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交通路桥规范大全》JTS167-6-2023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pdf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7475396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交通路桥规范大全》JTS167-6-2023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3交通路桥规范大全》JTS167-6-2023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交通路桥规范大全》JTS167-6-2023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交通路桥规范大全》JTS167-6-2023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pdf(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J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S 167-6-2011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Port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de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or large diameter post tensioned prestress concrete cylinder pile 2011-08-29发布2012-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 167-6-2011 主编单位: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

2、运输部施行日期:2012年1月1日A鼠.支il*版社2011.北京关于发布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 167-6-2011)的公告2011年第52号现发布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本规程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S167-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T 2617)同时废止。本规程由交通运输部组织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修订说

3、明修订说明本规程是在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261-97)的基础上,经深入调查研究、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总结近年来大管桩开发、生产与应用的最新成果,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并结合我国港口工程特点和发展需要编制而成。本规程主要包括大管桩设计、管节制作、大管桩拼接、大管桩储运和大管桩沉桩等技术内容。本规程的主编单位为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4、(JTJ 261-97)白发布实施以来,对控制大管桩制作和施工质量,扩大大管桩应用范围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水运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采用大管桩作桩基础的新型码头结构不断出现,大管桩新品种也不断被开发研制,此外,大管桩在海洋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原规程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大管桩设计、制作和施工的发展需要。为此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中交上海兰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261-97)进行修订。本规程共分7章和5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程编写人员分工如下:1总则:周国然王何汇金建吕2术语:王何汇周国然王涛3大管桩设计:吴锋时蓓玲曹称宇

5、4管节制作:丁捍东张水涛胡金雄5大管桩拼接:张水涛丁捍东胡金雄6大管桩储运:胡金雄丁捍东张水涛7大管桩沉桩:曹金宝玉涛附录A-B:吴锋时蓓玲附录C:丁捍东附录D:曹金宝附录E:王涛本规程于2010年10月19日通过部审,2011年8月29日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技术管理处,邮政编码:100736)和本规程管理组(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洪路829号,中交上海兰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00032),以便再修订时参考。目次目次

6、123335777889011112346666777890461 11111111111111且111121斗中句句,中也匕-MH系制关法f7力方盯能验Hm弯试时抗度d与强输险号力结川运验.检uuuhu型轴粘料护和检具拉张量UUHUH桩桩拉资航仲士特财届tf线踉剂咣叫叫做运报椭札航吨剧精蜻怔户的设般算造作材模凝型吊节拼绞具结接浆管储内内运沉般桩量翩翩翩恤桩一计构制原钢混成起管桩钢锚粘拼压大桩场场装桩一沉质则语管节管管管ABCD总术大123管123456412345大jjj大J2111444444卫555555666711录录录录1234567附附附附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

7、规程(JTS167-t-2011)附录E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27)附加说明本规程主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28)附条文说明.(30)2 1总贝IJ1总则1.0.1 为保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1.O.2 本规程适用于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的设计与施工,船厂水工建筑物工程、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可参照使用。1.0.3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O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6-2011)2术语2.0.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la

8、rge diameter post tensioned prestress concrete cylin-der pile 采用复合工艺生产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亦称大管桩02.0.2 管节pile section 用于拼接混凝土管桩的单位节段O2.0.3 复合工艺composite technology 制作混凝土管节过程中采用的离心一振动一辐压复合成型工艺。2 3 大管桩设计3 大管桩设计3.1一般规定3.1.1 大管桩上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3.1.2 港口工程大管桩在海水环境中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

9、于50年,设计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结构应进行专项耐久性设计。有抗冻要求的大管桩的使用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1.3 嵌岩大管桩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 167)的有关规定。3.2计算3.2.1 大管桩应对施工期和使用期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抗裂验算。3.2.2 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抗裂验算时,应根据大管桩实际受力状况按表3.2.2的规定进行。如承受较大扭矩作用时,尚应对受扭状况进行验算。大管桩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抗裂验算项目表表3.2.2受力状况正截面受压正截面受拉正截面受弯受压桩轴心压力、锤击沉受拉桩轴心拉力、锤击沉吊运或其他阶段产生作用和作用效应桩压应力

