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530793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322 大小:5.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2页
环境法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法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ppt(3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导学本章导学】环境法是应对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新兴部门法。环境法是应对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新兴部门法。理解环境法首先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理解环境法首先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历史和 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践,并在此背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践,并在此背 景下考察环境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景下考察环境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1.1.环境和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和环境问题的概念2.2.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状3.3.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践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

2、践4.4.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本章重点提示本章重点提示 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一、环境一、环境 概念、特征、分类概念、特征、分类 二、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 概念、历史、现状概念、历史、现状 三、环境保护三、环境保护 含义、中国状况含义、中国状况 一、环境一、环境概念概念n环境科学:环境一般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环境科学:环境一般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n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

3、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海洋、土地、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和乡村等。一、环境一、环境特征和分类特征和分类n特征:物质性、生态性、唯一性、有限特征:物质性、生态性、唯一性、有限性、资源性性、资源性n根据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为:天然环境和根据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人为环境n根据自然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根据自然要素,分为:大气

4、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n根据范围,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根据范围,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理环境、地址环境、宇宙环境等理环境、地址环境、宇宙环境等 二、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概念、分类概念、分类n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者人类活动而引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者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以及由此给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n根据产生原因不同:第一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根据产生原因不同:第一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n根据危害后果不同:根据危害后果不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

5、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和发展的现象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使自然索取物质和能量,使自然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破坏的现象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破坏 二、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历史状况历史状况n20世纪世纪30-60年代年代八大公害事件八大公害事件,80年代全球性环境危机出现年代全球性环境危机出现 二、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当前状况当前状况n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当前主要环境问题:n1酸雨酸雨n2臭氧层破坏臭

6、氧层破坏n3气候变暖气候变暖n4突发性环境事故大量出现突发性环境事故大量出现n5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大规模的生态破坏n6全球荒漠化全球荒漠化n7水危机水危机 三、环境保护三、环境保护含义含义n环境保护是指为保证自然资源的环境保护是指为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保障人类生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而采取的行政、存和发展为目的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以及宣传经济、法律、科学技术以及宣传教育等诸多措施和行动的总称。教育等诸多措施和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是人类针对环

7、境问题而环境保护是人类针对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积极对策。提出的积极对策。三、环境保护三、环境保护中国状况中国状况n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三三个转变个转变”n2007年,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以建年,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以建设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为目标,坚持生产发展、生为目标,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n“总体面临的环境形势仍很严峻总体面临的环境形势仍很严峻”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环境法

8、的产生与发展 一、发达国家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一、发达国家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国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二、中国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 社会原因、法律原因社会原因、法律原因 一、发达国家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一、发达国家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n二战前二战前零散的环境立法零散的环境立法n20世纪世纪5070年代年代针对性的环境针对性的环境立法:美国的立法: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清洁空气法、国家国家环境政策法环境政策法;日本的;日本的公害对策基本公害对策基本法法等等n20世纪世纪9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逐渐完善的环逐渐完善的环境法体系:日本的境法体系:日本的环境基本法环境基本法等

9、等 二、中国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二、中国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n产生时期:改革开放前,资源保护立法产生时期:改革开放前,资源保护立法n发展时期:目前为止,基本法出台,环发展时期:目前为止,基本法出台,环境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境法律体系基本建立n完善时期:当前,主要环境立法已进入完善时期:当前,主要环境立法已进入修订程序,环境立法质量和数量都在提修订程序,环境立法质量和数量都在提高中高中 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n人类活动导致环境问题恶化人类活动导致环境问题恶化人类行为调整的需要人类行为调整的需要 法律制度的创新法律制度的创新 环境法的产生环境法的产生 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三、环境法产生的

10、原因社会原因社会原因n环境问题恶化导致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恶化导致的社会问题:n1资源利用纠纷资源利用纠纷n2人身损害纠纷人身损害纠纷n3政府管理的矛盾政府管理的矛盾 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法律原因法律原因1 1n传统法律制度不足以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传统法律制度不足以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 支撑:支撑:n1传统基本法的不足传统基本法的不足环境权规定不足,环境权规定不足,环境管理职责不明环境管理职责不明n2传统民法的问题和缺陷传统民法的问题和缺陷所有权绝对不所有权绝对不利于保护环境,契约自由规避了环境保护义务,利于保护环境,契约自由规避了环境保护义务,过错责任原则无法追究环境侵

