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476977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X 页数:99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学习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学习教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学习教案.pptx(9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wnt)与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第一页,共99页。一、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wnt)及其产生根源及其产生根源第1页/共98页第二页,共99页。狭义的环境问题:环境科学所说(su shu)的环境问题,一般不包括由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发的环境变化。(一)环境(hunjng)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广义的环境问题:一切(yqi)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第2页/共98页第三页,共99页。不同时期(shq),人类对环境影响不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同渔猎、采集人口少无环境问题远古远古劳动工具农业零散环境破坏人口增加农业农业(nngy)时时代代科技进步人

2、口(rnku)膨胀大规模开发全球环境恶化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第3页/共98页第四页,共99页。阅读阅读(yud)材材料:料:当今世界环境当今世界环境(hunjng)状况与政策反应状况与政策反应来自全球环境来自全球环境(hunjng)展望(展望(GEO)第4页/共98页第五页,共99页。GEO-3(全球环境展望-3)对19722002年间(ninjin)的全球环境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总结,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织编写。土地土地(td)森林森林(snln)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淡水淡水 海岸和海洋区海岸和海洋区 大气大气 城市面积城市面积 灾害灾害 12345678第5页/共98页第六页,共9

3、9页。Land 土地土地(td)EUROPEASIAN.AMERICAS.AMERICAOCEANIAAFRICA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年代:每年每年(minin)(minin)有有10001000万公万公顷水田遭破坏。顷水田遭破坏。20022002年比年比19721972年年多出多出2222亿人口亿人口(rnku)(rnku)。第6页/共98页第七页,共99页。土地土地(td)退退化化世界人口(rnku)增加 不合理不合理使用使用森林砍伐砍伐植被植被破坏破坏过度过度放牧放牧第7页/共98页第八页,共99页。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年,地球高峰会议奠定土地奠定土地(td)资源政策基础;

4、资源政策基础;1政策政策(zhngc)反应:反应:2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重申土地问题重申土地问题(wnt)的重要性,并强调土地资源的的重要性,并强调土地资源的问题问题(wnt)会威胁到粮食安全。会威胁到粮食安全。第8页/共98页第九页,共99页。Forest 森林森林(snln)EUROPEASIAN.AMERICAS.AMERICAOCEANIAAFRICA热带雨林热带雨林(r di y ln)(r di y ln)采伐率:采伐率:每年每年1 12121世纪世纪9090年代,年代,全球林地全球林地(ln d)(ln d)面积净面积净减少约减少约94009400万公万公顷。顷。

5、(采伐(采伐14601460万公顷,万公顷,重造林重造林520520万公顷)万公顷)第9页/共98页第十页,共99页。森林减少森林减少(jinsho)(jinsho)、退还、退还农业农业(nngy)(nngy)用用地增加地增加其他(qt)行业过度消耗贫困、贫困、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自然自然因素因素政策政策90年代减少2.4%第10页/共98页第十一页,共99页。定义森林(snln)是生态系统中最大、最复杂且能够永久自我更新的部分;1政策反应政策反应(fnyng):斯德哥尔摩大会:斯德哥尔摩大会2强调制定合理的土地与森林使用(shyng)政策,监控世界上的森林状况,介绍森林资源管理计划。第11页/共

6、98页第十二页,共99页。Biodiversity 生物生物(shngw)多样性多样性EUROPEASIAN.AMERICAS.AMERICAOCEANIAAFRICA物种物种(wzhng)(wzhng)减少与灭绝减少与灭绝目前认为:目前认为:1212鸟类,鸟类,2424哺哺乳动物面临绝迹乳动物面临绝迹危险。危险。第12页/共98页第十三页,共99页。开始开始(kish)出现出现1政策政策(zhngc)反应:反应:2国家会议国家会议1973年年 濒临灭绝动物的国家会议;濒临灭绝动物的国家会议;1979年年 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90年代年代 主要采纳、批准主要采纳

7、、批准(p zhn)并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并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私营部门伙伴 关系第13页/共98页第十四页,共99页。Fresh Water 淡水淡水(dnshu)对世界对世界(shji)上许上许多贫困国家来说,威多贫困国家来说,威胁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胁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饮用未经处理的要是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水。全世界约有全世界约有1/31/3的人的人生活生活(shnghu)(shnghu)在中在中度和高度缺水地区,度和高度缺水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淡水消在这些地区的淡水消费量超过可更新水资费量超过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源总量的1010。EUROPEASIAN.AMERICAS.AM

