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参考6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16547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后感参考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语>>读后感参考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读后感参考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参考6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读后感参考6篇读后感篇1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缘由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育直接针对一般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关怀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育,以关怀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关怀自己为人处事、关怀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劳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状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予,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劝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

2、德与才智的分散,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力气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力气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法规、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才智的法码,赐予了力气的源泉,得到了欢快的幸福,真正品尝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

3、么是才智,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伴侣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端详、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气,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读后感篇2 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最早风靡一时的时候,我便想拜读了。可书一买回来,趁着热劲,读了不到一半,便搁置了下来。 忽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又想到了她的书。便又翻出书想静静的品读一下。读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过程。论语向我们呈现了中华五前年的传统美德和个人修养的魅力所在。主要以教化人的品质道德为主,里面还掺入了一些佛家的禅论。

4、教人要仁,即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世间万物和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终必要得以见天日。一个人要行的端,坐的正,做一个正人君子,你也就不会被苦恼所困扰。另外孔子还崇尚修身养性,即把自己隐居起来,与世无争,经常要反省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坦荡荡,从这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局限性。把凶残的狼圈起来,就能轻易的转变它的本性,变成和善的羊吗?儒家思想里存在的一些说教的东西过多,而且有些脱离现实,可能是时间上的差异,国情上区分所制,儒家思想精华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但不能全盘接收,奉为“守则”,一律照章执行,是不行取的。我们推崇孔子的仁,即真、善、美,做一个真正的人,对人对事要真,要有付出,用自己的善去打

5、动别人,用自己的共性美赢得别人的敬重,就像歌词里讲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间将变成奇妙的人间。” 我想说,只要人人都能自正吾身,世界将会是一片光明。 读后感篇3 带着敬重的心情去读这本书,由于是解读论语。我的古典文学学得不好,因此总想好好学一学。对儒家从来没有深究过,只是间或跟伴侣一起谈谈说说,更宠爱道家的超逸飘然。 对百家讲坛曾经一度痴迷,总觉得看此节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着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样炒得火热的时候,我心里的火热倒是一下子凉了,总觉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样缺乏积淀。 ?于丹心得用bt下载在电脑上,常常拿来欣赏品位女性厚实而布满自信的演讲,只有对自己确定自信的人才有可能

6、如此铿锵有力地叙述国学的经典,也只有勤奋的人才有可能练就如此流畅明晰的口才,只有达到这种社会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国人民谈论关于“淡定”的话题。同样的一部著作,每个人的共性和经受不同,解读自然也不同,或许,同样是论语,愤世嫉俗的人读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读出了从容淡定,甘于平凡的人读出了奋勉进取,缺乏谋略的人读出了生活的才智 或许是过于自信和自我的表现让我并不欣赏这本书的呈现方式。不多的文字却用了过于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并不特别和独到的思想只由于“在圣贤的光线下”而显得非常华丽,试想,假如将书中所阐释的这些观点和故事联系在读者或者某些有关怀灵鸡汤的图书,也是完全没有什么不妥的;过于频繁

7、的签名售书也让我感觉到过于急功近利的商业气息。“在圣贤的光线下”这样的语调让我从灵魂里感到自己的卑贱,用圣贤的思想启迪心灵是有可能的,但只有当自己的心灵能够释放光线的时候,可能才能欢快,在圣贤的光线下,便永久无法自己取暖。 宠爱书中引用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超群而道中庸。中庸,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更适合于那些已经绚烂之极的人们。当那些曾经为了 功和利追随不懈,而如今却发觉金钱,权力,美女都不能填补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让自己欢快的人,当他们有了房、换了车、有了稳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发激情的红颜知己的时候,再告知他们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禄,不要奢求太多,

8、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高的境界。对于挣扎在生命的最现实状态的大部分一般人而言,没有感受到心灵绚烂之极的巅顶,又怎么能真正的归于平淡呢? 这本书谈的是关于心态的话题,书中反复消逝的词语是诸如淡定、宁静、坦然之类。反复提及的观点是:孔子告知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她说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让内心的选择力气更强大。但是,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被人左右的,当一个生活在总被人任凭左右的世界里的人,并且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的时候,这可能会欢快吗?适应和面对社会是必需的,不适应社会的内心必定是不欢快的,但是,苛责内心决不是适应的方式。心理学讲拥有健康和乐观

9、的心态,所强调的是我们要能够从各种不同生存状态中从不同的角度查找到能够让我有足够的生存士气和欢快体验的一种乐观的人生观。而于丹论语心得更明显地阐述恕与忍的调整心理的方式,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漠视生存环境中让自己不欢快的事情,有谁能做到吗?对周遭灰色环境的漠视莫非不是一种颓废的表现吗? 换句话说,假如照书中所说的那样,欢快只准备于人对世界的熟识态度,是不是过于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读中国哲学或者说儒家思想的一个关键词,假如我可以解读“中庸”之美,那么应当是一种和谐,一种融合,假如用新名词来解释应当是一种“共赢”,人与社会的共赢,人与自然互惠互利。在这本书中,我却感到作者过分强调了内省,孔子

10、创立的儒家学派所呈现出来的做社会中的人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状态是两种我们都需要体验和感悟的。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了,不宠爱于丹的论语心得是由于我更认为这样的解读应当说给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去领悟。而我更需要的是更加布满激情和磨砺,更加精彩和饱满的激励。中庸,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而我,没有体验绚烂的心灵又怎能真正归于平淡呢? 读后感篇4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

11、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知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学问;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定会产生怀疑等等。 然而,假如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生疏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同学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同学敬重老师,老师疼惜同学,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月,同学要送礼才可以

12、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担忧。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伴侣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伴侣送的礼物假如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假如没有祭肉,仆人也不会兴奋等。 当然

13、,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颜色,透露出封建社会的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读后感篇5 ?论语是这样的一部书,他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若干同学的言语行事。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就介绍了曾子的为人行事,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伴侣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给我的本事是不是复习了呢?”曾子每天都反省反省,他这

14、种勤于反思,时时留意加强自身修养的精神是令人鄙视的。今日我也要连续发扬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不仅自己的事情,就是见到别人做事时,也要留心学习观看,处处总结阅历教训。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了孔子认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但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过了,在定时的实习它,不也很兴奋吗?有同学从远方来(求教),不也欢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怀恨在心,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

15、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他们,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重兄长,不多说话,说则恳切可信,爱人民,亲近有仁德的人。实行这些以后,有剩馀力气,便去学习文献。”孔子的这段话,指出了古代对青少年行为的基本要求,今日,同学要在这基础上对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进展。 读读论语似乎对我有许多的启示! 读后感篇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知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长,要学会取长补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告知我们品德好就确定会有伴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非动”这句话告知我们要做事要符合礼的标准在论语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很多句名言,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

16、很多人生的道理。 在这本书中我最宠爱的还是孔子在学而第一中说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知我们欢快的人生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去温故旧的学问,就会感到欢快;有伴侣从远方来,也是一件欢快的事;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感到生气,这就是一个君子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获得欢快:在学习新的学问的时候,不要有畏惧的心理,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学问来解决新的难题。就像解答奥数题,总是从最简洁的原理入手,急躁地一步一步分析,当你解开难题的时候,欢快的心情就像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这时学习不也变得欢快了吗? 我们在生活中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把每一件事都当成欢快的事去做,那么你就会拥有一个欢快的人生。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