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苏科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7182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苏科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语言基础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为周守藏室之史,老子整天读着政府档案馆中保存的文献。看多了,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 ,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 人生的厚壁。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经 ,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九州幅裂,山河将崩,“金玉满堂,莫之能守”。A改头换面 看穿 了如指掌 B脱胎换骨 看穿 如数家珍C改头换面 洞穿 如数家珍 D脱胎换骨 洞穿 了如指掌【答案】D

2、【解析】试题分析: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脱胎换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2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

3、者怀其源。”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B“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元旦佳节,南京梅花山上游人如织,人们兴致勃勃,陶醉在梅花朵朵的美景中。C“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弱肉强食有违时代潮流,穷兵黩武缔造不了和平,互谅互让才能带来稳定,坚定道义才能赢得持久安全。D“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诸葛亮戒子格言颜氏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句出自汤显祖牡丹亭。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表示百无聊赖的思绪。这优美的景色让我怎样面对

4、,那让人快乐的事情正在谁家的院子里面上演?3下列句子中,选出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2 -A医生刘某回复病人,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B在向导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小康说:“望您对我的意见有所损益。”C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D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答案】B4下面是一段乞丐和路人的对话,对其寓意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

5、块钱吧!”A知恩图报,善莫大焉。B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C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D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是跟别人要钱,还让别人欠账。可见是不知足。5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A上联:飞阁排云入 下联:垂杨夹道生B上联:山光扑面经新雨 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C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 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D上联:花开阴影浓 下联:花谢白玉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项中,上下联格式攀均为名词+动宾短语+动词,搭配恰当;B 项上联格式为名词+动宾短语+动词+偏正短语,下联却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动宾短语,搭配不恰当;C 项上联格式为偏正短语+偏正短语+

6、形容词+动宾短语,下联却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动词+偏正短语,搭配不恰当;D 项上联格式为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下联是名词+动词+名词+动词,搭配不恰当,而且上下联皆以“花”字开头,也不符合对联的一般要求。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皮蚕女干宝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牧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

7、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案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

8、气也。周礼马质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选自搜神记,有删改)【注释】天官:周礼中的一篇。辰:星宿名。蚕书:论述养蚕的书,也称蚕经。马质:周代官名。掌管买马并评定马的优劣及价值等。原蚕:二蚕,即夏秋第二次孵化的蚕。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绝缰而去 绝缰:挣断缰绳B故厚加刍养 刍养:饲养C以足蹙之曰 蹙:踢D而绩于树上 绩:堆积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暴皮于庭 异于常蚕B马皮蹶然而起 邻妇

9、取而养之C因取而乘之 因名其树曰“桑”D卷女以行 以足蹙之曰- 4 -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2)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3)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9试用三个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答案】6D 7C 8(1)父亲说:“这马无缘无故地这样嘶鸣,该不会(莫非,恐怕)我家有什么变故吗?”于是急忙骑着马赶回家。(得分点:无事、得无、亟各)(2)父亲觉得奇怪,私下问女儿,女儿把自己跟马玩笑的事一一告诉了父亲,认为一定是这个缘故。(得分点:怪、密、具以)(3)从此人们争相种植桑

10、树,就是现在用来养蚕的树。现在叫做桑蚕的,就是古蚕留下来的种类。(得分点:由斯、竞、余类) 9思父心切,不守信用,忘恩负义。【解析】选自搜神记干宝 年代:东晋6试题分析:绩:结(茧)。7试题分析:连词,于是,就。A 介词,在/介词,和;B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 连词,表修饰/介词,用。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

11、代入法。如此题 A项“于”,译为“和”,把“和”带到前面的句子中,显然不通顺,前面的“于”是“在”的意思,可见用法不同。8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无事”“得无”“亟各”“怪”“密”“具以”“由斯”“竞”“余类”的翻译。9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此题注意根据文意概括思父心切,不守信用,忘恩负义的特征。参考译文:过去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个家长长远方,家里没有别的人,只有一个女儿。有一匹雄马,女儿亲自饲养它。她孤独居住在偏僻的地方,思念她的父亲,就对着马开玩笑说

