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017版【精选文档】.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514915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39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017版【精选文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017版【精选文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017版【精选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017版【精选文档】.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XXXX 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依据 GB/T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 编制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 放 号:2016 年 12 月 20 日发布 2017年 1 月 1 日实施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第 0 页 共 62 页文件更改记录页序号修改页码版本修改人/日期批准人/日期1 全文修改B 第 1 页 共 62 页目录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2 环境方针、目标和方案.9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12 合规义务管理程序.16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8 环境信息交流管理程序.21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24 废水、废气污染

2、控制程序.27 噪声污染控制程序.29 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30 节约资源能源管理程序.35 化学品和油品管理程序.37 消防安全管理程序.39 设备设施检修污染控制程序.42 相关方管理程序.43 新、改、扩建设项目环保控制程序.45 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48 环境监视、测量和分析管理程序.52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54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管理程序.56 记录管理程序.58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59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2 第 2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01-2017 程序文件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1/7 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

3、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a)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工艺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b)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c)制造与检验过程的风险和机遇;d)厂房设施、设备和工装、模具、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e)不符合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f)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3 术语和定义3。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

4、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3。2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3.3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3。4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

5、救两个方面.3.5 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3.6 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3.7 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3。8 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3。9 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3.10 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

6、者概率。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 x 风险发生频度。4、职责4。1 最高管理者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第 3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1-2017 程序文件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2/7 4.2 质量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7、,并编写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4。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5、工作内容与要求5.1 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5。1。1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5。1。2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环境因素可能

8、产生与有害环境影响、有益环境影响和其他对公司的影响有关的风险和机遇。危险源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可将确定与环境因素、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和机遇作为重要性评价的一部分,也可单独确定.b)合规义务可能产生风险和机遇,例如:未履行合规义务可损害公司的声誉或导致诉讼;或更多地履行合规义务,能够提升公司的声誉。c)公司也可能存在与其他问题有关的风险和机遇,包括环境状况,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这些都可能影响组织实现其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例如:由于员工文化或语言的障碍,未能理解当地的工作程序而导致的环境泄漏;因气候变化而导致的可影响组织的建筑物或场地洪涝的增强;-由于经济约束导致缺乏可获得的资源来保持

9、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通过政府财政资助引进新技术,可能改善空气质量;旱季缺水可能影响组织排放控制设备的运行能力.-紧急情况是非预期的或突发的事件,需要紧急采取特殊应对能力、资源或过程加以预防或减轻其实际或潜在的后果。紧急情况可能导致有害环境影响或对组织造成其他影响。组织在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例如:火灾、化学品溢出、恶劣天气)时,应当考虑以下内容:现场危险物品(例如:易燃液体、压缩气体、化学药品等)的性质;紧急情况最有可能的类型和规模;-附近设施(例如:工厂、道路)的潜在紧急情况。5.2 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5.2.1 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5.2。1。1 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

10、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最高管理者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第 4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12017 程序文件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3/7 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编制风险管理计划;d)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5.2.1.2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 中,最高管理者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控制,并赋予评

11、估小组组长以下职责:a)策划并实施风险和机遇的管理,并编制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b)组织跟进、实施检查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并汇报。5。2.2 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a)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c)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5。3 风险管理计划评估小组组长应组织策划风险管理计划并编制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指导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以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

12、则规定,编制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医疗器械和寿命周期阶段;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e)验证活动;f)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5。4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5.4。1 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5.4.1。1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

13、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c)财产损失的多少;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e)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第 5 页 共 62 页5.4.1.2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12017 程序文件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

14、/0 页码4/7 度分为以下五类:a)非常严重;b)严重;c)较严重;d)一般;e)轻微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严重程度描述严重等级法律法规、产品及其他要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停产企业形象非常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国际/国家标准、客户标准死亡、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等财产损失10 不可恢复重大国际、国内影响5 严重省内标准、行业标准受伤需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3个月5财产损失10 需较长时间调整后才可恢复省内、行业影响4 较严重地区标准受伤需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3个月0.5 财产损失 5 间歇性

15、恢复地区性影响3 一般企业标准轻微受伤,包扎即可财产损失0.5 可短时恢复企业及周边范围2 轻微不违反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不影响1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中。5。4。2 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 级,如下所示:a)极少发生;b)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d)有时发生;e)经常发生;通过对上述的不确

16、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发生频度定义等级极少发生发生概率 0.001%1 很少发生0。001发生概率 0.1 2 偶尔发生0。1%发生概率 1%3 有时发生1发生概率 104 经常发生发生概率 10%5 第 6 页 共 62 页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1-2017 程序文件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5/7 频率较高的

