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病历书写.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478031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病历书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神经内科病历书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病历书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病历书写.ppt(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神经内科病内科病历书写写(一)病历书写要求一)病历书写要求n病史病史 按一般病历的内容与要求书写,但对病史采集应按一般病历的内容与要求书写,但对病史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以下几点:n1.1.对主要症状的性质必须明确无误,避免笼统,如患者对主要症状的性质必须明确无误,避免笼统,如患者诉述头痛,应仔细询问究系头胀、发木、重压感、箍紧诉述头痛,应仔细询问究系头胀、发木、重压感、箍紧感,还系真正的疼痛;又如头昏,究系感,还系真正的疼痛;又如头昏,究系“头重足轻头重足轻”、“头昏眼花头昏眼花”,还是自身或外界旋转感的眩晕。,还是自身或外界旋转感的眩晕。n2 2对主要症状有关的资料,不要遗漏或含混。如

2、昏倒,对主要症状有关的资料,不要遗漏或含混。如昏倒,应询问当时有无意识丧失及其程度发作急缓、发作时体应询问当时有无意识丧失及其程度发作急缓、发作时体位、前后情况及伴随症状(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恶心、位、前后情况及伴随症状(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恶心、出汗等);又如抽搐发作,要弄清抽搐的部位、形式、出汗等);又如抽搐发作,要弄清抽搐的部位、形式、持续时间,有无跌倒、受伤、小便失禁以及意识状况、持续时间,有无跌倒、受伤、小便失禁以及意识状况、发作频率等。这些资料,患者本人往往不能完全提供,发作频率等。这些资料,患者本人往往不能完全提供,要问目睹者或了解者。小儿、昏迷患者及有精神症状者,要问目睹者或了

3、解者。小儿、昏迷患者及有精神症状者,应由家属或陪伴人员提供可靠的病史资料。应由家属或陪伴人员提供可靠的病史资料。(一)病历书写要求(一)病历书写要求n3必须详细了解起病时情况的轻重缓急,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整个病情的演变过程。有的患者难以详细回答,尤其是有某些精神障碍的患者,因此往往须反复询问。n4记录时,对主诉与现病史,宜尽量保留原来语气,甚至逐字逐句地按患者原话,加以摘录。n5采取病史时,应注意观察一般状况,如:面容、睑裂、瞬眼、眼球运动、眼球凸出或凹陷,面部对称否、说话语气及音调、唾液吞咽、姿势、不自主动作等。(一)病历书写要求(一)病历书写要求n病史的价值还在于对体格检查起指导作用

4、。根据病史及初步观察,可以合理地安排检查计划,着重检查的内容,如运动、感觉、颅神经或大脑功能等。例如病史提示脊髓圆锥病变,则应详查会阴“马鞍”部位,以确定有无骶部感觉缺失;怀疑脑部病变,应着重查失认症、失语、偏瘫等。病史提示的这些部位,检查时要求特别注意。如起立头晕,应查是否直立低血压;发作性肢体麻刺,黑朦、昏倒或提示癫病,可让患者过度换气3分钟,观察有无症状及体征出现,上楼无力者应观察其登楼情况;吞咽困难者可试给东西吃;过度疲劳尤其影响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可嘱患者作100次重复动作和作重症肌无力药物试验。(二)神经系统检查n1精神状态n意识:是否清晰,有无模糊、谵妄、嗜睡、昏迷等情况。n言语:

5、是否清楚,有无不清或失语。n情感:有无欣快、激动、淡漠、忧郁、不稳等。智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及一般常识等有否欠缺。2 一般检查n头颅大小如何(眉间至枕外精隆之周径),有无畸形、伤痕、静脉充盈、囟门膨隆、骨缝分离、肿块、压痛、破壶声、血管杂音等情况。n颈部有无斜颈、短颈、颈强直、强迫头位、颈椎活动受限及压痛、颈动脉搏动及血管杂音等情况。n四肢形态,姿势,有无畸形,活动是否受限,动脉搏动的强弱,周围神经是否增精粗,肌肉有无压痛等。n脊柱有无畸形、压痛、叩痛、活动受限等情况。3 颅神经n嗅神经用挥发性芳香物(樟脑、松节油)分别测试左、右鼻嗅觉。注意有无嗅觉减退、消失、异常或过敏,是一侧

