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韵唐诗大汇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33743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之韵唐诗大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唐之韵唐诗大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之韵唐诗大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之韵唐诗大汇集.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之韵唐诗大汇集唐之韵由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宁夏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联合制作,每 集20分钟,VCD10片装。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可能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在中国古代儿千年的文化积 淀中的重要地位。唐诗的意象,成为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为我们 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因此,重视对唐代诗歌的教学,帮助学生批判地汲取与制造性地 继承这些文化精品,关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 代的作用。这套光盘,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好的诗歌教学教材,它既有普通教 学素材库的优点,又有通常媒体软件所无法媲美的优势。国内第一部以纪录片的视角关注古典文学作

2、品的系列片唐之韵一一唐诗,在继中 央电视台三套首播后,又于2001年12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节目中重新 播出,制造了一部文化系列片中央电视台两次购买播映权的纪录。宁夏卫视从3月25日 每晚22: 38正在播出本片,山西黄河电视台也将于4月7日晚上21: 15开始播出。这部二十集每集20分钟的系列片制作非常精巧,它为电视诠释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 典名著制造了新的空间。它特殊的角度、绝美的画面、高雅的品味获得了出人意料地热烈 反响,在中央电视台三套岁月如歌每周三晚播出时,收视率曾超过1乐 这个收视率是 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的两倍,比黄金强档栏目对话收视率还要略高。该片由北京三多堂影

3、视广告公司与宁夏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联合摄制,总投资350万 元,汇聚了众多国内纪录片制作的顶尖高手,创作时间历时三年,拍摄行程遍及全国。唐之韵一一唐诗不仅是在文学的层面上对“唐诗”进行鉴赏,它更注重在文化的 层面上,把“唐诗”看作一个时代的声音。与以往单纯解析唐诗文字的片子明显不一致的是,它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拍摄,力 图通过人物的背景、事迹来介绍其有代表性的诗篇,这种方式填补了传统唐诗教育的空白, 为喜欢唐诗的观众提供了另一个从未有过的欣赏空间,是莘莘学子与语文教师难得的高水 准课外电子读物。心刺骨的审美刺激力!李顶的这种思想境地,是其他反战倾向鲜明的边塞诗人所没能达到 的。就为了这句话,中

4、华儿女也应当在心灵深处塑一个巨大的铜像来纪念他。第四集边塞诗人(下)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与岑参,后世合称高岑。高适的性格与李白有些相近,很有相些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气派。他在别韦参军 中说自己“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损取公卿”。盛唐即是出狂人的时 代,自然不可能只出李白一个。他才气没有李白大,但有实际政治才干。整个唐代,大诗 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的,官司也做的最大的就数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抢金伐鼓 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出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士,胡骑凭 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大漠穷秋寒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 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成辛勤久,玉箸应啼加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 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行歌写 妻子思念出征在外的丈夫,是从三车时期以后人人套用的老诗题。高适这一首尽管也还是 写了 “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但冲破了这一传统题材的限制,从战士出征时 的心态、战事的紧急、战争的残酷、到军中甘乐不均、征人思归与对与平的向往等等,都 一坏扣一坏组织在一起。这首诗就像用打击乐器伴奏的进行曲,节奏强劲而双沉着,声势 浩

6、大,使人听了由不得会精神振奋起来。高适擅长写七言古诗,气势壮阔,开合动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七绝不多,但 有儿首也能于小中见大,具有丰富的内蕴,境地高远。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先极力渲染分手时环境的残淡凄凉:黄云千里,白日昏暗,北风吹雪,大雁南归。 在这各气候中与朋友分手,心情自然更觉繁重。但第三、四句突然一振,在这暗淡的天幕 上划出一道亮色,使气氛一下变得轻松了。这正显示出盛唐人开阔的胸襟气度。“莫愁前 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更多出几分豪迈, 多出儿分自信。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

7、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 了六年。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一个好奇的人,正如 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陵行)。早年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 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第二,岑参诗人中的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 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 骋在西北战场上的。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稍 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步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非 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