12、:“你能够帮我把父亲接回来,我将嫁给你。”马听了这话以后,就断马缰绳离开家,径真去到父亲驻扎的地方。父亲看见马又惊又喜,便拉过去骑上它。马望着它所来的那个方向,不停地悲嘶,父亲说:“这匹马无缘无故地这样悲嘶,是不是我家里有事呢?”便赶快骑马回家。- 5 -因为这匹马是畜生却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他优厚地给予草料饲养。马不肯吃草料,每次看见女儿进出,就高兴或者发怒,腾跳踏地,像这样不只一两次。父亲觉得奇怪,暗下诣问女儿。女儿把开玩笑的事一一告诉父亲,认为一定是这个缘故。父亲说:“不要说去,恐怕会污辱家庭的名声。你暂且不要出去。”于是他暗设弓箭射杀这匹马,把马皮晒在庭院中。父亲外出时,女儿和邻居姑娘在

13、晒马皮的地方玩耍,她用脚踢马皮说:“你是畜生,却想娶人做媳妇吗?招来这样屠杀剥皮,自讨苦吃怎么样?”话没说完,马皮突然飞起,卷着女儿飞走。邻居姑娘又慌又怕,不敢上前救她,跑去告诉她父亲。父亲回到家后,到处寻找,已经飞出去失了。后来过了几天,在一棵大树枝条中间找到,女儿和马皮都变成蚕,在树上吐丝作茧。那茧的丝又厚又大,跟普通的蚕茧不同。邻居妇女取来饲养,收到的蚕丝增加好几倍。于是把这种树叫做“桑”。桑,就是丧失的意思。从此老百姓争者种桑树,就是今世用来养蚕的树。叫它桑蚕,因为这是古蚕所留下的种类。三、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天津桥春望雍陶【注】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

14、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注:雍陶:晚唐诗人。10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10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是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 11这首诗采用了对比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歌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两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让人自然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11试题分析:答出“对比和以乐景写哀情”,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对比的内容,哪些是乐景,哪些是

15、哀情。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 6 -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乐景写哀情和对比的手法。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_,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3)_,纫秋

16、兰以为佩。(屈原离骚)(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5)_,不思其反。(氓)(6)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7)薄于身而厚于民,_。(晏子春秋)(8)有以无难以失守,_。(国语)【答案】(1)箫鼓追随春社近 (2)朝晖夕阴 (3)扈江离与辟芷兮 (4)弃掷逦迤 (5)信誓旦旦 (6)朝菌不知晦朔 (7)约于身而广于世 (8)有以多难而兴邦【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扈”“芷”“掷逦”“朔”的写法。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的波澜欧亨利治安官贝纳加威特普坐在办

17、公室门口,抽着接骨木烟斗。坎伯兰山脉高耸入云,在午后的雾霭中呈现一片灰蒙蒙的蓝色。一只花斑母鸡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路那头出现了一辆牛车,车上坐着兰西比尔布罗和他的老婆阿里艾拉。兰西是个六英尺高的瘦长汉子,山区的冷峻气氛象一副甲胄似地罩着他全身。女人穿花布衣服,瘦削的身段,神情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治安官为了保持尊严,忙把双脚伸进鞋子,然后起身让他们进屋。“我们俩,”女人说,声音仿佛寒风扫过松林,“要离婚。”“离婚。”兰西严肃地点点头,重复说,“我们俩怎么也不对劲儿。她在家里不是像野猫似的气势汹汹,便是像猫头鹰一样阴阴沉沉,男人凭什么要跟她一起过日子?”- 7 -“那是

18、什么话,他自己是个没出息的害人虫,”女人并不十分激动地说,“老是跟那些无赖和贩私酒的鬼混,喝了玉米烧酒就挺尸。”治安官打开桌上的法令全书,擦擦眼镜:“根据法令,本庭可以判决你们离婚,发给离婚证书。”兰西掏出一张五元的钞票,“这是卖了一张熊皮和两张狐皮换来的。”他声明说,“我们的钱全在这儿了。”“本庭办理一件离婚案的费用,”治安官说,“正是五块钱。”治安官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把那张票子塞进粗呢坎肩的口袋里。治安官正要把一份离婚证书递给兰西,阿里艾拉忽然阻止他:“法官,我得要求我的权利。兰西既然有钱离婚,就得给我赡养费。”她接着说,“我就要五块钱,这不算多吧。”“数目不能说不合理,”治安官说,“兰

19、西比尔布罗,在发给离婚判决书之前,本庭判你付给原告五块钱。”“我再没有钱了。”兰西沉郁地低声说,“我把所有的都付给你了。”“你如果不付,”治安官严肃地望着他,“就犯了藐视法庭罪。”“我想如果让我延迟到明天,”丈夫请求说,“我或许能想办法拼凑起来,我从没有料到要什么赡养费。”治安官说:“你们两人明天到庭听候宣判。那时再发给离婚判决书。”兰西爬上牛车,阿里艾拉从另一边爬了上去。治安官回家吃晚饭时要穿过一条树丛掩映的小岔道。他正走着,一个黑漆漆的人形从树丛中跨出来,用枪对着治安官的胸膛。那个人帽子拉得很低,脸上也用什么东西遮住一大半。“我要你的钱。”那个人说,“别废话,我的手指在扳机上扣着呢。”“我

