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龙纺织搬迁环评报告书.doc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10179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龙纺织搬迁环评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银龙纺织搬迁环评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龙纺织搬迁环评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龙纺织搬迁环评报告书.doc(1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章 总 论1.1建设项目来源及评价目的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内国有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春城大街2718号(见图3-1)。企业占地面积49hm2,建筑面积26万m2。其前身为长春纺织厂,三十多年来,为吉林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利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进入九十年代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加之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配套、负担重,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使长春纺织厂有更大的发展,长春纺织厂经资产重组,于1995年组建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改造,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纺织、印染、针织、服装、微型电子计算机制造,第三产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该集团公

2、司拥有自营出口权,集团公司现有棉纺纱锭8.5万枚,其中4万锭为国内先进设备,气流纺1536头(均为引进),织布机1047台,其中无梭织机179台,无梭织机占有率17.2,主要产品为高档服装和装饰面料,市场占有率较好,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业、日本、美国、欧盟等国际市场,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是,目前企业仍有2万锭前纺设备陈旧落后,所生产的纱支达不到高支纱的技术要求,纱线条干水平不适应织造高档面料要求,无梭织机占有率亦低,高档服装面料及装饰面料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档服装面料的需求,该公司必须进行扩建生产,并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而现厂址

3、区位于工业、居住与商业混合区,生产空间狭小,基础设施薄弱,能源利用率底,污染严重,在原址进行改扩建的投资费用较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主要是根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长春市工业企业搬迁调整实施办法以及长春市从战略上调整经济布局和推进国有企业改组规划,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已被列入“退二进三”、“退城进园”的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计划,现厂址区已被规划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为此,银龙集团紧紧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以资本运营为纽带,盘活存量资产。由于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长春市人民政府与福建厦门升汇纺织投资公司重组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企业更名为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并投资1.5亿元人

4、民币将公司整体搬迁至绿园经济开发区规划的纺织工业园内,新厂址位于绕城高速公路和长白公路交汇处。本次移地新建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搞好产品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工厂布局调整,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集团公司实现高速度、高效益、跨越式发展,实现年产高档服装面料、高档装饰面料及通用服装面料3100万m的生产能力。根据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受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所共同承担了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吉林省环境保护局备案,本评价在报批工作方案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

5、响报告书制度是各级领导机关和环境主管部门强化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建设项目的优化合理布局、优化工程设计及优化日常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本次环评将通过详细的工程分析,确定该项目“三废”排放和噪声情况,在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以及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基础上,在“清洁生产”、“以新带老”原则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指导下,通过对该新建项目“三废”和噪声污染治理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论证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为有关领导部门的环境保护决策和该

6、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投产后工厂的日常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1999年3月17日; 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10月13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4月29日; 国家环保局环发

7、 2001 174号关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通知,2002年12月6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325号文件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3月25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资源20011017号文件关于印发“工业节水十五规划”的通知,2001年10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二号令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28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2002年。 吉林省环境保护局吉环管字20022号关于进一步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工作的通知,2002年。 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发200

8、217号关于下达“十五”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2002年5月22日。 长春市人民政府长府发200317号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全市“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2003年4月22日。1.2.2 评价技术导则、规范 国家环保局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国家环保局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国家环保局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国家环保局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2.3 项目文件、规划文件 长春市人民政府制定的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1999年。 长春市人

9、民府制定的长春市工业企业搬迁调整实施法和长春市委颁布的长春市从战略上调整经济布局和推进国有企业改组规划; 吉林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2月20日。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所与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合同书。1.3评价时段的确定及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虽施工期较短,但为了提高环评报告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实现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本评价的评价时段确定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时段。经工程分析、现场勘察与调研以及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筛选,确定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10、如下: 施工期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对施工场所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纺织机械噪声对厂区内外声环境的影响;燃煤锅炉排放的含有烟尘、S02、NOX的烟气污染物和生产粉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职工生活污水、少量浆纱废水以及其它较清洁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燃煤产生的炉渣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少量污泥在处置不当时对环境的影响。1.4评价内容与重点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省环保局对工作方案的批复意见,本评价以工程分析为基础,以工程项目对声环境和