10、、受压桩轴心压力桩拉应力、受拉桩轴心拉力的弯矩与弯矩组合与弯矩组合3.2.3 大管桩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抗裂验算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3.2.3.1 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9毛O3.2.3.2 结构计算不应考虑非预应力钢筋。3.2.3.3 预应力主筋应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的强度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的有关规定。其张拉控制应力宜满足下式要求:n O.70J;,tk(3.2.3-1)式中m一一张拉控制应力值(MPa),考虑各项预应力损失,con可

11、提高0.05J;,tk;J;,tk一一钢绞线强度标准值(MPa)。3.2.3.4 在计算结构截面应力和钢绞线控制应力时,钢绞线在施工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宜根据试验确定。如元试验资料可按式(3.2.3-2)计算,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士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B-2011)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的有关规定。L11+12+13+14+15+(3.2.3-2)式中L一一钢绞线在施工阶段总预应力损失值(MPa),当计算值小于100MPa时,取100MPa;11一一锚具变形和钢绞线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MPa);u一一钢绞线与预留孔道壁之间摩阻力引

12、起的预应力损失值(MPa);加热养护时,钢绞线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MPa),对于大管桩取0;叫一一钢绞线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MPa);叫一一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MPa);叫一一用螺旋式预应力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MPa),对于大管桩取0。3.2.4 进行大管桩端部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抗裂验算应考虑钢绞线的应力传递长度对实际预应力值的影响。预应力值在大管桩端部可取零,在距大管桩端部1.0m处可取有效预应力值,其间可按线性分布取值。3.2.5 常用大管桩的型号、规格和力学性能可按附录A采用。3.2.6 大管桩进行

13、锤击沉桩拉应力验算时,应满足下式要求:s,:;兀+ZEpc(3.2.6)式中s一一锤击拉应力分项系数,取1.15;s一一锤击拉应力的标准值(MPa),该值根据锤能、锤击速度大小、桩垫软硬程度、桩长、组合钢管桩长度和地质条件等综合确定,可取8.0 11.0 MPa,带有较长钢管桩的组合桩应取较大值;J;一一-大管桩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MPa);pc一一大管桩混凝土有效预应力值(MPa);pc一一混凝土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3.2.7 大管桩进行锤击沉桩压应力验算时,应满足下式要求:pp:;!c(3.2.7)式中p一一锤击压应力分项系数,取1.1;p一一大管桩锤击沉桩时的总压应力标准值(

14、MPa),根据桩端支承性质、桩截面大小、桩长、选用的桩锤锤击能量和地质条件等综合确定,其上限值可取25.0MPa:fc一一大管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0 3.2.8 大管桩的单桩轴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 167-4)的有关规定。3.2.9 大管桩同时承受轴力和水平力作用时应考虑轴力对桩抗弯能力的影响,常用的大管桩轴力与抗弯能力的关系见附录Bo4 3 大管桩设计3.3构造3.3.1 大管桩(图3.3.1)主筋应采用在每个预留孔道中设置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的形式。L d D A-A截面图3.3.1大管桩结构图(mm)d-大管桩内径

15、;D-大管桩外径;n-管节数目;l-铜管桩长度;L-桩长3.3.2 大管桩主筋应沿周边均匀布置,且不宜少于16根。3.3.3 预应力钢筋的预留孔应符合下列规定。3.3.3.1 钢绞线预留孔截面积应按钢绞线截面积的2.3-3.5倍控制。3.3.3.2 预留孔中心间距不应小于160mmo3.3.4 管节纵向架立钢筋和箍筋应采用HPB235钢筋,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的有关规定。3.3.5 管节纵向架立钢筋冷拔后直径不应小于7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箍筋两端圈应为平圈,中间圈应为螺旋环向圈,桩顶管节环向筋螺距可取50mm,基本管节两端1m范围内螺距可取50