20、只有五五五块钱。”治安官一面说,一面把钱从坎肩里掏出来。“卷起来,”对方发出命令,“把钱塞进枪口。”治安官只能照办。第二天,治安官知道有人要来,早就穿好了鞋子。兰西比尔布罗当着治安官的面把一张五元钞票交给他的老婆。治安官盯着那张票子,它似乎曾经卷过、塞进过枪口,因为还有卷曲的痕迹。治安官忍住了没有作声,把离婚判决书分发给两人。两人都尴尬地默默站着,慢吞吞地折起那张自由的保证书。女人竭力抑制着感情,怯生生地瞥了兰西一眼:“木架上的铁皮盒子里有面包。我把咸肉搁在锅里,免得狗偷吃。今晚别忘了给钟上弦。”她把那张五元钞票和她的一份判决书小心折好放进怀里。治安官伤心的眼光从眼镜后面望着那五块钱到别人的怀

21、里去了。“今晚老屋里一定很寂寞,兰西。”她说。- 8 -“我也知道会寂寞的,”他说,“但是人家怒气冲冲,一定要离婚,你不可能留住人家呀。”“要离婚的是别人。”阿里艾拉对着木凳子说,“何况人家又没有让我留下去。”“没有人说过不让呀。”“可是也没有人说过让呀。”“没有人会给那只旧钟上弦。”“要不要我搭车跟你一路回去,替你上弦,兰西?”那个山民的面容绝不流露任何情感,可是他伸出一只大手抓住了阿里艾拉的褐色的小手。她的灵魂在冷淡的脸庞上透露了一下,顿时使它闪出了光辉。“我想以往我确实太没有出息,太不上进啦。”兰西说,“那只钟还是由你去上弦吧,阿里艾拉。”“我的心老是在那座木屋里,老是跟你在一起。”她悄

22、声说,“我再也不发火了。我们动身吧,兰西,太阳落山前,我们可以赶回家。”治安官看他们走向门口,竟忘了他在场,便插嘴发话了:“本庭看到两个相亲相爱的人拨除了误会与不和谐的云雾,重归于好,十分高兴。但是本庭提醒你们,你们已经经过正式判决离了婚。我不准你们蔑视本州的法律。”“不过本庭,”治安官接着说,“可以解除离婚判决所造成的障碍,立刻执行结婚的庄重仪式。执行这种仪式的手续费,是五块钱。”阿里艾拉的手飞快伸进怀里,那张钞票像着陆的鸽子似的自在地飘到治安官的桌子上。当她和兰西手挽手站着,倾听那些使他们重新结合的词句时,她那疲黄的脸颊上有了血色。兰西扶她上了车,自己也爬上去坐在她身旁,他们紧握着手向山中

23、进发了。治安官贝纳加威特普在门口坐下来,脱掉鞋子。他又一次伸手摸摸坎肩口袋里的钞票,又一次抽起那只接骨木烟斗。那只花斑母鸡仍旧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有删改)13分析概括文中治安官的性格特点。14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1)木架上的铁皮盒子里有面包。我把咸肉搁在锅里,免得狗偷吃。今晚别忘了给钟上弦。(2)那个山民的面容绝不流露任何情感,可是他伸出一只大手抓住了阿里艾拉的褐色的小手。15有人认为,将这篇小说的题目“人生的波澜”改为“五块钱”,会更加贴切。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9 -16这篇小说构思精巧,通过多方面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强化了表达效

24、果。请举出两个方面并作具体分析。【答案】13贪财。他一直想得到兰西夫妇的五块钱,钱失去他“伤心”,钱失而复得他反复摸“坎肩口袋里的钞票”。狡猾。他善于借助手中的权力,抓住每一个机会来猎取钱财。虚伪。他要钱时总是打着法律的旗号,明明很贪心,还要装出对钱“满不在乎的样子”。本性善良,乐于成人之美。看到两人重归旧好后,并未制造麻烦。 14(1)语言描写。写女人临别时对丈夫的种种细致入微的叮咛,形象地表现出她虽已跟丈夫离婚,但内心依然牵挂家庭、关心丈夫的微妙心理和真挚感情。(2)细节(神态和动作)描写。抓住了兰西的神情、动作,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丈夫珍惜夫妻之情、不希望家庭破裂而又放不下个人面子和男人尊

