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7511084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一 、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商酌(zhu) 案牍(d) 陡峭(qio) 悲天悯人(wn)B. 麂子(j) 驿路(y) 简陋(lu) 陶后鲜有闻(xin)C. 修葺(q) 别扭(bi) 监督(d) 诲人不倦(hu)D. 契约(q) 洗濯(zhu) 亵玩(xi) 颠沛流离(pi)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恍惚 露宿 迷茫 修闰 如释重负B. 撵走 譬如 生疏 朦胧 香气四溢C. 竹蔑 悠闲 恳切 晶莹 不耻下问D. 达观 妥帖 拖踏 循环 海阔天空3.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耻下问是一种传统美

2、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B. 考试终于结束了,我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紧绷的心也放松下来了。C. 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校合唱团荣获冠军。D. 为人师表者,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B. 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C. 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D. 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再见了!朝夕相处

3、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B. 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C.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D.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格是什么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也必将渺小、肮脏才能拥有亮丽、伟岸的人生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基座A. B. C. D. 7.下面说

4、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重点塑造了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种过人的品行。B. 作者以“驿路梨花”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又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贴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梨花姑娘的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C.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章开头连用几个反问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引出自己的观点背着未了的责任最苦。D. 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

5、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二 、默写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9.无丝竹之乱耳,_。10.根据提示填空。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周敦颐爱莲说)11.默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 ”表现了作者交往的高雅。12.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 , 。”三 、文言文阅读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6、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文学常识画线字解释句子翻译本文的作者是_(人名)劳形 劳: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下列句子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陋室”环境特点是清幽宁静。C“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洗心亭记唐刘禹锡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

7、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闲,雕镂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选自刘禹锡集)注 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弭:消除。槃(pn):回旋,弯曲。坌(bn):并,一起。榱(cu):椽子。墀(ch):台阶。虡(j):柱子。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释

8、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 修竹万竿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 既志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 故名洗心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悯mn。B.鲜xin。C.别

9、bi。2.【答案】B;【解析】A.闰润。C.蔑篾。D.踏沓。3.【答案】C;【解析】“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4.【答案】C;【解析】A.句式杂糅,去掉“的根本原因”或“造成的”。B.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5.【答案】D;【解析】A.感叹号是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选项中两个感叹号都用在了句中,使用错误。B.冒号前加“的”,表明是部分引用,应去掉冒号。C.“经典咏流传”属于电视栏目名,应该用书名号。6.【答案】B;【解析】第句先给“人格”下了定义,第句顺着“人格”的定义作具体分析,句是一个复句,关联词是“只有才”。所以选B

10、。7.【答案】C;【解析】文章开头连用了几个设问句。8.【答案】惟吾德馨;【解析】注意“惟、馨”的写法。9.【答案】无案牍之劳形;【解析】重点字:牍10.【答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注意“亵”的书写。11.【答案】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解析】注意“鸿儒”的写法。12.【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注意“淤”“濯”“涟”的写法。13.【答案】(1)刘禹锡 使(身体)劳累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2)D;【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言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

11、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理解有误,引用孔子的话,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14. 【答案】(1)A(2)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3) (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

12、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4) (示例)“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解析】(1)A.遗憾。B.长;培养。C.记录,记载;立志。D.所以;以前。(2)文言文断句在较大程度上要依据句子的意思和句法,不能割裂句意,不能使句子产生歧义。该句子的意思为:(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荆州吴地的山水风光,交织灿烂如锦绣

13、。据此即可大体断出三处。(3)赏析词语的妙处,一定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选准赏析的角度,根据词语描述的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本句中的“闲”写的是松树的情态,很明显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月来松闲”又是作者写景的一句话,我们知道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本无情,一切不过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而已,所以这个“闲”还表现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闲适心态。(4)比较“息心”“洗心”,可以扣住其中的“息”和“洗”,一个是平息之义,一个是去除之义,两者截然不同,分别表明住对世俗名利的不同态度;前者仅仅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暂时抑制住对功名利禄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彻底抛却了对名利的想法。洗心者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获得了心

14、灵的自由。所以根据文章中的描写以及我们对刘禹锡陋室铭的了解,不难明白刘禹锡将亭子命名为“洗心亭”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参考译文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而吉祥寺尤为著名。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荆州吴地的山水风光,交织灿烂如锦绣。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继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远近大小的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目不暇接。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个人说:有僧义然,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磬的木架,蛟龙像藤一样盘踞在高大的乔木上。有修竹万竿,夏季依然舒爽清凉。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然而,义然上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我凭亭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