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经济学分析_刘爱东.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55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经济学分析_刘爱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经济学分析_刘爱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经济学分析_刘爱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经济学分析_刘爱东.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BCCD年第 D期 )-(3.)-.3.62-+E F,3,5)6)30G)+),*-(HIJDBCCD 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中南大学商学院 刘爱东 王淑琴 %摘 要 & 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入手,剖析会计 信息造假存在的内外两个因素,并指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 行为经济学;会计信息;心理 !#$%&$: ()*)+),*-(./0()12+0.*02.3,-.43023523/.*6,02.37)-.6)+0()/.-4+./,-.430235/2)819:*.60()7)(,;2.*,8)-.3

2、.62-+)+0()233)*?)0)*3,8/,-0.*+A(2-(-,4+)0()12+0.*02.3, ,3152;)+.6)+455)+02.3,7.40(.A0.+.8;)0()-(.8.5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特有的负面经济现象,在会计界已 引起广大的关注。近些年来,众多有关人士纷纷献计献策,各 种理论探究、实证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从新近出现的行为经济 学 #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 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 $入手,研究会 计信息失真的内因和外因,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 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会计造假所

3、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造假的决策者、实 施者。决策者通常是指企业高层管理者、财务负责人。他们利 用手中权力,要求下属根据他们的意愿来进行会计造假,同 时,他们都是会计造假的最大受益者。决策者进行会计造假的 动机是由于企业经济利益激励机制的不合理,如对管理者的考 核仍与其经营期间的利润挂钩,以财务指标作为评定其经营业 绩的依据;另一方面约束机制相对软化,使得公司管理者在会 计信息编报方面有着实质的控制权。当企业的实际利润没有到 达预期结果,或者出现亏损,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管理者们 必然会选择对会计信息进行 “ 粉饰 ” 、 “ 包装 ” ,导致会计信 息失真。 会计造假的实施者则是指会计人员

4、,他们熟悉会计处理的 整个过程,知道如何对会计资料进行 “ 技术加工 ” 、 “ 艺术处 理 ” 而不会被人轻易发现。一般来说,实施者进行会计造假并 非出其本意,而是被威胁、强求、命令参与造假行为。因为他 们的劳动岗位、职位、待遇等完全以管理层的意志为转移,因 而,在经济利益面前无法做到真正超然独立,只能按管理者的 意图办事,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会计造假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符合需要 # 出 定 ! 虚假的会计信息 从上图可看出,在会计造假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即实施者 按照决策者的决定,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符合决策 者的需要。 行为经济学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诠释 #! 从

5、众行为的存在是会计会造假的内 因 行为经济学家从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 情 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 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 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 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 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 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 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 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 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 差的。 用上述理论来分析会

6、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也是很有道理 的。会计造假者特别是决策者,根据对其他单位的所见所闻, 或者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通过造假获得了利益,并且看 到造假 被发现的机率很小,即使被查出,也不过是给单位罚点 款了事,受到制裁的个人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管 理者们,使他们产生了 “ 法不责众 ” 、 “ 跟风无过 ” 的心理, 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造假者的简单复制和添 加,而是对其总结和提高,后果更严重。 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之中的,周围的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 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 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 受到社会价值

7、观的制约。 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在个体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可以说,价值观是浸 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 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 ! 决策 者 做 决 实施 者 加工、处 理 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 核心,置国家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在这种价值观的 支配下,他们就会寻找机会做出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会计行 为,如粉饰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来欺骗广大的投资 者。 ! 外因,惩罚的力度太小 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太 低 从股东方面看,对管理者进行监督是他

8、们的责任,然而在 我国股市中,中小股东居多,并且都是各自分散。他们将追求 定期稳定的收益 股利或利息放在第一位,就像亚当 斯密 在国富论中所提到的, “ 小股东只是心满意足地接受每年 或每半年公司分配给他们的股利 ” 。如果中小股东关心企业的 经营决策、监督的运作,那么他们按其股份份额从公司增加的 收益中得到的那部分与其对公司实施监督所负担的成本的严重 不对称。行为经济学家的创始人、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获得者卡 尼曼教授通过心理学研究断言,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 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价值的 两倍。因此,分散的中小股东更愿意别人来关心企业的经营管 理,以促进企业经

