等具有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作用。百日咳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加热至5630分钟或干燥3-5小时即死亡。一般消毒剂及紫外线均可将其灭活。流行学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自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其中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

2、最强。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家庭内传播较多见。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易感性高,尤以婴幼儿时期易感性最强.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患病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患病后不能获得终生免疫。4.流行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见。百日咳为全球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散发为主。在儿童集体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等也可引起流行。由于实施计划免疫,百日咳在我国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发病机制与病理病机制与病理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黏附在纤毛上皮处在局部繁殖,产生多种毒素,引起上皮细胞纤毛的麻痹和细胞变性坏死。纤毛受损影响粘液的排除,支气管粘膜

3、广泛炎症,粘液分泌增多,潴留的粘液不断刺激支气管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咳嗽神经中枢,引起反射性剧烈、连续、痉挛性咳嗽。连续性、痉挛症状的声门,即发出一种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吼声。由于长期咳嗽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了兴奋,导致在疾病的恢复期或病愈后短期内,受到一些刺激可诱发百日咳样咳嗽。百日咳的病理改变为呼吸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自鼻腔部至细支气管粘膜上皮、肺泡周围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时可引起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并发脑病者脑组织可有充血、水肿或弥散性出血点、神经细胞变性。临床表现1.潜伏期一般潜伏期一般710天,可天,可长至至21天。天。2.临床病程可分床病程可分为三

4、期。三期。(1)卡他期)卡他期 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一般约12周。开始症状类似感冒,除咳嗽外,可有流涕、喷嚏、轻度发热,也可只有干咳,并不引起注意。当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时,咳嗽反而加重,日轻夜重,渐呈痉咳状。(2)痉咳期咳期 一般为26周(自数天至2个多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期特点。发作时频频不间断的短咳十余声或数十声为呼气状态,最后深长吸气,因其时喉部仍呈痉挛状态,故伴有高音调的鸡鸣样吼声,接着又发生下次的痉咳,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咯出黏稠痰液为止。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两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发绀等,表情极其痛苦,呕吐后方告结束。

5、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当奔跑、进食、受凉、烟熏、哭吵等均可诱发。发作前一般无明显预兆。(3)间歇期歇期 情况无特殊。痉咳时,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回心血流受阻而有瘀血现象,常见颜面及眼睑浮肿,阵咳剧烈时,可出现鼻衂、咯血及眼结膜下出血等,甚至发生颅内出血。痉咳频繁者每影响睡眠,致使患儿疲倦、不喜活动、食欲减退,加上呕吐,继发感染,可致营养障碍。如无继发感染,患儿一般体温正常,肺部无阳性体征或有不固定的啰音。3新生儿和幼新生儿和幼婴儿儿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发绀,易致窒息、惊厥。呼吸动作可停止在呼气期,心率先增快,继而减慢乃至停止。若不及时行人工呼吸、给氧等积极抢救,可窒

6、息死亡。4成人百日咳成人百日咳近年来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有增多趋势,可占流行时总病例的10.2%。一组经细菌培养证实的成人百日咳,平均年龄为35岁,有典型症状与痉咳后呕吐,但也可仅有数周干咳,罕有并发症。大多数仍可坚持工作,本人虽无多大痛苦,但可作为传染源,尤其威胁小儿,应予重视。检查1.白白细胞胞计数数起病第1周末及痉咳早期,白细胞计数多增高,一般在(2030)109/L或更高,淋巴细胞占0.600.80。如有继发感染时,淋巴细胞即相对减少。2.细胞培养胞培养起病初取鼻咽拭子、痉咳期用咳碟法收集标本,用BG培养基做细菌培养,早期阳性率较高。卡他期初阳性率可达90%,痉咳期一般低于50%,痉咳2

7、3周后,培养几乎全部阴性。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去检测培养基上的百日咳杆菌菌落是可靠的方法。3.荧光抗体染色法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用鼻咽拭子涂片,有快速诊断的优点,但本法特异性差,仅作辅助培养之用。4.血清学血清学检查做双份血清凝集试验及补结合试验,如抗体效价递升可予确诊。近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IgM、IgG和IgA抗体,对早期诊断有所帮助。也有用单份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1:320效价作为阳性诊断值者。5.其他其他检测百日咳杆菌或其组成成分的方法有斑点杂交法、PCR法、组织细胞培养的形态、酶的活力等尚处于实验室或临床观察阶段,还未被普遍应用。治疗1.治治疗原原则 (1)一般)一般疗法法 按呼吸道隔离

