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537684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详细说明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详细说明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

2、/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1.0.3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可燃气体 combustible gas本规范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 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 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 B,乙 A 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2.1.2 有毒气体 toxic gas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

3、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2.1.3 最高容许浓度 allowable maximum concentration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此数值亦称上限量.2.2 符号2.2.1 LEL 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2.2.2 TLV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 3 一般规定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 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2 区内及附加2 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

4、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 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 25%LEL 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3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4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注:2 区及附加 2 区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常规的检测报警,宜为一级报警.

5、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3.0.3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应对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3.0.4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3.0.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3.0.6 凡使用可燃

6、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标定设备和标准气体.3.0.7 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3.0.8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 7.5m;室外宜为 15m. 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 2m,室内不宜大于 1m.3.0.9 按本规范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3.0.10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 4 检测点的确定4.1 工艺装置4.1.1 下列可燃气体,有毒气

7、体的释放源,应设检测器:1 甲类气体或有毒气体压缩机,液化烃泵,甲 B 类或成组布置的乙 A 类液体泵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泵的动密封;2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或甲 B 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采样口和不正常操作时可能携带液化烃,甲 B 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排液(水)口;3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的设备或管法兰,阀门组.4.1.2 第 4.1.1 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区内,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 1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

8、于 2m;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 5m, 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小于 1m.4.1.3 第 4.1.1 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每隔 15m 可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距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 7.5m.有毒气体检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 1m.4.1.4 当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应在第 4.1.1 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的 7.5m 范围内设检测器.4.1.5 第 4.1.1 条规定的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 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测器,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

9、体处设置检测器.4.2 储运设施4.2.1 液化烃,甲 B 类液体储罐,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1 在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每隔 30m 宜设一台检测器,且距罐的排水口或罐底接管法兰,阀门不应大于 15m.2 在甲 B 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测器,且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 部接管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 15m.4.2.2 液化烃,甲 B 类液体的装卸设施,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1 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与装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15m;2 大鹤管铁路装置栈台,宜设一台检测器;3 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

10、于 15m.当汽车装卸站内设有缓冲罐时,应安本规范第 4.1.2 条的规定设检测器.4.2.3 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4.1.1 条,第 4.1.2 条和第 4.1.3 条规定.,4.2.4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封闭或半封闭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 57.5m;2 封闭或半封闭式储瓶库,应符合本规范第 4.1.3 条规定;半露天储瓶库四周每1530m 设一台,当四周长小于 15m 时,应设一台;3 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 57.5m.4.2.5 封闭或半封闭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测

11、器.4.2.6 液化烃,甲 B,乙 A 类液体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 15m 范围内,应设一台检测器.当无法安装检测器时,装卸码头的可燃气体检测,应符合本规范第 3.0.9 规定.4.2.7 有毒气体储运设施的有毒气体检测器,应按第 4.1.2 条和第 4.1.3 条的规定设置.4.3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4.3.1 明火加热炉与甲类气体,液化烃设备以及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的释放源之间,约距加热炉 5m 或在防火墙外侧,宜设检测器.4.3.2 控制室,配电室与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甲 B 类液体的工艺设备组,储运设施相距 30m 以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宜设检测

12、器:1 门窗朝向工艺设备组或储运设施的;2 地上敷设的仪表电力线缆槽盒或配管进入控制室或配电室的.4.3.3 设在 2 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检测器.对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应于在线分析仪表间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4.3.4 不在检测器有效覆盖面积内的下列场所,宜设检测器:1 使用或产生液化烃和/或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可能积聚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的地坑及排污沟最低处的地面上.2 易于积聚甲类气体,有毒气体的死角.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5.1 系统的构成及技术性能5.1.1 系统的最基本的构成应包括检测器和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仪,或

13、由检测器和指示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也可以是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与检测器组成的检测报警系统.5.1.2 系统的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1 选用 mV 信号,频率信号或 420mA 信号输出的检测器时,指示报警器宜为专用的报警控制器;也可选用信号设定器加闪光报警单元构成的报警器;至联锁保护系统及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宜从报警控制器或信号设定器输出.2 选用触点输出的检测器时,报警信号宜直接接至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至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可以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输出.3 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数据采集系统,宜采用专用的数据采集单元或设备,不宜将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

14、检测器接入其他信号采集单元或设备内,避免混用.5.1.3 当选用信号设定器和报警控制器时,应按本规范第 3.0.3 条的规定设置报警记录设备,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报警打印及历史数据储存功能.报警记录设备可以是 DCS 或其他数据采集系统,也可选用专用的工业微机或系统.5.1.4 检测器,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 的有关规定.5.2 检测器的选用5.2.1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检测器,也可选用其他类型的检测器;2 当使用场所空气中含有少量能使催化燃烧型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砷,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

