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脑瘫翻身训练.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476241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脑瘫翻身训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儿脑瘫翻身训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脑瘫翻身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脑瘫翻身训练.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儿脑瘫翻身训练小儿脑瘫翻身训练翻身翻身翻身是由卧位向直立位动作发育的中继,是更广泛接触外界空间的准备,打好这一阶段的基础,对今后的站、行有重要的作用。翻身训练的意义翻身训练的意义只有翻身运动完成,躯干立直反射才能出现,股膝关节的屈曲和支持动作才能完成。为坐位平衡打基础。翻身训练的目的翻身训练的目的促进躯体回旋运动完成,促使非对称性姿势的消失。翻身的发育翻身的发育36个月为翻身的发育期,翻身的发育过程包括以下四项(1)颈立直反射动作,主要见于新生儿,是在拥抱反射与颈立直反射支配下,由于肌紧张分布差造成的;(2)头背屈,角弓反张:翻身动作从肩向一侧回旋开始,脊柱伸展,头背屈呈角弓反张,多只能翻至

2、侧卧位;翻身的发育翻身的发育(3)自动翻身:属皮质下支配,多无目的性,以骨盆带抬高,躯干屈曲开始,可完成整个翻身动作;(4)有目的翻身:在皮质的支配下有目的性翻身,肩与骨盆可同时向一侧回旋,并可成四爬位或坐位,动作可灵活调节。不会翻身的患儿的发育多停留在前两项,说明处在原始反射支配下,中脑和皮质水平的立直和平衡反应未发育成熟。翻身的条件翻身的条件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说,翻身完成的条件为:躯干直立反射出现;紧张性颈反射(ATNR及STNR)、紧张性迷路反射(TNR)、等原始反射消失;股膝关节屈曲;躯干回旋运动良好;肘关节、膝关节支撑(四爬位)的实现。翻身训练流程翻身训练流程俯卧位抬头训练肘手支撑

3、训练手眼协调训练仰卧位至俯卧位翻身训练俯卧位至仰卧位翻身训练仰俯卧位的平衡反应训练促躯干立直反射的出现及股膝关节促躯干立直反射的出现及股膝关节屈曲的训练方法屈曲的训练方法人体立直反射的调节是在中脑进行的,通过调正反应的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确位置。在大脑皮层抑制功能发育完善前,是儿童完成翻身、起坐、手足支撑的关键时期。立直反射主要包括视性、迷路、颈立直反射等。A A 仰卧位肩部控制翻身训练仰卧位肩部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双臂上举过头,将两臂左右交叉,后方侧上肢向欲翻向侧用力,从而带动患儿身体旋转,完成一次肩控式翻身动作。翻身过程中注意避免头部过度伸展,纠正肩

4、部异常姿势后再进行。B B 俯卧位肩部控制翻身训练俯卧位肩部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俯卧位,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双上肢前臂,将两臂左右交叉,后方侧上肢向欲翻向侧用力,从而带动患儿身体旋转,完成一次肩控式翻身动作。C C仰卧位骨盆控制翻身训练仰卧位骨盆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握其小腿,屈曲单侧的髋和膝带动骨盆,向左翻时右下肢屈曲,身体向左侧回旋,同时向下牵拉屈曲侧的下肢,身体回旋至俯卧位。D D俯卧位骨盆控制翻身训练俯卧位骨盆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俯卧位,一侧上肢上举,另一侧上肢自然屈曲,治疗师握其小腿,屈曲单侧的髋和膝带动骨盆,向左翻时右下肢屈曲,身体向左侧回旋,同时向下牵拉屈曲侧的下肢,身体

5、回旋至仰卧位。E E长坐位训练长坐位训练患儿背靠墙或使用椅背成角的坐具,长腿坐以缓解下肢痉挛,使髋关节充分屈曲。F F双下肢被动伸展训练双下肢被动伸展训练患儿仰卧于床上,治疗师站于床前,使患儿双腿抵住治疗师身体,治疗师握住其双膝,使患儿膝关节伸直,再轻轻前倾,屈曲髋关节。注意训练过程中患儿臀部不要离开床面。G G上田正下肢法(右下肢法)上田正下肢法(右下肢法)由三种手法组成,患儿取仰卧位,伸展相:治疗师右单膝立位坐,左手拇指及食指对准患儿内外踝,握住足跟,使患儿髋及膝关节轻度屈曲,右手拇食指握住前足部,向膝的方向推足跟的同时使踇指屈曲保持3分钟;屈曲相:使患儿髋关节呈屈曲位,膝关节屈曲位,踝关

6、节内翻、背屈位,踇指伸展位。伸展-屈曲相交替:治疗师使患儿踝关节背屈,然后在跖曲,如此反复交替进行15次,然后使患儿踝关节跖曲,保持3分钟。本手技可降低下肢肌张力,注意伸展相时足跟要充分,但要防止前足部跖曲。(二)促躯干回旋运动实现的训练(二)促躯干回旋运动实现的训练方法方法良好的体轴回旋需要相关肌群的正常协同,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往往由于脊柱两侧肌群的肌紧张与无力而不能完成。A A球上俯卧位至侧卧位翻身球上俯卧位至侧卧位翻身患儿俯卧于球上,治疗师在其身体一侧,一手扶患儿肩,一手扶腹部,双手协同患儿俯卧于球上,治疗师在其身体一侧,一手扶患儿肩,一手扶腹部,双手协同用力使患儿从俯卧位转为侧卧位。两侧

7、交替进行。翻身训练中应避免头部的过度伸展。B B主动翻身训练主动翻身训练患儿取仰卧位,以玩具逗引其翻身至侧卧位,再逗引其主动翻身至俯卧位。C C楔形垫躯干回旋训练楔形垫躯干回旋训练患儿仰卧于楔形垫的斜面上,用斜面来辅助完成患儿躯干的旋转动作。在斜坡上完成翻身动作,以促进躯干回旋模式的建立。D D被单内体轴回旋训练被单内体轴回旋训练患儿仰卧于被单内,治疗师缓慢提起被单的一头,使患儿向侧方滚动,辅助患儿完成在被单内的翻身动作,以促进其体轴回旋模式的建立。控制头部翻身,控制下颌翻身控制头部翻身,控制下颌翻身控制下颌用力方向与翻身方向相反,头部控制时注意颈部旋转幅度不可过大,防止扭伤VojtaVojt

8、a反射性翻身反射性翻身出发姿势:患儿仰卧,头部正中或向一侧旋转30度,颈部伸展、头部略前屈,颜面侧上肢伸展、后头侧上肢屈曲,或者两侧上肢呈自由伸展姿势。两侧下肢轻度外展、外旋,髋关节与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头部、颈部、躯干成一条直线。诱发带诱发带主诱发带:在颜面侧胸部,乳线(锁骨中线)上,膈肌附着从附近,即错哦、从乳线划一直线,与第7、8肋间(相当于剑突水平)划一横线的交点,约相当于在小儿乳头下两横指与乳头外侧一横指交点处。可以上下左右移动1 cm。刺激时向躯干内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压迫性刺激。治疗师多用拇指尖端与诱发带部位呈近于垂直的方向,持续性地由小到大给予刺激,注意指甲必须剪短,手指不可来回移动,以防止产生疼痛。辅助诱发带辅助诱发带1)后头侧肩峰:向主诱发带方向给予刺激。2)下颌骨:向颜面方向给予压迫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