8、ERICAOCEANIAAFRICA第14页/共98页第十五页,共99页。供应管理向需求管理的转变供应管理向需求管理的转变(zhunbin)。突出强调利用综合的管理方法确保不同的部门都能得突出强调利用综合的管理方法确保不同的部门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到充足的水源供应。12强调水资源的集成管理强调水资源的集成管理在水计划制定在水计划制定(zhdng)和管理中充分考虑所有和管理中充分考虑所有不同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不同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政策政策(zhngc)反应:反应:第15页/共98页第十六页,共99页。Costal and Marine Areas 海洋海洋(hiyng)和海岸区和海岸区污

9、水排放量急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剧增加其中,其中,N N增多增多(zn du)(zn du),导致,导致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海岸海岸(hi n)(hi n)人口增多人口增多19941994年,约年,约3737的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海世界人口居住在海岸岸60km60km以内地区。以内地区。珊瑚礁大量死珊瑚礁大量死亡亡第16页/共98页第十七页,共99页。仅少数发达国家仅少数发达国家(f d u ji)对此问题保护对此问题保护政策政策(zhngc)反应:反应:12多数地区海洋和海岸环境不仅多数地区海洋和海岸环境不仅(bjn)(bjn)不断退化,不断退化,而且不断恶化而且不断恶化。第17页/共98页第十八页

10、,共99页。Atmosphere 大气大气(dq)MaxMin三大三大(sn d)(sn d)酸雨区酸雨区主要主要(zhyo)CO2(zhyo)CO2排放国排放国2000年9月南极臭氧洞已超过2800万km3第18页/共98页第十九页,共99页。制定针对制定针对(zhndu)消除污染的机制消除污染的机制1政策政策(zhngc)反应:反应:2其他其他温室温室(wnsh)气体:联合国环境变化框架公约,气体:联合国环境变化框架公约,东京协议;东京协议;臭氧层:维也纳大会臭氧层:维也纳大会发达国家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则,使企业采用清洁技术,并不断改善。第19页/共98页第二十页,共99页。Urban Ar

11、eas 城市城市(chngsh)面积面积2002年,世界有近一半的人口(rnku)(47)生活在城市,而1972年只有1/3多一点。世界城市人口(rnku)的70生活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20002015年,城市人口(rnku)年增长率为2,到2050年将达到65。快速城市化意味着失业和贫困不断增加、城市服务不足、现有基础设施超载、获得土地、财政支持和居住地的机会减少以及环境退化,用可持续的方法管理城市环境成为将来的一项挑战。第20页/共98页第二十一页,共99页。Urban Areas 城市城市(chngsh)面积面积贫困是导致城市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城市的贫困人口在稀缺资源面前没有竞争力

12、,缺乏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免受有害环境的威胁,受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最大。据估计,全球有1/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城市垃圾收集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城市污染和健康灾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里。发达国家的城市虽然(surn)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但较完善的城市规划可以减少对土地保护的需求,同时还为能源保护提供了机会,使循环利用的效率更高。第21页/共98页第二十二页,共99页。Disaster 灾害灾害(zihi)20世纪世纪(shj)80年代年代1.47亿人亿人/年年20世纪世纪(shj)90年代年代2.11亿人亿人/年年造成的破化占自然灾害百分比死亡人数占自然灾害百分比1991

13、年后,有报道的自然灾害中,1/21/2发生在中度中度发展中国家;死亡人口2/32/3发生在低度低度发达国家,2 2发生在高度高度发达国家。洪水地震饥荒3094 4267其他:化学 事故世界受灾人口:世界受灾人口:第22页/共98页第二十三页,共99页。(二)环境问题产生(chnshng)的原因 生产技术问题生产技术问题“环境外部性环境外部性”不可持续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发展方式时时间间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wili)1972年增长的极限经济学治理(zhl)污染第23页/共98页第二十四页,共99页。阅读阅读(yud)材材料:料: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文明发展(fzhn)的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第24页/