8、显示英雄气慨。这种心态与思想境地,就使 他的诗与高适有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的看到战士的艰难,因而诗的 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 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厅情异 彩。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少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 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 军行弋相拔,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锌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 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写“汉家大将西出师”,在“轮台九

9、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的恶劣气候中行军。光从这种气氛的渲染就能使人感受到,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铁军,因 此诗人信心十足地断定,“虏骑闻之应胆慑”因而要在“车师西门伫献捷”。这种百折不 挠的战斗精神,在其他边塞诗人的诗里很难找到的。白雪歌送武判关归京是诗人又一重要作品。这首诗,一开始就使人感到新奇。“胡 天八月即飞雪”,按常情说,这种气候应当使人感到“愁云惨淡万里凝”才对。然而,作 为盛唐时期一个好奇的年轻人,岑参却忽发奇想,认为压在枝头上的不是雪,而是盛开的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至今还经常有人引用的诗句往这里 一搁,就使阴暗的天空突然有了亮色,空

10、气突然变暖了,从而也奠定了全诗豪迈乐观的基 调。“中军置泗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展现出一派异域情调。诗人眼尖,还特别注 意到辕门上面那高擎的红旗,色彩对比是那么强烈。红旗应当是在风中飘动的,只只是偶 然风停了,才垂挂着不动。这一特殊情况使诗人乂设想入奇:大概不是风逼着旗子一动也 不动地展开,而是旗子冻僵了大风也吹不动。由于用好奇的目光来取景,用入奇的笔调来 绘景,就使非常平常的送别场面,被描绘的那么绮丽豪放,使人百读不厌: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 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动荡惨 淡万里凝。中军

11、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 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应当提一提也以写古诗著名的崔颍。有人甚至说,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也就是 八世纪上半叶,知名度最高的诗人就数他与王维。这至少说明他在当时是个大名鼎鼎的人 物。“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 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战斗,时时醉向酒家眠”。(雁门胡人歌)这 首诗写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真是有声有色。只是,他的名字是 与黄鹤楼这首不朽的七律诗联系在一起的,还不如径直来读这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

12、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 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I。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第五集 吴中四土唐诗通过近百年的酝酿,终于迎来了它的鼎盛期。盛唐诗因此挽起狂风,掀起巨 浪,鼓动着磅礴于天地的雄浑登上了中国诗坛的制高点,中国古代诗坛上这颗最红最亮最 热最有吸引力的太阳升起来了。在这段跨度最小,才只有四十多年有的时候间里,多少开 宗派的人物,都从时代的风云中涌现出来。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这些称雄一世的 诗人,都与诗坛上独绝千古的巨人李白比肩而立,相视而笑,各自以斑调的色彩装点着盛 唐的百花园。贺知章、张旭、张若虚与包融,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古代属吴郡,也是叫吴

13、中, 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土。他们在当时也是都光芒四射,只是由于被时代的尘埃遮掩, 才暗淡下来了,但除包容外,都有一两首脍炙人口的诗。在听盛唐诸大家的英雄交响曲与 田园交响乐之前,读读这些诗人的诗,就像听小夜曲,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贺知章字季真,爱饮酒,爱聊天,爱开玩笑。他是宰相级的大官,晚年却乂忽发奇想, 出家当了道士。唐玄宗曾把绍兴这里的鉴湖一角赏赐给他补贴家用,他晚年就是在这里度 过的。由于狂放不羁,因而自称四明狂客。他与李白是忘年之交。李白在对酒忆贺监 诗中说:“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人谪仙人。”李白是个狂人,而在 李折眼中,贺知章了是个狂的可爱的人物,这就能够想象他

