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解剖图谱.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510874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部解剖图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头部解剖图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部解剖图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解剖图谱.ppt(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头部 head 分部分部 颅部颅部 cranium 面部面部 face 颅部颅部 从颅顶到颅底层次从颅顶到颅底层次 1.颅外软组织颅外软组织 2.颅盖骨颅盖骨 3.颅脑间隙颅脑间隙 (三层脑膜及其形成的间隙三层脑膜及其形成的间隙)4.脑脑 5.颅底骨颅底骨 颅顶软组织层次 1.皮肤皮肤 头发头发 血供好血供好 大量皮脂腺和汗腺大量皮脂腺和汗腺 2.浅筋膜浅筋膜 纵行纤维束连结皮肤和帽状腱膜纵行纤维束连结皮肤和帽状腱膜 血管神经丰富血管神经丰富:前前额额A和滑车上和滑车上N;眶上眶上A和和N 外側外側耳颞耳颞N和颞浅和颞浅A.V.耳大耳大N和耳后和耳后A.V.后后枕大枕大N和枕和枕AV 3.帽

2、状腱膜和额枕肌帽状腱膜和额枕肌 前前3层紧密结合层紧密结合,称为称为“头头皮皮”.4.腱膜下疏松腱膜下疏松组织组织 5.颅颅骨外膜骨外膜颞区 temporal region 1.皮肤皮肤 2.浅筋膜浅筋膜 面面N颧支和颞支颧支和颞支 颞浅颞浅A、耳颞、耳颞N、颞浅、颞浅V 3.颞筋膜颞筋膜 浅深浅深2层层,上部紧密愈着上部紧密愈着,下部分别附于颧弓内外面下部分别附于颧弓内外面.4.颞肌颞肌 深面颞深前、后深面颞深前、后A.V.5.颞窝的颅骨外膜颞窝的颅骨外膜 颞间隙颞间隙 temporal space 颞筋膜与颞窝骨膜间颞筋膜与颞窝骨膜间 浅部浅部:颞筋膜浅深颞筋膜浅深2层间层间 深部深部:颞

3、筋膜深层与颞窝骨膜间颞筋膜深层与颞窝骨膜间开颅术与颅外软组织开颅术与颅外软组织 n n颅外软组织的主要血管和神经位于浅筋膜内,由颅外软组织的主要血管和神经位于浅筋膜内,由于血管、神经自四周向颅顶行走,所以颅顶部手于血管、神经自四周向颅顶行走,所以颅顶部手术切口一般应取放射状,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而术切口一般应取放射状,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而在开颅手术作皮瓣切开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在开颅手术作皮瓣切开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基底部应宽大,蒂内保留血管神经干,保证皮瓣基底部应宽大,蒂内保留血管神经干,保证皮瓣的营养。的营养。n n颅顶的神经来源虽然不同,但其分部区互相重叠,颅顶的神经来源虽然不同,但其

4、分部区互相重叠,局部阻滞麻醉的范围应扩大,才能获得满意的效局部阻滞麻醉的范围应扩大,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浅筋膜内的纤维束较粗大,注射麻醉药时会果。浅筋膜内的纤维束较粗大,注射麻醉药时会感到阻力较大。感到阻力较大。脑颅脑颅组成组成:顶骨顶骨 2 2 额骨额骨 1 1 颞骨颞骨 2 2 筛骨筛骨 1 1 蝶骨蝶骨 1 1 枕骨枕骨 1 1 面颅面颅组成组成:上颌骨上颌骨 2 2 鼻骨鼻骨 2 2 泪骨泪骨 2 2 颧骨颧骨 2 2 下鼻甲下鼻甲 2 2 腭骨腭骨 2 2 下颌骨下颌骨 1 1 犁骨犁骨 1 1 舌骨舌骨 1 1 脑颅脑颅组成组成:顶骨顶骨 2 2 额骨额骨 1 1 颞骨颞骨 2 2

5、 筛骨筛骨 1 1 蝶骨蝶骨 1 1 枕骨枕骨 1 1 颅顶外面颅顶外面 矢状缝矢状缝 冠状缝冠状缝 人字缝人字缝颅部的骨性标志颅部的骨性标志1 1枕外隆凸枕外隆凸枕外隆凸枕外隆凸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位于颅部后方,是位于颅部后方,是枕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枕外隆凸向两侧延伸的骨嵴为枕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枕外隆凸向两侧延伸的骨嵴为上上上上项线项线项线项线。枕外隆凸的深面是颅后窝的。枕外隆凸的深面是颅后窝的窦汇窦汇窦汇窦汇;上项线的深面为;上项线的深面为横窦沟横窦沟横窦沟横窦沟及及横窦横窦横窦