14、共98页第二十五页,共99页。被动适应自然环境自然人文主义 东方“天人合一”道家儒家佛教人的本质的异化古希腊文化 万物源于数地心说机械论人类文明发展(fzhn)的三个阶段第25页/共98页第二十六页,共99页。叶文虎、毛志峰:人类(rnli)社会“三阶段”演化学说:农业农业(nngy)文明阶段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工业文明(wnmng)阶段阶段 环境文明阶段环境文明阶段 123生存生存 发展发展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123第26页/共98页第二十七页,共99页。农业文明农业文明(wnmng)阶段阶段 工业文明工业文明(wnmng)阶段阶段 环境环境(hunjng)文明阶段文明阶段 自然资源生产力

15、自然资源开发量污染物消纳力废弃物排放量生存阶段生存阶段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演化三阶段和双螺旋结构示意图第27页/共98页第二十八页,共99页。源源根根人类则因破坏和毁灭自然,导致了资源短缺(dunqu)、能量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自己的生存危机。人类将自己异化(yhu)于大自然,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尺度和意志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随意操纵,最终使自然界走向退化毁灭。第28页/共98页第二十九页,共99页。原始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人类社会社会自然自然环境环境索取索取索取消费消费消费弃置弃置弃置加工加工流通50万年万年5000年500年

16、人类人类(rnli)社会与自然社会的物质流动示意图社会与自然社会的物质流动示意图第29页/共98页第三十页,共99页。二、环境科学二、环境科学(kxu)与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二、环境科学二、环境科学(kxu)与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第30页/共98页第三十一页,共99页。(一)环境(一)环境(hunjng)科学的科学的产生产生恩格斯:社会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kxu)的发展 第31页/共98页第三十二页,共99页。探索自然环境探索自然环境(z rn hun jn)演化的规律演化的规律揭示人类活动揭示人类活动(hu dng)同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同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探索环境变化对

17、地球生命探索环境变化对地球生命(shngmng)(shngmng)支持系统的影响支持系统的影响 揭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变迁及对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影响揭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变迁及对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影响 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第32页/共98页第三十三页,共99页。环境学环境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环境社会环境社会当前环境科学当前环境科学(kxu)一种分类体系一种分类体系第33页/共98页第三十四页,共99页。环

18、境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z rn hun jn)相互作用最基本规律的学科,是环境科学的核心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着重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z rn hun jn)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基本关系、规律及改善途径。环境工程科学着重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34页/共98页第三十五页,共99页。环境管理科学着重通过(tnggu)管理手段调整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生活等行为和活动达到预防环境问题的目标。环境社会科学着重从经济、社会等角度研究产生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环境人文科学着重研究涉及环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中的哲学、历史、文化等人文问题。第35页/共98

19、页第三十六页,共99页。(二)现代环境科学中的(二)现代环境科学中的科学、工程科学、工程(gngchng)与管理与管理在解决一个具体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各自的任务(rn wu)和作用。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以)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管理科学同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管理科学同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学一样,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guchn

20、g)中发挥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要作用。第36页/共98页第三十七页,共99页。阅读阅读(yud)材料:材料:在一次性餐盒污染防治中环境科学在一次性餐盒污染防治中环境科学(kxu)、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的体现、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的体现第37页/共98页第三十八页,共99页。研究塑料餐盒化学组分、潜在的有害成分(chng fn)、自然环境降解规律、对土壤、大气、景观的环境影响、等等研究制造污染较少的纸质餐盒或更容易(rngy)降解的塑料餐盒;研究塑料餐盒的工程填埋、处理、焚烧、资源化技术等等通过法规、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规范、控制和调整一次性塑料餐盒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其中涉及到一次性餐盒“

21、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中多个主体的利益和行为关系,形成(xngchng)表现为制度、机制、体系、体制等形式的相关主体的行为规则,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污染的目标一次一次性餐盒性餐盒环境环境科学科学环境环境工程工程环境环境管理管理各学科对一次性餐盒的研究各学科对一次性餐盒的研究第38页/共98页第三十九页,共99页。上海治理一次性餐盒污染的成功经验上海治理一次性餐盒污染的成功经验“三分三分(sn fn)钱钱”模式模式第39页/共98页第四十页,共99页。背景:背景:u在在20002000年之前,上海市白色污染比较严重,漂浮在黄浦年之前,上海市白色污染比较严重,漂浮在黄浦江上、遗弃在铁路两旁、散落在大

