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可研报告(优秀行业报告).doc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10151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可研报告(优秀行业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风电可研报告(优秀行业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电可研报告(优秀行业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可研报告(优秀行业报告).doc(1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Z03-0703 风电场新建工程 (45MW)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册 说明书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二七年三月 哈尔滨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省风电场新建工程项目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编号: 院 长 总 工 程 师 专业院院长 专业院总工 项目负责人 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11.1 区域概况11.2风能资源21.3 工程地质21.4 工程任务与规模21.5 风电场机组选型和总体布置31.6 电气31.7 消防41.8 土建工程41.9 施工组织设计51.10 工程管理设计51.11 环境保护设计6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1.13 工程设计概算61.14 财务

2、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71.15 结论和建议71.16 附表8第二章风能资源32.1 区域概况32.1.1 地理位置32.1.2 地形地貌32.1.3 气候特征32.2 气象站资料32.2.1 气象站概况32.2.2 气象站资料分析42.3 风电场测站测风资料整理和分析72.3.1 风电场场址测站基本情况72.3.2 风电场场址测站风况资料整理72.3.3 风况资料相关分析102.4 风电场风能资源综合评价132.4.1 风电场空气密度132.4.2 1号塔70m高度代表年风能分析132.4.3 2号塔70m高度代表年风能分析202.4.4 风能资源分析26第三章工程地质273.1区域地质构造与地

3、震273.2场址工程地质条件273.2.1地形地貌273.2.2地层结构及特征273.2.3水文地质条件273.2.4 基础处理形式及持力层选择283.3风电场场地工程地质评价与建议28第四章工程任务与规模294.1 市社会经济及能源资源状况294.1.1 黑龙江省市社会经济状况294.1.2市能源资源概况294.2 地区电网概括304.2.1鸡西电网概括304.2.2地区电网现状314.2.3电力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334.3 工程建设必要性354.3.1有利于改善市能源结构354.3.2有利于缓解电力行业较大的环境保护压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54.3.3场址开发条件优良354.3.4

4、有利于市地方经济的发展354.4 石青山风电场工程建设规模36第五章 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上网电量估算375.1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375.1.1 风能资源分析375.1.2 机型选择385.1.3 风机布置395.1.4 机型选择395.2风电场及变电所总体布置415.2.1风电场的总体布置415.2.2变电所的总体布置415.3上网电量估算435.3.1空气密度修正435.3.2尾流修正435.3.3控制和湍流强度435.3.4叶片污染435.3.5风电机组利用率435.3.6气候影响停机445.3.7功率曲线折减445.3.8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损耗44第六章 电气476.1 电气一次47

5、6.1.1 接入系统方案476.1.2 电气主接线476.1.3 无功补偿方式486.1.4.接地电容电流补偿方式496.1.5备用电源496.1.6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96.1.7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546.2电气二次566.2.3 66kV变电所的控制、保护、测量和信号576.2.4电气二次设备材料清单596.3 通信606.3.1 调度自动化606.3.2 行政通信和站内调度通信606.4 变电所及控制楼采暖通风616.4.1 室外气温资料616.4.2 采暖、通风系统方案拟定616.4.3 防排烟与事故通风系统63第七章 消防657.1 消防设计依据和原则657.2 消防总体设计方案6

6、5第八章土建工程688.1风电场场区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688.2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688.3土建工程设计688.3.1 风机基础及箱变基础设计688.3.2 升压变电所设计69第九章 施工组织条件719.1 施工条件719.1.1 风电场对外交通条件719.1.2 施工场地条件719.1.3 主要建筑材料及施工用水、电供应719.1.4 施工特点719.2 施工总布置719.2.1 施工总布置原则719.2.2 施工用电729.2.3 施工用水729.4 场内交通729.3.1 对外交通729.3.2 场内交通729.2.3道路建设方案739.4 工程征用地739.4.1 工程用地政策739

7、.4.2建设征地方案749.5 主体工程施工759.5.1风机基础759.5.2 风机及箱式变电站基础工程施工759.5.3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759.5.4 电气设备安装759.6施工总进度769.6.1 施工总进度设计原则769.6.2 分项进度安排769.6.3 施工控制进度76第十章 工程管理设计7810.1 管理机构7810.2生产、生活设施78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8011.1 环境状况8011.1.1 地址环境8011.1.2 水环境8011.1.3 生态环境8011.1.4 大气环境和生环境8011.1.5社会环境8111.2 环境影响评价8111.2.1 对声环境的影响8111.2