6、横窦。颅后窝手术应避免损伤上述硬膜窦。枕外。颅后窝手术应避免损伤上述硬膜窦。枕外隆凸上方约隆凸上方约6cm6cm为为顶枕点顶枕点顶枕点顶枕点,是冠状缝和人字缝的交点。,是冠状缝和人字缝的交点。2 2乳突乳突乳突乳突mastoid processmastoid process位于外耳的后下方,为圆锥形隆突。位于外耳的后下方,为圆锥形隆突。乳突深面的后半部是乳突深面的后半部是乙状窦沟乙状窦沟乙状窦沟乙状窦沟和和乙状窦乙状窦乙状窦乙状窦。此处骨质较薄,。此处骨质较薄,最薄处仅最薄处仅0.5cm0.5cm,乙状窦有时向前扩张,乳突手术时要防,乙状窦有时向前扩张,乳突手术时要防止累及乙状窦。乳突根部的前

7、内方为止累及乙状窦。乳突根部的前内方为茎乳孔茎乳孔茎乳孔茎乳孔,面神经由此,面神经由此出颅,乳突手术时亦应避免损伤面神经。出颅,乳突手术时亦应避免损伤面神经。3 3顶结节顶结节顶结节顶结节parietal tuberparietal tuber是顶骨向外最突出处。两侧顶结节间是顶骨向外最突出处。两侧顶结节间径是颅部的最大横径。婴幼儿如患佝偻病,顶结节可特别径是颅部的最大横径。婴幼儿如患佝偻病,顶结节可特别突出而致突出而致“方颅方颅”。体表投影体表投影1 1前囟点前囟点前囟点前囟点bregmabregma为冠状缝与矢状缝的交点,亦称为冠状缝与矢状缝的交点,亦称冠矢点冠矢点冠矢点冠矢点,位于鼻根和

8、枕,位于鼻根和枕骨大孔后缘连线(矢状线)的前、中骨大孔后缘连线(矢状线)的前、中 1/3 1/3交界处,新生儿的交界处,新生儿的前囟前囟前囟前囟即位即位于此。冠矢点向后于此。冠矢点向后56cm56cm(约在矢状线中点后方(约在矢状线中点后方12cm12cm)为中央沟上)为中央沟上端。端。2 2翼点翼点翼点翼点pterionpterion系额、顶、蝶、颞四骨交汇处,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系额、顶、蝶、颞四骨交汇处,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翼点是颅骨的薄弱之处,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通过。在指处。翼点是颅骨的薄弱之处,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通过。在暴力打击时翼点处易骨折,且伴有脑膜中动脉撕

9、裂,导致硬膜外血肿。暴力打击时翼点处易骨折,且伴有脑膜中动脉撕裂,导致硬膜外血肿。3 3大脑半球下缘大脑半球下缘大脑半球下缘大脑半球下缘inferior margin of cerebral hemisphere inferior margin of cerebral hemisphere 相当于从鼻根中点相当于从鼻根中点上方约上方约1.25cm1.25cm处向外,沿眶上缘向后,经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到枕处向外,沿眶上缘向后,经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到枕外隆凸所作的连线。外隆凸所作的连线。4 4中央沟中央沟中央沟中央沟central sulcuscentral sulcus位于矢状线中点后方位于

10、矢状线中点后方12cm12cm与颧弓中点的连线。与颧弓中点的连线。5 5 顶枕沟顶枕沟顶枕沟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parieto-occipital sulcus自顶枕点上方自顶枕点上方1.25cm1.25cm处向两侧作一条处向两侧作一条23cm23cm的横线,此横线相当顶枕沟的投影。的横线,此横线相当顶枕沟的投影。颅部骨性标志对颅脑手术的意义颅部骨性标志对颅脑手术的意义 由颅骨的表面标志,可以由表及里地了解相应的颅内结构,以便在颅脑外科手术时尽可能地减少损伤脑膜窦和重要区域的脑组织。例如,枕外隆突内面为窦汇,开颅手术或颅脑外伤,损伤窦汇可引起大量出血,窦汇的梗

11、塞会导致急性脑水肿而危及生命。由枕外隆突可确定顶枕点和顶枕沟,据此来推测病变位于顶部抑或枕部。颅底内面颅底内面颅前窝颅前窝组成:筛骨筛板组成:筛骨筛板+额骨眶额骨眶部部+蝶骨小翼蝶骨小翼重重要要标标记记:筛筛孔孔、鸡鸡冠冠、前床突。前床突。主主要要内内容容:大大脑脑半半球球额额叶底面。叶底面。邻接和交通:下邻鼻腔邻接和交通:下邻鼻腔顶壁和眶上壁;经筛顶壁和眶上壁;经筛孔(嗅丝)通鼻腔。孔(嗅丝)通鼻腔。颅前窝骨折颅前窝骨折颅前窝骨折时,如波及筛板,常因伴发脑膜和鼻腔顶黏膜撕裂而导致脑脊液和血液鼻漏,也可伤及嗅神经而引起嗅觉障碍;若骨折线经过眶,会发生结膜下出血。颅中窝颅中窝组组成成:蝶蝶骨骨体