14、的为人了。“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钱。”(题袁土别业)看到 人家园子里林泉优美,尽管不相识,居然大模大样进去玩;还声言口袋里有钱,讨请主人 不必为如何款待发愁。从这首诗就能够看出他的狂放。他是为传诵的诗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同乡偶书二首)小孩子敢“笑问客从何处来”,凑到跟前来起哄,说明诗人自己也是乐呵呵的。他“少 小离家”,“近来人事半消磨”,只剩下镜湖水还是老样子,却没有一点哀伤。这既展示 了他性格的放达,同时也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与时代精神的豪迈。张旭外

15、号张颠,以草书为名。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裴蝶的舞剑。在当时并称“三 绝”。裴嘘的舞剑看不到了,无从说起。拿李白的诗与张旭的草书相比较,实在是独具只 眼,其可比之处就在于都是狂人,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顺乎自然而乂出神入化的境地。 据说张旭写草书时,写要喝得醉醺醺的,狂呼大叫疯跑一气,然后才趁着酒劲儿那起笔来 一挥而就。著名诗人李欣在赠张旭中说的能够证实这一点:“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浩 首穷草隶,时称太糊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酒素壁,挥笔如流刑。”张旭是 苏州人,戏称他为太糊精真是恰到好处。只是他留下的几首诗,却不像他草书那样狂放, 想桃花溪这首诗所描绘的那样,“隐隐飞桥隔野烟,石

16、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 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在淡淡的烟雾中,影影绰绰望见远处有一座高耸的桥,但是要找 的地方还是找不着。诗人来到一块突出水中的大石头上,问划船从这里通过的渔人:从桃 花源里流出来的桃花,流得青溪了里到处都是,叫人怎么顺着流淌的桃花去找到桃花园 呢?从表层信息来看,只是是说诗人来游了一趟桃花源,尽管找不着洞口,可也并不着急。 这是诗意旅行,是来寻诗。但是我们顺着诗人的足迹。再来找一遍看。青溪里这随着水波 翻动的桃花,到底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 “世中遥望空云山”,向哪儿去找桃花园呢?这 云风雾罩的桃花源,是一个地方,但更像是人生想要达到的一种境地。因此从深层意蕴看, 这又是

17、哲理的旅游。是在进行曾曾深入的哲理思考。“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张若虚的生平事迹都不可考,只明白是扬州人。他只流传下两首诗。但春江花月夜 却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春江花月夜原是南朝著名的昏君陈后主创作的,当时还谱了曲, 能够唱。后来,词与曲都失传了。Z长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是借旧题写新诗,是借旧 瓶装新酒。这首诗,写农历二月间诗人在长江边上思念故乡扬州与种种感慨与想象。唐诗 中把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也叫做海,困此这里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尽管说的是海,指的却是浩茫茫的长江。诗就从春天、长江、花林、明月与夜晚这五个方 面切入,把由此引出的

18、种种意象穿织组合在一起,反复咏叹拂拭不去的乡愁。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涮港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望着一江春水向东流。月亮从宽阔的江面上升起,映着港港的江波,展现一片明 澈。诗一出手就渲染出一片浩阔,朦胧又透明的夜景,似真似幻,使人面对着无限的时空, 仿佛突然进入一种失重状态,进入一种寻求顿悟的深沉。由随波一泻千里的月色,诗人又 想到江流长在,月光长在,而人生却是那么短暂,因此继续感慨地叹道: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 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 照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

19、江送流水。天上水上,浩白无尘,只有这一轮孤月,在无穷的宇宙中永无终止的漂泊。月亮,最 初照见的是什么人?将要照见的又是什么人?人类生命的系列尽管是无尽的,但“今日不 见古是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代一代的人都消逝了,只有滚滚滔滔的长江依然在滚 滚滔滔的流淌。这种世路无穷,劳生有限的感慨并没有一发不可收拾,陷入不能自拔的境 地,由于诗人毕竟生活在唐代,毕竟有找到进展机遇的可能性,因此只点到为止。接下来 诗的脉络转换,转入传统的游子思妇的相思。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第六集山水诗人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这些诗人用开阔的胸怀, 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