16、mm,中间范围可取100mmo3.3.6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60。3.3.7 管节壁厚不得小于130mmo3.3.8 大管桩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o3.3.9 大管桩拼接应采用粘结剂。拼接接缝处粘结后的强度应高于管节混凝土设计强度。3.3.10 预留孔道应采用压力灌注水泥浆体,浆体应密实,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40MPa。5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2011)3.3.11 根据工程的需要,大管桩桩端可采用不超过500mm的钢桩靴或采用组合桩型式(图3.3.11)。钢桩靴或组合桩的钢管直径、长度、钢板厚度与材质、桩端结构型式和锚具保留数

17、量应根据施工和地质条件确定。3 4 5 6 7 图3.3.11大管桩钢桩靴、组合桩型式1-铜管桩或钢桩靴;2-钢绞线;3-钢绞线锚具;4-锚垫板;5-加筋板;6-管桩外壁;7-管桩内壁3.3.12 桩顶管节宜设置钢板套箍,也可采用纤维混凝土制作。3.3.13 桩顶管节适当部位应设置排气、排水孔。6 4管节制作4管节制作4.1原材料4.1.1 管节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水泥品种可采用硅酸盐水泥P.II型、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水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有关规定。熟料中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应大于10%。4.1.2 细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天然河砂

18、。河砂应为细度模数3.0-2.6的中砂。细骨料杂质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 202)的有关规定。4.1.3 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石料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倍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碎石的粒径应为5-20mm,且应采用二级配,其中5-16mm与10-20mm粒径的比例应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确定。粗骨料的物理性能与杂质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 202)的规定,其中压碎值不宜大于8%,粒径5mm以下含量不宜小于6%。4.1.4 外加剂可经试验选定,也可根据经验确定,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棍凝土施工规范(JTS 202)的

19、有关规定。4.1.5 拌和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 202)的有关规定。4.1.6 管节采用的构造钢筋应符合第3.3.4条和第3.3.5条的规定。4.2钢模4.2.1 管节钢模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4.2.1.1 钢模应满足成型混凝土管节的相应尺寸要求,制作简单,装拆方便,定位准确,固定可靠04.2.1.2 结构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模板应平整光滑,简体应选用弹性和焊接性能好的材料,筒体合缝口应平顺严密,自然放松时能张开40-50mm。4.2.1.3 钢模端盖宜采用铸钢,且应有足够的刚度,表面应平整光滑;钢模锁紧端盖的拉杆,宜选用抗拉强度高且质轻的合金钢。4.2.1.

20、4 钢模制作完毕,应进行静平衡力矩试验,不平衡力矩不应大于2N.mo 4.2.1.5 钢模制作完毕,应对各项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技人使用。4.2.2 钢模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2的规定。7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2011)钢模允许偏差序号项日钢模简体长度2 钢模内径3 钢模内径困度4 钢模跑轮圈、振动圈外径同轴度5 合缝口间隙6 钢模板面纵向直线度7 钢模端盖端面平面度8 钢模端盖面相对于钢模内径的垂直度4.3混凝土4.3.1 管节混凝土应满足下列要求:(1)强度等级不小于C60;(2)胶凝材料用量400-500kglm3;(3)混凝土拌合物水

21、胶比不大于0.35;(4)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25-35s;(5)混凝土密度大于2500kglm3o4.3.2 管节混凝土耐久性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抗冻要求的抗冻等级不低于F350;(2)电通量不大于1500C;(3)氯离子扩散系数不大于3.0 xlO-12m2/so 4.4 成型与养护4.4.1 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表4.2.2允许偏差(mm):t2+4-1 1 0.3 31m 0.15 0.4 4.4.1.1 钢筋笼应采用冷拔钢筋,并应采用钢筋笼自动编织机按设计尺寸制作成型。4.4.1.2 每一管节长度的钢筋笼脱焊点不得多于4个。如发现有两圈脱焊应停止生产并对设备进行维修。4.

