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560549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模板,是指作图或设计方案的固定格式,有时也指DNA复制或转录时,用来产生互补链的核苷酸序列。模板是将一个事物的结构规律予以固定化、标准化的成果,它体现的是结构形式的标准化。下面是我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摘要: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学科与信息化实验教学手段深度结合的产物,是促进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药学实验教学中建设药学虚拟仿真实验的意义,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管理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虚拟仿真项目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对于建设药学

2、虚拟实验教学体系的策略,以期有助于我国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药学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其贯穿于整个药学教学过程中,在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作为一门技术复杂、设备众多的学科,其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许多必须的实验不能正常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目前众多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1-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带来了新的契机。其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实验对象、环境以及实验过程,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在虚拟环境中进行

3、自主学习、身临其境般地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操作。仿真实验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实验资源,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在实体教学中无法进行的实验内容3。一、建设药学虚拟仿真实验的意义在药学学科实验教学中,有些实践教学内容是目前实体实验还无法达到的。虚拟仿真实验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尤其对于那些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剧毒类、易制毒品类等物质的实验,以及需要高成本、高消耗的大型或综合性实验项目4。具体到药学实验教学过程,开展药学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如下意义。(一)打破教学成本和资源限制在药物分析领域,大型精密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实验课中对于大型精密仪器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这些仪器价格昂贵,实体

4、实验教学无法充分保证仪器数量,教师有时只能做观摩教学。而且由于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只能在实验课堂上进行练习操作。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培养。在药理实验中,其需要用到实验动物,如比格犬、小型猪等。这些动物不但价格相对昂贵,而且倘若仅仅用于实验教学而杀死动物,完全不符合动物伦理要求。这就造成了药理实体实验教学的开展受阻5。虚拟实验的引入,既可以满足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流程的需要,又可以减少、优化部分动物实验。(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药学类实验教学,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为实验课实体教学的方式,该方式虽然可以相对形象、直接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拥有直观的认识。但受时间、空间所限,学

5、生对于实验课程的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效果不佳。这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不但能够让学生不用必须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就能提前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而且这种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形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性教学是药学专业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以往通常会组织学生去深入制药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真正了解生产流程与工艺等6。然而,随着新版GMP、GSP的实施,其对企业和车间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规范,学校很难组织大规模的学生真正地进入制药企业车间进行实习,实践教

6、学可能止步于观摩阶段。学校实体实验很难模拟药品生产中的GMP动态条件,而且实体模拟造价也较大。然而,GMP的管理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学校现实状态的GMP教学只能局限于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效果差。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就能够使学生在高度拟真化的环境下,熟悉现代化实际药物生产中的每一个工艺、设备、自动化系统,既节约了实验经费,实现了时空开放式教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对于GMP管理的理解。二、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一)管理体系的建设现阶段,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各种虚拟仿真项目层出不穷。然而,调查发现,好多院校对于虚拟仿真实验的利用率非常低,只是因

7、为政策导向,为建而建,而不是因需而建。这种盲目的建设不但占用了教学经费,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7。因而,学校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加强对虚拟实验项目的立项申报、经费支出等方面的管理和审核,避免上述那种门面型虚拟仿真项目的出现。此外,学校还应对建设中项目进行持续跟进与监督,不断完善和更新,提高其水平与适应性,在评估教学资源完成的质量与效果上,只有达到要求的才能上线,真正建设出有深度、有难度、挑战性强的金课,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二)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借助于计算机、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模拟、仿真操作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方法,其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相当大

8、的差异。因而,建设虚拟实验教学仿真体系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虚拟仿真教师团队的建设。首先,在管理队伍方面,学校要根据药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遴选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热爱实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授担任负责人,又他们负责统筹调配教学资源,全面领导进行各项工作。其次,在实验教学队伍方面,学校应当加强教师关于虚拟实验教学的培训以及经验交流。相对于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言,虚拟实验教学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引导、辅助的教学方式。学校可通过培养和引进两条途径建设出专兼结合、教育理念先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信息化的多元化教师团队。(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尽管虚拟