17、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中。5。4.3 风险的可接受准则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通过对风险的严重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否对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等级风险频度等级风险系数的大小决定是否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如下表要求:发生频度严重度非常少发生很少发生偶尔发生有时发生经常发生非常严重5 10 15 20 25 严重4 8 12 16 20 较严重3 6 9 12 15 一般2 4 6 8 10 轻微1 2 3 4 5 使用

18、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达到一定值时应对风险采取的措施:风险系数风险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风险等级风险措施15-25 高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5-15 一般风险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1-5 低风险风险较低,当采取措施消除风险引起的成本比风险本身引起的损失较大时,接受风险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下表为识别风险系数后,对风险等级的判定应急应采取的风

19、险应对措施对照表:发生频度严重度非常少发生很少发生偶尔发生有时发生经常发生非常严重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严重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较严重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一般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第 7 页 共 62 页轻微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应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记录控制程序文件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12017 程序文件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6/7 记录在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中

20、,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5。4 风险应对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a)风险接受;b)风险降低;c)风险规避。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5.4。1 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

21、高的风险;c)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d)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5 的低风险.5。4.2 风险降低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c)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5 至 15 之间的一般性风险。5.4.3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

22、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5。4。4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a)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b)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c)应指派一名负责人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采取的措

23、施被有效第 8 页 共 62 页的落实。5.5 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质量部与人力资源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a)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1-2017 程序文件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7/7 b)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c)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5。5。1 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24、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b)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c)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d)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他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e)其他情况需要时。5。5。2 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5.5。2.1 实施前的准备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5。5.2。2 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质量部与人力资源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质量部与人力资源部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包含但不

25、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a)风险评估报告;b)持续改进的机会;c)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6、相关文件记录控制程序7、记录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应对措施表第 9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02-2017 程序文件环境方针、目标和管理措施控制程序版本号B/0 页码1/3 1.目的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环境方针,确保环境目标及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2.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更改与实施。3。职责3.1 最高管理者批准环境方针、目标和管理措施。3。2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确认环境目标和环境管理措施。3.3 质量部

26、负责制定本程序,提出并负责修订环境目标和管理措施,掌握各部门完成其目标和环境管理措施的信息,每月对各部门目标及环境管理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3.4 各部门依据环境目标和管理措施负责本部门所承担任务的落实,保存相关记录。4.程序4。1 环境方针4.1。1 环境方针的制定总经理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目的,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环境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4.1.2 环境方针应确保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的框架;e

27、)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g)可为公众所获取。4。1.3 环境方针的更改每次管理评审,需对环境方针以重新评价。环境方针需要更改时,须经总经理批准,形成文件后重新传达。4。1。4 环境方针的宣贯a.通过环境手册、员工手册的分发,方针标牌张贴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方针的宣贯;b。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方针的培训,以确保对方针的充分理解。4。1.5 环境方针的公示总经理应考虑相关方或公众的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公示环境方针。第 10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02-2017 程序文

28、件环境方针、目标和管理措施控制程序版本号B/0 页码2/3 4.2 环境目标4.2.1 环境目标的制定4。2.1。1 人力资源部组织各相关部门根据环境方针、本年度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环境目标,由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生效。4.2.1.2体系建立之初的环境目标,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初始环境评审结果组织制定,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予以传达和实施。4.2.2 环境目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2.2。1 环境方针的内容;4.2。2.2 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2.2。3 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4。2。2.4 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4.2。2

29、.5 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4.2。2。6 可选择的最佳环境技术,以及经济上、技术上的可行性;4。2。2。7 体现方针的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4.2。2.8 实施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4。2.3 人力资源部每季度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按照环境监测、测量和分析管理程序执行。4.2.4 环境目标的变更:a。在环境方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管理措施的进度状况以及相关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环境目标应重新评审与修订。b.环境目标由质量部进行更改,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生效.4.2.4 环境目标的宣贯:a。通过分发专文、内部

30、会议、宣传栏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目标的宣贯;b.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对所属员工进行环境目标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清楚公司及本部门的环境目标,并付诸实施。4.3 环境管理措施4。3.1 环境管理措施的编制:a。环境管理措施由各部门依具环境目标进行制订,质量部汇总,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生效;b.环境管理措施应涉及与实现环境目标有关的全部可能的活动、资源及具体措施.4。3。2 环境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 11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22017 程序文件环境方针、目标和管理措施控制程序版本号B/0 页码3/

31、3 a。依据的环境目标;b。方法措施、技术手段;c。执行部门与负责人;d.预算经费;e。启动日期与完成日期等。4。3.3 环境管理措施的更改当因措施(或手段)发生变更、目标变化或涉及到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服务等情况需更改方案时,更改程序按文件控制管理程序规定执行.管理措施的更改不得影响目标的实现。4。3.4 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与监督验证环境管理措施以受控文件的形式发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方案实施的进度与效果等进行监督验证。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管理程序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6.记录环境目标和管理措施汇总表环境目标和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检查表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第 12 页