25、严的心理。 15(1)同意。“五块钱”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线索,用它作题目比“人生的波澜”能更加准确地概括小说的基本情节。“五块钱”比较具体可感,作为小说题目更加具有个性特征,而“人生的波澜”则未免笼统和空泛。(2)不同意。用“人生的波澜”作题目能够更全面地概括小说内容,因为小说表现的是治安官和兰西夫妇在生活中经历的几个“波澜”,“五块钱”只是其中的部分情节。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一番“波澜”后,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状态。用“人生的波澜“作题目更有意蕴,更耐人寻味,而“五块钱”作题目则过于浅白。 16情节上前后照应。如“五块钱”这一道具在文章前后多次出现,使小说既脉络清晰,又曲折生动;并且同时刻画了治

26、安官和兰西夫妇两方面人物的性格。人物行为上前后照应。如先后写治安官“忙把双脚伸进鞋子”“早就穿好了鞋子”“脱掉鞋子”,前后映衬,强化了治安官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独处时则随意散漫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上前后照应。首段和尾段都写到一只花斑母鸡“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既使得小说结构上前后圆合,又形象地暗示生活在经历了一番波澜后又恢复了先前的样子。【解析】13试题分析:其实本题是变相的考查人物性格特点。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本题主要结合文本内容分

27、析,注意性格特征:贪财。狡猾。虚伪。本性善良,乐于成人之美。1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表达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等。把语句放回原文,联系上写文内容分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最后点明情感。如果有表达技巧,需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第一句中主要是语言描写。第二句中“伸”“抓”等动词分析,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丈夫珍惜夫妻之情、不希望家庭破裂而又放不下个人面子和男人尊严的心理。- 10 -1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题目的合理性,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即可。如本题同意。 “五块钱”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线索“五块钱”比较具体可感,作为小说题目更加具有个性特征。16试题

2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的构思的精妙。结合题干提示,立足文本,找出前后照应的内容分析。主要是情节内容的照应,或者是环境交代的照应,也可以是人物活动的前后照应等。如人物行为上前后照应。如先后写治安官“忙把双脚伸进鞋子”“早就穿好了鞋子”“脱掉鞋子”,前后映衬,强化了治安官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独处时则随意散漫的性格特征。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想象与写实朱光潜对于想象与写实这个理论上的争执不能不提出一谈,因为它不仅有关于写作基本态度上的区别,而且涉及对于文艺本质的认识。在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风靡一时,它反抗前世纪假古典主义过于崇拜理智的倾向,特提出“情感

29、”与“想象”两大口号。浪漫主义作者坚信文艺必须表现情感,而表现情感必借想象。在他们的心目中与想象对立的是理智;想象须超过理智,打破形式逻辑与现实的限制,任情感的指使。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界起了一个大反动,继起的写实主义咒骂主观的想象情感。写实作家的信条在消极方面是不任主观,不动情感,不凭空想;在积极方面是尽量寻求实际人生经验,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搜集“证据”,写自己知道最清楚的,愈忠实愈好。如果就文艺本质作无偏无颇的探讨,我们应该知道,凡是真正的文艺作品都必须同时是写实的与想象的。理由很简单,凡是艺术创造都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唯其是旧经验,所以读者可各凭经验去了解;唯其是新综合,所以见出艺术的创

30、造,每个作家的特殊心裁。想象决不能不根据经验,神鬼和天堂地狱虽然都是想象的,可也都是根据人和现实想象出来的,神鬼都像人一样有四肢五官,能思想能行动,天堂地狱都像现世一样有时间空间和摆布在时空中的事事物物,如宫殿楼阁饮食男女之类。一切艺术的想象都可以作如是观。至于经验写实派所谓“证据”本身不能成为艺术,它必须透过作者的头脑,在那里引起一番意匠经营,一番选择与安排,一番想象,然后才能产生作品。人生经验如果要形成艺术作品,必经心灵熔铸。从艺术观点看,这熔铸的功夫比经验还更重要千百倍,因为经验人人都有,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表现他的经验成为艺术家。许多只信“证据”而不信“想象”的人为着要产生作品,钻进许多偏