9、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样,自己就可从中获 利,却不用承担任何成本。此种心理存在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 中小股东不去行使其所拥有的监督权,从而使会计造假者更加 肆无忌惮。 法律上,惩罚分为民事惩罚和刑事处罚两种。相对于刑事 处罚来说,民事惩罚力度要微弱得多。目前,我国对提供虚假 会计信息的人员一般处以民事处罚,与国外相比,其惩罚力度 是远远不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造假行为提供了滋生的 土壤。同时,我国在有关虚假陈述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甚少,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曾在 #$#年 %月发布了关于 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中有关问题 的通知,但其可操作性不强,使那些善于钻法律空子

10、的人有 机可乘。另外,在我国,当股东受到欺骗,利益被侵犯时,一 般不会采取有效的措施 诉讼,来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对 诉讼主体而言,其获得赔偿的可能性很小,即便胜诉,所得到 的收益远不足以弥补其损失,因此,收益过低,使股东们缺乏 对 造假行为提起诉讼的积极性,导致违规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 大大降低。 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 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 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 从会计造假者方面分析,会计造假者之所以 “ 以身试法 ” ,在 于他们觉得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 侥幸心理的存在,使

11、得会计人员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 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 “ 成功 ” 后,发现获得 的 “ 收益 ” 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 越大 ,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样的道理,当会计造假者们发 现提供虚假信息带来的经济利益远大于造假行为暴露后所付出 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会计造假者自然会为了收益而放弃 诚信操守。 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是众多的 会计信息造假者们的气焰日益嚣张,会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的 外在因素。 # 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均衡下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 策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行为经济学中所说的从众心理是 诱发会计造假的内因。 “ 治

12、标先治本 ” ,当务之急,就是要积 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围绕诚信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 宣传,营造一个有利于诚信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我们的社会 环境,唤醒全社会的诚信美德。 同时,对会计信息造假相关利益主体来说,要杜绝其造 假 行为的发生,应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在设计公司内部激励 机 制时,注意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均衡,特别是财务指 标 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如把决定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企业经 营 发展战略、企业人 力资源状况、员工素质、企业基础管理 水 平、企业竞争能力等指标纳入到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体系中。 其 二,把大力提倡 “ 诚 ” 与 “ 信 ” 作为会计人员的伦理指针, 时 刻牢

13、记 朱 基总理倡导的 “ 诚信为本、操守 为重、坚持准则 、 不做假 账 ” 的思想精髓,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 教 育,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敬 业 爱岗精神,自觉接受监督,坚守诚信原则 。 最后,制度建设是关键,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惩罚 力度,是治理会计造假的根本举措。经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 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处罚比奖励对人的 “ 刺激 ” 更大。根 据该理论,让造假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 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必将付 出沉重的代价。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快我 国的法制建 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4、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 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 “ 劣币驱逐良币 ” 问题。第二, 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 工作中做到 “ 执法必严 ” ,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决不能姑息迁就。第三,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制度,加强行业诚 信监督和评价工作,将执业道德遵守情况、违规情况以及处罚 种类和原因记录在案,定期予以公示,使造假者受到市场的惩 罚。 &参考文 献 &%刘 玉 梅 (完善企业会计规 则 执 行 机 制 的 思 考 ( 事 业 财 会 (#$)*#+( &#罗伯特 , 希 勒 (非理性繁 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周春 红 (审计工作中的心理策 略 (山东审 计 (#$%(%( &- 邓 子 (会计核算造假现象的环境与心理分 析 (广东审 计 ( #$#(%$( &.傅 盛 宁 ( 让 我 们 的 幸 福 最 大 化 ( 深 圳 商 报 *网 络 版 +(#$)/$-/%0( &0梁晓 亮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我们什 么 1山西日 报 *网络 版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