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第9单元工业文明的世界——两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单元高效整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3941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第9单元工业文明的世界——两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单元高效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第9单元工业文明的世界——两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单元高效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第9单元工业文明的世界——两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单元高效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第9单元工业文明的世界——两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单元高效整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田高效整合DANYUANGAOXIAO ZHENGHE纵向梳理ZONGXIANGSIIUI.I L用发展的观点认知历史一、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1 .联系(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 表现。(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 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 .区别针对训练1类别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垄断组织时期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手段以手_L劳动为基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主要依靠科

2、技提高生产率规模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 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相对于工场手工业, 规模较大,工人集中垄断组织通过大企业兼 并中小企业或大企业间 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空前 强大影响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 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 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 推广,使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初步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 形成1.“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 这种劳动管理体制被称为“泰勒制”,这种体制()A.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B.盛行于中小规模企业之中C.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

3、阶段D.有利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C 这种体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无关,故A项错 误;这种体制盛行于大型垄断企业之中,故B项错误;“泰勒制”适应了第二次 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出现在第 一次工业革命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二、15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针对训练1项目阶段原因标志产生阶段(1516世 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 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人 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 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形成和发展阶段(17一 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

4、展促进了技 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的成功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迅速发展阶段(18世 纪末一19世纪中期)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 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自 然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学的新成就、细胞学说 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重大突破和系统化 阶段(19世纪末一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 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的发明与应用,特别是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物理 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2.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这说明()A.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B.自然科学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C.自然科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D.自然

5、科学与社会科学互为补充A 根据材料“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 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可知,自然科学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 响,故A项正确;“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是 为殖民主义辩护,故B项错误;“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 民的合理性”这是一种侵略理论,违反了人类的基本原则,故C项错误;根据材 料“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 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可得出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却无法得 出社会科学发展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故D项错误。三、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

6、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 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 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 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2.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 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 立后,人们对现实的

7、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 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3.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 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 化的主流。针对训练:3.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是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其间文学 艺术的成就令人炫目。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下列著名作品,描述或描绘的共同主题 是()A.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B.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彻底检视和抨击当时社会C.揭露或推翻复辟后的波旁王朝的封建黑暗统治D.反映世界文化朝着

8、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进步趋势C 在1789年之前,法国处于波旁王朝统治时期,在1814年到1830年之间, 波旁王朝复辟,而题干中雨果的悲惨世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司汤达的红与黑三部作品都涉及了波旁王朝的黑暗统治,并且这三个人物都 是法国人,故选C项;“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仅属于 自由引导人民的主题,排除A项;“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彻底检视和抨击当 时社会”仅属于悲惨世界和红与黑的主题,排除B项;“反映世界文化 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进步趋势”出现于20世纪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项。中外关联中外关联zhongwaiguanliaM.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工业革命

9、时期中西社会对比(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西方中国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 义的发展成为世界的主导),进入工业文 明时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并逐步加深表现经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近代 化艰难起步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扩展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开展洋务 运动;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 运动等革命斗争文化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推动欧洲资“西学东渐”新思潮萌发针对训练1本主义浪潮的发展,自由主义兴起,社会 主义学说产生,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 破对外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4.(2020合肥模拟)阅

10、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 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 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 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 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 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 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 的工矿城市

11、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 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 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 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 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 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 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 民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

12、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 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解析第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命的 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 等方面来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列强侵略、社会 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等方面来概括。第问第一小问,欧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欧洲移 民是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中国移民是迫于生存的压力。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论是自愿的 移民,还是迫于生存压力的移民,都能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 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答案(1)欧洲移民的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 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移民的背景:列强侵略;社 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 共同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 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