6、还是两侧。n视神经视力:通常用近视力表,近视、远视、减退等。视野:用指测法。患者背光与检查者对面坐,查左眼时,遮右眼,左眼固定注视检查者右眼,检查者闭左眼,用手指在两人中间从上下左右的周边逐渐向中央移动,嘱患者看见手指时即说出,必要时用视野计检查。眼底:用检眼镜检查视神经盘、血管、视网膜等。瞬目反射:用电筒光照或用手指假击其中目,观察是否闭眼。n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睑裂:大小,是否双侧对称,有无上睑下垂。眼球位置及运动:有无斜视、同向偏斜、复视及眼球震颤等。瞳孔:大小、形状、位置、边缘,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直接、间接)、调节反射如何。n三叉神经感觉:测定面部痛觉、触觉、冷热觉的程度及

7、其分布范围,注意两侧对比,有无压痛点。运动:颞颊部有无肌萎缩,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嘱患者作咀嚼动作,以手按触颞肌、咬肌、测肌力。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n面神经运动:观察两侧面部形态是否对称,有无颜面偏侧萎缩、面肌痉挛。嘱患者作蹙额、皱眉、闭眼、露齿颊、吹哨、观察额纹、眼裂、口角、鼻唇沟是否相等。味觉:测定舌前2/3味觉。n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耳蜗神经:气导骨导比较(林内Rinne)试验,正常气导大于骨导;双耳骨导比较(韦勃Weber)试验,正常感到声音在正中;骨导敏度(许瓦巴赫Schwabach)试验;听力计检查(必要时)。前庭神经:错定物位征、旋转试验、冷热试验。n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发

8、音、吞咽、软腭与悬雍垂位置及运动、咽部感觉、咽反射、声带运动(必要时)n副神经嘱转头、耸肩,观察运动情况及胸锁乳突肌有无萎缩。n舌下神经张口时舌在口腔中的位置,伸舌时舌尖有无偏斜,观察舌肌有无萎缩及肌纤维性颤动n肌体积有无肌萎缩、肥大,测量两侧肌体的周胫。n不自主运动注意幅度、速度、部位、程度,随意运动、情绪紧张、睡眠对不自主运动的影响。看中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挛、震颤(静止性、姿势性、意向性)肌束颤动、肌阵挛、抽搐等。n肌张力扪触肌的弹性及硬度,作被动运动,体会肌紧张度及阻抗力,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强直性(铅管样、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或肌弛缓、关节过度屈伸。n肌力观察肢体活动

9、及幅度、是否有力;嘱依次作各关节的各个方向的主动运动,测定其抵抗检查者给予阻力。手部肌力可用握力计测定。n肌力的记录采用六级记分制:0级,为完全瘫痪;级,可见肌肉收缩,而无肢体移动;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级肢体能抬离床面;级,能抵抗阻力的运动;级,为正常肌力。记录瘫痪部位和分布。n共济运动观察穿衣、扣钮扣、端水、走路、写字等动作,是否稳准、协调,注意说话是否流利。进行指鼻试验,快复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检查闭目难立(郎堡Romberg)征:嘱并足站立,睁眼、闭眼,观察有无站不稳、倾倒。起坐试验:仰卧,两手置胸前,试坐起,当躯干前屈时,两下肢翘起为阳性,称臀部躯干联合屈曲症状(小脑病变)