11、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无法追究环境侵权责任 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三、环境法产生的原因法律原因法律原因2 2n3传统行政法的问题和缺陷传统行政法的问题和缺陷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不足不能适应环境管理的灵活性要求,单方不足不能适应环境管理的灵活性要求,单方命令方式无法适应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需要,命令方式无法适应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需要,对平等主体间关系的介入不足对平等主体间关系的介入不足n4传统刑法的问题和缺陷传统刑法的问题和缺陷未充分考虑对未充分考虑对环境权益的保护,刑罚手段的多样化不够环境权益的保护,刑罚手段的多样化不够 【案情简介】环保组织在湖北五山镇开展乡村建设,通过环保组织在湖北五山镇开展乡村建

12、设,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村,将生态保护、文明的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村,将生态保护、文明的生活方式、农民的精神生活以及经济发生结合起方式、农民的精神生活以及经济发生结合起来。具体包括生活与生产规划、公众参与规来。具体包括生活与生产规划、公众参与规划、文明与信仰规划三个方面。划、文明与信仰规划三个方面。课堂讨论案例:课堂讨论案例:乡村建设的乡村建设的“五山模式五山模式”1 1 【法理分析】1 1环境保护的复杂性环境保护的复杂性 与经济发展、环境意识、制度体系、日常生活与经济发展、环境意识、制度体系、日常生活 2 2环境立法的必要性环境立法的必要性 法律作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不法律作为实现

13、环境保护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进行约束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进行约束 3 3环境利益的双重性环境利益的双重性 公共性与私人性,制度设计必须适应该特点公共性与私人性,制度设计必须适应该特点课堂讨论案例:课堂讨论案例:乡村建设的乡村建设的“五山模式五山模式”2 2 1 1蕾切尔蕾切尔卡逊:卡逊: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97年版。年版。2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我们共同的未来们共同的未来,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外事办公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外事办公室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1989年版。年版。3 3解振

14、华主编:解振华主编:中国环境典型案件中国环境典型案件与执法提要与执法提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社19941994年版。年版。本章参考书目本章参考书目 1 1什么是环境法上的环境?什么是环境法上的环境?2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 3如何认识环境保护与环境法的关系如何认识环境保护与环境法的关系?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第二章第二章 环境法的含义环境法的含义 第二章 环境法的含义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法的本质和价值环境法的本质和价值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法的体系环境法的体系【本章导学本章导学】从环境法产生过程

15、来看,功能主义是对其本质从环境法产生过程来看,功能主义是对其本质的合理解释。但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环境法的合理解释。但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环境法不仅是应对环境问题的法律工具,更应该是人不仅是应对环境问题的法律工具,更应该是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人与人关系与自然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人与人关系的规范准则。的规范准则。本章重点提示本章重点提示1.1.环境法的特征环境法的特征2.2.环境法的目的环境法的目的3.3.环境法的价值环境法的价值4.4.我国现行的环境法效力体系我国现行的环境法效力体系5.5.环境法律体系的内部整合环境法律体系的内部整合 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环境法的概

16、念和特征 一、环境法的定义一、环境法的定义 调整对象、定义调整对象、定义 二、环境法的特征二、环境法的特征 法律性与技术性法律性与技术性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多元主体与多重责任多元主体与多重责任 一、环境法定义一、环境法定义表述表述n“环境法环境法”n“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n“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n“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n“生态法生态法”n环境法环境法:概括性、明确性:概括性、明确性 一、环境法定义一、环境法定义调整对象调整对象n从调整对象来界定部门法是国内法学定从调整对象来界定部门法是国内法学定义的常规义的常规n环境法调整环境法调整环境社会关系环境社会关系人们

17、在开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n层次:人与人层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然n类型:生态环境保护类型: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污染防治 一、环境法定义一、环境法定义定义定义n环境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环境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的法律规范的总和:n1.环境社会关系的间接性环境社会关系的间接性n2.法律调整的直接性法律调整的直接性n3.环境社会关系的秩序性环境社会关系的秩序性 二、环境法的特征二、环境法的特征n1法律性与技术性法律性