22、4.2 钢筋笼制作、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满足表4.4.2的要求。钢筋笼制作、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4.4.2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单元和数量单元检验方法测点l 钢筋骨架长度2 用钢尺量直径两端处每类构件抽查:t5 用钢尺量两端及中部垂直两2 钢筋笼直径109毛,且不少于3件6 直径8 4管节制作续上表序号项日允许偏差(mm)检验单元和数量单元检验方法测点3 箍筋间距用钢尺量两端及中部连续三档:t1O 3 4 纵向钢筋间距每类构件抽查各取大值5 钢筋保护层10%,且不少于3件用钢尺量侧面:t5 4 6 钢筋笼离端盖距离用钢尺量两端各两点4.4.3 管节所使用的钢筋笼垫块宜采用高密

23、度聚乙烯塑料压制成卡式垫块。4.4.4 钢模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4.4.4.1 装模前,合缝口杂物、残留在钢模内侧、端盖内侧及内环面和橡胶套管外表面的混凝土和浮浆应清除干净,脱模剂应涂刷均匀O4.4.4.2 端盖内侧与筒体外侧之间应紧密配合。4.4.4.3 塑料垫块与钢筋笼必须卡紧,钢筋笼纵向架立钢筋与制孔拉杆必须错开,严禁钢筋笼触及预留孔胶管。钢筋笼的端头与端盖应保持20-30mm的问距。4.4.4.4 拉杆螺母上紧扭矩应为O.25-O.30 kN.m 0 4.4.5 管节混凝土布料及成型应符合下列规定。4.4.5.1 混凝土布料应均匀、饱满、连续进行、一次完成04.4.5.2 管节成型应

24、采用复合工艺。4.4.6 管节成型后,吊离成型机座时,应平稳、轻放,严禁碰撞,并应对管节内壁面进行收面处理。4.4.7 管节采用蒸汽养护时,选择立式方法应在钢模外套保温罩,在管节内通蒸汽养护;选择卧式方法应在坑池加盖通蒸汽养护。蒸汽养护制度应根据各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季节经试验后确定。管节不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的有关规定。4.4.8 脱模应在专用平台上进行,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0 4.4.9 管节脱模后应根据各地区条件水养7d或潮湿养护lOd。水养池养护管节应使用淡水,水面应高于管节最高处20mm以上。4.5 起吊、堆

25、存和运输4.5.1 管节堆存场地应平整、坚实。4.5.2 堆存和运输时管节间应采取防止碰撞的缓冲措施。4.5.3 管节多层堆存时,堆存层数应根据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和堆垛稳定性确定。1200mm的管节堆存层数不宜超过4层,1400mm的管节堆存层数不宜超过3层。各层的垫木应位于同一垂直面O4.5.4 管节起吊宜采用起吊专用工具,吊运应保持平稳、减少震动、避免碰撞。4.5.5 管节装船或装车运输时,应在船舶或车辆底层及层间设置垫木,垫木材料应相同,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长途运输时,尚应进行整体加固。船舶运输管节堆放层数,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2011)1

26、200mm的管节不宜超过4层,1400mm的管节不宜超过3层。4.6 管节质量检验4.6.1 管节成型过程中必须留样制作试件测定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试件的留样和养护条件应与管节相同O4.6.2 混凝土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的有关规定执行。混凝土的合格标准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的有关规定执行。混凝土强度试件的留取样每工班应取3组,其中一组测定管节脱模强度,一组测定管节所需张拉强度,一组测定管节龄期28d的强度。4.6.3 管节外壁面严禁出现裂缝。4.6.4 管节内壁面的干缩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mm,深度不得大于10mm

27、,长度不得超过管节外径的0.5倍。4.6.5 管节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满足表4.6.5的要求。管节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4.6.5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单位和数量单元检验方法(mm)测点1 外周长士10用钢卷尺测量两端2 长度:t3 用钢尺测量+10 3 壁厚2 用钢尺测量两端O 每节4 管节端面倾斜D/l000 用钢角尺测量5 管壁端面倾斜8/1 用钢角尺测量6 管节圆度5 4 用钢尺测量两端注:为壁厚,D为管节外径,单位均为mmo10 5 大管桩拼接5 大管桩拼接5.1钢绞线5.1.1 钢绞线的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