10、n联带运动观察行走时两臂摆动自然、适度、是否减少。仰卧,两臂置胸前,试坐起,脑性偏瘫的下肢可出现不自主的抬高。仰卧,检查者将手置患者足跟下,脑性偏瘫患者试抬瘫侧下肢时,对侧下肢向下压,检查者手掌有重压感,称胡佛(Hoover)征。n步态睁眼、闭眼,前行、后退,快走、慢走突然起步、立停或转弯,观察行走时无异常,描述步态(如:慌张步态、垂足步态、剪刀步态、酒醉步态、痉挛性偏瘫步态、鸭步)。5感觉n闭眼,嘱受到感觉刺激时,立即回答。先全面粗查一遍,再从感觉减退或消失区直至正常区,两侧上下、左右对比,注意感觉障碍的程度、性质、范围。n浅感觉检查痛觉、触觉、冷觉及热觉,绘图记录。n深感觉检查关节觉(被动

11、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深部压痛(捏挤肌肉、肌腱或压迫睾丸)。n复合感觉(大脑皮层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对点单感(骨针或指尖触身体两侧对称部位,顶叶病变者对侧躯肢无感觉)等。6反射n要求被检查者合作、放松,肢体位置适当、对称。叩击力量要均匀、恰当,两侧对比。n深反射检查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踝反射、髌阵挛、踝阵挛。记录符号:“0”无反应,“+”减弱、“+”正常,“+”亢进,“+”阵挛。n浅反射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部)、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等。n病理反射n巴彬斯奇(Babinski)征以骨针足底外缘,由后向前,发现拇趾背屈,其余

12、各趾呈扇形分开并跖屈为阳性,见于锥体束径路障碍。划足底开始时力量宜轻,如无反应,方可加重刺激。正常人刺感过强或足底敏感者,可引起肢体回缩及假阳性反应。也可采用其他方法试验,反应相同。如奥本汉(Oppenheim)征:以拇指和示指沿胫骨前缘用力自上而下推压,直到内踝上;恰多克(Chaddock)征:以骨针划足背外侧缘,由后向前;戈登(Gordon)征:用手挤压腓肠肌。以上反射亦可见于二岁以下正常婴儿,因其锥体束未发育完善。n何夫曼(Hoffmann)征以左手托住患者一手,使腕部轻度背屈,用右手指夹住患者中指,以拇指急速轻弹中指指甲,引起其他各指掌屈者为阳性(本反射并非病理反射,但一侧阳性或较强,

13、有临床意义,多见于皮质脊髓束病变)。n罗索里摩(Pocco)征轻叩或以手指轻刷足趾基底部或趾面,引起各趾跖屈者阳性(虽见于锥体束损害,但也见于反射亢进者)。n7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尼征(Kernig)征:仰卧,髋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伸直其膝关节,遇抵抗或疼痛者为阳性。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颈部征:仰卧,将头向胸部屈曲,引起两下肢屈曲为阳性。n8植物神经检查皮肤色泽、弹性、温度、汗液分泌、毛发、指甲有无异常,关节有无营养障碍,检查括约肌功能、性功能、皮肤划纹试验,立毛反射,发汗试验等。昏迷患者的神经检查n昏迷患者病史应向陪送者了解,除一般检查外,神经检查着重以下几点:n(一)意识包括

14、“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知觉、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等),确定有无意识;通过问话、针刺皮肤、压眶等,观察有无反应;注意区别反射性反应(如屈曲性脊髓反射、去脑强直等)或随意性反应。n1意识模糊觉醒程度降低,对周围环境判断错误,注意力不持久,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有障碍,可有谵语、错觉及幻觉。n2昏睡只能用强刺激才能唤醒,但意识仍模糊、反应迟钝,并又迅速入睡。n3昏迷意识完全消失,虽疼痛刺激亦不能唤醒,随意运动消失。n4去皮质状态(无动性缄默、醒状昏迷)虽有醒睡周期,但无任何意识活动与反应,除眼球无意识游动外,无自主活动,对疼痛反应存在,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皆正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可出现