8、.2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8211.2.3 对水环境的影响8211.2.4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8211.2.5 对生态环境的影线8211.2.6 对自然景观和旅游的影响8311.2.7 水土流失预测8311.3 环境保护措施8311.3.1设计原则8311.3.2设计任务8411.3.3水环境保护措施8411.3.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8511.3.5 声环境保护措施8511.3.6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8611.3.7 施工区人群健康保护措施8611.4 环境监测8611.4.1 污水监测8611.4.2 大气环境监测8711.4.3 声环境监测8711.4.4 人群健康监测8711.5 环境管理与

9、环境监理8711.5.1 环境管理8711.5.2 环境监理8711.6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8811.6.1 编制依据8811.6.2 编制原则8811.6.3 环境保护总投资8811.7 结论89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9012.1设计依据9012.1.1 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与标准9012.1.2 设计任务和目的9112.2 工程概述及风电场总体布置9112.2.1 工程概述9112.2.2 风电场总体布置9112.2.2.1 风电机组布置9112.2.2.2 箱式变风电场和升压变电所9112.2.2.3土建工程9212.2.2.4施工场地布置9212.2.2.5 施工总工期9212.3工

10、程安全与卫生危害分析9212.3.1 施工期危害因素分析9212.3.2 运行期危害因素分析9212.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9312.4.1 施工期劳动安全卫生主要对策措施9312.4.2 运行期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9412.5 风电场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9512.5.1安全生产监督制度9512.5.2 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及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制度9512.5.3 工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管理规定9612.5.4 事故调查处理与事故统计制度9612.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612.7投资概算9612.8预期效果评价98第十三章 工程设计概算9913.1 编制说明9913.1.1 工程

11、概况9913.1.2主要编制原则及依据9913.2基础资料10013.2.1 主要机电设备价格10013.2.2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0013.2.3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1001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0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10114.1 财务评价10114.1.1 项目概况及评价依据10114.1.2 基本方案财务评价计算10114.1.3财务敏感性分析10414.1.4 财务评价结论10514.2 社会效果评价10714.2.1 工程节能与减排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14.2.2 CDM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附表1 总概算表附表2 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附表3

12、建筑工程概算表附表4 施工辅助工程概算表附表5 其他费用概算表附表6 财务指标汇总表附表7 投资估算表附表8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9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10 损益表附表11 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12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13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附表14 财务现金流量表(资本金)附表15 资产负债表附件附件1 关于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用地初审意见的函附件2 关于风力发电场建设用地的初审意见附件3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附件4 关于风力发电场建设占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情况证明的函附件5 关于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风电场项目申请接入系统的请示附件6 关于风电场项目申请接入系统的请示 风电场新建工程

13、可行性研究报告 Z03-0703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区域概况 黑龙江省市石青山风电场位于黑龙江省市新乐乡。风电场场址中心地理位置东经13257,北纬4550,距市镇北约6km。风电场场址是独立山群,山群四周3050km是平原地势农场耕地,场址在海拔200230m,山脊相对平缓,区域内地质属于岩浆岩,没有重要矿藏、军事目标、文物保护区等敏感区,虎连公路和虎迎公路从风电场山下通过,场地布置条件较好。市位于黑龙江东部的完达山南麓,地处东经1320913356北纬45234636之间,北与宝清县、饶河县接壤,西与密山市相邻,东南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隔水相望,全市国土面积9330平方公里

14、。市属于三江平原大地貌单元,平均海拔高6080m,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中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秋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急剧。市年平均气温3.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8.3,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为-36.1;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6,极端最高温度为35.2。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10.7mm,年平均降水量为546.6mm(最多降水年份为1981年,年降水量为849.1mm,最少降水年份为1986年,降水量为358.5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3%。全年日照时间为2274.0小时,无霜期为12513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15、为69%。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历年最大风速23.0米/秒,历年极大风速35米/秒,全年主导风向NNW,受大陆季风影响,在春秋两季多为3-5级偏西风。融雪在2月下旬,结冻期约180天左右,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87cm,平均冰雹日数1.6天。市地域辽阔,以农业为主,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市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以东均由鸡西电网供电,年最大负荷133MW,石青山风电场建设不仅减少了鸡西向送电的损失,而且也提高了东部地区、饶河县及部分国营农场电压质量,待风电场规模扩大后,可向密山市送电,也减少了鸡密线的线路损失,同时风能资源得到了开发。1.2风能资源风电场所处的石青山、焉家大岭地区属