12、体及及大大翼翼+颞颞骨骨岩岩部部前面前面 中间狭窄,两侧宽广。中间狭窄,两侧宽广。分部:蝶鞍、外侧部。分部:蝶鞍、外侧部。重要标记:视神经管、前床突、重要标记:视神经管、前床突、蝶鞍(垂体窝蝶鞍(垂体窝+鞍背)、颈动鞍背)、颈动脉沟、眶上裂、脉沟、眶上裂、后床突、破后床突、破裂孔、颈动脉管内口、圆孔、裂孔、颈动脉管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三叉神经压迹、鼓室盖。沟、三叉神经压迹、鼓室盖。主要内容:大脑半球颞叶主要内容:大脑半球颞叶,垂体垂体等等颅中窝颅中窝邻接:前邻接:前:眶、翼腭窝;下:蝶窦、:眶、翼腭窝;下:蝶窦、颞下窝、鼓室等。颞下窝、鼓室等。交通:

13、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交通: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眶;眶;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内口(颈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内口(颈 内动脉)内动脉)颈动脉管颈动脉管颈动颈动 脉管外口;脉管外口;眶上裂(眼神经、动眼神经、眶上裂(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眶;眶;圆孔(上颌神经)圆孔(上颌神经)翼腭窝;翼腭窝;卵圆孔(下颌神经)、棘孔卵圆孔(下颌神经)、棘孔 (脑膜中动脉)(脑膜中动脉)颞下窝。颞下窝。垂体窝垂体窝 位于颅中窝中央,位于颅中窝中央,其顶为硬脑膜形成的其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鞍膈鞍膈,鞍膈的前上方,鞍膈的前上方有经视神经管入颅的有经视神经管入颅的视神经视神经视神经视神

14、经和与其相续的和与其相续的视交叉视交叉视交叉视交叉。窝底隔薄层。窝底隔薄层骨壁邻蝶窦,两侧为骨壁邻蝶窦,两侧为海绵窦。窝的前方为海绵窦。窝的前方为鞍结节鞍结节鞍结节鞍结节,后方为,后方为鞍背鞍背鞍背鞍背。垂体窝和鞍背合称垂体窝和鞍背合称蝶蝶蝶蝶鞍鞍鞍鞍。垂体窝垂体窝按与鞍结节、垂体的关系,按与鞍结节、垂体的关系,视交叉可分视交叉可分3 3型:型:正常型(正常型(75%75%),视交),视交叉位垂体和鞍结节上方;叉位垂体和鞍结节上方;前置型(前置型(10%10%),视交),视交叉位位鞍结节上方;叉位位鞍结节上方;后置型(后置型(15%15%),视交),视交叉位鞍背上方。叉位鞍背上方。垂体垂体位于

15、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垂体柄及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垂体柄及漏斗连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在冠状漏斗连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在冠状和矢状断面上呈横置的肾形。和矢状断面上呈横置的肾形。垂体肿瘤垂体肿瘤垂体肿瘤向上可突入第三脑室,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向前、后侵犯蝶鞍,导致蝶鞍变形;向下压迫窝底,使垂体窝加深,甚至累及蝶窦;向前上方则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的缺损;向两侧生长,会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瘀血和穿过海绵窦的脑神经受压的症状。海绵窦海绵窦位置:于蝶鞍的两侧位置:于蝶鞍的两侧特点:海绵状,血流缓慢特点:海绵状,血流缓慢交通:左右交通:左右海绵窦间窦海绵窦间窦前、下眼、面深前、下眼、面深面面后岩

16、上窦后岩上窦横窦、乙状窦横窦、乙状窦岩下窦岩下窦颈内颈内穿行结构:窦内颈内、展穿行结构:窦内颈内、展 窦外侧壁动眼、滑车、眼、窦外侧壁动眼、滑车、眼、上颌上颌 三叉神经腔三叉神经腔位置:岩部三叉神经压迹,硬膜包三叉神经节位置:岩部三叉神经压迹,硬膜包三叉神经节而成。而成。内容:三叉神经节及其三大分支。内容:三叉神经节及其三大分支。颅中窝相关的脑神经颅中窝相关的脑神经颅中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中窝是颅底骨折的好发部位,常见于蝶骨中部和颞骨岩部。蝶骨中部骨折,会同时损伤脑膜和蝶窦黏膜,引起脑脊液鼻漏;如波及海绵窦和颈内动脉,可导致动静脉瘘,眼静脉郁血,并可伴发穿过海绵窦内和窦壁的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的症