18、与技术性结合结合科学技术基础科学技术基础n2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结合结合环境风险的环境风险的特殊性特殊性n3多元主体与多重责任结合多元主体与多重责任结合综合调整综合调整 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法的本质和价值环境法的本质和价值 一、环境法的本质一、环境法的本质 二、环境法的目的二、环境法的目的 三、环境法的价值三、环境法的价值 一、环境法的本质一、环境法的本质n1.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n2.环境法是以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环境法是以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n公地的悲剧与环境法公地的悲剧与环境法 二、环境法的目的二、环境法的目的n一元论:保障人体健康一

19、元论:保障人体健康n二元论: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二元论: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n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第1条: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本法。”具有明显的二元论色彩。具有明显的二元论色彩。n二元论的矛盾性二元论的矛盾性 三、环境法的价值三、环境法的价值公平公平n法律以公平为目标法律以公平为目标n环境法追求环境公平:人与自然之环境法追求环境公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世代间

20、公平;代内间的合理关系;世代间公平;代内公平(区域、种族、性别等方面)公平(区域、种族、性别等方面)三、环境法的价值三、环境法的价值秩序秩序n环境法追求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环境法追求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序状态有序状态秩序目标,具体体现为环境安秩序目标,具体体现为环境安全。全。n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处于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环境处于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或世界处于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或者说国家或世界处于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危害的良好状态。危害的良好状态。三、环境法的价值三、环境法的价值自由自由n自

21、由的冲突与不同层次自由的冲突与不同层次n享受环境的自由以承担环境义务为前提享受环境的自由以承担环境义务为前提n没有对环境保护义务的严格履行,没有对环境保护义务的严格履行,最终会损害所有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最终会损害所有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自由,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更大的自由,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更大的不自由不自由 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法的体系环境法的体系 一、环境法律体系概述一、环境法律体系概述 二、我国现行的环境法效力体系二、我国现行的环境法效力体系 三、环境法体系的内部整合三、环境法体系的内部整合 一、环境法律体系概述一、环境法律体系概述n环境法律体系是指环境法的内部层次和环境法律体系是

22、指环境法的内部层次和结构,是由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统一法结构,是由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统一法律整体。律整体。n内部协调内部协调n外部协调外部协调 二、我国现行环境法效力体系二、我国现行环境法效力体系1 1n1.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n2.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基本法n3.环境单行法环境单行法n4.环境行政法规环境行政法规 二、我国现行环境法效力体系二、我国现行环境法效力体系2 2n5.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部门规章n6.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环境规章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环境规章n7.环境标准环境标准n8.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国际环境保护条约 三、环境法体系的内部整合三

23、、环境法体系的内部整合n以环境资源这一客体的公平分配为中心构建以环境资源这一客体的公平分配为中心构建环境法体系,可以为解决环境法体系问题提环境法体系,可以为解决环境法体系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供新的思路:n1.将环境资源作为客体将环境资源作为客体一种特殊的一种特殊的“物物”纳入法律关系的框架纳入法律关系的框架n2.确定环境资源的归属主体及其分配和流转确定环境资源的归属主体及其分配和流转关系关系 课堂讨论案例:课堂讨论案例:淮河流域污染引发的环境法问题淮河流域污染引发的环境法问题1 1【案情简介】淮河污染严重,整治措施效果不佳,国务院专门淮河污染严重,整治措施效果不佳,国务院专门立法仍未取得理想效果

24、。立法仍未取得理想效果。历史上污染事件频发。历史上污染事件频发。20052005年水利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就淮河排年水利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就淮河排污总量问题陷入争执,显示出污染治理的体制性问污总量问题陷入争执,显示出污染治理的体制性问题。题。课堂讨论案例:课堂讨论案例:淮河流域污染引发的环境法问题淮河流域污染引发的环境法问题2 2【法理分析】1 1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环境法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环境法 科学的环境立法科学的环境立法 2 2环境法的使命:维护社会利益环境法的使命:维护社会利益 公共目标与私人目标的平衡公共目标与私人目标的平衡 3 3环境法目的的选择:可持续发展环境法目的的