16、中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风电场场址山下周围4050km范围地势均是平原农田,从三江平原和兴凯湖方向刮过来的风,没有任何山脉阻挡,通过风电场。该地区春夏秋冬,四季有风,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风力资源具体评价(1)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50m高代表年年平均风速6.84m/s,代表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96W/m,70m高代表年年平均风速7.56m/s,70m高代表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406W/m。说明该风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根据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评价,该风电场属于2级风电场,具有较好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2)风向稳定,风能集中风向风能集中在(NNWSSW)之间,风能频率为83%

17、,风向稳定,风能分布相对集中,对风机的布置较为有利,减少了风机间尾流影响引起的电量损失。1.3 工程地质市地处三江平原,总的地势是由西向东逐渐倾斜,西北高,东南低。风电场场区属于完达山脉及太平岭余岭的孤山丘陵,孤山丘陵面积约80平方公里,四周3050km是平原地,风电场场区平均海拔高度200m,山脊相对平缓。本区属于构造相对稳定区,根据19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表基本烈度小于VI度。工程区覆盖层厚度不大,基岩为晚印度期侵入的花岗岩,未见不利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现象,具备建风电场条件。场区地层分为覆盖层、强风化层和中层、微风化层。覆盖层为暗棕色碎石土,质地疏松,

18、土层浅薄,厚度为0.10.15m,其下为晚印度期侵入的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强风化层以花岗岩体为主,呈黄、褐色。建议风电机组塔基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以强风化层为基地持力层。该地区冻土深约1.8m,建筑物应考虑基础防冻涨问题。1.4 工程任务与规模根据国家“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风力发电的总体部署,同时也为解决鸡西向东部地区送电问题,改善能源结构,建设本风电场,充分发挥风能资源优势。根据风电场资源情况及现场开发条件,风电场本期开发规模为45MW,共安装30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一座66kV升压变电站,容量为50MVA,建设一条9km单回路66kV架空线路

19、与220kV一次变电所联网。1.5 风电场机组选型和总体布置市石青山风电场工程预装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70m,平均风速为7.56m/s,风功率密度406W/m2。风电场的盛行风向NNW与风能方向基本一致,对风机的布置比较有利。根据国际上成熟的商品化风电机组技术规格,考虑市石青山风电场一期工程的风能资源、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以及风电项目设备本地化率的要求和风机安全风速、湍流强度等要求,本阶段设计拟定参与比选风机机型包括金风50-750、威晟62-1200、金风70-1500三种机型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初选本风电场一期工程代表机型为金风70-1500,单机容量为1500kW。根据风向和风能玫瑰图确定

20、主导风向,考虑到风电场风向比较分散的特点,设计遵循在盛行风向上按照机组行距约8倍风轮直径,垂直于盛行风向上距列约6倍风轮直径的原则进行风机布置。经计算,市石青山风电场一期工程装机容量45MW的年理论发电量为13829万kWh。在考虑空气密度修正、尾流修正、控制和湍流折减、叶片污染折减、风电机组利用率、功率曲线折减、厂用电及线损能量损耗、气候影响等各种因素后,综合折减24%,估算本电场年上网电量10510万kWh,装机年利用小时数2335h,平均容量系数0.27。1.6 电气风电场采用66kV线路与220kV一次变66kV侧联接,在风电场建设一座66kV升压变电所,主变容量为225MVA,电压等

21、级为66/10.5kV,建设1回66kV联网线路9km。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出口电压为0.69kV,采用一机一变的接线方式,箱式变电室布置在每台风电机组附近,根据风电机组及箱变位置以及10kV电缆铺设方式,采用6回10kV进线接入风电场66kV升压变电站10kV侧。风电场升压变电站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66kV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1.7 消防本工程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原则,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以保障安全、使用方便 、经济合理为宗旨。在变电所内配置消火栓、砂箱、手提式灭火器等。所内、外交通道净宽均大于3.5m,满足消防车道要求,各主要建筑物均有直通外部