9、仿真实验具有可重复、可随时、可随地、交互性好以及趣味性高等诸多优点,但仍然不能够代替实体实验,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倘若全部实验都由虚拟实验来代替,则会出现学生缺乏对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的真实感受,动手操作能力变弱等现象。因而,学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上应当坚持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8。首先,在开展虚拟仿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实体药物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实践过程,坚持以实为本,注重实体实验知识的传授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坚持以虚为辅,完成实体教学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教学功能,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实体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进而形成虚实有机结合、以虚促实、虚实相互补

10、充的药学实验教学先进模式,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三、总结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学科与信息化实验教学手段深度结合的产物,是促进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手段。学校开展药学专业虚拟实验教学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坚持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建设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信息化的多元化教师团队,培养出更多具有现代药学发展基础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刘琼,何洁凝,关冠恒,付裕,龙天澄.虚拟仿真实验室对教学的作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S2):318-319.2范小露,张新毅.国内虚拟仿真实验教

11、学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3(03):3-4.3杜月林,黄刚,王峰,高翔.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32(12):26-29.4马志国,徐俊,王峰,曹晖,丁克,李满妹,谭秋彤,周光雄.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37(04):224-226+248.5魏晓鹏,杨金荣,许煜静.虚拟仿真技术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3(23):186-187.6乔明曦,杨丽,方亮,邸东华,刘婕.可持续发展的药剂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23,31(02):55-5

12、7.7黎奕斌,慈薇,李琳.药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3,22(06):440-442.8刘亚丰,余龙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理念及发展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33(04):108-110+114.作者:徐婷婷 王达 邸东华 刘婕 刘茁 常笛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摘要VR技术(Virtualrealitytechnology)在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顺利开展,并大大地提升医药专业的实操效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技术人才,提供了便利。本文就传统药学教育及VR技术在药学教育的应用状况进行阐述

13、,同时,对VR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思考,希望在VR技术辅助下,药学教育实现更大的飞跃,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关键词VR技术;药学教育;实操;实用性人才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VR技术(Virtualrealitytechnology),即虚拟现实或虚拟仿真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动态的、可交互的三维立体画面实现对环境的模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人类与机器在互动形式与互动内容上的重大变革。其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并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一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药学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20232023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优

14、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是,目前VR技术在实训中应用还处于最初阶段,研发一种基于VR技术的药学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是举足轻重的事。本文以VR技术为中心,探讨其在药学教育中的研究与展望。1药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现如今是一个要求药学人才必需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时代,作为培养药学人才的高校,必需思考如何能高效的培养高素质有用之人。除了理论课程之外,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要去实验基地,以打开学生的视野,并且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经费、安全性等,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展开。目前,我国教学模式还处于传统的模式,

15、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拘泥于课本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无法满足当下现代医药人才的需求1。另外,药学学习内容复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学习过程散漫,期末突击,完全靠死记硬背,学习效率极低,目前,大多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做成逼真、直观的课件,但是难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刚接触本专业时,觉得全是理论课,枯燥乏味,再加上实践课程学时少,学生不知如何系统而全面地理解。教学使用设备昂贵且资源分散,共享使用率低2。2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中的优、缺点VR技术只要保持设备通畅,就能较好地补充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地操作的缺失,学生就能广泛直观的参与实践。随着在实际中的应用,观察发

16、现一些问题,现对其总结如下:2.1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中的优点第一,VR技术可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可视化,并逼真的呈现在师生面前,增强沉浸感和交流互动氛围。第二,使难懂的知识简易化,从多角度、多思维方式呈现给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学生使其通俗易懂。第三,实践内容有重复性,配合学生更多的尝试操作、观摩并加深印象、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并且不存在成本和消耗。尤其贵重仪器与学生数量不匹配的,更能实现每位学生都能实操的愿望。第四,危险操作安全化,对于初次接触不熟悉的仪器,因操作不当,可能会危害到学生健康。充分利用VR技术,既能保证操作的体验感,又避免了危险的发生2。第五,教育资源共享,VR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创建一

