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465803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7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pdf(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 附件 2007 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 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各级卫生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公共卫生、农村牧区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发生,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不断完善法制监督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卫生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各族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我区2007年实行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制度。各直报单位通过登陆统一的网络

2、直报平台直接填报本单位的统计数据,增强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总数。1.卫生机构总数。截止2007 年底,全区卫生机构总数7853个,比上年减少了64个。其中:医院478个,独立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02 个(即不包括以分支机构形式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区挂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计949个),苏木乡镇卫生院1317个。与上年比较,除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有所增加外,苏木乡镇卫生院、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略有减少(见表1)。表1表1 卫生机构及床位数 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07 2006 2007 2006 总计 总计 7853

3、7917 73830 70284#医院 478 474 52458 51500#综合医院 309 315 40603 40045 中蒙医医院 103 101 5637 5468 专科医院 65 58 5779 564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02 567 4011 484 卫生院 1337 1346 13322 13316#苏木乡镇卫生院 1317 1325 13120 13148 街道卫生院 20 21 202 183 门诊部 61 61 179 375 诊 所(卫 生 所、医 务 室、护 理 站)4869 4999-采供血机构 39 39-妇幼保健院(所、站)114 113 2441 2

4、388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4 51 202 25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40 140-注:(1)本表不含村卫生室;(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非分支机构独立挂牌机构数据;(3)#系其中数。以下各表同。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07200620072006机构数(个)床位数(张)总计#医院 3全区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35个(其中:三甲医院14 个),二级医院204个,一级医院92个,未评定等级医院27 个。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304个,100-199 张的医院109个,200-499 张的医院44个,500-

5、799张的医院16个,800张及以上的医院5个。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中心)140个。其中:省级1个、市地级12个、县(区、县级市)级127个。全区已组建114个卫生监督所(独立办公的96 个)。其中:省级1个、市地级12 个、县(区、县级市)级101 个。2.医疗机构床位数。2.医疗机构床位数。截止2007 年底,全区医疗机构床位73830张。其中:医院床位52458张(占71.05%),卫生院床位13322张(占18.04%)。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了3546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 958 张),造成医疗机构床位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的改变,计算了2006年以前未

6、统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床位数。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 2006 年的 2.71 张增加到2007年的2.74 张。3.卫生人力总量。3.卫生人力总量。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总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之和。截止2007年底,全区卫生人力总量为142548人。其中:卫生人员总数126155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16393人。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5584人(增长4.63%);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减少1338人。统计口径调整是卫生人员增加的原因之一,2007年起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列入卫生人员中(见表2)。4表2 表2 卫生人员总数(人)2007 2006 总 计 总 计 126155 120571

7、 卫生技术人员 105790 102336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50317 50409 内:执业医师 42312 42116 注册护士 30016 27601 药剂师(士)7530 8930 检验师(士)4183 4682 其他技术人员 4814 4331 管理人员 6725 6324 工勤技能人员 8826 7580 注:(1)2007年调整统计口径,一是卫生人员增加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的卫生人员,二是药剂 员和检验员等技能人员从卫生技术人员划归工勤技能人员中;(2)2006年数字未做调整,药剂师(士)包括药剂员数,检验师(士)包括检验员数,工勤 技能人员系工勤人员数。卫生人员中:卫生技术

8、人员105790 人,其他技术人员4814人,管理人员6725 人,工勤技能人员8826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3454 人(增长3.38%),其他技术人员增加483 人(增长11.15%),管理人员增加401人,工勤技能人员增加246人。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72006总 计卫生技术人员 5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50317 人(其中:执业医师42312 人),注册护士30016 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41 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10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25人。二、医疗服务 1.医疗机构门诊服

9、务。1.医疗机构门诊服务。2007 年,全区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为5091.10万人次。其中:医院2333.63万人次,占45.84;卫生院1135.59万人次,占22.3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4.73 万人次,占7.95%;妇幼保健机构194.02 万人次,占3.81%。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970.79 万人次,占19.07%(见表3)。2007 年,全区居民到医疗机构平均就诊2.12 次。表3表3 2007 年医疗机构工作量情况 诊疗人次数(万次)入院人数(万人)2007 2006 2007 2006 总 计 总 计 5091.10 4344.13 151.54 123.36 其

10、中:医院 2333.63 2044.89 107.11 91.62 内:综合医院 1803.43 1589.68 88.89 76.69 中蒙医医院 413.58 356.37 11.58 9.40 专科医院 116.46 98.84 6.64 5.5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04.73 206.59 3.30 0.26 卫生院 1135.59 1063.90 33.20 24.59 妇幼保健院(所、站)194.02 170.16 7.27 6.33 专 科 疾 病 防 治 院(所.站)14.82 15.87 0.19 0.12 2.医疗机构住院服务。2.医疗机构住院服务。2007年,全区医