22、的安全通道。所内车道为环形车道,以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消防电源采用独立的双回路供电,一回由系统供电,另一回接当地电源,两路电源在配电箱处自动切换。消防水源为变电所内的消防水池内的蓄水,并配备两台消防水泵。1.8 土建工程风电场工程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和晚印度期的侵入岩。场地地基土层除第四系覆盖层外结构密实,承载力较高,天然地基基本能满足拟建风机上部荷载要求。为满足地基承载和建筑物抗倾斜要求,风电机组塔基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考虑基础防冻涨问题,建议以强风化层为持力层。此外,经过初步对比分析,各风机箱变基础直接以风机基础底板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条形基础。拟选机组金风70-1500塔筒高

23、度70m,风轮叶片直径70m,风机总重量(包括塔筒)约180t。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风电机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环形基础,外径R=8550mm,内径R=2300mm,基础总高度为4700mm,基础埋置深度为4400mm。环形基础内部填充级配沙石,上部覆盖一层钢筋混凝土盖板。本报告有关基础设计图是根据初选机型拟定,风电机组基础的结构设计及地基处理方案最终以招标后确定的风力发电机厂家的设计方案为准。风电场66kV升压变电所布置在风电场内,总占地面积8480。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程(GB5005992)规定,变电所内建、构筑

24、物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房屋总建筑面积1379。变电所主要建筑物有高低压配电间、中控楼、生活楼、库房及检修车间,各建筑物结构形式均为砖混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变电所内主要建筑物简介如下:高低压配电间:一层,建筑面积302。综合楼:三层,建筑面积863,楼内布置有中央控制室、通信室、继电保护室等生产用房,还布置有厨房、餐厅、标准间等生活用房。库房及检修车间:一层,建筑面积167,分别布置有备件库、工具库、修理间和油品库等。1.9 施工组织设计本期风电场工程场址,属中低山地貌。该风电场交通运输及系统联网比较方便,风电机组布置在比较平缓的坡地和山脊上,施工安装条件较好。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科

25、在市就地采购,运距为6km。施工水源、电源可以从场区附近水库、村、镇解决,十分方便。本期工程从第1月1日起开工,经简短的施工准备,66kV升压变电站、中控楼即可具备施工条件,在第2月1日起升压站、中控楼进行基础施工,至第2月28日完工,随后进行土建施工。在第5月1日起进行升压站、中控楼、机组外部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施工,到第6月30完工。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完成后具备向外输电条件,即可进行风电机组的安装,从第7月1日起进行风电机组的安装,第7月3日第一台风电机组发电,全部30台机组至第9月20日安装结束。最后进行监控系统的联调,于第9月28日结束,工程竣工。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和国

26、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及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风电场特许权项目有关要求计算的本工程永久占地130900m2,临时占地92120m2,合计工程总占地面积约223020m2。1.10 工程管理设计根据生产和经营需要,结合现代风电场运行特点,遵循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对运营机构的设置实施管理。建成后的风电场发电机组、电气设备和66kV变电所统一管理,接受专门设置的运营机构的集中管理。风电场全场定员标准暂定15人。其中,管理及生产辅助人员5人,包括常务经理、财务、生产辅助人员等;运行人员10人;考虑到现代运行方式需要,结合市目前风电场建设情况,设备检修拟聘用专业队伍,不专门设检修人

27、员。由于本风电场距离市区较近,因此将生产、管理及生活基地合并在一起。生产基地涉及风电机组、箱式变电站及66kV变电所等生产设备设施,管理与生活基地是风电场的管理中心。1.11 环境保护设计风电场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产生在施工期,如施工粉尘、噪声、废水、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等。但影响的范围小、时间短,可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及加强施工管理,可将不利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风电场的建设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重大环境问题,不会制约当地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只要采取防、治、管相结合的环保措施,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风电场本身就是一个清洁能源项目,从环境角度分析本工