11、空气环境的影响评价为重点,注重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分析、项目环境可行性和选址合理性论证分析、“总量控制”与“清洁生产”分析内容,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固体废物和经济效益评价等内容进行简要分析。1.5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5.1污染控制目标 加强本项目主要噪声污染源的治理,控制厂界噪声符合类区标准。 采用先进的锅炉除尘脱硫措施,锅炉的烟尘和SO2的排放浓度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二类区时段排放标准要求,生产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标准要求,并且与改造前相比,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大幅度削减,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节约用水、减少工艺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浆纱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

12、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控制厂区总排放口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符合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不带来二次环境污染。1.5.2环境保护目标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址位于长春市绿园经济开发区内,厂区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宽约50m的绿化带,厂区以北隔长白公路为长春市城区种子商店和武警四支队,厂区东侧约200m处为红民居民小区,厂区以南和以东为开发区规划用地。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如下: 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符合二级环境质量标准。 保护新开河的环境质量,防止并控制进一步恶化趋势。 保护厂区内外声环境不受本项目噪声的影响和干扰。 厂区绿化率不低于30%,保护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重点保护厂

13、区东侧200m处的红民居民小区、厂区北侧的长春市城区种子商店和武警四支队等社会团体和公众不受本项目锅炉废气和噪声的污染。1.6评价标准1.6.1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本项目所在区现为城乡结合部,已规划为绿园经济开发区中的纺织工业区,根据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有关规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摘要) mg/m3污 染 物1小时平均日 平 均TSPSO2NO2TSPSO2NO2数 值0.500.240.300.150.12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所排废水通过开发区污水管道、季节性小河沟排入新开河

14、,根据DB222742001吉林省地表水水域功能分类的规定,新开河水质评价标准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 /L;pH除外污染物pHDOBOD5COD石油类氰化物IV类标准6-936300.50.2污染物氨氮挥发酚六价铬锌磷IV类标准1.50.010.052.00.3 声环境本项目虽位于绿园经济开发区的纺织工业区,但考虑到厂区以东约200m处即为红民居住小区,为从严管理,新厂址区环境噪声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标准,见表13。表1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表类别环

15、境噪声标准值dB(A)适 用 范 围昼 间夜 间05040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5545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26050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6555工业区。4705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等。1.6.2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锅炉废气应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域时段标准值;原厂区锅炉废气污染物执行该标准中的二类区域时段标准值。生产粉尘应符合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标准要求,即最允许排放浓度为120mg/m3,通过15m排气筒排放时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锅炉废

16、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1-4。表14 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类型级别与时段烟尘浓度(mg/m3)SO2排放浓度(mg/m3)燃煤锅炉二类区时段2501200二类区时段200900 废水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所排废水通过开发区污水管道排入新开河,新开河为类水体,根据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排入、类水体的污水应执行二级排放标准,因此,本项目所排放的废水应执行二级排放标准。排放标准见表1-5。表1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单位:mg/L污 染 物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标 准 来 源SS70150400GB8978-1996(“表4”)COD100150500BOD520

17、30300氨氮1525 噪声源根据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标准,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超过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 dB(A)。厂界声环境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标准,见表1-6。表1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等效声级:Laeq:dB类 别适 用 范 围昼 间夜 间居住、文教机关5545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50工业区6555交通干线道路两侧70551.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7.1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空气该公司新厂区所在区域为长春市建成区,为大中城市的城区,属于复杂地形。本项目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是锅炉燃

18、煤产生的烟尘和SO2,经计算,两种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均小于2.5109m3/h。故根据评价等级划分依据,确定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地表水本项目运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575m3/d,介于2001000m3/d之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SS等,水质简单。该厂所排废水将通过开发区污水管道排入无名沟,然后汇入新开河。新开河为小河,水质标准为类,根据地表水评价分级依据,本项目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噪声新厂址区域声环境适用于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厂区内噪声源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无居民区等噪声敏感保护目标,项目建设前后部分厂界噪声级增加值大