20、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 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与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往常对山水诗评价 过低,认为是远离时代的。事实上不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山水诗,只 由因此在乱世,诗人才那么心情繁重。那么,在太平常期,王维歌咏“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不也正符合时代的要求么!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熟知音乐,擅长草书与隶书,绘画的成就特别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1、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三十七岁时,王维曾出使凉州一一今天甘肃中部,途中做了一首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口圆。萧 关逢垠骑,都护在燕然。“谓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 二使安系),这首当时就有人谱曲,称之阳关三叠,成为流传广远的送别歌词,用 最普通的词构成最普通的句子,一看就懂。但是情意又那么深长,音调又那么响亮,使人 感到正是自己要说的话,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开元末年,也就是公元八世纪四十年代初,口蜜腹剑的奸臣李林甫开始得势,把兢兢 业业治理国家的著名宰相张九龄挤出朝廷,这意

22、味着政治局势马上发生重大的变化。王维 为了躲避可能会有的意外,就开始过一种半隐半仕的生活。这是政治局势变化对他的影响。 事实上,王维在封闭状态的生活中越陷越深,更要紧的还是他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造成的。 他母亲长期奉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王维在封闭状态的生活中越陷越深,更 要紧的还是他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造成的。他母亲长期奉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 来说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中年丧妻以后,他就没有再娶,一直过着长斋奉佛的独身生活。 这时正是后来对祖国诗歌有深刻影响的禅宗蓬勃进展的时期,他对禅宗的哲理兴趣越来越 大。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全画

23、 意、诗情与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把捉的禅理。他 这类诗成就极高,能够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年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 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抒怀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 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地,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及其平凡, 有的时候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孟浩然与王维是好朋友,在赠王维的诗留别王维中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 违。当路谁想假!知间世所稀”。可见他是把王维当知音的。孟浩然的生平事迹非常简单:四十岁往常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

24、考过一次进 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了江浙一代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 死在襄阳。盛唐的大诗人,没有谁一生像他那么平淡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去梦泽,波撼岳阳楼。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 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是憎张九龄的,。八世纪三十年代末,张九龄从宰相的官位上被贬到荆州。由 于欣赏孟浩然的诗,就把他请到荆州,并给他小官做。还从来没做过官的孟浩然非常高兴, 写下了这首境地雄阔的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写洞庭湖的云雾迷朦,波涛浩 渺,写得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盛唐气象。孟浩然因此要把洞庭湖写的这么浩浩荡荡,无 边无际,是由于他要有湖来象征人间吧。在人世

25、间他无依无靠,没有得力的人物来提拔他, 就如同“欲济无舟楫” 一一想过洞庭却找不到船一样。现在当过宰相的张九龄来了,给他 官做,终于使他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坐观垂钓者”,也想到湖边来钓上一条大鱼, 也就是想趁此机会来干一番事业。只是很惋惜,一生只活了五十二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 是四十八岁了。从初唐到盛唐,孟浩然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他的山水诗,不困情造景,既 有了某种情然后再找出某种相应的景作衬托,也不光是借景抒情,即由于某种景而生发出 某种情来。他在山水诗中,情与景是水乳交融的中写出来的。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气忆游。还将 两行泪,遥寄西头。

2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或者者说,这是营造出来的一种背景,根本无法说清毕竟是写 景还是抒情。在此之前,山水诗达到这种情景交融的境地的,不能说没有。但只有到孟浩 然,才懂得有意识地去营业员造这样的境地,提高山水诗的表现能力。再以他另一首表现 田园生活的名诗为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声圃,把酒话桑麻。待 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所做的诗中传诵最广的是春晓这首诗,乍看只只是是叹息春天的花朵容易 凋谢,有一片淡淡的惜春之情。但细一想,不是不能够说,这是暗示在社会的风雨声中, 青春容易消逝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27、多少? ”一想起这首诗,人们总是能想起许多失落的惆怅,事实上诗的意蕴远不止这些。第七集一代诗仙(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尽管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一代诗仙就 从这里起步,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不褪色的名字。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据记载,他出生在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在今天吉 尔吉斯坦北部,大约五岁时才迁到这里。他父亲叫李客。“客”可能是是对外地人的称呼, 说明他们不是当地人。据李白自己说,年轻时漫游扬州一带,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万 “(上安州裴长史书)。后人据此推断,他父亲应当是个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李 白生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开始