17、状。岩部骨折时,若累及鼓室盖并伴有鼓膜撕裂,脑脊液进入鼓室而经外耳道漏出,穿经岩部的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也可能受损。颅后窝颅后窝组成:枕骨组成:枕骨+颞骨岩部后面颞骨岩部后面重要标记:斜坡、枕骨大重要标记:斜坡、枕骨大孔、内耳门、颈静脉孔、孔、内耳门、颈静脉孔、枕内隆突、横窦沟、乙枕内隆突、横窦沟、乙状窦沟、舌下神经管内状窦沟、舌下神经管内口。口。主要内容:脑干、小脑。主要内容:脑干、小脑。组颅后窝颅后窝邻接:下邻咽、寰椎、项部肌肉等。邻接:下邻咽、寰椎、项部肌肉等。交通:枕骨大孔(延髓、脊髓)交通:枕骨大孔(延髓、脊髓)椎管;椎管;内耳门(面神经、位听神经)内耳门(面神经、位听神经)内耳道;内

18、耳道;舌下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舌下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舌下神经管外口舌下神经管外口颅颅 底外面;底外面;横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颈静脉 孔(颈内静脉、舌咽神经、孔(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颅颅 底外面。底外面。内耳道底内耳道底在内耳道底,有一横骨嵴在内耳道底,有一横骨嵴将之分为上下两部。将之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前份有面上部前份有面NN通过,通过,后份有前庭上后份有前庭上NN(椭圆囊壶(椭圆囊壶腹腹NN)通过;)通过;下部前份为蜗下部前份为蜗NN、后分、后分为前庭下为前庭下NN(球囊(球囊NN)通过。)通过。颈静脉孔区颈静脉孔区颞骨岩部和枕骨外侧部间为颞

19、骨岩部和枕骨外侧部间为颈静脉孔颈静脉孔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分为后外侧较大的,分为后外侧较大的静脉部和前内侧较小的神经部。静脉部和前内侧较小的神经部。静脉部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脑膜后静脉部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脑膜后A A通过;通过;神经部有舌咽神经、岩下窦通过。神经部有舌咽神经、岩下窦通过。覆盖颈静脉孔的硬膜形成覆盖颈静脉孔的硬膜形成两个特别的穿孔,两个特别的穿孔,为漏斗状的舌咽神经通道为漏斗状的舌咽神经通道 (舌咽(舌咽NN穿过)穿过)筛网状的迷走神经通道筛网状的迷走神经通道 (迷走(迷走NN、副、副NN穿过)。穿过)。硬脑膜(示小脑幕切迹)硬脑膜(示小脑幕切迹)小脑幕位于大

20、脑半球枕叶小脑幕位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是硬脑膜形与小脑之间,是硬脑膜形成的半月状襞。其后外侧成的半月状襞。其后外侧缘附着于横窦沟和颞骨岩缘附着于横窦沟和颞骨岩部上缘,前端达后床突;部上缘,前端达后床突;前内侧缘凹陷游离,向前前内侧缘凹陷游离,向前附着于前床突,形成附着于前床突,形成小脑小脑小脑小脑幕切迹幕切迹幕切迹幕切迹。小脑幕切迹与鞍。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围成一卵圆形的孔,环背围成一卵圆形的孔,环绕中脑。小脑幕切迹疝为绕中脑。小脑幕切迹疝为海马旁回钩下移,进入切海马旁回钩下移,进入切迹,压迫脑干。迹,压迫脑干。小脑幕相邻结构小脑幕相邻结构 切迹前区切迹前区位中脑和脑桥前方,有视N、视交叉和

21、视束通过;动眼N在大脑后A和小脑上A间前行;滑车N在幕下部上行;前区内动脉集中,包括全部Willis环。小脑幕相邻结构小脑幕相邻结构切迹中区在脑干侧方 外侧是海马回和海马回钩 三叉N行于中切迹区幕下,越岩尖入Meckel腔 滑车N自切迹后区前行,经 中区穿入小脑幕。枕骨大孔区枕骨大孔区枕骨大孔下方为颅颈交界区,斜坡的颅外为咽顶、鼻咽和口咽黏膜,外侧为咽旁间隙。枕髁与寰椎侧块构成寰枕关节,椎A穿寰椎横突孔后再向内,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沟内,在枕骨大孔后缘进入硬膜入颅。颅后窝骨折颅后窝骨折颅后窝骨折时因伤及脑干而极度危险。出血和脑脊液无通道排出,易被忽视,有时咽后壁和乳突部皮下可出现淤斑。脑神经进出

22、颅部位脑神经进出颅部位颅底硬脑膜窦颅底硬脑膜窦头部正中矢状断面(示颅窝及其内容、邻接)面部 主要层次主要层次 面浅层面浅层 面中层面中层(面颅骨面颅骨)面深层面深层 分部分部 以咬肌前缘分为以咬肌前缘分为:面前区面前区 面側区面側区 面浅层 1.皮肤 薄薄,血供丰富血供丰富.含较多皮脂腺、含较多皮脂腺、汗腺、毛囊汗腺、毛囊.皮纹复杂皮纹复杂.面浅层 2.浅筋膜 颊部脂肪颊部脂肪颊脂体颊脂体 睑部疏松易水肿睑部疏松易水肿 表情肌表情肌 面部表情肌 muscles of facial expressionmuscles of facial expression 1.额肌额肌 2.眼轮匝肌眼轮匝肌(