19、于3dB(A)以上,根据噪声评价分级依据,本项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7.2评价范围根据前述评价工作等级需要,按照环评技术导则,确定评价范围如下: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主要是项目所在的绿园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区域,长约10km、宽约6km的矩形区域。 地表水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规定以及本项目废水排放途径,本次地表水评价对象主要为新开河,其评价范围为永春河汇入新开河后下游500m处至华家桥断面,长约50km。 声环境根据项目的污染特征及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和敏感目标,环境噪声的评价范围为新厂区厂界外延200m的区域。1.8 卫生防护距离拟建项目属以噪声为主的工业项目,纺织能力为

20、10万锭,因此,厂界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应满足GB18083-2000以噪声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中规定棉纺厂(5万锭)卫生防护距离应为100m的要求。76第二章 现状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 现状污染源调查与评价2.1 原银龙集团公司概况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内国有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春城大街2718号(见图3-1)。企业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前身为长春纺织厂,始建于1960年4月,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1961年10月停建,1965年恢复建设,规模为纱锭80400枚,线锭15960锭,织机1047台。三十多年来,为吉林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和

21、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进入九十年代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加之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配套,负担重,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使长春纺织厂有更大的发展,在长春市委、市政府和省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的领导、关怀下,长春纺织厂经资产重组,于1995年组建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改造,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纺织、印染、针织、服装、微型电子计算机制造,第三产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该集团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集团公司现有棉纺纱锭8.5万枚,其中4万锭为国内先进设备,气流纺1536头(均为引进),织布机1047台,其中无梭织机179台,无梭织机占有率17.2,主要产品为高档服装和装饰面料,市场占

22、有率较好,除同时向长春市十一家市属服装企业提供服装面料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日本、美国、欧盟等国际市场,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资产总额93000万元,年工业总产值2亿元,现有在职职工总数4300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248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140人。集团公司设有产品开发中心,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较强。产品品种繁多,以纱线、坯布、印染布和针织服装为主,可生产6100英支的纯棉、混纺纱,纱线中精梳纱占36.16,无接头纱占10.26,55英支以上的纱支占12.3,印染以灯芯绒、细布漂白、染整、印花为主要产品。公司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其中参花牌40英支纯棉精梳纱是吉

23、林省的名牌产品,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被国家纺织工业局评定为同类产品第一名,为国家出口纱线的首选产品,JTC60英支纱和布系列成为雅格尔等名牌服装的专用面料,45英支涤棉纱,7英支气流纺纱和仿丝绒面料是长春市名牌产品。但目前企业仍有2万锭前纺设备陈旧落后,所生产的纱支达不到高支纱的技术要求,纱线条干水平不适应织造高档面料,无梭织机占有率亦低,高档服装面料及装饰面料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该企业必须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企业高档面料的比例,扩大出口,增加经济效益。2003年,实际生产各种服装面料2700万m。2.2 现状污染源调查与评价2.2.1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目前,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只

24、从事纺织工艺,所排放的废气主要为开清棉和清梳联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锅炉燃煤过程产生的烟尘和SO2等废气污染物。长春银龙纺织有限公司(原长春纺织厂)现有5台燃煤锅炉,20t/h(1#)、15t/h(2#)、10t/h(3#)锅炉各1台,6t/h锅炉(4#和5#)2台,锅炉总容量57t/h。其中,1#、2#、3#锅炉的除尘设备为麻石水膜除尘器,烟气通过1座45m高烟囱排放,但1982年投运的1台10t/h(3#)抛煤机炉已停开。2台6t/h链条锅炉于1997年将旋风除尘器改造为陶瓷多管除尘器,烟气通过1座40m高烟囱排放。锅炉情况见表21。根据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998年的监测,烟尘排放浓度