15、自发性或反射性去皮质强直或脑强直。5“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四肢瘫,缄默,只能用霎眼来表示意识存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lasgow coma scale,GCS)n评分标准:15分;正常。低于7分:昏迷。低于3分:脑死亡。13分14分:轻度昏迷,9分12分:中度昏迷,8分:重度昏迷。指令内容反应情况积分睁眼自动睁眼4呼之能睁眼3疼痛刺激睁眼2不能睁眼1n语言回答回答切题5回答不切题4回答错误3只能发音2不能发音1n运动反应按指示运动6对疼痛能定位5对疼痛能逃避4刺激后四肢屈曲3刺激后四肢强直2对刺激无反应1Glasgow昏迷评分(GCS)列表n1睁眼反应 GC

16、S总值 正常 4 对语言 3 对疼痛 2 无 1 2.意识 正常 5 n 混乱 4 不适当的词 3 不完整的句子 2 无反应 1 3肢体运动 服从语言 6 对疼痛服从 5 缩回(疼)4 屈曲(疼)3 伸直(疼)2 无反应 1 n(二)呼吸注意呼吸气体(酒味、烂水果味、尿味等),观察呼吸的深浅、频率、节律。n1潮式呼吸过度呼吸与呼吸停顿相交替。见于间脑受损,亦见于脑干受损。n2中枢性神经原性过度换气呼吸深、均匀、持久,可达4070/min。见于中脑受损。n3叹息样呼吸深吸气后暂停(23s)与呼气相互交替,一种延长的吸气痉挛,见于中脑、桥脑受损,亦见于周围性呼吸障碍。n4共济失调性呼吸呼吸深浅、节

17、律完全不规则,见于延脑受损。n(三)瞳孔注意瞳孔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双侧对称,及其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要用强光检查瞳孔对光的应,在一般亮度下,正常人的瞳孔直径为34mm。n1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直径2mm,对光反应存在,可见于吗啡类中毒、桥脑出血(瞳孔直径可达1mm)。单侧瞳孔缩小(23mm),对光反应正常,伴轻度上睑下垂和同侧面部无汗,为霍纳(Horner)综合征,见于丘脑下部病变和早期小脑幕裂孔疝,也见于延髓和颈髓外侧部损害。n2瞳孔扩大直径5mm。双侧散大,对光反应存在,见于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等。单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见于小脑幕裂孔疝、动眼神经受损。双侧瞳孔中度扩大(5mm),光

18、反应消失,见于中脑病变。n(四)眼球位置及运动注意观察昏迷患者,在静止时和被动转动头位时,眼球的位置及其运动功能。n1.自发性眼球浮动多为水平运动,提示脑干功能未受损。脑干功能被抑制时,眼球浮动消失,固定于中央位置。n2.静止时眼球位置眼球固定:位于中央,表明脑干功能完全抑制。同向偏斜:两眼偏向偏瘫对侧(“注视病灶”),表示病灶在大脑半球。两眼偏向偏瘫同侧(“注视偏瘫”)表示脑干毁坏性病变上视痉挛:两眼向上凝视,为四叠体刺激性病变。反侧偏斜(Skewdeviation):病灶侧眼球向内向下,对侧眼向上向外,为脑干或小脑病变。n3.反射性眼球运动将昏迷患者的头水平地向一侧转动,可见两眼很快协同转

19、向对侧(称眼脑反射),或用微量冰水(0.20.8ml)刺激一侧耳的鼓膜,结果同前(称眼前庭反射),提示大脑半球(皮质)损害,而脑干功能完整。若无反射眼球运动,除巴比妥类、吸入麻醉中毒及周围性迷路缺损外,提示脑干病变。n(五)运动功能注意患者体位,肢体姿势及位置(如足外旋),有无自发动作,如翻身、摸胸腹、抓被褥、伸屈下肢、观察有无不自主运动;观察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检查肌张力的改变,将肢体提起后放手,有无肢体下落沉重。n1.去脑强直四肢强直性伸展,牙关紧闭,头后仰,上臂内收,前臂伸直,髋部内收,脚伸直,足向跖面屈,可伴阵发性全身抽搐及呼吸不规则,提示中脑、桥脑病变,也见于中毒、缺氧、低血糖等。n2