28、4)的有关规定。5.1.2 钢绞线材料应保持清洁,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和锈蚀。进场后需长时间存放的应安排定期的外观检查。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等;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180d,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垫枕木并用油布覆盖等有效措施。5.1.3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大管桩的孔道长度、锚夹具厚度、切割块长度、千斤顶长度和外露长度等因素的影响。钢绞线的下料,宜采用高速砂轮机切剖,不得采用电弧或乙快一氧气切割。严禁将扭曲或折弯的钢绞线调直后使用。5.2 锚具与夹具5.2.1 钢绞线锚具和夹具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

29、的适用性,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有关规定,同时其结构型式应满足大管桩设计构造要求。5.2.2 钢绞线锚具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锚具应满足二次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操作要求。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切割块应按设计图纸加工验收,应满足锚具、夹具放置的要求,同时应设置压浆孔或排气孔,压浆孔截面面积应保证浆体的畅通。5.2.3 锚具、夹具的存放、搬运均应妥善保护,避免锈蚀、站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临时性的防护措施应不影响安装操作的效果和永久性防锈措施的实施。5.3粘结剂5.3.1 粘结剂固化后,龄期14d的粘结剂

30、胶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70MPa,抗拉强度不应小于30MPa,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 2567)的有关规定执行。5.3.2 粘结剂拉伸强度不应小于lOMPa,试验应按附录C执行。接头固化后,其胶接处的正拉粘结强度应大于管节混凝土本体劈裂抗拉强度。5.3.3 粘结剂配比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粘结剂的适用期应控制在60-120min,固化时间宜控制在仙。20-24h粘结剂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o11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B-2011)5.3.4 粘结剂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胶体抗压强度、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1)选用新的

31、粘结剂类型;(2)选用新批量粘结剂;(3)特殊情况下进行自行配置粘结剂;(4)粘结剂适用期已过;(5)粘结剂质量不确定的其他情况。5.4 拼接与张拉5.4.1 张拉所用的拉伸机与油压表应配套使用,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确定张拉力与油压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油压表精度不宜低于1.5级,校验设备仪表精度允许偏差为士2%。校验时拉伸机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张拉设备的校验期限不应超过6个月且张拉次数不得超过200次。张拉设备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后,必须重新校验。5.4.2 管节拼接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且龄期应大于14d,管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

32、的有关规定。5.4.3 管节拼接时应将管节端面表层水泥浮浆磨除,端面应平整、无明显缺损和油污。预留孔道应洁净畅通。5.4.4 管桩拼接前应对拼接台车进行检查和调整。拼桩时管节的预留孔应按标识一一对应。管节的胶接面和外侧倒角应进行表面清洁处理,干燥的状态下粘结剂应均匀饱满刮涂在胶接面上。管节合拢后应将管节端面内外侧用粘结剂补平,并采取防粘结剂流淌的措施。5.4.5 钢绞线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5.4.5.1 钢绞线应采用应力控制法张拉,同时校核钢绞线的伸长值。5.4.5.2 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绞线超张拉时,控制应力值应不大于0.75倍钢绞线强度标准值。5.4.5.3 钢绞线张拉

33、应对称、同步、缓慢进行。5.4.5.4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应分2次进行。管桩第1次张拉后、第2次张拉前不得吊运或移动。5.4.5.5 第2次张拉时粘结剂抗压强度值应大于30MPa,且第2次张拉力控制值与设计张拉力的偏差不得大于3%0 5.4.5.6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不应出现断丝或滑丝现象。5.4.6 钢绞线伸长值应符合下列规定。5.4.6.1 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的差值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且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大于6%时,应暂停张拉,并应查明原因,采取调整措施。5.4.6.2 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可按下式计算:12 PnL I1L=一二ApEp(5.4.6-1)5 大管