17、个虚拟的学习平台,可以多形式分享、交流教学经验与技巧,可使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3。第六,VR技术使得更多的实训课程的场景呈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并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2。VR技术不仅有以上特点,其以学生为主导,通过人机交互,输出自己的想法,观摩情景发生,学生更真实的体验和参与,降低对教材的依赖,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有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VR技术因其独特优势,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将成为一种趋势4。2.2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中的缺点VR技术在一线药学教育延伸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需要加以重视。第一,VR仪器的局限性。目前VR设备是头戴式,并且清晰度有欠

18、缺,长时间的佩戴会伴有一定的晕眩。VR仪器无法实现较好的包容性,师生无法融入VR所构建的场景,虚拟与现实仍有差距5,VR技术只能在其空间里体验,无法与现实空间混合体现;另外在中药学教学中本着识药必须识味道的教学原则,在其实训中,利用虚拟手法是无法完成的6。第二,技术开发难度高,VR技术有效的落实到一线教育的每节实验课中,就要大量技术和教学资源的融合,在此过程中要求技术研发公司与一线教师积极合作,大量的沟通和相互配合。第三,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万事开头难,前期的融合工作,教师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大胆的设计和参与,并且积极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变成现实。不能将其看作是娱乐工具。这样才能提高实

19、践教学效率,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3小结虽然VR技术有着很多待完善之处,但也有着很广阔的前景。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必将实现更大的飞跃,为医药类学科教学提供科技平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高科技人才打下夯实基础。参考文献1贾琳VR技术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2(04):52-542廖云,严媛,代晓丽VR技术在高职制药类专业实训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3(26):114-1163吴翔VR技术的虚拟教学应用研究J经济师,2023(09):185+1874颜晓,熊江波,吴建富,等基于VR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教育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2

20、3(11):85-875孙莹,陆郝凌,汪岩,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3,15(32):123-124+1276阿木古楞,李旻辉,李彩峰,等3D技术/VR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3,36(01):87-88作者:丁利静 熊庭旺 代义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3年1月2023年2月收治20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采用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

21、抗生素使用时间(4.12±1.08)d短于对照组(6.24±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P0.05)。研究组广谱青霉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1,P0.05)、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1,P0.05)、联合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5,P0.05)、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87,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8,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减

22、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用药意识,避免错用、滥用,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促进合理用药,节约医疗资源。关键词药学干预;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但抗生素使用存在不规范、错用、滥用情况较为突出1。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儿童体内菌群失衡、其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对患儿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及食欲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患儿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儿童因各器官处以生长发育阶段,儿童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尚在不断完善,加之身体免疫力较低,对细菌等微生物免疫能力较差,容易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影响患儿正常

23、生长发育,典型表现为排便频率较多、稀水样便等,可伴有发热、腹痛、电解质紊乱等情况3。该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探讨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该院收治20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100例。研究组男性59例,女性41例,患儿年龄211岁,平均病程(4.83±1.13)d。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病程(4.79±1.08)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2纳入与排除

24、标准纳入标准:患儿临床上确诊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历完整;患儿家属签署该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慢性肠道疾病患儿;合并食物中毒患儿;合并缺血性肠炎患儿;合并白血病、淋巴瘤等肿瘤疾病患儿;合并免疫功能缺陷患儿。1.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采用药学干预。常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频次、时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等。药学干预包括:开展药师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对药师统一进行抗生素使用专业培训,建立药学干预模式,培训药师如何科学掌握用药规范、给药种类、给药方式和给药时机;落实抗生素用药监管。与临床医生共同探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制定抗生素年度使用监管计划,此过程

25、中须对不合理使用进行有效干预;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家长正确使用抗生素,学会向药师、医师咨询抗生素是否需要使用,不要凭借个人经验随意、盲目用药;追踪随访。药师须查阅患儿记录并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是否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对患儿情况采取干预措施;开设院内咨询服务组织。定点为患儿家属提供专业抗生素使用知识,定期组织抗生素使用专题讲座,发放抗生素使用知识宣传单,提高家属安全意识以及对适应证、禁忌证把握程度。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腹泻发生率,比较两组有效率,定义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为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为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加重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