20、.去皮质强直上肢屈直内收,前臂紧贴前胸,腕、指屈曲,下肢强直性伸直内收,足向跖面屈,提示大脑半球病变。n3.反射改变检查深浅反射、病理反射,如吸吮反射(见于大脑播散性病变),掌颏反射、强握反射(提示对侧大脑半球额叶损害)。n失语、失语及失认症的检查n(一)语言的理解n1.要求患者作简单动作,如闭眼、张口、以手触鼻,注意有无重复同一动作(固定现象)。n2.把日常用物如火柴、香烟、钥匙、钢笔等物放在患者面前,医生随便说一种名称,嘱患者拣出,观察其能否正确拣出。3.把一些简单的图画给患者看,要求他说明图画的意义。4.把一些简单的问话(“你多大年纪”,“请把你的舌伸出来”)写在纸上,给患者看,观察其能

21、否正确理解、作答。(二)言语的表达n1.让患者随便说话,注意发音是否清楚,说话是否流利,词汇是否丰富,医生能否听懂。2.医生说一句话,嘱患者重说一遍,观察其模仿言语的能力。3.把放在患者面前的日常用物,医生指出其中一件,嘱患者说出其名称。4.书写能力发给患者纸笔,让其随意书写。要求记录医生的话(语句简要,速度要慢,今-天-天-气-好),要求患抄写写好的字句(如“医院”、“母亲”)。5.阅读能力给简短文章,令其逐句阅读,询问其是否理解。6.计算力提出简单数字,嘱患者分别进行加减计算、口算、笔算,检查其计算是否正确。(三)运用功能的检查n把火柴、牙刷、梳子、钢笔等置于患者手中,询问其应如何使用,注

22、意有无反复把玩或不知所措(运动性失用),或错用(知觉性失用,如误将牙刷衔在口边当香烟吸等现象)。(四)失认症的检查n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症。此外可查:n1.左右定向能力嘱患者做医生所要求的运用,如“请把左手举起来”,“请把左手示指放在右耳上”。2.体像障碍(即对身体各部分的失认)问患者肢体是否是他自己的,有无自体部位觉缺失(autotopagnosia)。顶叶病变,问患者左侧瘫痪肢体是否能力,有无病觉缺失(anosognosia)。案例n男,50岁,已婚,汉族,n因右半身活动失灵,言语表达困难3天,起步缓慢、握掌手松开困难34年,n于年3月29月11时经门诊收入院。

23、n病情由患者的妻子代诉,可靠。n今年3月26日晨4时,家属发现患者痛苦不安,问之不答,右半身活动不灵,急送本市人民医院急诊,患者神志清楚,血压18.7/12.0kPa,诊断“脑血栓形成”,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治疗,病情无改善。今日上午来本院门诊,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收入院。起病前无明显诱因,病后无头痛、呕吐,无发热,无大小便功能障碍。高血压病史7年,最高28.1/16.0kPa,服用降压药维持在21.3/13.3kPa左右;有高脂血症3年。n自15岁起发现一系列启动困难,如起床、出走、起跑、握拳后放松均困难,上下车时有僵住感,但反复多次动作后即可恢复。1986年曾在我院门诊体检及作肌电图检

