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工业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与平衡优秀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445034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工业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与平衡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八章工业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与平衡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工业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与平衡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工业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与平衡优秀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工业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与平衡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0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过程设计与控制的相互作用;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方法;一个理想二元蒸馏塔的设计与控制的折中。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过程设计与控制的相互作用过程设计与控制的相互作用很久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二者被隔离开来;随着耦合设计的追求,日益受到重视。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方法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方法仿真分析法设计-控制-设计-.特点:(1)计算分析的工作量很大;(2)控制性能难以定量描述;(3)系统设计与控制性能的对应关系复杂。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方法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方法指标法;

2、根据动态特性与可控性指标度量各个设计的控制性能。特点:(1)计算工作量较大;(2)系统设计与控制性能的对应关系复杂。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方法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方法综合法;归纳为一个优化问题,例如,多目标优化,混合整数动态规划问题等。特点:(1)优化模型构建困难;(2)计算工作量很大。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0页例子例子:一个理想一个理想二元蒸馏塔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二元蒸馏塔设计与控制的折中给定一个二元精馏塔,分离由物质A和B组成的混合物。进料流量为100mol/s,进料浓度是A:B=0.5:0.5。塔顶产品浓度为0.95(A),塔底产品浓度也为0.95(B)。操作压力是9b

3、ar。气化潜热为6944cal/mol(满足衡分子流假设)。塔板稳态滞液量为1mol。冷凝器和再沸器的稳态液量分别为30mol。塔板水力学时间常数是8秒。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0页汽液平衡计算汽液平衡计算塔内气液平衡按下式计算:Pj=xA,jPAs+xB,jPBs(1)yi,j=xi,jPis/Pj(2)饱和蒸汽压按下式计算:LnPis=Avp,iBvp,i/Tj(3)A(Avp/Bvp)=11.6531/3862B(Avp/Bvp)=12.3463/3862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0页理想二元蒸馏塔的结构理想二元蒸馏塔的结构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0页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比较三种塔板数

4、目的稳态效果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0页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比较三种塔板数目的动态效果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运用运用RGA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运用最小奇异值运用最小奇异值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运用条件数运用条件数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运用动态运用动态RGA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运用动态最小奇异值运用动态最小奇异值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0页运用动

5、态条件数运用动态条件数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研究塔板数目的折中作用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0页总结总结本章概括地介绍了工业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问题。通过一个理想二元蒸馏塔,显示了进行过程设计与控制折中的重要性。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0页作业作业根据所给的二元理想蒸馏塔,研究塔径对过程设计与控制的折中作用。假定进料流量为100mol/s,进料浓度是A:B=0.5:0.5。塔顶产品浓度为0.95(A),塔底产品浓度也为0.95(B)。操作压力是9bar。气化潜热为6944cal/mol(满足衡分子流假设)。塔板稳态滞液量为1.2mol。冷凝器和再沸器的稳态液量分别为30mol。塔板水力学时间常数是1

6、0秒。注意:塔径的变化通过塔板稳态滞液量来表示。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20页阅读文献阅读文献1.Morari,M.;“DesignofResilientProcessingPlant-III,”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38,18811891(1983).2.Luyben,M.L.andC.A.Floudas;“AnalyzingtheInteraction of Design and Control.1.A Multi-ObjectiveFrameworkandApplicationtoBinaryDistillation Synthesis,”Computers&ChemicalEngineering,18,933969(1994).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