22、街小巷的一次性塑料江上、遗弃在铁路两旁、散落在大街小巷的一次性塑料餐盒,既严重影响市容又污染环境。餐盒,既严重影响市容又污染环境。u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政府在20002000年年6 6月专门颁布了月专门颁布了上海市一次性塑料餐盒管理办法上海市一次性塑料餐盒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上海按照该办法规定,上海按照“谁生产、谁处置谁生产、谁处置”的原则,由上海市环卫局作为的原则,由上海市环卫局作为管理部门向生产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厂家按每只管理部门向生产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厂家按每只3 3分钱的标准收取污染治理分钱的标准收取污染治理费,作为回收利用的经费。费,作为回收利用的经费。对策:对策:第40页/共98页第四

23、十一页,共99页。1 1分钱是付给回收者的劳务费分钱是付给回收者的劳务费u有了这有了这1 1分钱,废品回收人员每收集一个废餐盒就有了分钱,废品回收人员每收集一个废餐盒就有了1 1分钱的收益。于是,上海街头出现了一支专门收集一分钱的收益。于是,上海街头出现了一支专门收集一次性塑料餐盒的队伍。全市每天产生次性塑料餐盒的队伍。全市每天产生8080多万只一次性多万只一次性塑料餐盒中的塑料餐盒中的70%70%,约,约5656万只被他们收集起来。万只被他们收集起来。第41页/共98页第四十二页,共99页。1 1分钱是一次性餐盒处理处置的补贴分钱是一次性餐盒处理处置的补贴u在江苏昆山一家台商自筹资金在江苏昆

24、山一家台商自筹资金500500万元建立昆山保绿塑万元建立昆山保绿塑料再生处理公司,堆积如山的一次性餐盒被制造成为料再生处理公司,堆积如山的一次性餐盒被制造成为再生塑料粒子,这种再生产品在再生塑料粒子,这种再生产品在20002000年最初每吨售价年最初每吨售价800800元,而到元,而到20052005年,每吨售价年,每吨售价50005000元还供不应求。元还供不应求。第42页/共98页第四十三页,共99页。1 1分钱是管理部门的管理费和执法成本分钱是管理部门的管理费和执法成本u被用于在全市的被用于在全市的3030多个集中收集点、多个集中收集点、4 4个大型中转站,个大型中转站,相应的环卫人员和

25、运输车辆配置,以及他们的运行费相应的环卫人员和运输车辆配置,以及他们的运行费用,还有环卫执法人员日常执法和打击用,还有环卫执法人员日常执法和打击“黑餐盒黑餐盒”(不交(不交3 3分钱的餐盒)所需费用。分钱的餐盒)所需费用。第43页/共98页第四十四页,共99页。效果:效果:u从从20002000年到年到20052005年,上海市累计回收一次性餐盒年,上海市累计回收一次性餐盒1212亿余只,重亿余只,重6854t6854t,利用,利用它们制造再生塑料粒子它们制造再生塑料粒子3687t3687t,创效益,创效益18001800万元,昔日令人头疼的万元,昔日令人头疼的“白色垃白色垃圾圾”变成了变成了

26、“白色资源白色资源”。u从从20062006年开始,发泡塑料杯、泡沫面碗和托盘等多种新白色废弃物也将陆续年开始,发泡塑料杯、泡沫面碗和托盘等多种新白色废弃物也将陆续纳入上海回收再利用的范围。纳入上海回收再利用的范围。u而而“三分钱模式三分钱模式”的成功管理机制,也可在废塑料袋、一次性废旧电池、废的成功管理机制,也可在废塑料袋、一次性废旧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电脑等可资源化垃圾的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中进行推广和借鉴。旧家电、废旧电脑等可资源化垃圾的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中进行推广和借鉴。推广:推广:第44页/共98页第四十五页,共99页。u采取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手段,辅之以监督、检查、罚款等行政手段,构

27、建起一次性餐采取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手段,辅之以监督、检查、罚款等行政手段,构建起一次性餐盒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从而规范和控制了一次性餐盒在盒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从而规范和控制了一次性餐盒在“生产流通使用回收生产流通使用回收(hushu)处理处置处理处置”全过程中的物质流动,使其污染得到根本性控制。另外,通过这全过程中的物质流动,使其污染得到根本性控制。另外,通过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一次性餐盒污染的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应一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一次性餐盒污染的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应用。用。启发启发(qf):第45页/共98页第四十六页,共99页。二、环境二、环境