25、选择: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二元目的的协调环境法二元目的的协调 本章参考书目本章参考书目1 1吕忠梅:吕忠梅:中国需要环境基本法中国需要环境基本法,载,载法商研究法商研究20042004年第年第6 6期。期。2 2吕忠梅: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环境法新视野,中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997年版。年版。3 3汪劲: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求环境立法目的论环境立法目的论,法律出,法律出版社版社20002000年版。年版。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1 1什么是环境法?它具有什么特征?什么是环境法?它具有什么特征?2 2为什么说环境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为什么说环

26、境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3 3环境法的目的是什么?环境法的目的是什么?4 4如何认识环境法的体系?如何认识环境法的体系?第五章第五章 国家的环境管理国家的环境管理 第五章 国家的环境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环境管理权国家环境管理权第二节第二节 国家环境管理体制国家环境管理体制【本章导学本章导学】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公权力的拥有者和行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公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在环境保护中不应仅仅被动地保护环境,而使者,在环境保护中不应仅仅被动地保护环境,而应当积极主动地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应当积极主动地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建

27、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建立环境管理体制,并赋予环境管理机构一定的职责立环境管理体制,并赋予环境管理机构一定的职责权限。权限。本章重点提示本章重点提示1.1.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2.2.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3.3.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4.4.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环境管理权国家环境管理权 一、国家环境管理与国家环境管理权一、国家环境管理与国家环境管理权 二、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二、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 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 一、国家环境管理与国家环境管理权一、

28、国家环境管理与国家环境管理权n(一)国家环境管理(一)国家环境管理 含义含义:指国家通过各级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和国:指国家通过各级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和国家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对环境保护工作家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指挥、组织、监督诸权力,并对全社的执行、指挥、组织、监督诸权力,并对全社会环境保护进行预测和决策。会环境保护进行预测和决策。特征特征:(:(1 1)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2 2)主要通过环境行政实施,具有行)主要通过环境行政实施,具有行 为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和为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和 不可中断性。不可中断性。一、国

29、家环境管理与国家环境管理权一、国家环境管理与国家环境管理权(二)国家环境管理权(二)国家环境管理权 含义含义:指国家环境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使的对:指国家环境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使的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预测、决策、组织、指挥、监环境保护工作的预测、决策、组织、指挥、监督等诸权力的总称。督等诸权力的总称。界限界限:首先应当是保护首先应当是保护公共性环境利益公共性环境利益所必需的;所必需的;其次要与其次要与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相适应;相适应;最后要受到最后要受到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制约。的制约。二、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二、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 性质:性质:社会管理权社会管理权。n1.

30、产生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产生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弥补市场失灵的必要补充。市场经济条件下弥补市场失灵的必要补充。n2.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干预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干预权。n3.行使手段:传统的权力手段,非权力手段。行使手段:传统的权力手段,非权力手段。n4.行使的主体广泛。行使的主体广泛。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 (一)事前控制权(一)事前控制权 1.1.环境规划权环境规划权 2.2.环境标准制定权环境标准制定权 3.3.环境行政许可权环境行政许可权 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 (二)事中控制权(二)事中控制权 1.

31、1.环境行政命令权环境行政命令权 2.2.环境税费征收权环境税费征收权 3.3.环境监督权环境监督权 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 (三)事后控制权(三)事后控制权 1.1.环境行政裁决权环境行政裁决权 2.2.环境行政处罚权环境行政处罚权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文书格式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文书格式 第二节第二节 国家环境管理体制国家环境管理体制 一、国家环境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一、国家环境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 二、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二、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三、环境管理机构三、环境管理机构 四、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四、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一、国家环境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一、国家环境管理体制的

32、主要类型n1.1.其他行政管理主体兼任:前苏联其他行政管理主体兼任:前苏联n2.2.委员会:联邦德国的委员会:联邦德国的“联邦内阁环境委员联邦内阁环境委员会会”等等n3.3.专门机构:英国、加拿大等的专门机构:英国、加拿大等的“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部部”n4.4.独立机构:美国在总统执行署设立的联邦独立机构:美国在总统执行署设立的联邦环保局等环保局等n5.5.几种机构并存:以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几种机构并存:以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等国为代表意大利、比利时、瑞典等国为代表广泛广泛的认同的认同 二、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二、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n历史:部委兼任历史:部委兼任 国务院环