11、疗机构入院人数151.54万人。其中:医院107.11 万人,占70.68;卫生院33.20万人,占21.91;其他医疗机构11.23万人(见表3),占7.41。与上 6年比较,医疗机构入院人数增加28.18 万人,其中,医院增加15.49万人,卫生院增加8.61万人。2007年,全区居民年住院率为6.31%。3.医生工作负荷。3.医生工作负荷。2007 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生人均每天担负诊疗人次为5.0 人次,比上年增加0.8次;医生人均每天担负住院床日为0.9日,比上年增加0.3 日。4.病床使用。4.病床使用。2007 年,全区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61.21%。其中:医院68.04,卫

12、生院38.85。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提高3.96 个百分点,医院提高4.22 个百分点,卫生院提高6.43 个百分点。2007 年,医疗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70 日。其中:医院12.10 日,卫生院4.00日。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延长了0.65日,医院和卫生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分别延长了1.39日和0.19 日(见表4)。表4 表4 2007 年医疗机构病床使用情况 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2007 2006 2007 2006 总计 总计 61.21 57.25 9.70 9.05 医院 68.04 63.82 12.10 10.71#综合医院 69.

13、22 64.23 11.90 10.23 中蒙医医院 66.13 56.13 11.00 10.87 专科医院 70.49 75.33 18.20 18.8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3.38-1.30-卫生院 38.85 32.42 4.00 3.81 门诊部 22.01 43.84 6.00 10.17 妇幼保健院(所、站)54.31 54.77 4.90 5.75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6.70 53.24 10.60 15.79 75.医疗服务质量。5.医疗服务质量。2007 年,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4.49%,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78%,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87.

14、91%,医院感染率0.59%,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86.63%,无菌手术感染率8.2%。三、农村牧区卫生服务 1.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1.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截止到 2007 年底,全区已有 95个农牧业旗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农牧民 1108万人,参合率为 89.14%。与上年比较,开展新农合的旗县(区、市)增加 54 个,参合农牧民增加 562.42 万人。2007 年全区共筹集新农合资金 6.1 亿元,为参合农牧民报销医药费共计 4.84 亿元。2.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2.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2007年底,全区共设有旗县级医院204所、旗县级妇幼保健机构80 所、旗

15、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0所、旗县级卫生监督所69所(独立办公),上述四类旗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2.49万人。2007年底,全区641个苏木乡镇共设苏木乡镇卫生院1317个,床位13120张,卫生人员194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103人)。与上年比较,苏木乡镇卫生院减少8个(原因是撤乡并镇后机构调整),床位减少28 张,卫生人员增加534 人(见表5)。每千农业人口苏木乡镇卫生院床位由2006年的0.91张增加到2007年的0.92张、每千农业人口苏木乡镇卫生院人员由 2006 年的 1.32 人增加到2007年的1.36 人。8表5 表5 农村牧区苏木乡镇卫生院及医疗服务情况 20

16、07 2006 苏木乡镇数(个)641 641 苏木乡镇卫生院数(个)1317 1325 床位数(张)13120 13148 卫生人员数(人)19435 18901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7103 17077 内:执业(助理)医师 9115 9334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张)0.92 0.91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人)1.36 1.32 诊疗人次(万人次)1119.57 1047.95 住院人数(万人)32.94 24.38 病床使用率(%)38.76 33.32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4.00 3.80 2007年底,全区11275个嘎查(行政村)共设15025个村卫生室。村

17、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1914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393人(其中:乡村医生15841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5人。与上年比较,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有所减少(见表6)。表6 表6 村卫生室及人员数 2007 2006 嘎查/行政村数(个)嘎查/行政村数(个)11275 11275 11275 11275 村卫生室数(个)15025 13066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人)16393 17731 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1.15 1.23 3.农村牧区医疗服务。3.农村牧区医疗服务。2007 年,旗县级医院诊疗人次数达640.58万人次,入院人数29.41万人。与上年相比,旗

18、县级医院诊疗人次增加79.26万人次,住院人数增加4.25 万人。9苏木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由2006年的1047.95万人次增加到2007 年1119.57 万人次,住院人数由24.38万人增加到32.94万人;病床使用率由33.32%提高到38.76%。四、社区卫生服务 1.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7 年底,全区非分支机构独立挂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0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47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增加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1238人,平均每个中心22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3107 人