28、程建设是可行的。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依据电力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2002年版),本次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计算的环境保护总投资125.9万元。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等有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或地方性文件、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从管理方面对业主、工程承包商和工程监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为业主的工程招标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和风电场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对本风电场投产后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确认,提出符合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的具体防护措施,以确保风电场职工在生产过

29、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同时确保工程建筑物和设备本身的安全。1.13 工程设计概算工程投资设计概算依据国家、部门及黑龙江省现行的有关规定、费用定额、费率标准,材料、设备价格、人工工日标准等调整至2007年价格水平计列。经计算,工程静态投资为42081.17万元,单位千瓦静态投资9351.37元/KW;动态总投资43698.06万元,单位千瓦动态投资9710.68元/KW。1.14 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本项目总投资43585.01万元(其中:66kv配套送出工程450.00万元)。万元:风电场投资43248.06万元;其中流动资金159.47万元,资本金为12624.35万元,其余由国内银行贷款(含

30、利息)为30464.24万元,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84%,贷款偿还期为12年。根据还贷要求并满足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10%,测算出的经营期平均上网电价为0.63元/kWh,还贷期平均上网电价为0.70元/kWh,还贷后平均上网电价0.53元/kWh(以上均不含增值税)通过评价指标一览表可以看出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6482.06万元。资本金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3.53% 满足行业规定的相应基准财务评价参数的要求,表明本风电场财务评价是可行的。本项目的开发,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0510.40万kW.h,按替代火电标准煤耗330g/kW.h计算,本项目每年可节省原煤消耗约3.42

31、万t,减排SO2约452.19t、NO2约268.95t、CO约6.54t、CnHn约2.58t、CO2约0.53万t,减少灰渣0.77万t。可见,石青山风电场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系统电源结构,缓解电力行业较大的环境保护压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社会效益显著。1.15 结论和建议1、黑龙江省能源结构较单一,发电多以燃煤为主,省内电力行业环保压力大,因此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既改善了黑龙江省的能源结构,减轻环保压力,又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风资源条件较为优越,推算到预装风机轮毂高度70m的代表年年平均风速为7.56ms,风功率密度406Wm2,装机容量45MW,

32、计算年发电量10510万kWh。3、通过对风电场一期工程45MW装机规模的风能资源分析,风电机组布置,风电场主接线方案论证比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研究,以及工程投资概算和财务分析,我们认为本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4、风电是清洁能源,是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的电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国内其它风电项目相比,本风电场上网电价不高,在黑龙江省电网可被接受。5、鉴于场区土层具有一定的相变,各区段土层分布、深度和物理力学特性有所不同,建议工程施工前对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对持力层的确定应进行进一步勘察论证,并根据详勘资料分别确定、优化各风机基础处理深度。综上所述,市石青山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

33、的建设条件比较优越,财务指标满足要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列入开工项目,推动风电场早日建成投产。1.16 附表工程特性表见附表1 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Z03-0703附表1 石青山风电场一期工程特性表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备注风电场场址海拔高度m200230经度(东经)13257纬度(北纬)4250年平均风速m/s7.5670m风功率密度W/m240670m盛行风向W主要设备风电场主要机电设备风电机组台数台30额定功率kW1500叶片数片3风轮直径m70扫掠面积m23850切入风速m/s3额定风速m/s11.8切出风速m/s25安全风速m/s59.5轮毂高度m70发电机容

34、量kW1500风电机功率因数0.98额定电压V690主要机电设备10kV箱式变电站ZGS-1600/10.53010kV汇流母线组6升升压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台2型号SFZ9-25000/63变压器容量MVA25额定电压kV6681.25%/10.5出线回路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回1电压等级kV66土建风机基础台数座30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箱变基础台数台30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附表1石青山风电场一期工程特性表(续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施工工程数量土方开挖万m39.63土方回填万m33.54混凝土万m31.63钢筋t1234.22新建场内道路长km16.79新建进所道路长km0.75施工期限总工期月12.0

35、0概算指标静态投资万元42081.17 工程总投资万元43698.06 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元/KW9351.37单位千瓦动态投资元/KW9710.68 机电设备及安装万元34501.26 建筑工程万元3169.04 其他费用万元3585.75 基本预备费万元825.12 经济指标装机容量MW45.00 年发电量万KWh10510.40 上网平均电价元/KWh0.63不含增殖税盈利能力指标投资利润率6.30 6.34投资利税率6.40 6.44资本金净利润率14.4514.54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0.4810.48税后资本金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3.5313.62税后投资回收期8.588.56清