34、桩拼接式中i1L-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mm);Pp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N);L一一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Ap一一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m2);Ep一一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0 5.4.6.3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实际伸长值可按下式计算:i1L=i1L 1+i1L 2+i1L 3(5.4.6-2)式中i1L一一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实际伸长值(mm);i1L1-第1次张拉时从初应力至第1次张拉间的实测伸长值(mm);i1L 2一一第2次张拉时从第1次张拉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i1L3一一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根据初应力和产生i1L1的张

35、拉应力的比值推算确定。5.4.6.4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稳定状态下进行。张拉端预应力钢绞线的回缩值与锚具变形值之和不应大于6mmo5.4.7 钢绞线锚固后张拉力的作用线应与孔道中心线重合。5.5 压浆与放张5.5.1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孔道应及时压浆。5.5.2 水泥浆体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5.5.2.1 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水泥品种可采用硅酸盐水泥P.11型、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I75)等的有关规定。熟料中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应大于10%05.5.2.2 拌和用水和经试验选定的外加剂、膨

36、胀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的有关规定。5.5.3 水泥浆体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5.5.3.1 水泥浆体在使用前和压浆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宜采用不低于1000r/min高速搅拌机拌和,且采用不低于100r/min的低速拌和筒储备。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5.5.3.2 水胶比不应大于0.35。5.5.3.3 水泥浆可使用时间应控制在30min内稠度宜控制在16-20so 5.5.3.4水泥浆拌和后弛的泌水率应小于2%,且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水泥浆吸收。5.5.3.5 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人适量膨胀剂,自由膨胀率宜控制

37、在5%-10%0 5.5.4 高温季节拌浆时应采取适当降温措施。大管桩温度低于50C或以后48h内可能降至50C以下时应对大管桩加热,且拌浆应采取保温措施。5.5.5 孔道压浆应符合下列规定。5.5.5.1 压浆前应在大管桩的预留孔道两端安装阀门,并采用0.2MPa压力水检查桩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B-2011)身与接缝是否漏水,同时清洁孔道。压水检查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预留孔道内积水吹出。5.5.5.2 压浆顺序宜从下层孔道逐渐向上层孔道进行。水泥浆由桩的一端向桩的另一端压送,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待出浆口流出浓浆后关闭出浆口阀门,并

38、应保持0.4-0.6MPa压力不少于2mino5.5.5.3 保压阀门应在水泥浆体初凝后方可拆除。5.5.6 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不密实应及时处理。压浆时,每1工班应留取不少于2组试件,其中1组标准养护7d,其余标准养护28d,其抗压强度分别应不小于28MPa和40MPao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的有关规定执行。5.5.7 压浆后水泥浆抗压强度达到28MPa或水泥浆体与钢绞线的粘结力达到0.2kN/mm之前,大管桩不得以任何方式移动或吊运。5.5.8 放松锚具、夹具可采用乙快一氧气切割的方法但其切割点应距锚具50mm以上,并应采取防止产生退火或

39、回火现象的措施。退火或回火的锚具、夹具不得再次使用。5.5.9 切割放张钢绞线应对称、相互交错进行。5.5.10 桩顶管节切割后的钢绞线不得突出大管桩端面,低于大管桩端面时宜用环氧胶泥补平。5.6 大管桩质量检验5.6.1 大管桩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的有关规定。5.6.2 大管桩制作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表5.6.2的规定。大管桩制作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表5.6.2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单元和数量单元检验方法(mm)测点1 大管桩长度:t 100 用钢卷尺测量每根桩检查2 2 桩顶面倾斜5D/1000 用直角尺测量垂直两方

40、向3 拼缝处错台6 用钢尺与塞尺测量每根桩抽查509毛拼缝1 在拼缝处两侧,沿管节各4m处拉线,用拼缝处弯曲矢高4 8 钢尺测量注:D为大管桩外径,单位为mm。5.6.3 大管桩应进行抗弯性能检验,每1000根或至少每年在产品中应随机抽样l根进行检验。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的有关规定执行。5.6.4 大管桩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5.6.4.1 大管桩外壁面不得出现裂缝。5.6.4.2 大管桩内壁面的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mm,深度不得大于lOmm,长度不得14 5 大管桩拼接超过大管桩外径的0.5倍。5.6.4.3 大管桩顶端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物。5.