28、懂事的时候起就呼吸着这表山绿水的芬芳。他的 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美,应当说就是这蜀江的水 碧山者的自然风光熏陶出来的。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泛指道教典籍,百家则泛指各派的学说。四川 一直是道教最活跃的地方,李白对道教熟悉是很自然的。再者,道教尊庄子为真人,而庄 子最超绝的地方,就是站在九天绝顶来看人间,用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欢 哀苦乐。李白因此有那种天上地下独往的来的气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这座历史的高 峰上,有条件看的远,但也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给了他冲开一切束缚的胆识,使他敢于昂 头去观照宇宙,把视野扩张到最大限度。此外,李白还“十

29、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 “十五游神仙”。从这此诗句就能够看出来,他尽管也熟悉儒家典籍,但向往的却是“其 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而根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二十四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行”。开始了他向诗坛的进军。他是云,务必 飞到天顶去探测天空的浩渺是水;务必奔向大海的去扬起海上狂涛。他“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几乎游遍了黄河中下游与整个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在当时,且不说 旅游要紧靠步行,就是骑马,乘船,坐牛车,要走遍这么广大的地域,至少在精神上,他 每时每刻都在奔波。李白不仅到过许多地方,见多识广,而且人生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当过隐士,在山林里与朋友 酣饮纵酒,养了

30、无数的驯鸟。他曾当过道士,一门 心思采药炼丹,求仙得道,以为确实能够白日飞升,他精于骑术,擅长射箭,击剑,以游 侠自命,身上老是带着一把短剑。他曾经受到朝廷的征聘,有过皇帝召见,亲自下车迎接 的殊荣,有一个普通百姓一跃成为翰林学士,在安史之乱中他曾投笔从戎,以东晋著名的 宰相谢安自命,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也因此而意想不到地卷入政治斗争,被关进 了监狱,成了囚犯,被判处永远流放夜郎,遇赦免后,年纪已六十他还赶到今天的南京, 准备去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军队,总之,他一生的经历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与艰险。他 打过交道的人,上自唐玄宗,杨贵妃,朝廷各级官员,下至监狱里的牢头,与尚,道士与 最底层的

31、农夫农妇。他熟悉各个阶层,各个身份与各类职业的人,把这五光十色的生活都 收录在他的诗里。他能写高适,岑参那种大气磅礴的边塞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湾,由来 征战,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应未闲。(关山月)。王维的诗境地幽静,但乂充满了生机。这种诗李白也有。对酒不觉螟,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自遣)王维诗中有一种禅悦的境地,这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但李白这首诗另有一种沉着潇 洒。床前明月光,颖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大概是汉语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游子思乡,是小农社会永远写不够的题材。这首 诗

32、把“床前”,“明月光”,“地上霜”,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说“疑是地上霜”就说明抒情主人公已经意识到这不是霜,明白不是霜偏生又这么联想,正好透露出他 心里有一层霜,有一股思乡的冷气,国人心里都郁结束这样一股思乡的冷气。因此离开家 一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这首诗来。孟浩然的诗将田园生活写的那么有滋有味。李白也有一首田园诗,但意趣大不相同。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 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云媪家)这个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诗人,并没有摆出一幅悲天悯人的架势去同情农民,只是作为一个极普通的旅游者,端 起老妇人那碗菰米饭,眼里啕着泪水,想

33、吃却又吃不下去。有几个诗人能具有这样震撼人 心的人格魅力。至于他的将进泗等等许多独绝古今的诗篇。别的诗人不要说没写过,首先在思想 境地上就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黄色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 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刀,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洒,与尔同销万 古愁。宋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严羽,就别