32、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03-2017 程序文件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1/4 1.目的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2。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及相关活动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职责3.1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领导工作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批准。3。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更新、初始评价,并将结果报质量部。3。3 质量部负责环境因素的汇总、登记、核定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组织工作.4。程序4。1 初始环境评审由质量部组织进

33、行,以了解公司的环境及环境管理现状.评审的内容有:4。1.1 明确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4.1。2 评价环境现状与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污染物排放,化学品贮、运、使用,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4。1。3 环境因素识别和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4.1。4 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4.1。5 对以往不符合要求事件调查所取得反馈意见的评价,包括土地使用历史沿革,污染物排放管网位置分布,功能区划分等;4.1.6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背景资料,初始环境评审的过程与结果,由人力资源部整理为书面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4。2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4。2。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4

34、。2.1.1 以公司的全体部门为对象,在设定目标前进行;4.2。1。2 公司的环境评审时;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活动调整以及相关方提出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2.2 环境因素识别的步骤4。2.2.1各部门应识别本部门(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相关活动,其中活动的选择可涉及采购、销售、储存、运输、售后服务、能源消耗等多方面.并考虑生命周期观点。4。2.2.2 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由于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所排出的水、气、声、固废等以及资源能源的消耗给公司、周围居民、地区等造成的影响;b。公司所必需的原材料、外协件等的供方、合同

35、方、废弃物处理者以及产品运输者第 13 页 共 62 页等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03-2017 程序文件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2/4 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对上述相关方的评价及施加影响详见相关方管理程序);c。正常运行条件、异常运行条件(如启动、关闭与检修等情况)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d。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以及产品出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e。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确定公司

36、环境因素时,公司可能考虑下列事项:a)向大气的排放b)向水体的排放;c)向土地的排放;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e)能源使用;f)能量释放,例如:热能、辐射、振动(噪音)和光能;g)废物和(或)副产品的产生;h)空间的使用.除公司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公司还应确定是否存在其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与公司使用的由其他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也可能与公司向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包括外包过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对于公司向其他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可能仅对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与寿命结束后处理具有有限的影响。但任何情况下均由公司确定其能够实施控制的程度,其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

37、及其选择施加这种影响的程度。应当考虑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例如:其设施、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原材料的获取,包括开采;运行或制造过程,包括仓储;-设施、组织资产和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外部供方的环境绩效和实践;产品运输和服务交付,包括包装;产品存储、使用和寿命结束后处理;废物管理,包括再利用、翻新、再循环和处置4.2。3 环境因素的评价:4.2。3.1 根据环境因素调查的结果,进行评价;4.2。3.2 对于涉及跨部门的环境因素,应进行综合协调并进行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客观与准确性;第 14 页 共 62 页4.2.3.3 对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分值记入表格中。X

38、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3-2017 程序文件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3/4 4.2.3.4评分方法a.各部门按照 4.2.3。5/6 方法对所在部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b.评价方法:评分法、直接判断法等方法先采用是非判断的方法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对是非判断的方法不能评价的环境因素采用多因子法进行评价.4。2.3。5 是非判断法:出现以下现象即为重要环境因素 D.资源能源消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需加强控制的.E。有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集中排放点;F。相关方有合理要求或抱怨的;G.过去发生过或潜在的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H.产品中的环境因素。I。可

39、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4。2.3。6 多因子评价法评价主要从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符合程度、发生频率以及公众和媒介的关注程度(敏感性)三方面加以考虑,设定参数环境影响发生频率为A,环境影响范围为B,敏感性为C,评价参数 X=A BC.发生频率A 环境影响范围B 敏感性C 一年以上一次1 小范围轻微影响1 不甚关注1 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2 局部地区影响2 一般关注2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3 区域性影响3 关注3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4 全国性影响4 比较关注4 持续至每日一次5 全球性影响5 极度关注5 当 X50 时,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4。2.3.7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人力资源部填入重要环境因素清

40、单,由管理者代表批准。适当时,公司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4.3 环境因素的更新4.3。1 环境因素更新的职责与程序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相同。4。3。2 环境因素更新的原则4。3.2.1 一般情况每年更新一次;4.3。2.2 当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更或修改时,应进行环境因素更新。4.3。2.3 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后进行更新。4。3.2.4新、扩、改项目或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生产工艺、设备发生改变时进行环境因素第 15 页 共 62 页更新。4。3.2.5 发生其他变化需要进行环境因素更新时,要进行环境因素更新。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32017 程序文件环境

41、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4/4 4。4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应制定环境目标以及环境管理措施,或通过制订相应的环境管理程序来加以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机遇应按照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4。5 记录的保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各保存一份,有效期为三年.5.相关文件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管理程序相关方管理程序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控制程序6.记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第 16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