19、,平均每站5人。表7 表7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 2007 200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55 55 30 30 床位数(张)573 484 卫生人员数(人)1238 787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103 697 内:执业(助理)医师 546 355 诊疗人次(万人次)117.38 48.25 入院人数(人)8429 2572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人次)8.56 5.42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日)0.22 0.14 病床使用率(%)28.91 13.72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4.7 6.56 社区卫生服务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个)547 507 卫生人员(人

20、)3107 2693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2779 1272 诊疗人次(万人次)287.35 158.34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人次)4.12 4.96 注:本表数均来源于非分支机构独立挂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2.社区医疗服务。2.社区医疗服务。2007 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为117.38 万人次,住院人数8429人;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人次2.13 万人次,年住院人数153人;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为8.56 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诊疗人次287.35 万人次,平均每站提供年诊疗人次5253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4.12人次。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

21、心(站)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均有明显增加(见表7)。五、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 1.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1.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据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2007 年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108.89 元,比上年增加6.15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增长5.99%;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4026.55元,比上年增加353.57 元,增长9.63%。表8 表8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及涨幅 2007 2006 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元)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元)108.89 108.89 102.74 102.74 其中:药费%37.3 38.58 住院病人人均医疗

22、费用(元)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元)4026.55 4026.55 3672.98 3672.98 其中:药费%43.89 43.85 医疗费用上涨%(上年=100)医疗费用上涨%(上年=100)门诊病人 5.99 1.18 住院病人 9.63 0.88 注:本表按当年价格。2007 年,卫生部门所属四级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幅度有所不同。按当年价格计算,省属医院人均门诊费 11用上涨13.31%;地级市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下降1.28%;县级市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上涨2.27%;县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上涨9.28%(见表9)。表9 表9 2007 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出院病人人

23、均医疗费用 门诊人均医疗费用(元)住院人均医疗费用(元)2007 2006 2007 2006 合 计 合 计 108.89 108.89 102.74 4026.55 4026.55 3672.98 省 属 141.69 141.69 125.05 7809.4 7275.03 地级市属 129.14 129.14 130.81 5264.99 4762.27 县级市属 104.11 104.11 101.8 3652.62 3503.99 县 属 85.89 85.89 78.6 2232.47 1932.6 省属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上涨7.35%;地级市属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上涨10.56%;县

24、级市属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上涨4.24%;县属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上涨15.52%。2.药费占医疗费用比重。2.药费占医疗费用比重。2007 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中,药费为40.62 元,占37.30%(国家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中,药费占50%);与上年相比,药费增加了0.98 元,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中,药费为1767.05 元,占43.89%(国家卫生部门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中,药费占43.2%);与上年相比,药费增加156.34元,比重上升了0.04 个百分点。六、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 1.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1.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

25、死亡率。2007 年,全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81896例,死亡128人。传染病报告发病率341.66/10 万,12死亡率0.53/10 万,病死率0.16%。与上年比较,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有所上升。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布氏杆菌病、痢疾和梅毒,与2006 年相比,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布氏杆菌病、痢疾和梅毒发病率略有上升。报告病死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乙脑、流脑和炭疽(见表10)。表10 表10 2007 年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及死亡率 疾病名称 发病率 1/10万 死 亡 率 1/10万 病 死 率(%)疾病名称 发病率1/

26、10万死 亡 率 1/10万 病 死 率(%)总计 总计 341.66 341.66 0.53 0.53 0.16 0.16 猩红热 6.90 0.00 0.00 鼠疫 0.00 0.00 0.00 出血热 0.55 0.00 0.76 霍乱 0.00 0.00 0.00 狂犬病 0.03 0.03 100.00 病毒性肝炎 162.69 0.05 0.03 钩端螺旋体病 0.00 0.00 0.00 痢疾 18.41 0.00 0.02 布氏杆菌病 33.860.00 0.00 伤寒副伤寒 0.14 0.00 0.00炭疽 0.070.00 6.25 艾滋病 0.06 0.03 57.14

27、乙脑 0.02 0.00 25.00 淋病 6.60 0.00 0.00 血吸虫 0.00 0.00 0.00 梅毒 13.10 0.00 0.03 疟疾 0.00 0.00 0.00 脊髓灰质炎*登革热 0.00 0.00 0.00 麻疹 8.51 0.00 0.05 新生儿破伤风 0.01 0.00 0.00 百日咳 0.05 0.00 0.00 肺结核 90.58 0.38 0.42 白喉*传 染 性 非 典 型 肺 炎*流脑 0.09 0.02 19.05人禽流感 0.00 0.00 0.00 注: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单位为1/;*无报告病例。2.地方病防治。2.地方病防治。截止