8、,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一切可诱发痉咳的因素。良好护理以预防并发症。注意营养。(2)抗生素治)抗生素治疗 应用于卡他期或痉咳期早期,可降低传染性,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2对症治症治疗祛痰止咳剂如氯化铵等。沙丁胺醇(舒喘灵)0.5mg/kg能减轻咳嗽症状。氯丙嗪等可减少夜间咳嗽,有利睡眠。幼婴窒息时应即刻行人工呼吸,给氧,必要时给予止痉排痰。可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用35天,以减少窒息或惊厥,需同时注意心率和血压。百日咳脑病时可用脱水剂。有低钙、低血糖等时,予以对症治疗。3并并发症的治症的治疗按并发病种,给予相应治疗。4皮皮质激素激素只短期应用于危重患者,如幼婴或有脑病者。强的松龙口服。或

9、氢化可的松静脉给药。注意激素的副作用。5.外擦外擦疗法法用鲜生姜或大蒜切片,粘蜗牛液或鸡蛋清,在胸骨部由上而下涂擦,1日2次,每次数分钟。护理诊断/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积聚气道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继发性肺炎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3潜在并发症,百日咳脑病与痉咳导致脑缺氧、脑出血、颅内高压有关。4.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病原体排出有关。护理措施1痉咳的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各种诱发痉咳的刺激。白天多安排室内或户外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患儿心情舒畅。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痉咳的发生。保证休息,夜间痉咳影响睡眠可遵嘱服用镇静剂。早期给予抗生素、止咳祛痰剂。痰稠频咳者

10、用蒸气或雾化吸入,严重病例采用激素治疗。痉咳发作时,协助侧卧、坐起或抱起,轻拍背部,助痰排出,及时擦拭口鼻分泌物。痉咳频发伴窒息或抽搐者,应专人守护,给予吸痰、给氧、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2.饮食护理痉咳常导致呕吐,且病程长,可引起营养不良。为保证小儿营养供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粘稠的食物,如面条、米粥、蒸蛋等。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增进食欲。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在痉咳后进食为宜,喂食不能过急,食后少动以免引起呕吐。及时清洗口腔、耳道或颈部残留的呕吐物,有舌系带溃疡者,局部涂甲紫。3.病情观察应注意观察痉咳情况,如痉咳次数、发作表现、严重程度及有无痉咳发作诱因;排痰情况;呕吐次数、量

11、及性状;有无呼吸暂停、并发症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常用药有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1)抗生素:首选红霉素,每天30-50mg/kg,分3-4次服用,疗程14-21天,也可用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除有严重继发感染,一般不采用抗生素联合使用。(2)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高价免疫球蛋白:重症婴幼儿可应用泼尼松每日1-2mg/kg,能减轻症状,疗程3-5天。亦可应用高价免疫球蛋白,能减少痉咳次数和缩短痉咳期。5.并发症护理(1)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呼吸困难者取半坐位,发绀者给予氧

12、疗,咳喘严重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止咳祛痰等药物治疗。(2)百日咳脑炎的护理:注意密切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备好吸痰器及急救药品。患者在惊厥时保持呼吸道常有大量分泌物积聚,应及时给予吸痰、吸氧。保持病室安静,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要轻,防止引发惊厥、抽搐,加强安全护理。患者发生惊厥或脑水肿时遵医嘱予镇静或脱水治疗。6预防感染的传播无并发症者应在家采取呼吸道隔离至痉咳后3周。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衣服、被褥日光曝晒。避免与易感者接触,对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并口服红霉素预防,亦可肌注高价免

13、疫球蛋白24ml,5天后重复1次。目前常用白、百、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制剂进行预防,国外研制的含有百日咳毒素、69KD外膜蛋白和丝状血凝素的无细胞菌苗,副作用低、安全有效。健康指导1.对患者的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百日咳的疾病知识,如痉咳发作的表现、诱因、本病对患儿的危害,治疗及护理方法等。告诉患者及家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表现,一旦发现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嘱患者出院后也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受凉等,以防呼吸道感染及百日咳疾病复发。2.疾病预防指导(1)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季节,患者确诊后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接触者隔离21天,若有前驱症状应尽早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对患者的痰及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百日咳的重要手段是接种百日咳菌苗。目前国内常用“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出生3个月开始,每月注射1次,共3次。在百日咳流行季节,可提前至出生后1个月接种,注射后有效免疫期为4-5年。对曾注射过菌苗的7岁以下儿童,可以加强注射一次菌苗。谢谢!谢谢观赏!2020/11/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