15、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测器或半导体型检测器;3 氢气的检测宜选用电化学型或导体型检测器.5.2.2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型式,可根据被检测的有毒气体的具体特性确定: 1 硫化氢,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2 氯气可选用隔膜电极型,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3 氰化氢气体可选用凝胶化电解(电池式)型,隔膜电极型或定电位电解型;4 环氧乙烷,丙烯腈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定电位电解型;5 氯乙烯气体宜选用半导体型或光子电离型.5.2.3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考虑被检测的有毒气体与安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气体的交叉影响.5.2.4 检测器防爆类型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使用场所爆

16、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类型;2 根据被检测的可燃性气体的类别,级别,组别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等级,组别;3 对催化燃烧型检验器,宜选用隔爆型;4 对电化学型检测器和半导体型检测器,可选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防爆型;5 对电动吸入式采样器应选用隔爆结构.5.2.5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按以下规定选用检测器的采样方式: 1 宜采用扩散式检测器.2 下列情况宜采用单点或多点吸入式检测器; a 因少量泄漏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场所;b 由于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于使用扩散式检测器的场所; c 级(极度危害)有毒气体释放源;d 有毒气体释放源较集中的地点.3 采用吸入式有毒气体检测器检测可燃性

17、有毒气体时,宜选用气动吸入式采样系统.5.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选用5.3.1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分别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 能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所连接的其他部件供电.2 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其他报警触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仍能发出报警.3 检测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0100%LEL;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 03TLV.在上述测量范围内,指示报警器应能分别给予明确的指示;采用无测量值指示功能的报警器时,应按本规范第3.0.3 条的规定,将模拟信号引入多点信号巡检仪,DCS 或其他仪表设备

18、进行指示.4 指示报警器(报警控制器)应具有为消防设备或联锁保护用的开关量输出功能.5 多点式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具有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报警功能,并能区分和识别报警场所位号.6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发出报警后,即使环境内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仍应继续报警,只有经确认并采取措施后,才停上报警.7 在下列情况下,指示报警器应能发出与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a 指示报警器与检测器之间连线断路; b 检测器内部元件失效;c 指示报警器电源欠压.8 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a 能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时间,计时装置的日计时误差不超过 30s; b 能显示当前报警

19、部位总数;c 能区分最先报警部位;d 能追索显示以前至少 1 周内的报警部位并区分最先报警部位.5.3.2 报警设定值应根据下列规定确定:1 根据本规范第 3.0.2 条规定,选用一级或一,二级报警;2 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 25%LEL;3 可燃气休的二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 50%LEL;4 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 1TLV,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 2TLV 以下.5.3.3 指示误差和报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燃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 0100%LEL 时,5%LEL.2 有毒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 03TLV 时,1

20、0%指示值:指示范围高于3TLV 时,10%量程值.3 可燃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4 有毒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5 电源电压的变化小于或等于 10%时,指示和报警精度不得降低.5.3.4 检测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 30s;吸入式小于 20s.2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 60s;吸入式小于 30s.6 检测报警仪表的安装6.1 检测器的安装6.1.1 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注:气体密度大于 0.97kg/m3(标准状态下)即认为比空气重;气体密度小于0.97kg

21、/m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轻.6.1.2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6.1.3 检测器宜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且周围留有不小于 0.3m 的净空.6.1.4 检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应符合防爆仪表安装接线的有关规定.6.2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安装6.2.1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有中心控制室时,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安装在中心控制室内.6.2.2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设有中心控制室以外的其他控制室或操作室时,其操作管辖区内设置的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宜安装在该控制室或操作室内;

22、需要时,其报警信号再转送至中心控制室.6.2.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有其对应检测器所在位置的指示标牌或检测器的分布图.6.2.4 一般报警用的报警系统,可使用普通仪表电源供电.6.2.5 下列情况的检测报警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1 与自动保护系统相连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2 人员常去场所的可能泄漏级(极度危害)和级(高度危害)有毒气体的检测. 附录 A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表 A 可燃气体,蒸汽特性续表续表注:本表数值来源基本上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43-91,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90 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表 B 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注:本表中,第 17 项数值来源基本以上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为主, 并与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 及有毒化学品卫生与安全实用手册进行了对照,第 8 项数值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第 9 项数值来自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环氧乙烷危害程度分级中的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