41、6.5 每根桩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交付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合格证o5.6.6 合格证应包括下列内容:(1)型号、长度和桩的编号;(2)灌浆日期;(3)混凝土抗压强度;(4)预留孔水泥浆体抗压强度;(5)出厂日期;(6)制造厂厂名;(7)质检、审核、监理人员O15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士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B-2011)6 大管桩储运6.1场内吊运6.1.1 吊运宜采用钢材7架多点起吊,钢材T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吊索应与桩纵轴线垂直。当不采用钢柏架吊运时,吊索与桩纵轴线夹角应大于45006.1.2 吊运时桩身可采用钢丝绳扣捆绑,其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42、:t200mm。6.1.3 吊运时各吊点应同时受力,保持平稳,避免震动、碰撞。6.2场内堆存6.2.1 堆存场地应平整、坚实。6.2.2 大管桩堆存应采用多点支垫,支垫间距不宜大于4mo6.2.3 多层堆存时堆放层数应根据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和堆垛稳定性等确定,并定期检测垫木的水平度。堆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6.3装运6.3.1 大管桩装船应采取间距不大于4m的多支点垫木搁置。底垫术顶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桩身两侧应垫置模形垫木。模形垫块支点位置和管桩截面圆心的连线与铅垂线夹角不应小于40006.3.2 甲板面为弧形的驳船,底层管桩无法使用多支点底垫木时,可沿桩身两侧间断垫置模形

43、垫木,垫木应平整并固定牢靠、垫紧。6.3.3 底层以上各层大管桩采用木方支垫,各层支垫应上下对齐。6.3.4 短途运输时应按沉桩顺序装船。大管桩搁置的悬臂长度超过规定时,应作高位支撑,支撑应坚实牢固06.3.5 长途运输选用的驳船吨位较大时,宜按驳船的平面尺寸合理布置装船。大管桩装驳层数不宜超过3层,各层之间应支垫牢固,并应作可靠加固。6.3.6 大管桩装运应绘制配载图和加固图。6.3.7 装船、卸船时应从船的两侧依次对称吊桩。16 7 大管桩沉桩7 大管桩沉桩7.1一般规定7.1.1 大管桩沉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 167-4)的有关规定。7.1.2 大管桩沉桩时替打应

44、设置排气孔,水位超过桩顶时应立即停锤。7.1.3 大管桩锤击沉桩应控制总锤击数,总锤击数可根据桩、地质条件、桩锤能量和桩垫材料等综合确定。7.2沉桩工艺7.2.1 沉桩工艺应根据地质条件、单桩极限承载力和桩身强度确定。7.2.2 大管桩沉桩工程宜安排试沉桩和高应变动测验证沉桩工艺,确定沉桩控制标准。7.2.3 试沉桩和高应变动测试验宜利用工程桩进行,试沉桩的桩长可根据测试要求适当加长。7.2.4 大管桩吊桩时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采取避免钢丝扣滑动的措施。7.2.5 沉桩工艺可采用锤击沉桩和水冲锤击沉桩O粘性土地基宜用锤击沉桩。砂性土地基沉桩有困难时,宜采用内冲内排法水冲锤击沉桩,且冲水

45、管的位置不应超出桩端。7.2.6 锤击沉桩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锤型。缺乏经验时可按附录D选用。7.2.7 锤击沉桩所用的替打、桩垫和锤垫应符合下列规定。7.2.7.1 替打制作应保证加工质量,用钢板焊接加工的替打应作回火处理。7.2.7.2 桩垫宜采用纸板箱垫、棕绳或麻绳盘根垫,也可采用其他经试验后确认为合适的桩垫O7.2.7.3 锤垫宜采用钢丝绳等弹性和刚度适宜的材料。7.2.8 锤击沉桩的控制应根据地质条件、设计承载力、锤系统、桩长和试桩高应变动测结果综合考虑,停锤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7.2.8.1 设计桩端持力层为一般粘性土时应以标高控制。7.2.8.2 设计桩

