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_以川北医学院为例_黄闰.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45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_以川北医学院为例_黄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_以川北医学院为例_黄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_以川北医学院为例_黄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_以川北医学院为例_黄闰.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OI: 10. 16541/j. cnki. 2095-8420. 2016. 17. 063 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黄闰,刘萍,李婷婷,唐甜,邓傲,杜玲 (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 为调查分析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分析网络诈骗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本课题通过 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 70%以上的同学只了解虚假中奖、假冒好友、网络兼职等网络诈骗手段,而了解其他网络诈骗 类型的同学相对较少。 63.28%的大学生遇到过网络诈骗;虽然大多数同学具有防范意识,但其中仍有 59.67%的同学 出现经济损失,这将严重影响大

2、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对此,我们针这一现象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大学生和学校以及社 会相关部门作为参考。 关键词:大 学生;网络诈骗;认知;防范意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NNIC)发布的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 2015年 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亿,互联网普及 率达到 50.3%,半数中国人已接人互联网。 2015年新 增加的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占比为 46.4%,涉世不 深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则是网 络诈骗事件发生率的升高。网络诈骗指以非法占有为 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 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m。因此

3、调查 分析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及防范意识显得尤为重 要。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是以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的 2012、 2013、 2014、 2015四个年级的 400名学生为调查对 象,其中男生 111人,女生 273人,进行问卷调查。 以自行设计的关于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 与防 范意识的调查分析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共设计 22个封闭式问题,包括 4个多选, 18个单选。 400 名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并有效回收 384份,回收率达 96.00%,符合统计学标准。 网银诈骗( 52.60%)、钓鱼网站诈骗( 41.67%)被大 部分同学知道,其他网络诈骗类型仅被部分同学知道。 图

4、1大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途径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情况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大于 70%的同学了解虚 假中奖( 89.58%)、假冒好友( 81.51%)、网络兼职 (74.71%)等网络诈骗手段;网购诈骗( 60.42%)、 基金项目 :川北医学院 2015年学生科研课题申报项目(编号: 15082)。 作者介绍 :黄闰,女,四川成都人,川北医学院 2014级医学检验系。 图 2大学生接收网络诈骗信息的途径 由图 1和图 2可知,大多数大学生了解网络诈 骗的途径是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部分大学生听 父母、亲朋好友讲述经历;很少人通过学校、社区街 道防网络诈骗宣传教

5、育了解此类事件。通过手机和浏 览网页时弹出的界面(如中奖信息,钓鱼网站、网络 调查及研究报告 教育现代化 2016年 7月第 17期 137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 兼职等 ) 接收网络诈骗信息是最常见的途径。此外, 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弹出界面、聊天软件接收网 络诈骗信息也较为常见。 (二) 大学生遇到网络诈骗的现状 调查显示: 63.28%的大学生遇到过网络诈骗, 有超过一半的同学一年内遇到 13次,遇到 46次或 大于 6次人数相对较少,但仍然存在。据调查显示, 在遇到网络诈骗的同学中有 145名大学生出现经济损 失,占 59.67%, 40.33%大学生遇到网络诈骗而未出 现

6、经济损失。 (三) 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态度及其防范意识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 57.8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 诈骗对其生活影响一般, 10.1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 诈骗严重影响其生活, 32.03%的大学生对网络诈骗 没有感觉。 66.9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诈骗是个麻烦, 污染网络环境, 20.31%的大学生对网络诈骗是深恶 痛绝,而仍有 9.90%的大学生感到无所谓,认为网络 诈骗与自己无关。 表 2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 ( 问题 是 否 看情况 未考虑 初次遇到网络诈骗信息时,您是否相信此信息? 3.39 70.31 26.30 网络注册时,您是否全部填写真实信息? 8.85 6.51

7、73.96 10.68 遇到网购退款链接,您是否点开链接输人信息? 10.94 15.36 73.70 网上涉及金钱款项交易时,是否直接付钱? 1.04 61.20 21.87 15.89 您是否使用网银保护软件? 59.64 21.61 7.03 11.72 综合表 2与上诉,虽然大多数大学生经历了网 络诈骗,但对此问题反应并不强烈,未感到问题的严 重性,社会、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强调。 综上所述,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防范 意识。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网络诈骗方法简单,容易得逞,成本低,传播迅 速、范围广,渗透性强,形式复杂,不定性强,社会危 害性极大,被骗者多以青少年居 2。通过此次调查

8、,我 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网络诈骗在大学生生活中频 繁出现,但大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据数据显示, 63.28%的同学表示在一年内遭遇网络诈骗若干次,其 中超过一半的同学出现经济损失。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 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可能因为损失程度在自己能 接受的范围内,许多大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一 般,对此并不特别重视。其次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类型有 所了解,但并不全面。在生活中,即便大多数大学生具 有一定防范意识,仍会出现不能正确认识网络诈骗行为 而受骗 的情况。大多数大学生对虚假中奖、假冒好友、 网络兼职等网络诈骗手段较为了解,而网购、网银诈骗, 钓鱼网站诈骗等诈骗手段仅被少数同学知道

9、。由于互联 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 主要的购物方式 而网络购物中产生的欺诈行为越来 越普遍。若大学生对此等诈骗手段不了解,只会让大学 生防不胜防。钓鱼网站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极具迷惑 性,大学生应加强对此方面的了解。最后大学生与网络 的密切接触,增加了其遇到网络诈骗的几率。 四建议 (一) 学生个人方面 大学生要重视网络诈骗在生活中高频发生现象 , 全面了解网络诈骗形式,避免上当受骗。如果你遇到 中奖信息链接,不要立即登录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 行卡号、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若已经填写,请不要相 信诈骗者后续进行的一系列欺诈活动。记住天下并没有 白掉的焰饼,不要贪小便宜

10、,克服侥幸心理。若遇到 QQ、 微信好友在线借钱,请通话确认后再转账。网上 兼职如刷信誉度返还本金和佣金,可能开始会成功,但 那只是 “ 诱饵 ” 。若遇到需提前支付定金,更应该注意。 在网购时,不要直接从银行付款,尽量使用支付宝等第 三方支付平台,电脑要安装上网银保护软件。为防范钓 鱼网站链接,不 要用 QQ、 旺旺等通讯工具向商家付款。 尽量减少对手机、网络的使用,则减少了与网络诈骗信 息的接触。认清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 (二) 学校方面 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和社区,而这两 方面对网络诈骗的宣传教育力度还有待加强。首先学 校应该重视网络安全的教育,可开设网络安全教育选 修课程,将其与

11、学分相关联,将网络安全教育落到实 处。其次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网络诈骗教育,如 辅导员向学生强调网络诈骗问题;学校与公安部门联 系展开实事教育、防网络诈骗技能培训;同时学校可 印发宣传手册,向学生通报每月校园安全形势及真实 案例,使大学生对网络诈骗有更多的了解,增强其自 我保护的意识、能力与水平。 (三) 社会方面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制法规,有效的打压、 处罚网络诈骗行为。网络诈骗本就是技术发展的产物 , 应该由技术来应对,社会、国家应该注重提升网络技 术,完善网络监管,预防网络诈骗。 参考文献 1 郭春涛 .网络诈骗的概念主要表现及犯罪构成研究 J.信息网 络安全, 2011, 04:61-63. 2 王丽云 .网络诈骗:类型与特点 J.农业网络信息, 2008, 11:89-92. 3 杨丁 弋 .大学生防范网络购物诈骗的对策探索 J.产业与科技 论坛, 2015, 03:31-32. 调查及研究报告 1 38 投稿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