24、查,诊断为先天性肌强直症,一度用普鲁卡因胺治疗,无明显疗效。n平素身体一般。2岁时患过“麻疹”,否认其他急性传染病史,否认幼年疫苗接种史,1983年注射“四联菌苗”一次。慢性支气管炎史6年,对症治疗,近年好转。类风湿性脊椎炎史8年,经常腰背酸痛。n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8/min,呼吸20/min,血压24.0/14.4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平卧位,慢性病容,体检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紫癜、皮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腔通畅,鼻窦无压痛。牙无龋病及缺损,牙龈无出血,扁桃体不大,咽部无充血。颈软,无颈静脉怒张,未闻血管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25、胸部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8/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脾区无叩击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外生殖器发育正常,肛门无外痔、肛裂。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叩击痛。肋脊角无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及运动障碍。示范病历n神经系统检查n1.精神状态意识清晰,情感淡漠,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好,理解判断好,自知力存在。n2.颅神经n(1)嗅神经嗅觉正常。n(2)视神经视力近视力左0.7右0.8n远视力(因卧床未查)n视野指测无缺损。n眼底视盘边缘清,生理凹陷存在,动脉变细,铜丝状

26、,动脉:静脉=1:3,反光增强,有动脉脉交叉压迹。n瞬目反射存在n(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睑裂对称,无上睑下垂,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无复视及眼球震颤,瞳孔等大,直径2.5mm,等圆,直接、间接光反应均存在,调节反射好。n(4)三叉神经右面部痛觉消失,触觉减退;左面部痛、触觉存在,颞颊部无肌萎缩,颞肌、咬肌肌力好,张口下颌无偏斜,角膜反射存在,下颌反射正常。n(5)面神经两侧面部对称,无面肌痉挛,露齿时右侧鼻唇沟变浅,鼓颊右侧漏气,额纹两侧对称,双眼闭合好,舌前2/3味觉正常。n(6)听神经双侧Rinne试验均气导骨导,Weber试验居中,Schwabach试验正常。n(7)舌咽神经、迷

27、走神经声音无嘶哑,饮水无呛咳,发“阿”音时右侧软腭上提稍弱,悬雍垂略左偏,咽反射迟钝,舌后1/3味觉存在。n(8)副神经转头及耸肩运动力均弱,胸锁乳突肌上部无萎缩。n(9)舌下神经张口时舌在口腔正中,伸舌偏右,舌肌无萎缩及纤颤。n3.运动系统n肌体积:躯干及四肢肌肉特别发达,犹如运动员。n不自主运动:无。n肌张力:右上肢低,右下肢增高,左侧肢体正常。n肌力:右上肢0级,右下肢级,左侧肢体级。n共济运动:左上肢指鼻试验稳准,左下肢跟膝胫试验不稳,右侧肢体因活动受限而无法完成,臀部躯干联合屈曲征等无法完成。n联带运动:无法完成。n步态:无法进行。n其他:睁闭眼、张闭口及转颈动作,自如。左手握掌5s

28、后松开,拇指呈对掌状持续8s;反复多次可正常。叩击大鱼际肌和腓肠肌,均可见强直性肌球,持续10s。n4.感觉系统n浅感觉:右半身痛觉消失,触觉减退,左半身痛觉、触觉正常,温觉、冷觉未查,详见感觉检查图。n深感觉:右侧肢体关节位置觉、震动觉消失,深部压痛感减弱,右侧肢体正常。见感觉检查图。n复合感觉:右半身图形觉、实体觉、皮肤定位觉消失,左半身正常。n5.反射n深反射:左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反射、膝腱、踝腱反射+,右侧+;无髌、踝阵挛。n浅反射:右侧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消失,跖反射消失;左侧均存在。肛门反射存在。n病理反射:双侧巴彬斯奇征,恰多克征,奥本汉征,戈登征,罗索里摩征,右

29、侧何夫曼征+,左侧。n6.脑膜刺激征颈软,克尼格征,布鲁辛斯基征。n7.植物神经系统皮肤色泽好,无汗液分泌障碍,右下肢皮温低于左下肢,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皮肤划纹征+。神经系统检查n意识清晰,言语表达困难,不会运动性失语,表情淡漠,智力正常,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无复视,瞳孔同大,直径0.25cm,等圆,光反应存在。右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及偏瘫。肌力右上肢0级,右下肢级,右半身浅、深感觉减退(感觉检查记录图见第99页),右侧肢体深反射活跃,浅反射消失,右何夫曼征+。脑膜刺激征阴性,膀胱括约肌功能无障碍。左手握拳5s,松开时见拇指呈对掌状,持续8s,反复多次则可正常。叩击大鱼际肌和腓肠肌均出现强直