36、偿能力资产负债率(最大值)68.5468.53第二章风能资源2.1 区域概况2.1.1 地理位置市位于黑龙江东部的完达山南麓,地处东经1320913356北纬45234636之间,北与宝清县、饶河县接壤,西与密山市相邻,东南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隔水相望,全市国土面积9330平方公里。风电场位于黑龙江市新乐乡,场址中心地理位置约东经13257,北纬4550,距市镇北约6km,虎连公路和虎迎公路从风电场山下通过。风电场场址是独立山群,区域内地质属于岩浆岩,没有重要矿藏、军事目标、文物保护区等敏感区,场地布置条件较好。2.1.2 地形地貌地处三江平原,总的地势是由西向东逐渐倾斜,西北高,

37、东南低。风电场场区属于完达山脉及太平岭余岭的孤山丘陵,孤山丘陵面积约80平方公里,四周3050km是平原地,风电场场区平均海拔高度200m,山脊相对平缓。 2.1.3 气候特征市属于中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秋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急剧。年平均温度3.5C,极端最高气温35.2C,最低气温-36.1C,年平均降水量546.6mm,无霜期平均为125137天,年平均气压1002.0hPa,年平均空气湿度69%,平均冰雹日数1.6天。2.2 气象站资料2.2.1 气象站概况市气象站始建于1964年,现站址位置:北纬4546,东经13258。气象站距离风电场约5km,观测

38、场拔海高度100.2m,比风电场平均高程低约100m,测风仪距地高度11.6m。本项目采集到的气象站主要资料包括:(1)19772006各年逐月平均风速;(2)2006逐时平均风速、风向;(3)其它常规气象要素资料。本项目将市气象站做为风电场的参证气象站,对其测风资料进行综合分析。2.2.2 气象站资料分析2.2.2.1 气象概况根据气象站有关资料统计,该地区历史最大风速为35m/s(气象站1979年8月18日),多年平均气温为3.5,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9.2日/年,年平均冰雹次数为1.6次/年,多年平均空气密度为1.233kg/m3。气象站与本风电场观测塔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基本一致,与风电

39、场直线距离仅5km左右,因此其主要气候特征与风电场基本一致。气象站主要气象参数见表2.2-1。表2.2-1 气象站主要气象参数项目单位指标说明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36.1多年平均气温3.5多年平均气压hPa1002.0多年平均水汽压hPa7.7年均雷暴日数日29.2年均冰雹日数日1.6年无霜日数日137多年最大风速m/s351979年8月1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mm546.6多年主风向NNW年平均相对湿度69多年平均空气密度Kg/m31.2332.2.2.2 气象站年际风况特征市属中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受西风环流、西伯利亚气团、蒙古高压、贝加尔湖气旋及东北低压等综合影响,该地区东春季

40、风力最大,秋季次之,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由于城镇的发展变化,测站周围建了许多建筑物,从历年年平均风速看,年平均风速有下降趋势。而就近20年测风资料来看,19872006年风速年际变化比较平缓,近20年平均风速为2.67m/s,而2006年平均风速为2.20m/s。气象站19772006年历年年平均风速见表2.2-2,年平均风速变化直方图见图2.2-1。表2.2-2 气象站19772006年历年年平均风速表项目年 份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风速(m/s)3.33.53.63.33.23.13.23.1年份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

41、11992风速(m/s)2.833.12.92.93.02.92.9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风速(m/s)3.23.02.82.82.52.72.62.4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风速(m/s)2.42.42.42.32.32.2图2.2-1 气象站多年年平均风速变化直方图(1977年2006年)2.2.2.3 气象站年内风况特征根据气象站3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分析,地区风向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冬春风速较大,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夏季风速较小,以西南风为主。大风月在3、4月份,小风月为1月份,最大最小风速相差1.3m/s。气象站19772006年多年月平均风速见表2.2-3,多年月平均风速变化直方图见图2.2-2。表2.2-3 气象站多年月平均风速表月份风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