33、境保护领导小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n20082008年:环境保护部年:环境保护部 三、环境管理机构三、环境管理机构n1.综合性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部综合性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部n2.部门性环境管理机构:各业务主管部门成立的环境部门性环境管理机构:各业务主管部门成立的环境管理机构,如中央各部委的环境保护局管理机构,如中央各部委的环境保护局n3.专门性环境管理机构:跨地区,跨部门,由各级主专门性环境管理机构:跨地区,跨部门,由各级主管部门共同领导的环境管理体系,它们对某一特定的管

34、部门共同领导的环境管理体系,它们对某一特定的保护对象或在特定区域行使环境管理权,如流域管理保护对象或在特定区域行使环境管理权,如流域管理机构机构 四、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四、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n环境保护部的职责环境保护部的职责n环境污染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海洋,港环境污染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海洋,港务,渔政渔港,军队,公安环境保护,交务,渔政渔港,军队,公安环境保护,交通,铁道,民航通,铁道,民航n自然资源保护部门的职责:土地、矿产、自然资源保护部门的职责: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林业、农业、水利 课堂讨论案例:课堂讨论案例:甲诉省人民政府、省环境保护局不作为案甲诉省人民政府、省环境保护局不

35、作为案1 1【案情简介案情简介】居住在苕溪附近的居民甲认为水污染严重影响了居居住在苕溪附近的居民甲认为水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求省政府、省环保局民的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求省政府、省环保局治理。未获答复。治理。未获答复。甲以怠于履行职责为由起诉二被告。法院认为省政甲以怠于履行职责为由起诉二被告。法院认为省政府不是合适被告,原告未向省环保局正式提出履行府不是合适被告,原告未向省环保局正式提出履行职责申请,不符合起诉条件,不应受理。裁定驳回。职责申请,不符合起诉条件,不应受理。裁定驳回。课堂讨论案例:课堂讨论案例:甲诉省人民甲诉省人民政府、省环境保护局不作为案政府、省环境保护局

36、不作为案2 2【法理分析法理分析】1 1国家环境管理的职权与职责国家环境管理的职权与职责 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2 2国家环境管理中行政不作为的责任国家环境管理中行政不作为的责任 行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 3 3对法院裁定的评析对法院裁定的评析 省政府有环境管理职责,可以成为被告;对于省政府有环境管理职责,可以成为被告;对于“原告未提出正式申原告未提出正式申请请”的事实认定错误,应认定原告有申请行为。被告违法不作为应承的事实认定错误,应认定原告有申请行为。被告违法不作为应承担败诉后果。担败诉后果。本章参考书目本章参考书目1 1陆维福:陆维福:论行政指导在环境

37、管理中的实论行政指导在环境管理中的实现现,载,载深圳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人文社会科学版)学版)20072007年第年第6 6期。期。2 2陆维福:陆维福:论环境管理中行政合同的运用论环境管理中行政合同的运用,载,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哲学社会科学版)科学版)20072007年第年第5 5期。期。3 3杜万平:杜万平:对我国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问对我国环境行政管理正当性问题的探讨题的探讨,载,载学术交流学术交流20072007年第年第1010期。期。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1 1什么是国家环境管理权?什么是国家环境管理权?2 2如何认识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如

38、何认识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性质?3 3国家环境管理权的行使有哪些方式?国家环境管理权的行使有哪些方式?第四章第四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协调法律原则协调法律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第四节第四节 环境责任原则环境责任原则【本章导学本章导学】基本原则既是环境立法者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也基本原则既是环境立法者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也是环境执法和司法者实施法律的最后依凭,还是在是环境执法和司法者实施法律的最后依凭,还是在立法不能穷尽或者出现法律漏洞时,通过解释进行立法不能穷尽或者出现法律漏洞时,通过解

39、释进行法律漏洞补充和利益衡量的准则。法律漏洞补充和利益衡量的准则。本章重点提示本章重点提示1.1.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意义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意义2.2.协调发展原则的含义协调发展原则的含义3.3.预防为主原则的含义预防为主原则的含义4.4.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5.5.环境责任原则环境责任原则 第一节第一节 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 一、协调发展原则的含义一、协调发展原则的含义 二、协调法律原则的实现二、协调法律原则的实现 综合决策综合决策 绿色绿色GDPGDP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一、协调发展原则的含义一、协调发展原则的含义n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