25、实测结果以及SO2排放浓度的理论计算结果见表22。由表2-2可知,除5#锅炉烟尘排放浓度超标(超标倍数为0.07倍)外,其余锅炉运行状况良好,烟尘和SO2的排放浓度均符合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时段排放标准。2003年烟尘、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为92.69t/a和121.36t/a。目前,清花车间和梳棉车间产生的粉尘均采用布袋除尘器净化粉尘,但由于除尘设备年久失修,除尘效率较低,净化效率仅为80%左右,所排废气通过15m高的排气筒排放,净化后的粉尘排放浓度为80mg/m3,排放速率为1.8kg/h,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粉尘年排放量为13

26、.8t/a。表21 技改前供热工程除尘设备运行状况调查表类别纺织锅炉编号1#2#3#4#5#锅炉型号SHL20SZL15SHP10SZW6SZW6除尘方式麻石水膜麻石水膜麻石水膜陶瓷多管陶瓷多管烟囱高度(m)4540除尘效率(%)92.594.191.789.1烟尘排放浓度(mg/m3)225.1177.2248.6267.8脱硫效率(%)303000SO2排放浓度(mg/m3)540.8540.8676676 运行状况较 好停开一般表22 技改前纺织部分锅炉燃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表 (t/a)年份污染物20t/a锅炉15t/a锅炉2台6t/a锅炉合计2003年烟尘79.58.354.7142.

27、6二氧化硫191.125.4143.3359.72.2.2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用水情况该公司厂区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根据该公司的环境统计报表显示,2003年全厂用水量为33.63万m3/a,日均用水量为1051m3/d。生产用新鲜水主要为浆纱工艺用水、空调补水、锅炉补充水、锅炉水处理设备反冲洗用水、水膜除尘器用水等,总用水量为664m3/d,即21.25万m3/a。目前,全厂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79.6%。生活用水主要包括职工食堂、淋浴和卫生间用水,用水量为387m3/d,即12.38万m3/a。 排水情况生产废水主要为浆纱工艺废水、空调机组排水、锅炉排污水、锅炉水处理设备反冲洗废水、水膜

28、除尘器脱尘废水等。从目前该废厂耗水情况调查结果看,空调机组循环过滤系统年久失修,排水率较高,达40%左右;水膜除尘器水循环率较低,废水排放量大,除尘废水日均排放量达75m3/d;现有浆纱工艺落后,上浆率低,浆纱废水排放率高,达35%左右。各类生产废水总排放量为287m3/d,即9.18万m3/a,生产用水的排水率为43%。生活用水主要包括职工食堂、淋浴和卫生间用水,排放量为310m3/d,即9.91万m3/a。目前,该厂用水与排水情况见表2-3。根据同类污水水质的类比调查结果以及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2年对该厂厂区总排放口废水监测结果,对技改前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

29、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见表2-4。表2-3 目前银龙公司用水与排水情况统计表来源种 类用水量排水率()排水量备 用m3/d万m3/am3/d万m3/a生产浆纱工艺1023.2635361.14每天排放3次,多数用水被布料带走而蒸发空调机组补水与排水1354.3230411.30绝大部分用水被蒸发、损耗锅炉补水与排污2728.70401093.48锅炉补水主要用于生产用汽凝结水损失、锅炉房内部汽水损失、蒸汽管网凝结水损失、锅炉排污锅炉水处理设备反冲洗300.9690270.86定期排放,每天排放13次水膜除尘器用水与排水1254.0060752.40定期排放,每天排放1次小 计66421.2543

30、2879.18生活浴池、食堂及卫生间等38712.38803109.91合 计105133.635759719.09表2-4 目前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种 类废水排放量(万m3/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污染物产生量(t/a)CODBOD5SS氨氮CODBOD5SS氨氮厂区总排放口的实测19.09232.6128.3200.618.244.4024.4938.293.472.2.3现有噪声源分析 纺织本次评价中,银龙纺织有限公司车间设备及车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见表25。表2-5 设备噪声测量计算结果 单位:dB(A) 车 间设备名称型 号台 数单机噪声车间噪声清花车间往复