28、(hunjng)科学与环境科学与环境(hunjng)管理管理三、环境管理三、环境管理(gunl)的目的和任务的目的和任务第46页/共98页第四十七页,共99页。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rnli)环境文明调整环境行为 控制(kngzh)“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转变环境(hunjng)观念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第47页/共98页第四十八页,共99页。(一)转变环境(一)转变环境(hunjng)观念观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追求GDP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和道德环境无价分析的科学恶性(xng)消费传统观念传统观念绿色(l s)GDP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和道德环境有价、生态有价综合

29、的整体的科学节约型、环保型消费理想观念理想观念发展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学观消费观环境观念的转变:环境观念的转变:第48页/共98页第四十九页,共99页。环境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指导和培育这样一种文化,以取代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征服(zhngf)对象的文化,这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环境环境(hunjng)文化的建设:文化的建设:玛雅文明(wnmng)的覆灭中华文明发源地黄河三角第49页/共98页第五十页,共99页。第50页/共98页第五十一页,共99页。墨西哥境内保存墨西哥境内保存(bocn)较完好的一座玛雅金字塔较完好的一座玛雅金字塔第5

30、1页/共98页第五十二页,共99页。政政府府行行为人的人的人的人的社社社社会会会会行行行行为为企企业行行为公公众众行行为政府行为是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的总的国家的管理行为,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诸如制定政策、法律、策、法律、法令、发展法令、发展规划并组织规划并组织实施等实施等 个人在市场规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和交换的行为。企业行为是企业行为是指各种市场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业和生产者公众行为则是指公众公众行为则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等方面的行为。人人类类社社

31、会会(shhu)行行为为的的三三大大主主体体(二)调整(二)调整(tiozhng)环境行为环境行为 第52页/共98页第五十三页,共99页。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轻视环境公共责任轻视环境与可持续(chx)发展的战略地位 排污污染环境资源高消耗只关注经济利益、漠视环境和社会责任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浪费水电煤气漠视环境 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充足的环境预算重视政府的环境公共责任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清洁生产和零排放通过ISO14000认证循环经济关注企业环境形象、责任和道德(dod)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节约能源、资源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理想理想(lxing)行为行为 政府行为 企业行为 公众行为环境行为的转变:

32、环境行为的转变:第53页/共98页第五十四页,共99页。(三)控制(三)控制“环境社会系统环境社会系统(xtng)”中中的物质流的物质流 人人类类行行为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管管理理对对象象人物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环境社会系统”物质流环境环境管理管理的的对象对象 人类人类(rnli)社会内部谈管理:社会内部谈管理:环境环境(hunjng)管理:管理:第54页/共98页第五十五页,共99页。(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shngcn)方式,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建设人类环境文明 环境环境(hunjng)管理的三项任务管理的三项任务调整(tiozhng)环境行为 转变环境观

33、念 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根本根本直接直接具体方法和实践具体方法和实践人类社会新的生存方式人类社会新的生存方式(也称为环境文明和绿色文明(也称为环境文明和绿色文明)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最终目标:的最终目标:第55页/共98页第五十六页,共99页。第56页/共98页第五十七页,共99页。一、环境一、环境(hunjng)管理管理的主体的主体第57页/共98页第五十八页,共99页。三大(sn d)主体三大(sn d)主体政府政府企业企业公众公众第58页/共98页第五十九页,共99页。政府政府(zhngf)主导性力量。主导性力量。政府作为社会政府作为社会(shhu)(shhu)公共事务的管理主

34、体,包括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行政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行政机关。(在理论上它应还包括立法、司法等机关。(在理论上它应还包括立法、司法等机关。)(一)政府(zhngf)第59页/共98页第六十页,共99页。政府政府(zhngf)制定环境发展战略、设置环境保护(hunjng boh)机构、制定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全球性环境问题管理方面:对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社会作用(zuyng)于地球环境的行为进行管理政府第60页/共98页第六十一页,共99页。企业在社会(shhu)经济活动中是以追求利润为中心的独立的经济单位。(二)企业(qy)企业环境管理既与政府、公众