23、眶部眶部 睑部睑部 泪部泪部)3.颧大肌颧大肌 4.颧小肌颧小肌 上唇方肌上唇方肌 5.提上唇肌提上唇肌 6.笑肌笑肌 7.口轮匝肌口轮匝肌 8.提口角肌提口角肌(尖牙肌尖牙肌,深深)9.颊肌颊肌(深深)10.降口角肌降口角肌(三角肌三角肌)11.降下唇肌降下唇肌(下唇方肌下唇方肌)12.颏肌颏肌 13.耳周肌耳周肌 面浅层 2.浅筋膜 浅血管浅血管 前前面面A.VA.V 后后颞浅颞浅A.VA.V 深深A A终支终支:眶上眶上A.A.眶下眶下A.A.颏颏A A 面面V V特点特点:口角以上无瓣膜口角以上无瓣膜 与深与深V V广泛交通广泛交通 面深面深VV翼丛翼丛 面面V V 海绵窦海绵窦 内眦

24、内眦VV眼眼V V “危险三角危险三角”面浅层 2.神经 感觉性感觉性:三叉三叉N分支分支 眶上眶上N.眶下眶下N.颏颏N 耳颞耳颞N.颊颊N.等等 运动性运动性:面面N终支终支 穿腮腺而浅出穿腮腺而浅出 颞支颞支 1-2支支 颧支颧支 2-3支支 颊支颊支 4-5支支 下颌缘支下颌缘支 1-2支支 颈支颈支 1支支表浅肌肉腱膜系统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SMAS Mitz Mitz 和和 Peyronie 1976 Peyronie 197

25、6首次提出首次提出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1.1.层次层次层次层次 位于皮下筋膜深面位于皮下筋膜深面位于皮下筋膜深面位于皮下筋膜深面 2.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 腱膜腱膜腱膜腱膜+表情肌表情肌表情肌表情肌 3.3.延伸范围延伸范围延伸范围延伸范围 上上上上额枕肌和帽状腱膜额枕肌和帽状腱膜额枕肌和帽状腱膜额枕肌和帽状腱膜 下下下下颈阔肌颈阔肌颈阔肌颈阔肌 前前前前眼、鼻、口周肌眼、鼻、口周肌眼、鼻、口周肌眼、鼻、口周肌 后后后后耳周肌、颞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耳周肌、颞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耳周肌、颞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耳周肌、颞浅筋膜、颈筋膜浅层 4.4.神经支配神经支配神经支配神经支配 面神

26、经面神经面神经面神经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分区分区 1.肌性区肌性区 周围部周围部 浅层表情肌浅层表情肌 2.腱膜性区腱膜性区 中央部中央部 (1)帽状腱膜帽状腱膜(2)颞浅筋膜颞浅筋膜 (3)耳前腱膜耳前腱膜(4)颈浅筋膜颈浅筋膜 结实坚韧耐牵拉结实坚韧耐牵拉 3.混合性区混合性区 为为1和和2的过渡区的过渡区,薄弱薄弱.宽约宽约1.6cm,纵带状纵带状.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与深部组织的关系与深部组织的关系 取决于取决于:1.脂肪脂肪.多多易剥离易剥离;少少难剥离难剥离.2.韧带韧带.无无易剥离易剥离;有有难剥离难剥离.颞区颞区颞深筋膜浅层颞深筋膜浅层,易分离易分离.颧弓区颧弓区颞中筋膜延续颞中筋

27、膜延续,可分离可分离.咬肌区咬肌区薄层脂肪薄层脂肪,可分离可分离.颊区颊区薄弱薄弱,小心分离小心分离.腮腺区腮腺区与腮腺筋膜紧连与腮腺筋膜紧连,锐性分离锐性分离.胸锁乳突肌区胸锁乳突肌区与肌鞘紧连与肌鞘紧连,锐性分离锐性分离.下颌区下颌区疏松疏松,易分离易分离(有韧带处除外有韧带处除外).面部皮肤支持韧带 1989年Furnas首先提出,1992年国内 王志军等人(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2,3:115)也有报导。这些韧带深 部附于面颅骨或筋膜,穿过SMAS连于 真皮。这些韧带和SMAS与面部皮肤整 容除皱有重要意义。韧带有:颧弓韧带颧弓韧带:2-3束,在颧小肌起点后方,11.10.3。其