31、式抓棉机A005181.5豪猪开棉机A036685.480.6单打手成卷机A076688.3梳棉车间梳棉机A18513688.485.6并粗车间精梳机A2dc2186.489.3粗纱机A453-1684290.2细纱车间细纱机A513MA18694.286.4筒捻车间络筒机1332M3485.580.3织布车间织机GA61554098.496.7织机1515600100.595.8整理车间61.6 设备噪声声级值(LA连续稳态的声级值均值)的计算公式: LA=式中: LAi瞬时A声级值dB(A);N取值总数根据卫生部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标准,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

32、噪声超过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 dB(A)。由车间内设备及车间噪声混响声级值的测量结果可知,本次所监测的七个车间中,梳棉车间、并粗车间、细纱车间、织布车间等四个车间超过85 dB(A)的标准值,清花车间、筒捻车间和整理车间三个车间的平均声级满足上述标准要求。2.2.4固体废物及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该公司目前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炉渣,产生量为1.365万t/a。定期运至建材公司做新型建材原料。目前该企业的炉渣已有常年用户,只有及时清运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4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本次现状污染源的调查结果,本评价认为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 锅炉房

33、中的水膜除尘器产生的除尘污水和锅炉排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低,不仅使含尘酸性除尘污水影响了地面水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部分纺织机械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单机噪声较高,对职工操作环境和车间外声环境造成了污染。 目前,运行中的四台锅炉除尘效率较低,烟尘排放浓度均接近或超过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时段排放标准要求(250 mg/m3),锅炉烟气污染物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第三章 移地新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第三章 移地新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1 建设项目概况3.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项目名称: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4、建设地点:新厂址位于长春市绿园经济开发区内,绕城高速公路以东、长白公路以南。厂区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宽约50m的绿化带,厂区以北隔长白公路为长春市城区种子商店和武警四支队,厂区东侧约200m处为红民居民小区,厂区以南和以东为开发区规划用地。技改后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周边环境状况见图3-2。3.1.2建设方式与内容本建设工程将对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整体重组搬迁改造,原有土地出卖,作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新建后,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调整产品结构,完善纺纱及织造生产线,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水平。纺纱部分:利用大部分原有设备,改造部分陈旧设备,新增配套先进设备,形成10万锭的生产能

35、力。织造及织准部分:在原有规模基础上,引进先进的喷气织机100台,并相应更新整经机及浆纱机,织造能力为3100万m/a。工用设施与配套系统:利用原有可利用的公用工程设施,另购置先进配套的工艺、公用工程设备,组建性能更加优越、更加完善的配套系统工程。3.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总投资约为1.5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40380万元,利润总额5461万元,盈亏平衡点55.86%。3.1.4 厂区占地情况新厂区总占地面积38hm2,生产厂房及配套建设面积15.9万m2。3.1.5厂区组成与总平面布置根据生产工艺先进、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和减少工程投资等要求,结合场区地形、地质

36、、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厂区平面布置力求厂区美观整洁,与开发区的建筑景观相融合。总平面布置原则:物流畅通、功能分区合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满足国家和开发区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新建厂房和办公楼位于厂区南侧;东北角为生活区,拟建招待所、倒班宿舍、单身宿舍、浴池和小型购物超市;西北角为动力区,拟建锅炉房、变电所、空压站、污水处理站、蓄水池;东南角为库区,拟建原棉库、成品库。厂区平面布置见图3-3。3.1.6建设规模与产品选型方案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高档服装面料、高档装饰面料和通用服装面料3100万m。产品方案见表3-1。3.1.7职工人数和工作制度本工程建成投产后,集团及各公司一级管理人员利用

37、原有编制,车间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相应增加,劳动定员为5000人。根据棉纺织厂生产特点,纺纱、织布等车间采取三班三运转制为主,少数工种根据需要实行二班或日常班制,全年工作日定为320天。棉纺织厂生产设备机电一体的程度高,因此要求生产工人的素质相应较高,所需人员全部由该集团下岗职工及内部调剂。工人均在厂内培训。表3-1 建设项目方案统计表类别产品名称年产量(万米/年)比例()高档服装面料100s100s12080 63纯棉精梳府绸2608.350s40s165112 63纯棉精梳斜纹1003.240s(40s40D)9072 69精梳弹力布2207.1OE10s(300DDTY70D)6844 6

