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翻译37822.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542227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食》翻译378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寒食》翻译378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寒食》翻译378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食》翻译37822.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寒食翻译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横。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词语表述】春城:春天的长安城。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闻问,但权贵宠臣可以获得皇帝恩赐而燃烛。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戚之臣。2、御柳:御苑之柳,旧俗每于寒食折柳插门。3、蜡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4、五侯:汉成帝时,封他的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知言皆干为,他们被人们称作五侯。5、斜:音“霞”。译文 一: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二:春天的长安城中,冷清繁盛,时

2、时飞花,寒食节东风吹来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来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倾倒至五侯的家中。【赏析】寒食就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冬至前两天,从春秋时世代相传的,就是晋文公为了想念抱木所行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注重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闻问,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沦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韩翃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吸引住了,一直至暮色来临。晚上,皇宫里闪过一团团烛光,一片亮亮堂堂。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掩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翃感慨万分,想起杨贵妃和她的哥哥,依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写诗写出寒食。这首诗写下了寒食节京城里的融融春意,并嘲讽了皇

3、帝的偏宠。全诗含蓄自然,富于情韵。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 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诗的前两句写下的就是白昼,后两句则就是写下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短蕊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就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通常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筹钱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到皇帝宠幸、专权骄横的宦官。这两句就是说道寒食节这天家家都无法生火点灯,但皇宫却完全相同,天还没白,宫里就忙着寄送蜡烛,除了皇宫,便宜将近宠臣也可以获得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贫”生动地画出来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并使人例如见到蜡烛之光,例如言轻烟之味。寒食闻问,就是我国沿用已长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臭 大败的政治现象作出直截了当的嘲讽。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 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