42、/EP-04-2017 程序文件合规义务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1/2 1.目的用来确定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合规义务,并建立获取这些合规义务的渠道,并且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相关合规义务的管理。3.职责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环境相关合规义务进行收集、识别、登记和保存,并将其传达到相关部门。3。2 人力资源部确认相关外来环境文件的适用性,制定适用环境合规义务清单。3.3 各部门分别负责将有关的合规义务传达到本部门的相关人员,并以此在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书及有关作业程序中作出相应规定,或对已有作业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4.程序 4

43、.1收集范围国际公约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四川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标准绵阳市环境规章、标准执法(相关)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4。2 获取途径和方法4.2.1 获取途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2.2 获取方法可以通过网站、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渠道联系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合规义务的新动向,也可以定期走访上级有关部门或订阅中国环境报了解新情况,获取相关信息,公司购买、订阅有关书籍与报刊杂志,或参加政府组织的有关环保消防安全会议时,获取相关信息。4.3 环境相关合规义务的识别 4。3.1 人力资源部应对收集到的环境相关合规义务加以识别,筛选出适合本公司生产活动的相关环境合规义

44、务相关条款。并在体系建立时,加以考虑,确定适用的合规义务运用到重要环境因素中.4。3.2 识别方法由人力资源部将收集到的环境合规义务,根据公司实际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作出分析,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人力资源部发放到公司相关部门。第 17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04-2017 程序文件合规义务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2/2 4。3.3 如果对有关环境合规义务的含义不甚清楚时,将由人力资源部邀请专业咨询机构或环保部门对相关问题作出书面解释,并作好记录。4.4.合规义务的登记与保存4。4。1 登记人力资源部对获取及识别后的环境合规义务进行登记,并编制适用环境

45、合规义务清单。适用环境合规义务清单应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及识别结果而重新修订。4.4。2 保存所获取及识别后的环境相关合规义务的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管理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存档管理.4.5 环境相关合规义务信息的传达4.5.1 人力资源部负责合规义务及其变化所涉及的信息来更新适用环境合规义务清单,并通报给有关部门.4。5。2 人力资源部负责为各部门提供合规义务的查询途径.4.5。3 各部门分别负责将有关的合规义务传达到本部门相关人员,并根据相应的内容,确定其有关文件内容的适用性。4.5.4当法律法规的变化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时,应由人力资源部及时将其变化及后果上报给环境管理者代

46、表,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4。5。5 凡涉及合规义务的各种信息的交流,各部门均可按环境信息交流管理程序所规定的程序执行并及时与人力资源部联系.4.6 合规义务的执行4。6.1 必要时,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有关合规义务的规定,制定出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书加以实施,确保有关人员掌握作业指导书和管理规定书的内容.4。6。2 合规义务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和机遇,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机遇应按照风险和机会识别控制程序进行控制。5.相关文件环境信息交流管理程序文件控制管理程序环境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管理程序风险和机会识别控制程序 6.记录适用环境合规义务清单合规义务变更通知第 18 页 共 6

47、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52017 程序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1/3 1.目的对承担环境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意识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2。范围适用于承担环境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相关方的人员。3.职责3.1 人力资源部a。负责企业“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b。负责上岗基础环境教育;c.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和环境能力、意识培训。3。3 管理者代表批准企业年度培训计划。4。程序4.1 人员安排承担环境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

48、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学、培训、技能、经历方面考虑;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对各级人员进行系统或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保证所培训的人员能胜任本岗位工作。4.2 能力、意识和培训4。2.1 应识别从事影响环境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代表公司从事环境影响的人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4.2。2 公司内培训的内容a.对全体人员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使其理解公司的环境方针,提高其保护环境和持续改进的自觉性;b.考核执行环境方针和程序文件的能力和效果;c 人力资源部对重点环境岗位可能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自已的

49、职责及个人工作效果时环境的影响,并熟悉本岗位应急的响应;d。.对新进公司人员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考评合格正式上岗;e。对具有潜在环境影响及非正常紧急操作的人员的教育培训。4。2。3 特殊工作人员培训第 19 页 共 62 页XXXXXXXX 有限公司编号MYDX/EP 052017 程序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版本号B/0 页码2/3 a。特殊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每年应对这些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b。电工、起重工、驾驶员、焊工、叉车工等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c.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由环境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4。2.4 通过教育和培训

50、,使员工意识到:a。满足环境合规义务的重要性;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c。自己从事的活动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公司鼓励员工参与环境管理,为实现环境目标做出贡献。4。2.5 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a。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与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b.人力资源部部组织各部门培训负责人及员工代表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c.人力资源部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用权员工的能力与从事的工作相适应。4。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