35、的环境管理行为互动企业环境管理既与政府、公众的环境管理行为互动(h dn),又发,又发挥着重要和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挥着重要和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第61页/共98页第六十二页,共99页。政府政府(zhngf)自身的环境管理:自身的环境管理:制定自身的环境目标、规划制定自身的环境目标、规划开展清洁开展清洁(qngji)(qngji)生产和循环经济、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和执行通过和执行ISO14000ISO14000对政府和公众的环境影响:对政府和公众的环境影响:设计和生产出绿色产品、设计和生产出绿色产品、开发绿色环保的先进开发绿色环保的先进(xinjn)(xinjn)技术技术和经营方式和经营方式企业

36、第62页/共98页第六十三页,共99页。公众包括个人与各种社会群体公众环境(hunjng)管理是公众参与的环境(hunjng)管理(三)公众(gngzhng)公众将在人类社会公众将在人类社会(shhu)(shhu)生活的各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发挥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个领域和方面发挥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第63页/共98页第六十四页,共99页。政府政府(zhngf)主要以散布在社会各行各业、主要以散布在社会各行各业、各种各种(zhn)岗位上的公众个体,以岗位上的公众个体,以及以某个具体目标组织起来及以某个具体目标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的行为来体现。的社会群体的行为来体现。更多的情况下,公众通过自更多的情况下

37、,公众通过自愿组建各种社会团体和非政愿组建各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来参与环境府组织来参与环境(hunjng)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机构。机构。公众第64页/共98页第六十五页,共99页。二、环境二、环境(hunjng)管理的管理的对象对象第65页/共98页第六十六页,共99页。(一)作为环境管理(gunl)对象的政府行为根据(gnj)其性质,政府行为分三大类:1 相对(xingdu)于其他行为主体(如企业、公众等)的国内行为2 3作为国家和社会意志的代表,与其他政府之间的行为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其职能部门之间的“内部”行为第66页/共98页第六十

38、七页,共99页。政府作为投资者为社会(shhu)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 作为投资者为社会提供一般(ybn)的商品和服务政府行为的主要(zhyo)内容有:12 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及相应的经营和管理权3 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对市场进行政策干预4第67页/共98页第六十八页,共99页。政府(zhngf)决策的科学化政府(zhngf)决策的民主化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j)方面:12政府施政的法制化3政府行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又不易察觉,既可以有重大的正面影响,又可能有巨大的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第68页/共98页第六十九页,共99页。(二)作为环境(

39、hunjng)管理对象的企业行为 从事生产(shngchn)、交换、分配、投资 企业行为(xngwi)可以概括为:1通过向社会提供物质性产品或服务获得利润的活动2 以追求利润为中心,对外部变化做出自主反映的活动 3第69页/共98页第七十页,共99页。企业是资源、能源(nngyun)的主要消耗者 企业是污染物的主要(zhyo)产生者、排放者和主要(zhyo)治理者12企业(qy)是经济活动的主体3企业行为对资源环境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70页/共98页第七十一页,共99页。企业调控自身行为(xngwi)的角度政府对企业行为(xngwi)调控的角度12公众(gngzhng)对企业行为调控的角度

40、3 要防止或减轻企业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行为是环境管理行为重要关注的对象。第71页/共98页第七十二页,共99页。公众和公众行为是政府行为和企业(qy)行为的对象公众行为是和政府(zhngf)行为、企业行为并列的重要行为,体现在:1 涵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远不能被前两者替代(tdi)包含2(三)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行为 作为国家和社会意志的代表,与其他政府之间的行为3第72页/共98页第七十三页,共99页。个体对物品和服务(fw)的需要,是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根源公众的生活(shnghu)方式对环境问题的影响重大12 公众行为影响(yngxing)政

41、府和企业行为3公众行为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73页/共98页第七十四页,共99页。公众调控(dio kn)自身行为的角度政府(zhngf)对公众行为调控的角度12企业(qy)对公众行为调控的角度3要解决公众行为可能造成和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74页/共98页第七十五页,共99页。三、环境三、环境(hunjng)管理管理的内容的内容第75页/共98页第七十六页,共99页。企企业业(qy)公公众众(gngzhng)政政府府(zhngf)(一)按管理领域划分管理领域,是指环境管理行动要落实到的地方,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的什么地方、人类活动中的什么方面。要要素素管管理理