31、僻的角落里讨论实际生活,实际生活算是讨到手了,可作品仍是杳无踪影;这正如许多书蠹读过成千上万的书,自己却无能力写出一本称得上文艺作品的书。- 11 -中国文学理论家向来注重“境界”二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造境”和“写境”的区别,认为“造境”即“理想”(即“想象”),“写境”即“写实”。文艺的难事在造境,凡是人物性格事变原委等等都要借境界才能显出。境界就是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独立自足的世界,它的真实性就在于它的融贯整一,它的完美。“完”与“美”是不能分开的,这世界当然要反映人生自然,但是也必须是人生自然经过重新整理。大约文艺家对于人生自然必须经过三种阶段。首先他必须跳进里面生活过,才能透懂其

32、中甘苦;其次他必须跳到外面观照过,才能认清它的形象;经过这样的主观的尝受和客观的玩索以后,最后他必须把自己所得到的印象加以整理,整理之后,生糙的人生自然才变成艺术的融贯整一的境界。写实主义所侧重的是第一阶段,理想主义所侧重的是第三个阶段,其实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偏废的。(有删改)17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提“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的特点。18作者为什么说“凡是艺术创造都是旧经验的新综合”?请概括说明原因。19请简要概述最后一段的论述层次。【答案】17假古典主义:过分崇拜理智。浪漫主义:借想象表现情感。写实主义:不任主观,不动情感,不凭空想,注重实际经验。 18想象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

33、上,绝不能不根据经验。经验经过了加工才能成为艺术品的有用的素材。有“旧经验”才能让读者各凭经验去了解,而“新综合”展现的是每个作家的才情。 19首先,指出王国维认为“想象”与“写实”的区别就是“造境”与“写境”的区别。其次,借“造境”之说论述文艺创作就是反映重新整理过的人生自然。(最后,阐述文艺家创作必经历的三个阶段,点明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偏废的。【解析】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找到这三个概念核心含义在文中的相关表述,用最准确的词句来概括。“反抗前世纪假古典主义过于崇拜理智的倾向”直接点明了“假古典主义”的特点是过分崇拜理智。“浪漫主义作者坚信文艺必

34、须表现情感,而表现情感必借想象”是说“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借想象表现情感。“写实作家的信条在消极方面是不任主观,不动情感,不凭空想;在积极方面是尽量寻求实际人生经验,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搜集证据,写自己知道最清楚的,愈忠实愈好”是说“写实主义”不任主观,不动情感,不凭空想,注重实际人生经验。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明确题干的要求,从文本中搜寻有效信息,在搜集到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整合即可。对“凡是艺术创造都是旧经验的新综合”的理解,首先要明确“新综合”指的是什么,即通过想象等进行加工。其次要思考“经验”“想象”“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 12 -19试题分析:首

35、先,指出王国维认为“想象”与“写实”的区别就是“造境”与“写境”的区别。其次,借“造境”之说论述文艺创作就是反映重新整理过的人生自然。(最后,阐述文艺家创作必经历的三个阶段,点明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偏废的。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认真阅读最后一段,从整体上给文段划分层次,然后概括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即可。七、作文(70 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近日,一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火爆网络,引发人们对“友谊”的热议。有人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是缺少理解和宽容;有人说,在大是大非面前,为坚持

36、原则,该翻就翻;还有人说,要想友谊的小船不翻,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你自己关于友谊的经历,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让友谊的小船回归正轨小船之所以说翻就翻,是因为它驶上了错误的航线,想让它继续航行,必须回归正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句道出多少人的痛处。因为一些琐事,朋友反目成仇;因为学业竞争,同学化为路人;因为老师批评,师生关系紧张。似乎如今一切亲密的关系都建立在流沙上,稍不留心便土崩瓦解。不禁想问:这个世界怎么了?在我看来,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无时加固与他人的亲密关

37、系。在当下,学生忙于课业,中年人忙于工作,老年人也忙于抚养孙辈。在“忙”这一种大环境下,吃饭尚且争分夺秒,何来时光像以前一样慢悠悠地踱到邻人家开茶闲谈?没有时间的付出,自然不会有太紧密的联系,友谊的小船自然不会结实,外界风雨一来,翻船也是难免的了。另一个原因,则是物欲泛滥,而资源太少,使许多人自私自利。当人们逐渐富裕起来,普遍贫穷的国情改变时,贪婪的心便跃动起来,渴望得到更多。于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关系并不是感情,而是用金钱或用权力堆砌起来的。一旦钱财散尽,权力用尽,一旦目的已经达到,所谓的情谊便成了空壳,再难维系。贾雨村与贾府的关系不正是这样?贾府兴盛,他与贾府亲如兄弟,贾府落败时,他却落