46、端持力层为硬塑状的粘性土、粉细砂和砾砂土时应首先以标高控制;沉桩贯人度比较小且达不到设计桩端标高时,应以贯人度控制,并以最后一阵10击平均贯人度达到5-lOmm为停锤标准;桩端标高仍高出设计标高2m时应会同设计部门研究解决。7.2.8.3 设计桩端持力层为风化岩时应以贯人度控制,当最后一阵10击平均贯入度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士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167-6-2011)不大于控制贯人度时即可停锤O7.2.8.4 当桩端打到设计标高,而贯人度仍较大,则应继续锤击,直至最后一阵10击平均贯人度达到或接近控制贯人度为止。贯人度不满足停锤标准而继续沉桩将造成桩顶标高过低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协商

47、解决。7.2.9 锤击沉桩时应保持桩锤、替打和桩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7.2.10 水冲锤击沉桩当桩端距设计标高1倍桩径时,应停止冲水改用锤击O7.2.11 水冲锤击沉桩除持力层为风化岩地基外停锤标准应以设计桩端标高控制10桩端持力层为风化岩地基时应以贯人度控制O7.3质量控制7.3.1 沉桩前应对大管桩进行逐根检查,核实大管桩出厂合格证与施工用桩是否相符,检查大管桩外观质量和运输中有无损伤O7.3.2 锤击沉桩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2的规定。锤击沉桩允许偏差表7.3.2排架桩墩台桩JT川边桩中间桩直桩斜桩直桩斜桩直桩有掩护水域100 150 100 150 150 无掩护近岸水域150

48、200 150 200 200 元掩护离岸水域250 3 250 300 300 注:沉桩允许偏差是指设计的平面位置,与夹桩铺底板后所测桩位置数值之差,夹桩时严禁拉桩;近岸指距岸5m以内,离岸指距岸超过500m;掩护条件较差的河口港沉桩可按无掩护近岸水域标准执行;斜桩200 250 350 沉桩区有柴排、木笼、抛石棱体等障碍物和浅层风化岩,以及采用水冲桩或长替打送桩,其允许偏差可会同设计单位研究确定O7.3.3 桩的纵轴线倾斜度偏差不宜大于1%。桩的纵轴线倾斜度偏差超过1%,但不大于2%的桩数不应超过10%。7.3.4 锤击沉桩时,桩身外表面不得出现裂缝。7.3.5 锤击沉桩时应采取防止断桩的

49、有效措施。7.3.6 截桩时不应出现纵向裂缝,并应选择对预应力传递长度影响小的方法进行。7.3.7 沉桩期间可分期分批进行高应变和低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数量宜取总沉桩数的2%-5%,且不得少于5根。低应变检测数量宜取总桩数的10%0高应变和低应变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8 附录A常用大管桩型号、规格和力学性能附录A常用大管桩型号、规格和力学性能常用大管桩型号、规格和力学性能表A.O.l序号大管桩型号01200832-2 01200848-1 01200836-2 01400C40-2 01400C60-1 1 大管桩外径D(mm)1200 1200 1200 1400 1400 2

50、 大管桩内径d(mm)910 910 910 1100 1100 3 截面积A(m2)0.481 0.481 0.481 0.589 0.589 4 单位长度重量T(kN/m)12.50 12.50 12.53 15.32 15.32 5 截面惯性矩J(m4)0.0706 0.0706 0.0709 0.1210 0.1210 6 预留孔数16 16 18 20 20 7 预留孔直径(mm)40 40 40 40 40 8 钢绞线股数2 3 2 2 3 9 单股钢绞线直径(mm)15.2 15.2 15.2 15.2 15.2 10 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J;,tk(MPa)1860 15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