42、产产业业管管理理区区域域管管理理政政府府、企企业业、公公众众管管理理第76页/共98页第七十七页,共99页。(二)按环境(hunjng)物质流划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水资源环境管理土地资源环境管理海洋资源环境管理森林资源环境管理草原资源环境管理生物多样性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 流域环境管理 地区环境管理农村环境管理 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 国家环境管理小城镇环境管理 社区环境管理 全球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服务业环境管理第四产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大气环境管理水体环境管理固废环境管理噪声环境管理辐射环境管理物质流方

43、向物质流方向第77页/共98页第七十八页,共99页。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z rn z yun)环境管理环境管理自然资源自然资源(z rn z yun)(z rn z yun)的环境管理实质是管理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实质是管理自然资源(z rn z(z rn z yun)yun)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行为,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行为,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环境管理的是环境管理的起点和首要环节。起点和首要环节。第78页/共98页第七十九页,共99页。产业活动是人类社会通过社会组织和劳动将开采产业活动是人类社会通过社会组织和劳动将开采出来的自然资源进行提炼、加工、转化,生

44、产人类所出来的自然资源进行提炼、加工、转化,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需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guchng)(guchng)。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不恰当的产业活动是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不恰当的产业活动是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产业环境管理目的是创建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环境管理目的是创建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guchng)(guchng)。2产业环境产业环境(hunjng)管理管理第79页/共98页第八十页,共99页。废弃物废弃物(环境废弃物环境废弃物)是指人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

45、中开采自然资源,类从自然环境中开采自然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转化、流通、消费后产生并排放到自并对其进行加工、转化、流通、消费后产生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的有害的物质或因子。然环境中去的有害的物质或因子。废弃物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运用各种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运用各种环境管理的政策和技术方法,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向自然环境中的政策和技术方法,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向自然环境中的排放,或者使排放的废弃物能与自然环境的容纳能力的排放,或者使排放的废弃物能与自然环境的容纳能力(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xitio),达到保证环境质,达到保证环境质量的目的。

46、量的目的。3废弃物环境废弃物环境(hunjng)管理管理第80页/共98页第八十一页,共99页。区域环境区域环境(q y hun jn)管理可以看作是前三类环境管理在某一管理可以看作是前三类环境管理在某一个特定区域的综合或集成。个特定区域的综合或集成。区域环境区域环境(q y hun jn)管理是环境管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4区域环境区域环境(q y hun jn)管理管理第81页/共98页第八十二页,共99页。第82页/共98页第八十三页,共99页。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xngchng)与发展与

47、发展第83页/共98页第八十四页,共99页。(一)把环境问题(一)把环境问题(wnt)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wnt),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公害”问题,即局部的污染问题环境管理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实质上只是(zhsh)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成 了治理污染的代名词。表现在:单纯(dnchn)治理颁布条例科学探索技术研究第84页/共98页第八十五页,共99页。最重要(zhngyo)的进步:认识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性 这一时期环境管理思想和原则:“外部性成本内在化”环境评价、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蓬勃发展(二)把环境(二)把环境(hunjn

48、g)问题作为经济问问题作为经济问题,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但是,对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jnxng)小修小补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第85页/共98页第八十六页,共99页。(三)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三)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系(gun x)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1992年联台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tnggu)里约宣言“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不同的领域里进行了探索:LCAMIP第86页/共98页第八十七页,共99页。二、环境管理学概念二、环境管理学概念

49、(ginin)、内涵及内涵及其特点其特点第87页/共98页第八十八页,共99页。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管理人类作用于环境的社会行为(xngwi)的理论和方法,以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一)概念(ginin)、内涵第88页/共98页第八十九页,共99页。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实践实践研究环境管理的研究环境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理论、方法和技术指指 导导 环境管理学是一门为环境管理提供(tgng)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以及技术依据的科学。第89页/共98页第九十页,共99页

50、。(二)特点(tdin)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chuntng)学科交叉、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环境环境(hunjng)管理学是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学是综合性的科学 环境管理学是新兴的、正在发展的科学环境管理学是新兴的、正在发展的科学 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系统系统特点特点第90页/共98页第九十一页,共99页。阅读阅读(yud)材料:材料:环境环境(hunjng)管理、资源管理、管理、资源管理、生态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生态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第91页/共98页第九十二页,共99页。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生态管理都是研究与自然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生态管理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