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版 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5124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版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版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版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版 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 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C.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 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2.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

2、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 中央集权制B. 郡国并行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体现三省分权制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4.宋代“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A. 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B.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

3、. 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5.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 10 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 分割地方权力B. 对地方官的监察C. 发挥文官作用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6.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 (唐)门下省B. (宋)枢密院C. (元)中书省D. (宋)通判- 2 -7.清代军机处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这意味着它( )A. 制约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 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C. 压制了相权的恶性膨胀D. 改变了政治制度的本质8.下列中国古代皇权消长图中,比

4、较符合历史实情的是( )A. B. C. D. 9.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 英国的坚船利炮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 中国“闭关锁国”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10.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A. 两种观点符合史实B. 两种观点都错误C. 前者观点正确后者观点错误D. 前者观点错误后者观点正确11. 有学者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

5、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该学者认为领事裁判权( )A. 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 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规定C.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 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2.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一诗作反映的事件是()- 3 -A. 左宗棠收复新疆B. 刘步蟾抗击日军C. 曾纪泽到俄国谈判D. 徐骧领导义军抗日1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先锋,此固然矣。然洪、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

6、就何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理解是( )A. 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B. 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C. 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D. 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14. 下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 A. 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C.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15. 爱国志士丘逢甲曾写下了一首充满忧国情怀的诗篇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应是A. 1840 年B. 1860 年C. 1895 年D. 1901 年16.

7、 义和团运动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但其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A. 完成了反帝的任务B.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C. 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D.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7. 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A. 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B.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4 -C. 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D.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18.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 1912 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 北京、八国联军、赔款B.

8、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C. 北洋军阀、合作、北伐D. 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9. 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A. 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B.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0.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段话表明孙中山()A.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B. 要兼程回国,亲自参加武装起义C. 对国内发生的事情一度保持中立态度D. 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21. 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中

9、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皇权思想依旧在,袁世凯 1915 年称帝、张勋1917 年拥溥仪复辟等等,在推动政治现代化方面,材料留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是()A. 北洋军阀是中国进行政治现代化的主要障碍B. 政治现代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现代化支持C. 皇权思想导致革命派挽救民族危亡努力失败D. 政治现代化需要有民众的现代化观念为基础22. “身在长沙乡下的王闿运,是个名气足够大但本钱还不够的名士。革命到来之际,他安静地待在家里。看见报上的武昌起义,只是淡淡地记上一笔。接下来,他会嘲笑一下摄政王载沣的手足无措,乱了枪法。”这段材料最能说明()A.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B. 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C

10、. 辛亥革命并没有取得成功D. 士绅阶层反对辛亥革命23. 1922 年中共在二大中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符合该宣言内容的有( )A.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5 -B.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C. 提出了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D.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4.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我党经历了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下列关于党的发展历程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分析国情,提出民主革命纲领适时完成国内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化 独立自主,妥善解决党内分歧重心转移,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A. B. C. D. 25. 中国共产党为纪念辛亥革命 17 周年发表告民众书,号召民众“

11、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是( )A. 建立各民主阶级革命战线,开展国民革命B. 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 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26. 从 1936 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根本上表明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状态B. 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

12、安内”的政策C. 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D. 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战27. 1937 年 8 月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时中共洛川会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这说明A. 中国共产党不愿意与国民党合作抗日B. 中国共产党主要是想以抗日的名义发展自己的力量C. 国共合作抗日的突出特点是军事合作- 6 -D. 这是由当时日本侵华的特点决定的28.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下表中第一阶段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13、五四风雷,声振华夏B. 建党大业,面貌焕新C. 打倒列强,消灭军阀D. 国共合作,革命成功29.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下列史实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共诞生 北伐战争 淞沪会战 渡江战役。A. B. C. D. 30.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基本一致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基本一致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基本一致D. 革命对象和革命领导阶级基本一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14、分)分)31.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 7 -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

15、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这些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4 分)(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价值。(6 分)32.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 80 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 2017 年 1 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

16、改,在 2017 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中国新闻网材料二 1934 年 6 月,伪满洲国协和会次长阪谷希一就明确说明: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认为“满洲已经到手了,可是满洲的资源究竟不如华北。山西的铁和煤都是无穷无尽的,- 8 -如果一不注意,就会落入英美手中。因此,目前把华北弄到手是最要紧的,也是大好时机。”日本侵华战争的真正目的材料三岁逢丁丑,噩耗惊逢;东瀛倭鬼,炮火倾城。秦淮玄武,血水同流,慕府紫金,遍野尸横。十朝都会,已成地狱,千古文明,惨作屠城。中华不死,万众一心。上下同奋,日月同明,兄弟携手,急以见诚。浴血八载,抗日有成。中华大地,始见和平。辟地开天,祖国新生,改革开放,华夏复兴。四海翘

17、首,五洲羡惊,大同在梦,小康初成。2015 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死难者公祭祭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历史依据。(4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2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浴血八载,抗日有成”的原因有哪些?(6 分)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辟地开天,祖国新生”? (8 分)- 9 -包头四中包头四中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答案:1-5.DBBDB 6-10 CBBBD 11-15 AACAC 1

18、6-20 CDBBA 21-25 DACDB 26-30 ACCAC31(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丁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牛;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14 分)(2)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6 分)32(1)依据: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局部抗战;1945 年 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4 分)(2)目的: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或掠夺中国的煤、铁资源) 。 (2 分)(3) (共 14 分)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6 分)理解: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际地位提高。 (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