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465428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编辑推荐编辑推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电气自动化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 个章节,主要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建模、性能分析、控制器设计及控制系统实现的理论、方法和实用技术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信号转换与z 变换、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本书简介本书简介 本书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转换开始,详细阐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建模、性能分析、控制器设计及控制系统实现的理论、方法和实用技术。全书共分10 章,具体内容包括:信号转换与z 变换,计算机控制系统的

2、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数字控制器两类设计方法模拟化设计方法和直接设计方法,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先进控制规律的设计方法,基于网络的控制系统分析和控制器设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技术和应用实例。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的详尽和控制方法的工程化改进,便于读者理解、掌握和实际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有关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目录目录 前言第1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1.1 引言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1.2.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要求 1.2.

3、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和总线接口技术 1.3.1 过程通道 1.3.2 总线接口技术 1.4 模拟与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1.4.1 D/A 转换及其误差 1.4.2 A/D 转换及其误差 1.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问题 1.5.1 信号变换问题 1.5.2 对象建模与性能分析 1.5.3 控制算法设计 1.5.4 控制系统实现技术 1.6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2 章 信号转换与z 变换 2.1 引言 2.2 信号变换原理 2.2.1 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转换分析 2.2.2 采样过程及采样函数的数学表示 2.2.3 采样

4、函数的频谱分析及采样定理 2.2.4 采样周期T 的讨论 2.3 采样信号恢复与保持器 2.3.1 零阶保持器 2.3.2 一阶保持器 2.4 信号转换的工程化技术 2.4.1 A/D 转换的基本工程化技术 2.4.2 D/A 转换的基本工程化技术 2.5 z 变换 2.5.1 z 变换的定义 2.5.2 z 变换方法 2.5.3 z 变换的基本定理 2.6 z 反变换 2.6.1 长除法 z.6.2 部分分式法 2.6.3 留数法 2.7 扩展z 变换 2.7.1 扩展z 变换定义 2.7.2 几种典型函数的扩展z 变换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3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 3.1

5、 引言 3.2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3.2.1 离散系统与差分方程 3.2.2 差分方程求解 3.3 脉冲传递函数 3.3.1 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 3.3.2 脉冲传递函数的推导 3.3.3 离散系统的框图分析 3.3.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3.4 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3.4.1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3.4.2 s 平面与z 平面的映射分析 3.4.3 采样周期与系统稳定性关系 3.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3.5.1 劳斯稳定性判据 3.5.2 朱利稳定性判据 3.6 计算机控制系统稳态过程分析 3.6.1 稳态误差与误差系数 3.6.2 系统类型与稳态误差 3

6、.6.3 采样周期对稳态误差的影响 3.7 计算机控制系统暂态过程分析 3.7.1 z 平面极点分布与暂态响应的关系 3.7.2 采样周期对暂态响应的影响 3.8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频域特性分析 3.8.1 离散系统的频域描述 3.8.2 离散系统频域稳定性分析 3.8.3 离散系统伯德图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4章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 4.1 引言 4.2 模拟化设计方法基本原理 4.3 连续控制器的离散化方法 4.3.1 z 变换法 4.3.2 差分变换法 4.3.3 双线性变换法 4.3.4 零极点匹配法 4.4 数字PI D 控制器 4.4.1 基本数字PID 控制算法 4

7、.4.2 数字PI D 控制算法的工程化改进 4.4.3 数字PI 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4.5 Sm i t h 预估控制 4.5.1 纯滞后问题的提出 4.5.2 Sm i t h 预估控制设计原理 4.5.3 Sm i t h 预估控制算法的工程化改进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5章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方法 5.1 引言 5.2 直接设计方法基本原理 5.3 最小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5.3.1 简单对象最小拍控制器设计 5.3.2 复杂对象最小拍控制器设计 5.4 最小拍控制器的工程化改进 5.4.1 最小拍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5.4.2 最小拍无纹波控制器的设计 5.4.3 针对输入信

8、号类型敏感问题的改进 5.4.4 针对模型参数变化敏感问题的改进 5.5 大林算法 5.5.1 大林算法设计原理 5.5.2 振铃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5.6 大林算法工程应用中关键参数的选择 5.6.1 解决振铃现象中关键参数的选择 5.6.2 解决分数时滞问题中关键参数的选择 5.7 数字控制器的程序实现 5.7.1 直接程序设计法 5.7.2 串联程序设计法 5.7.3 并行程序设计法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6 章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 6.1 引言 6.2 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 6.2.1 系统动态过程的两类描述 6.2.2 有关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定义 6.3 离散系统的

9、状态空间模型 6.3.1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6.3.2 离散状态方程的求解 6.3.3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与z 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 6.4 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6.4.1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概念 6.4.2 能控性判据与能观性判据 6.4.3 能控标准型与能观标准型 6.5 状态可测时按极点配置设计控制规律 6.6 按极点配置设计观测器 6.6.1 预报观测器 6.6.2 现时观测器 6.6.3 降阶观测器 6.7 状态不可测时控制器的设计 6.7.1 分离性原理 6.7.2 控制器设计 6.8 随动系统的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7 章 先进控制规律的设计方法 7.1 引言 7.2

10、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的设计 7.2.1 概述 7.2.2 LQ R 最优控制器设计 7.2.3 跟踪系统设计 7.3 自校正控制器的设计 7.3.1 概述 7.3.2 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算法 7.3.3 自校正控制器设计 7.4 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7.4.1 概述 7.4.2 预测模型 7.4.3 预测控制算法 7.5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7.5.1 概述 7.5.2 模糊控制原理 7.5.3 模糊PI D 控制器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8 章 基于网络的控制技术 8.1 引言 8.2 网络控制概述 8.2.1 网络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8.2.2 网络控制系统研究内容 8.3 实时控制网络

11、 8.3.1 控制网络的基本概念 8.3.2 E t h e r Ne t 网络 8.3.3 C A N网络 8.3.4 C o n t r o l Ne t 网络 8.3.5 C C-Li n k 网络 8.4 网络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8.4.1 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特性 8.4.2 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5 网络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8.5.1 PI D 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8.5.2 极点配置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9 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1 引言 9.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方法 9.2.1 设计原则 9.2.2 设计方法 9.3 计算机控制

12、系统的硬件设计 9.3.1 执行机构与驱动技术 9.3.2 检测机构与传感器技术 9.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9.4.1 控制对象分析 9.4.2 数字控制器的实现问题 9.4.3 信号的数字滤波技术 9.5 数字控制器程序实现的性能分析 9.5.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值误差来源 9.5.2 数字控制器的精度确定原则及保证措施 9.5.3 微分环节的处理措施与工程实现方法 9.5.4 数字控制器误差及执行时间的检验方法 9.5.5 控制算法不同编排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9.6 量化效应与采样周期误差分析 9.6.1 A/D 转换的量化误差与孔径误差 9.6.2 采样周期造成的误差 9.7 计

13、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9.7.1 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9.7.2 干扰的来源及传播途径 9.7.3 消除或抑制干扰影响的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第10 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10.1 引言 10.2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10.2.1 系统总体描述 10.2.2 硬件系统设计 10.2.3 控制系统设计 10.2.4 系统软件设计 10.2.5 系统的实际控制效果 10.3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10.3.1 伺服系统概述 10.3.2 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硬件设计 10.3.3 伺服系统的控制软件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参考文献 下载后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内容下载后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