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墨竹图题诗2716.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541381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墨竹图题诗27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墨竹图题诗27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墨竹图题诗271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墨竹图题诗2716.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墨竹图题诗 教材分析: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学构思: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教学时间:1 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

2、新课: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拨多姿的翠竹,清高而有节;傲雪报春的冬梅,不惧风寒霜雪。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寒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寓意忠贞的友谊,及做人要有品德、志节。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二、跟教师一起学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衙y斋zhi燮xi号ho寒放赈zhn救济j遂su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劳顿:劳累。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寐:睡觉。.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3、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赈灾:救济灾民。岿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三、理解古诗大意:1.作者简介:介绍 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2.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3.本诗含义: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

4、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表达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第一句“衙斋卧听潇潇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潇潇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似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表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第三句“

5、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4.1 句与 2 句之间的关系:第 1 句是实写,作者听到了竹子潇潇作响。第 2句是虚写,是作者自己的联想。第 1 句的实是第 2 句发挥联想的根底。有这样的.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声音才有了作者这

6、样的联想。这样的声音可能谁都能听见,可是也只有那些关心百姓疾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是又一次对中心的强化。5.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似是写竹,实那么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6.回忆反思:竹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四、阅读链接: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鲩、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亦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作业设计:查找郑板桥的资料,准备交流。板书设计:墨竹图题诗 特立独行、爱民如子、体恤民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