38、井下石。像这样的友谊,谁能保证不翻呢?因此,生活中许许多多“友谊的小船”,甚至是“大船”,都已经驶离了航向,被牡蛎侵蚀得千疮百孔。要想让友谊之船驶得更远更久,我们必须让它回归正轨。回归正轨,我们必须抛开利益得失,用真诚去结交朋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难得的挚友。尽管二人认识时马克思已经名满天下,恩格斯尚且默默无闻,但恩格斯并不图名,而是真诚地与他交往,甚至资助流亡时的马克思。在马克思去世后还为他出版文集。如果恩格斯只是希求马克思的名声,那么在马克思落难时,他们的友谊就应翻了。因此,是恩格斯的- 13 -真诚成就了这一对挚友,对我们同样如此。或许,我们不能改变快节奏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去除内心对利

39、益的渴望,用真诚之心待人,我们的友谊之船才能永恒地航行在天地之间。永远真诚,永远别偏离航向,我们的友谊之船永远不会翻。【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分析材料的内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是缺少理解和宽容”是对该现象的一种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为坚持原则,该翻就翻”是从“为什么”角度分析;“要想友谊的小船不翻,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是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可以写一个方面,也可以综合立意。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

40、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

41、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此题可以写一个方面,也可以综合立意。刘国钧中学刘国钧中学 20172017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三)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三)语文语文附加题附加题一、(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

42、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节选自姚鼐李斯论,有删改)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处)秦 之 乱 天 下 之 法 无 待 于 李 斯 斯 亦 未 尝 以 其 学 事 秦 当 秦 之 中 叶 孝 公 即 位 得 商 鞅 任 之。22姚鼐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请另外写出两位代表人物。- 14 -23作者反对苏子瞻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21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 22方苞 刘大櫆 (戴名世) 23秦扰乱

43、天下的方法并不是从李斯那里得到的,李斯不曾用他的学说侍奉秦国;即使李斯不对秦始皇说已有法令的便利,秦始皇也会自己去做。【解析】选自李斯论作者:姚鼐 年代:清21试题分析:首先根据文中的动词“乱天下”“待”“事秦”“即位”“任之”简单的断句,然后再划分名词的位置。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先根据动词划分,再根据名词进行断句。22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

44、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23试题分析:注意结合文中的“不然”“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进行概括。参考译文: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荀子的学说侍奉秦国。在秦朝的中期,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商鞅使秦孝公明确法令,设置藏奸不告之罪及连坐之罪,并且禁止他国来游说求官之人。秦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令罢了,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便利,更加使秦朝混乱。然而假使李斯不说已有法令的便利,秦始皇本来就

45、会自己去做而不厌倦。为什么呢?秦朝满足于刻薄寡恩并觉得严峻的刑法带来方便已经很久了。这之后世代之人便习以为常,认为它很好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却被东吴的陆逊打败,逃往白帝城。他忧郁成疾,临终时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B克劳迪斯察觉到杀害老国王的罪行败露,便借哈姆莱特错杀波洛涅斯之事,假惺惺地送哈姆莱特去英国避难,却在书信中让英国国王杀掉哈姆莱特。C边城中,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对老船夫变得冷淡,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什么。夜里下了

46、大雨,夹杂着响雷,老船夫死去了。- 15 -D鲁迅的作品多取材于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他在呐喊中塑造了阿 Q、闰土、涓生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E查理去印度时,欧也妮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送给他;苦等查理时,父亲抢夺梳妆匣,她拼死保护,并为查理还清债务;被查理抛弃后,她又成全了查理和侯爵家小姐的婚姻。【答案】DE【解析】试题分析:D 项,涓生是彷徨中的人物;E 项,应是“欧也妮被抛弃后为查理还清了债务”。25简答题(10 分)(1)“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此处

47、宝玉“越发无趣”的起因是什么,此后他又如何自我排解这份心情?请简述。(2)子夜中的矛盾冲突展开之前,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序幕吴老太爷的死。这对揭示主题有什么作用?【答案】(1)起因:宝钗生日,众人看戏时凤姐笑贾母深爱的小旦像一个人又不明说,湘云心直口快说像黛玉,宝玉怕黛玉多心对她使眼色,事后又找二人解释,结果调和失败,落得两处贬谤。排解:参悟禅机,立占一偈,并填解词寄生草。(2)点明时代特点,侧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革命风暴的到来;吴老太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死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势力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渐没落,预示封建制度必然崩溃。【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

48、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