28、上、下有面横动脉和面神 经颧支.下颌骨韧带下颌骨韧带:8-12束,在下颌体前1/3距 其下缘,0.59cm,0.682.950.53cm 面部皮肤支持韧带 SMAS颧颊部韧带颧颊部韧带:分三部,上部起自咬肌筋膜;中部起自咬肌筋膜前缘和颊咽筋膜;下部起自下颌骨体止于SMAS和颈阔肌。面神经颧支、面横动、静脉和腮腺导管 行其前方 颈阔肌悬韧带颈阔肌悬韧带:起自下颌茎突韧带、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斜向前下方。1.56.40.3cm。面神经颈支在其前方,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在后方。颈阔肌耳韧带颈阔肌耳韧带:连于颈阔肌后上缘和 耳垂后下方,为SAMS一部分。颈阔肌前韧带颈阔肌前韧带:起自颈阔肌前上缘,向

29、前外止于颊部皮肤.“酒窝”面浅层结构与美容除皱外科面浅层结构与美容除皱外科 面部皮肤薄而柔软,真皮内含大量胶原纤维和面部皮肤薄而柔软,真皮内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使皮肤富有弹性和韧性、保持一定的弹性纤维,使皮肤富有弹性和韧性、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此为维持面部美容的重要因素。因年龄紧张度,此为维持面部美容的重要因素。因年龄增长或其它原因,这些纤维萎缩、断裂或减少,增长或其它原因,这些纤维萎缩、断裂或减少,皮肤弹性和韧性下降,变得松弛,皱纹增多并加皮肤弹性和韧性下降,变得松弛,皱纹增多并加深。深。SMASSMAS的理论和实践对面部美容除皱术具有特的理论和实践对面部美容除皱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手

30、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熟悉其分布别重要的意义,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熟悉其分布特点,并将其与深部组织妥善分离。此外,还需特点,并将其与深部组织妥善分离。此外,还需注意面浅层内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避免损伤血管注意面浅层内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避免损伤血管而致出血过度,损伤神经而引起功能障碍。而致出血过度,损伤神经而引起功能障碍。腮腺咬肌区 parotid masseteric region 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 含颈阔肌、颈外V、耳大N 3.腮腺咬肌筋膜 4.咬肌,腮腺浅部和穿腮腺的结构 5.咬肌下间隙、下颌支,腮腺深部 6.下颌后窝的底 腮腺 位置 形态 楔形,底向外,尖向内前 表面不规则四边形,4个突

31、起:面突、关节突、耳突、颈突 囊 腮腺咬肌筋膜形成 浅层紧密,深层薄弱 腮腺管 颧弓下一横指 穿过腮腺的结构 横行 面N 面N主干 上、下干 腮腺丛终支 出腮腺 穿过腮腺的结构 纵行纵行(面面N深側深側)颈外颈外A 上颌上颌A 前行入颞下窝前行入颞下窝 颞浅颞浅A上行出腮腺上行出腮腺 下颌后下颌后V 耳颞耳颞N 腮腺手术时显露和保护面腮腺手术时显露和保护面N:循面循面N颊支向颊支向 循面循面N主干向前主干向前 循下颌后循下颌后V向上向上腮腺与面神经腮腺与面神经 自茎乳孔出颅后的面神经行一短程即进入腮腺,自茎乳孔出颅后的面神经行一短程即进入腮腺,其主干、分干和丛与腮腺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腮其主干、

32、分干和丛与腮腺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腮腺炎症或肿瘤会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腮腺切腺炎症或肿瘤会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腮腺切除术时更应注意保护面神经。保留面神经的腮腺除术时更应注意保护面神经。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一般有两种方法显露面神经:一是顺向显切除术一般有两种方法显露面神经:一是顺向显露,在乳突前缘剥离腮腺,再在乳突和外耳道交露,在乳突前缘剥离腮腺,再在乳突和外耳道交界处的深面,先寻找面神经主干,循主干向腮腺界处的深面,先寻找面神经主干,循主干向腮腺内分离出面神经的其余部分,切除腮腺。二为逆内分离出面神经的其余部分,切除腮腺。二为逆向显露,在腮腺浅部的边缘先找出面神经较粗大向显露,在腮腺浅部的

33、边缘先找出面神经较粗大的终支,如颞支或颊支,再沿该分支深入腮腺,的终支,如颞支或颊支,再沿该分支深入腮腺,追溯到面神经的主干,并分离出其它分支而切除追溯到面神经的主干,并分离出其它分支而切除腮腺。腮腺。面深侧区面深侧区位置:颅底下方,下颌支深位置:颅底下方,下颌支深面,口腔后外侧和咽的外侧。面,口腔后外侧和咽的外侧。内容:上部颞下窝和颞下内容:上部颞下窝和颞下 间隙间隙下部翼颌间隙下部翼颌间隙深部咽后及咽旁间隙深部咽后及咽旁间隙 面部的筋膜间隙面部的筋膜间隙概念:面部的筋膜与筋膜间筋膜与骨膜间潜在的间隙重要性:血管神经的径路炎症蔓延的途经分类:以上、下颌骨分为浅、深间隙眶下间隙眶下间隙眶下间隙