40、境保护要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共与环境保护要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共同进行,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进行,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地进行。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地进行。n又称又称“环境利益平衡原则环境利益平衡原则”、“可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续发展原则”或者或者“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原则”。n协调发展原则的具体内容十分广泛。协调发展原则的具体内容十分广泛。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综合决策综合决策n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指在决策中,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指在决策中,正确处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4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结合起来,对经济发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结合起来,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安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全面考虑,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排,全面考虑,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环境效益。效应和环境效益。n1.功能:协调利益、平衡关系功能:协调利益、平衡关系n2.需求来自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需求来自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n3.是以和谐方式缓解消除冲突的方法是以和谐方式缓解消除冲突的方法n4.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绿色绿色GDPGDPn绿色绿色GDP,指用以衡

42、量各国扣除自然资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核算指标。n绿色绿色GDP=传统传统GDP 环境污染成本环境污染成本 自然资源退化成本自然资源退化成本 =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n循环经济,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持续发展理念的经

43、济增长模式。n区别于区别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传统增长模式。n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2009年年1 1月月1 1日起实行日起实行 第二节第二节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原则 一、预防为主原则的含义一、预防为主原则的含义 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 总量控制总量控制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一、预防为主原则的含义一、预防为主原则的含义n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综合整治”原则的简称,其含义是指国原则的简称,其含义是指国家在

44、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染和破坏,而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坏要积极治理。n积极预防积极预防积极治理积极治理 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n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狭义: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狭义: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广义:包括土地利用、城乡发展等与自然广义:包括土地利用、城乡发展等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规划。资源有关的规划。n目标: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合理计目标: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合理计划和安排,使对自然

45、资源的开发利用符合划和安排,使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防止不可接受的环境损环境保护的要求,防止不可接受的环境损害和生态退化、环境质量下降。害和生态退化、环境质量下降。n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 环境标准与总量控制环境标准与总量控制n环境标准,指为了保护环境而确定的技术标环境标准,指为了保护环境而确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环境保护提供具体的指标,准和规范。为环境保护提供具体的指标,以限制和规范污染物的排放来达到防止环以限制和规范污染物的排放来达到防止环境损害的目的。境损害的目的。n总量控制,是根据环境

46、质量标准和自然条件总量控制,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和自然条件确定合理的总量指标,并在环境管理中强确定合理的总量指标,并在环境管理中强制落实。制落实。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二、预防为主原则的实现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n一切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决策、规划和建设一切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决策、规划和建设项目等,均应当在公众参与下对其实施后项目等,均应当在公众参与下对其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预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然后才能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批准或测,然后才能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者不批准的决定。n相关:相关:“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 第三节第三节 公众参

47、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一、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一、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 二、公众参与原则的实现二、公众参与原则的实现 公民环境权公民环境权 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决策的听证环境决策的听证 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 一、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一、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n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全民族都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义务,全民族都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n价值:使有关环境的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价值:

48、使有关环境的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利益和需要。二、公众参与原则的实现二、公众参与原则的实现n1公民环境权公民环境权n2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试行)2008.5.12008.5.1起施行起施行n3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n4环境决策的听证环境决策的听证n5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 第四节第四节 环境责任原则环境责任原则 一、环境责任原则的含义一、环境责任原则的含义 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税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税 排污收费和环境税排污收费和环境税 环境治理责任环境治理责任

49、一、环境责任原则的含义一、环境责任原则的含义n环境责任原则,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环境责任原则,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体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应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破坏的,应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境的责任。n相关:生态补偿相关:生态补偿 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1 1n(一)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税制度(一)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税制度 由由使使用用者者支支付付相相应应的的费费用用,以以补补偿偿因因开开发发利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而导致的环境利益损失。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而导致的环境利益损失。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二、

50、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2 2n(二)排污收费或者征收环境税(二)排污收费或者征收环境税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其排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或者浓度向国家交纳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或者浓度向国家交纳一定的费用,用于处理污染物、治理和恢复一定的费用,用于处理污染物、治理和恢复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损害。n是遏止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是遏止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n思考:环境税的意义?思考:环境税的意义?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二、环境责任原则的实现3 3n(三)环境治理责任(三)环境治理责任 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或者环境污染者对环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