38、7.5弹力布1404.5高档装饰面为60s60s173180 115精纺方格提花布3009.760s80s173180 115精梳缎纹布2608.4服装面料T/C45s45s11076 47涤棉细布42013.6T/C21s10s4238 65革基布2608.4OE10s(16 s70D)9040 67弹力牛仔布32010.3OE10s300D70D)6844 67.3弹力牛仔布32010.3J40s40s11090 116精梳细布1254.05J40s40s113100 94精梳细布1254.05J40s40s143112 67精梳府绸1254.05(23223)(23223)6656 67

39、米通格服装面料1254.05合 计31001003.1.8生产设备概况本次新建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全面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共淘汰落后设备219台(套),利用原有设备1754台(套),新增设备349台(套)。引进设备104台(套),引进设备中包括喷气织机、2台结经机、2台空压机。新增设备情况见表3-2,新增设备情况见表3-3。表3-2 建设项目拟淘汰的设备统计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台)1并条机1242C和A272F152浆纱机G14214013整经机1452A14014调浆筒45织机1511541926验布机G3121106合计219表3-3 建设项目新增设备统计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40、装机容量(KW)台数(台)备注一清花车间1金属探测器6(套)2自调匀整73自动落卷114清花1(套)单程二梳棉车间1断头自停装置1362压盖板机13包卷工具1(套)4梳棉机FA23113三并、粗车间1并条机FA30219并条机FA30662粗纱机FA45633锭翼动平衡机1四细纱车间细纱机FA50628其中:15台按420锭计;13台按380锭计五准备车间1整经机12浆纱机23高速调浆筒64穿筘机幅宽2803六整理车间1折布机2002折布机28012验卷联合机1七织造车间无梭织机100合计3.1.9 项目实施进度2004年1月2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论证及批复工作。2004年2月,设备

41、考察。2004年2月-2004年6月,工程设计。2005年3月-2005年6月,土建施工。2005年6月,职工培训。2005年7月-2005年10月,完成设备安装。2005年11月-2005年12月,调试工作。2005年12月,试生产。2006年1月,正式投入生产。3.2 生产任务与工艺流程本项目生产由纺纱、织造两大部分组成,纺部可分为精梳纱和OE纱生产两部分。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纺部工艺流程纺部的生产工艺与排污示意图如下: 织部工艺流程织部的生产工艺与排污示意图如下:3.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动能耗量及用水量3.3.1原材料消耗情况本项目所用主要原料为原绵、筒纱和浆料等,所用材料消耗情况见

42、表34。表3-4 建设项目主要原料消耗情况名 称年用量(吨)单价(万元吨)来源原棉121041.8国内筒纱4040D2044.02企业内部300DDTY70D1811.85国内1670D4002.6企业内部浆料4381.8国内合计133273.3.2供热与燃料消耗情况本次搬迁改造中,将在新厂区内建设一座锅炉房,安装四台蒸汽锅炉用于生产用汽和厂区采暖。生产用汽量和采暖用汽量分别为30t/h和15t/h。锅炉选型与使用方式根据生产和采暖的用汽量及现有锅炉的运行情况,新建锅炉房拟安装4台链条炉排蒸汽锅炉。其中,将原厂的SHL20(1#)、SZL15(2#)两台锅炉搬至新锅炉房内,并新购置两台SHL10(3#和4#)蒸汽锅炉。正常生产时,生产用汽量约30t/h,由 SHL20(1#)和一台SHL10(3#)供热;厂区采暖用汽量约15t/h, SZL15(2#)用于采暖;另一台SHL10(4#)为备用炉。锅炉额定工作压力:1.6MPa;额定进出水温度:13070;设计煤种:II类烟煤;设计热效率:82%生产炉全年运行约320天,采暖炉全年运行约170天。 煤源及煤质锅炉房所需燃料煤由长春市燃料公司供应。拟采用鹤岗煤,其具有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