34、眶下间隙infraobital spaceinfraobital space位置:眶下方,上唇方肌与上位置:眶下方,上唇方肌与上位置:眶下方,上唇方肌与上颌体之间颌体之间颌体之间境界:上眶上缘境界:上眶上缘境界:上眶上缘内鼻外侧缘内鼻外侧缘内鼻外侧缘外颧大肌外颧大肌外颧大肌内容:中眶下孔眶内容:中眶下孔眶内容:中眶下孔眶内面内面内面外面横面颧支外面横面颧支外面横面颧支应用:眶下阻滞麻醉应用:眶下阻滞麻醉应用:眶下阻滞麻醉颊间隙颊间隙颊间隙颊间隙buccal spacebuccal space位置:颊部皮肤与颊肌间位置:颊部皮肤与颊肌间境界:上颧大肌境界:上颧大肌下下颌骨下下颌骨前口角前口角后咬

35、肌翼下颌韧带后咬肌翼下颌韧带内容:颊脂体内容:颊脂体腮腺管颊颊腮腺管颊颊面颊支和下颌缘支面颊支和下颌缘支咬肌下间隙咬肌下间隙咬肌下间隙咬肌下间隙 submasseteric space submasseteric space位置:咬肌与下颌支之间位置:咬肌与下颌支之间位置:咬肌与下颌支之间境界:前咬肌前缘境界:前咬肌前缘境界:前咬肌前缘后下颌支后缘后下颌支后缘后下颌支后缘上颧弓上颧弓上颧弓下咬肌附着部下咬肌附着部下咬肌附着部内容:咬肌内容:咬肌内容:咬肌应用:咬肌神经阻滞应用:咬肌神经阻滞应用:咬肌神经阻滞感染(智齿冠周炎)感染(智齿冠周炎)感染(智齿冠周炎)下颌后间隙下颌后间隙下颌后间隙下颌

36、后间隙 retromandibular space retromandibular space位置:下颌支与乳突间位置:下颌支与乳突间位置:下颌支与乳突间境界:上外耳道境界:上外耳道境界:上外耳道下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下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下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前下颌支及咬肌、翼内肌前下颌支及咬肌、翼内肌前下颌支及咬肌、翼内肌后乳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后乳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后乳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底面:茎突、茎突肌群、寰椎横底面:茎突、茎突肌群、寰椎横底面:茎突、茎突肌群、寰椎横突、二腹肌后腹突、二腹肌后腹突、二腹肌后腹内容:腮腺及穿性结构内容:腮腺及穿性结构内容:腮腺及穿性结构二腹肌深面为副、颈内、二腹

37、肌深面为副、颈内、二腹肌深面为副、颈内、舌下、颈内、颈外舌下、颈内、颈外舌下、颈内、颈外颞间隙颞间隙见颅部颞下间隙颞下间隙颞下间隙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infratemporal space位置:颞下窝位置:颞下窝境界和四壁:境界和四壁:上蝶骨大翼颞下面上蝶骨大翼颞下面(相当于颧弓上缘)(相当于颧弓上缘)下翼外肌下缘下翼外肌下缘前上颌体的后面前上颌体的后面内翼突外侧板、翼上颌裂内翼突外侧板、翼上颌裂外下颌支和颞肌腱外下颌支和颞肌腱分部:以翼外肌浅、中、深三部分部:以翼外肌浅、中、深三部颞下间隙浅部颞下间隙浅部颞下间隙浅部颞下间隙浅部翼外肌浅面翼外肌浅面翼外肌浅面血管通路

38、血管通路血管通路上颌上颌上颌上颌脑膜中颞深前、后上行下行下牙槽颊上牙槽后翼丛翼丛翼丛翼丛面深面颅底孔洞海绵窦下颌后上颌附:上颌在颞下间隙分支附:上颌在颞下间隙分支附:三叉分支附:三叉分支附:三叉分支附:三叉分支颞下间隙中部颞下间隙中部颞下间隙中部颞下间隙中部翼外肌翼外肌翼外肌所在所在所在下颌下颌下颌分支穿出分支穿出分支穿出翼外肌上、下头之间翼外肌上、下头之间翼外肌上、下头之间颊颊颊翼内、外肌之间翼内、外肌之间翼内、外肌之间舌舌舌下牙槽下牙槽下牙槽颞下间隙深部颞下间隙深部颞下间隙深部颞下间隙深部翼外肌深面翼外肌深面后部下颌关节深侧后部下颌关节深侧蝶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耳颞(根)耳颞(根)脑膜中(穿

39、棘孔)脑膜中(穿棘孔)鼓索(出颅入舌)鼓索(出颅入舌)中部中部圆孔和下颌及其分支圆孔和下颌及其分支前部前部翼突外侧板翼突外侧板翼内肌上端,其深面为:翼内肌上端,其深面为:咽上缩肌、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上缩肌、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鼓管翼颌间隙翼颌间隙翼颌间隙翼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 spacepterygomandibular space位置: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位置: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位置: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境界:境界:境界:上翼外肌下缘上翼外肌下缘上翼外肌下缘下翼内肌附着部下翼内肌附着部下翼内肌附着部前颞肌前缘、颊肌后缘、前颞肌前缘、颊肌后缘、前颞肌前缘、颊肌后缘、