26、效例数)/总例数×100.00%。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研究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4.12±1.08)d短于对照组(6.24±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P0.05)。2.2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腹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广谱青霉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7、(P0.05)、联合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两组抗生素使用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抗生素是临床用来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药物,近年来抗生素使用备受关注。抗生素科学、规范管理对于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4。既往由于抗生素管理松懈、错用、滥用现象较为严重,致病菌发生基因突变进化成更高级别的致病菌,形成耐药现象5。儿童由于机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身体机能不成熟,对于抗生素在内的多种药物代谢能力较低,容易导致药物积累过量出现不良反应

28、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为抗生素长期不合理使用、滥用等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而使致病菌经肠道粘膜入侵破坏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抗生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有微生物提取、人工合成、半人工合成等。虽然抗生素的来源不同,但发挥抗菌作用主要都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起效,具有较好抗菌效果7。儿童免疫能力较低,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弱,因而更加容易出现致病菌的感染。抗生素种类和数量增多也会增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概率。抗生素的滥用具有如下缺陷: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泛滥使用可以使得敏感致病菌被消灭的同时少量残留的致病菌发生基因

29、突变对原有的药物耐受,并将耐药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致病菌型号才能耐药菌株,导致抗生素药物敏感性降低。儿童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导致菌群耐药常见种类;不良反应增加。抗生素错误使用容易降低患儿对药物毒性的耐受程度。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药物种类而言,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是导致患儿不良反应常见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需防止儿童出现听力、肝功能、造血系统损伤等不良反应。抗生素滥用还对患儿肾脏功能以及其他泌尿系统功能存在危害,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医疗资源浪费。由于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受程度上升,临床治疗上医生需要采用更加高级别的抗生素或者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可能导致更耐药

30、的致病菌的出现,形成恶性循环。后续临床上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金钱去研究开发更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抗菌,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该研究探讨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4.12±1.08)d短于对照组(6.24±2.14)d(P0.05)。研究组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该结果与黄猛8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对54例儿童应用抗生素药学干预,均分为两组各27例,实验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4.49±1.42)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6.38±2.75)d(P0.05)。实验组使用抗生素

31、治疗患儿临床疗效96.30%(26/2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37%(19/27)(P0.05)。该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广谱青霉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联合使用率、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雷红9对儿童进行科学药学干预下,广谱青霉素类药物使用率、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AAD发生率分别从治疗前的37.67%、88.33%、41.67%、38.33%下降至20.0%、56.67%、16.67%、11.67%(P0.05),结合该研究结果分析,证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药学干预有利于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提高药学干预的总体效果。孙谦等10研究建议在对患儿进行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可以辅助使用

32、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尽量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减少相关性腹泻11。完善医院抗生素使用咨询组织建设,为患儿家属进行抗生素用药咨询提供支撑,准确把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对于能够采用单一抗生素控制的疾病坚决不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对于能采用低级别抗生素控制的疾病坚决不采用高级别抗生素抗菌。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用药意识,避免错用、滥用,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药学干预应用有利于促进抗生素科学规范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参考文献1苏晓明.嗜酸乳杆菌片与蒙脱石散对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抗感染

33、药学,2023,16(6):1045-1047.2李世浩,黄均初,林伟彬,等.我院近二年161例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影响因素及肠道感染菌群特征性研究J.北方药学,2023,16(8):153-155.3徐雯,谢永武,段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0(6):753-755.4马瑞娟.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9(24):277-278.5刘燕群.实施药学干预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3(24):127-129.6程平,程丽.药学干预对减少肺

34、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23,14(11):24-25.7张甜甜.药学干预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用药情况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23):84-85.8黄猛.药学干预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干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3,17(18):93-94.9雷红.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17(27):55-56.10孙谦,路娜娜,孙雯,等.探究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药学干预的作用与价值J.中外医疗,2023,36(8):1-3.11龚含军,杨慧.药学干预在抗生素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1(33):162-163.作者:杨蕾 马云霞 朱荣芬 单位:玉溪市儿童医院药剂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