30、肌球,持续10s。诊断讨论n根据患者主诉及体检情况,分析如下。n定位:左侧大脑半球颈动脉系统。n定性:患者病前无外伤、发热史,有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史。起病急骤,安静时发病,意识清晰,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血管病变可能性大,待有关辅助检查后确定。诊疗计划n1.查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肾功、血沉、类风湿因子、抗O、24h尿肌酐及肌酸、CPKn2.摄头颅正、侧位片。n3.查脑脊液压力、常规及生化。n4.脑电图、脑血流图检查。n5.脑血管造影(左颈动脉)。n6.必要时作脑CT或MRI检查n7.给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脂治疗(详见医嘱)。主治医师巡诊记录n孙主治医师巡视病房,详询病史,仔细体检,除发现已

31、获体征外,尚有咳嗽动作后胸腹肌肉广泛收缩,左侧尤甚,呈木板状,叩击多处肌肉均有强直反应。结合以往肌电图所见型先天性肌强直症无疑。从所画家系图看,也较支持,望对家族成员作详细调查(预约体检)。左颈动脉搏动较弱,提示从该侧灌流至半球的血循环量不足,脑血管造影完全证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目前以改善脑微循环治疗为主,应注意观察甲皱和结膜微循环的变化,及时记录。另外,明日检查出血时间、血凝时间、血小板计数和优球蛋白情况,如属正常,则及早用尿激酶或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因子(TPA)或抗栓酶-3(精氨酸酯酶)溶栓治疗。主任巡诊记录n主管医师汇报病史、检查发现,以及入院48小时以来的诊疗经过。n孙琪主治医师:

32、病史和体检结果准确,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形成和I型先天性肌强直无疑。现急血管病之急,初步打算用溶栓剂(尿激酶4万U)静滴,每日2次,预计疗程7天。n高主任分析:本病人发病特点符合高血压脑卒中,发病年龄较小,仅49岁,病后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及其他颅内高压体征和主诉,经活血化瘀治疗,偏瘫症状明显好转,应考虑脑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大。此外,病人脉率90/min,眼底有血管硬化征象,血沉19mm/h,较正常男子稍高,意味着球蛋白增高,应进一步查葡萄糖耐量试验、肾功,作脑电图+压颈试验,脑血流图+压颈试验。n本例发病已56天,估计血栓干涸。尿激酶恐难奏效;TPA、抗栓酶-3成品供应困难;故现仍以一般活血

33、化瘀治疗为妥交班记录n患者李希顺,男50岁,于今年3月26日晨突然右半身瘫痪,运动性失语,29日入我院病房。发病至今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以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先天性肌强直症史。体检:神清,不全运动性失语,血压24.0/14.4kPa(180/108mmHg),右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及偏瘫,肌力右上肢0级,右下肢级,右半身浅、深感觉障碍。左手握拳后松开困难,叩击肌肉出现肌球。初步考虑左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治疗,同时进一步检查头颅平片正常,脑电图提示左半球慢波增多,脑血流图及压颈试验基本正常,血、尿、粪常规正常,血糖、肝肾功正常,血沉19mm/h,饱餐后尿糖两次正常,腰穿压力2.06kPa(210mmH2O),常规、生化均在正常范围,头颅超声中线波向右移位0.2cm,脑血管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高主任查房及全科讨论,根据其发病情况、体征及其他检查情况,确诊为脑血栓形成。n目前通过改善脑微循环和支持治疗,病情好转,肌力右上肢级,右下肢级,精神状态好转。诊断n初步诊断1.缺血性卒中,颈内动脉系统,左侧2.高血压病,期3.先天性肌强直症,型n最后诊断1.血栓形成,大脑中动脉。左侧2.高血压病,期3.高脂血症4.先天性肌强直症,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