40、下颌支前缘下颌支前缘下颌支前缘后腮腺囊、下颌支后缘后腮腺囊、下颌支后缘后腮腺囊、下颌支后缘内容:条韧带内容:条韧带内容:条韧带根神经根神经根神经翼颌间隙翼颌间隙内容:内容:内容:由前向后由前向后由前向后翼颌韧带翼颌韧带翼颌韧带颊神经颊神经颊神经舌神经舌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血管下牙槽神经、血管下牙槽神经、血管蝶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应用:下颌牙神经阻滞应用:下颌牙神经阻滞应用:下颌牙神经阻滞麻醉麻醉麻醉附:牙的神经附:牙的神经附:牙的神经附:牙的神经 1 2 3 4 5 6 78 上颌下颌牙序牙龈腭侧颊唇侧牙槽牙龈舌侧颊唇侧牙槽鼻腭(1-3)腭大(3-8)上牙槽前(1-3)上牙槽中(4-

41、6)上牙槽后(6-8)上牙槽前上牙槽中上牙槽后舌颊(5-8)下牙槽颏()眶外间隙眶外间隙眶外间隙眶外间隙extraorbital spaceextraorbital space位置:眶外侧壁的外后方位置:眶外侧壁的外后方境界:境界:内上颌结节、翼上颌裂、翼外内上颌结节、翼上颌裂、翼外肌前端肌前端前、外颧骨、颧弓前端前、外颧骨、颧弓前端后颞肌下端前缘、下颌骨冠突后颞肌下端前缘、下颌骨冠突内容:上牙槽后、内容:上牙槽后、上颌结节上颌结节牙槽孔牙槽孔应用:应用:上牙槽后阻滞麻醉上牙槽后阻滞麻醉(上颌结节阻滞麻醉)(上颌结节阻滞麻醉)翼咽间隙翼咽间隙翼咽间隙翼咽间隙 pterygopharyngeal

42、 space pterygopharyngeal space位置:位置:翼内肌与咽侧壁之间,亦称咽翼内肌与咽侧壁之间,亦称咽旁间隙旁间隙境界:境界:前上翼颌韧带前上翼颌韧带前下下颌下腺囊上缘前下下颌下腺囊上缘后椎前筋膜后椎前筋膜口底间隙口底间隙space of mouth floorspace of mouth floor(舌下间隙舌下间隙舌下间隙舌下间隙sublingual space)sublingual space)位置:舌与口底之间,位置:舌与口底之间,“”形围形围绕舌根绕舌根境界:前外下颌体境界:前外下颌体下口底隔下口底隔上口底黏膜上口底黏膜内舌骨舌肌和舌根内舌骨舌肌和舌根内容:后部

43、舌、舌下内容:后部舌、舌下前部舌下腺、下颌下腺前部舌下腺、下颌下腺管、舌管、舌下颌下腺管与舌交叉下颌下腺管与舌交叉面深间隙概貌面深间隙概貌面深间隙概貌面深间隙概貌面部间隙的临床意义面部间隙的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面部各间隙均为血管、神经的通正常情况下,面部各间隙均为血管、神经的通道,并有脂肪、结缔组织或其它结构填充,间隙道,并有脂肪、结缔组织或其它结构填充,间隙的空间不明显,在炎症感染破坏了结缔组织时,的空间不明显,在炎症感染破坏了结缔组织时,筋膜间隙才变得明显。由于间隙内有神经通过,筋膜间隙才变得明显。由于间隙内有神经通过,面部阻滞麻醉,尤其是口腔科的阻滞麻醉,通常面部阻滞麻醉,尤其是口腔科

44、的阻滞麻醉,通常将麻醉剂注入某个间隙内的神经周围。在化脓性将麻醉剂注入某个间隙内的神经周围。在化脓性感染时,炎性渗出液一般循着人体结构中较薄弱感染时,炎性渗出液一般循着人体结构中较薄弱的部位,如筋膜间隙、血管神经束的通道蔓延播的部位,如筋膜间隙、血管神经束的通道蔓延播散。因此,筋膜间隙在颌面部局部解剖中占有重散。因此,筋膜间隙在颌面部局部解剖中占有重要地位。熟悉它们的位置、内容和交通关系,对要地位。熟悉它们的位置、内容和交通关系,对于正确实施局部阻滞麻醉,判断颌面部感染的部于正确实施局部阻滞麻醉,判断颌面部感染的部位并建立通畅的引流途径等非常重要。位并建立通畅的引流途径等非常重要。浅间隙眶下间隙颊间隙咬肌下间隙下颌后间隙颞间隙深间隙眶外间隙颞下间隙翼颌间隙翼咽间隙口底间隙面部间隙的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