28、2007年底,全区克山病病区旗县12个,旗县区人口数420.8 万人,现症病人1.41万人;大骨节病病区旗县18个,旗县区人口数565 万人,现症病人10.21万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旗县(区)101个,现症病人16.2 万人。地方性氟中毒(水 13型)病区旗县数83 个,氟斑牙病人176.12万人,氟骨症病人26.7万人。3.农村牧区改水改厕。3.农村牧区改水改厕。截止2007年底,全区累计农村牧区改水受益人口1120.37 万人(其中:当年受益人口49.23万人),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76.04%。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为32.86%。截止2007 年底,农村牧区累计使用卫生厕所122.6

29、8 万户,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29.53%。七、妇幼卫生保健 1.孕产妇保健。1.孕产妇保健。2007 年,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5.68%,产前检查率93.5%,产后访视率90.64%,新法接生率99.27%,住院分娩率94.8%。与上年比较,住院分娩率增加4.99 个百分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增加5.2个百分点,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有所增加(见表11)。表11 表11 妇幼卫生工作统计数 指 标 单位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55.4352.0749.94 49.7 48.72新生儿死亡率 20.8718.0117.76 14.45 13.

30、15婴儿死亡率 25.9821.621.63 16.98 15.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2.1727.1627.15 21.03 18.75住院分娩率%74.5879.4483.98 89.81 94.8产前检查率%88.0992.0992.9 92.47 93.5建卡率%89.8591.8991.88 91.94 93.48早孕检查率%88.378787.04 87.58 89.0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65.766.366.29 70.48 75.68产后访视率%85.4789.289.6 89.74 90.64新法接生率%96.5598.3399.15 99.26 99.27高危孕妇住院分娩

31、率%98.5397.4899.5 99.54 99.91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 0.0120.0170 0 0新生儿访视率%85.0887.7587.88 88.34 90.11 14指 标 单位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1.371.261.14 1.67 1.7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0.7570.8970.66 71.89 72.38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0.6783.3982.77 83.38 84.83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191.020.67 0.72 0.6 2.儿童死亡率。2.儿童死亡率。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2007年

32、,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8.75;婴儿死亡率15.6;新生儿死亡率13.15,与上年比较,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2.28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下降了1.38个百分点;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3.孕产妇死亡率。3.孕产妇死亡率。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2007年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48.72/10万。与上年比较,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0.98个百分点。八、卫生监督 1.食品卫生监督。1.食品卫生监督。2007 年,全区食品卫生被监督单位15.94万个,从业人员49.18 万人,持健康证人数占97.58%。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59.26万户次,合格率为92.85%。粮食、肉、蛋

33、等食品抽样监测2.91 万件,合格率为95.07%。依据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1.97 万件,其中:责令改正6876 件,警告4582件,没收违法所得421件,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或使用781件,取缔1784件,吊销卫生许可证18件。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2007 年,全区公共场所卫生被监督单位2.47 万个,从业人员40.80 万人,持健康证人数占98.41%。对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8.43 万户次,合格率为93.65%。依据 公 15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1404件,其中:责令改正535件,警告585 件,取缔

34、16件。3.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3.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2007年,全区生活饮用水卫生(供水)被监督单位481个,从业人员2220 人,持健康证人数占94.14%。生活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2297户次,合格率为92.6%。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11 件。4.化妆品卫生监督。4.化妆品卫生监督。2007年,全区化妆品卫生被监督单位170个,从业人员471人,持健康证人数占75.80%。化妆品经常性卫生监督7094 户次,合格率为93.3%。对752件化妆品样品进行监测,合格率为99.34%。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

35、案件179件。5.消毒产品卫生监督。5.消毒产品卫生监督。2007 年,全区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23个,从业人员163人,有效卫生许可证23份。消毒产品经常性卫生监督14182 户次,合格率为94.96%。对9926件消毒产品进行监测,合格率为96.88%。6.学校卫生监督管理。6.学校卫生监督管理。2007年,全区被监督学校3430所,76.03%的学校已建立学生健康档案,85.28%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76.09%的学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依据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68件。7.职业卫生监督管理。7.职业卫生监督管理。2007 年,全区职业卫生被监督单

36、位(不含职业卫生技术机构)2461个,职工总数(不含职业卫生技术机 16构)55.10 万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占43.26%。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201件。8.放射卫生监督。8.放射卫生监督。2007年,全区放射卫生被监督单位(医用辐射和非医用辐射单位)1180个,职工总数11.18万人,放射工作人员占3.92%,放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83.39%。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断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43件。9.医疗和采供血卫生监督。9.医疗和采供血卫生监督。2007 年,依据 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 等法律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2427件,其中未取得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1129 件,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334 件,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462件。依据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16件。10.传染病防治监督。10.传染病防治监督。2007 年,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的案件933件。处罚决定中责令限期改正513件,警告209件。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