34、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李白则只要把必里那 股气一张口喷出来就行了,这个比喻真是恰到好处。诗人站在黄河边上看着“黄河之水天 上来”,突然心情一兴奋,想到这黄河之水就像人类的生命系列,一代一代去不复返,但 依旧滔滔滚滚而来。然而,人生又是如此短暂,明镜中的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转 眼就是一次生老病死的轮回!面对这无限与有限的矛盾,人活着为什么不尽情享受生活!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如此自信。正由 于这首诗强烈地呼唤真实的人生,才使多少被强行压缩的灵魂都到诗里来享受那足以舒筋 活血的通畅。李白的诗名越来越大,不但尺动诗坛,而且惊动了许多达官贵人,最

35、后甚至惊动了对 艺术有深厚造诣的唐玄宗。因此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进,唐玄宗听从亲信的荐引,下 诏征聘他到长安,给予盛大的礼遇。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自以为是超一流的政治家而事 实上根本不懂政治的诗人,栩栩然得意,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他一厢情愿地以为,这回确实能大展鸿图了,唐玄宗这位明君, 就要把他召到身边,请教他该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使天下太平。然而他错了,他是完全生 活在梦想中的诗人,梦一旦醒来,留下的就只有失望。第八集一代诗仙(下)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唯一 的一个。诗人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真算黄恩浩荡了

36、。然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是何等人物,岂能把这种过眼云烟的荣耀看眼里,是醉了还是疲惫 了?兴庆公园这里的沉香亭,就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的地方。卧在这里的李白正 闭目养神,等待着喷发灵感。唐玄宗赏牡丹来了。名话盛开,美人相伴,当然需要有音乐 助兴。玄宗嫌旧词听腻了没意思,一时高兴,就颁下圣旨叫李白创作新词。李白不是醉卧 在这里吗!快起来吧!因此他被人用凉水激醒了,因此一挥而就写成了著名的清平调 词三首。第三首说:“名花清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 栏杆。”这样的诗,有高度艺术修养的唐玄宗能不欣赏吗?皇帝一声喝彩,意识终生迎合、 因此众生

37、应与,都来助兴。但是对李白来说,陪着皇帝寻欢作乐,干这种御用文人干的事, 那是卑屈的。他不明白,只有诗人屈从政治家,断没有政治家屈从诗人的。他就是不肯明 白这番道理,才永远都是那个“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不可一世的李白。李白在长安待了三个年头总共一年多的时间,就痛苦的叫喊着“君王虽爱娥眉好,无 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后人就此认为他在朝亭遭到了谗毁,处境险恶。这话事 实上信不得。玄宗认为他不是担负朝廷重任的人才,应当说这是非常准确的评价。按中国 传统的价值观来衡量,读书就是为了出仕,出仕只有成为将相,成为方面大员,才算不许 此生。后人就是用这种心态来看李白,为李白鸣不平的。他们不明白,假如李白不

38、以出将 入相,一身系天下安危的政治家自诩,没有这种狂傲的自信,他就成不了伟大的诗人。可 假如他确实当宰相当大将军去了,他也就不可能再想到要当诗人。因此,李白离开朝廷, 要紧原因绝不是遭到了谗毁,而只是由于他根本不想去习惯处处都务必约束自己的政治环 境。唐玄宗善于鉴识人物,认为不如给他自由,让他去写诗。应当说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只有唐代,能同意李白这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 丽的唐代文明。李白一路向前,来到洛阳,再这里遇见了杜甫。比李白小十二岁的杜甫当时三十三岁, 两人的交情自然是由诗人气质的相近而引发的,但杜甫对李白有晚辈对先辈的崇拜,加上该片总编导康健宁说:

39、“唐诗,就是唐朝一批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眼中、心中乃至 理想中的唐朝。流传千古的唐诗,出自伟大的唐代诗人,而孕育这些诗人的,正是那个伟 大的时代。”康健宁是中国纪录片界最具声望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沙与海曾获亚广联大奖, 阴阳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村题材的纪录片中最深刻的一部。在唐之韵这部被称之“诗 的纪录片”中,康健宁依然保持着他作品中一贯对人的重视:“我们更关注那些作诗的 人一一他们自身的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他们对国家的看法与 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唐之韵的撰稿樊修章,是一位古典文学学者与翻译家,他浸润唐诗古韵的文字, 处处流淌着诗意的光芒与思想的深遂,为本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而作为一名翻译家,由 他翻译的歌德名著浮士德已在译林出版社再版六次。唐之韵的音乐,大多选用古曲,这些如阳关三叠式的古老乐曲,在被誉为“中 国电子音乐之父”的张大为手中,演绎出颇具现代感的效果。关于现在大多数电视作品来说,唐之韵算是个冷门,它没有明星,没有搞笑,是 一部结结实实的文化作品。在喧闹的电视屏幕上,它将让人感到一种千古幽香的书卷气, 使我们领会到真正优秀的中国人的胸襟与气度。第一集 千古唐诗这是陕西醴泉县的昭陵,埋在这里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帝一一唐太宗李世 民。李世民,这个少年英雄,十九岁起兵反隋,骑着这昭陵六骏,手握风雷,驰骋华夏, “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建立了中国历史

41、上国力空前强大的唐王朝。二十九岁时, 他从父亲唐高祖李渊手中接过皇帝的权柄,中国历史上因此开始了令后人无限向往的贞观 之治。李氏家庭虽属汉族,但祖籍陇西,从四世纪初起就一直这少数民族所统治,到唐王朝 建立,已经西百年了。西百年,要改变一个家庭思想感情的遗传基因是绰绰有余的。因而 李氏家族成了一个深度胡化的家族。他们又自认是古代哲学家老子李耳的后裔,因而对老 庄道家十分推崇。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勃兴的佛教,他们也不存任何芥蒂。有了这样一个不 为人比较忠实厚道,因此后来给李白写了十二首情真意挚的诗。“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李嶙奉命征讨判贼,李白只明白为国 家效力,就投在李嶙的帐下。他

42、斗志昂扬的歌唱着:“三川北劣乱如麻,四海难笨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湖沙。”(永王东巡歌)他以为这回该轮带他大显身手 了。谁知李磷野心膨胀,不听调遣,结果发生内江,被唐肃宗消灭。李白这一回但是真惹 下弥天大祸了,在古代,像李白这样在卷进争夺皇室宝座的斗争中失败了,是必死无疑的。 然而唐朝毕竟是唐朝,经人营救,皇帝竟也没有坚持要杀他,只判他永远流放,最后遇涉 又不了了之。这也成了后世贬低李白的把柄。事实上这件事什么也不说明,只说明他不懂 政治。李白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无时无刻不用真情去拥抱生活,随便遇上一个什么 人,他就能坐下来与人对饮,欢快的唱着:两人对饮山花开,一杯一杯负一

43、杯,我醉欲眠氢且去,明朝有意抱起来。(山中与 幽人对饮)他喝的醉醺醺的,陶然自动的睡下了。望着敬亭山,他会象老朋友促膝谈心一样心 绪悠然地吟诵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净亭山。”他能这么呆 呆的坐着看山,象孩子一样透着傻气。他一路来到安徽泾县,在一个叫桃花潭的地方住了 下来,村里有个叫汪伦的人常酿造美酒来招待他,临别时他吟诗相赠送:“李白乘舟将欲 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声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就象老朋友分开时随便说的话,一个名动中华的大诗人,居然也没有一点故弄姿态 的矫饰,轻松自然,洋溢着神情。然而,李白又是个极为狂傲的诗人,自称:“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

44、谣 寄卢侍御虚舟)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确信,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 势力的蔑视,他大声疾呼:“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君远参 军),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价值为标准,“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土前,风流肯落他人后。”(长流夜郎赠辛判官),他是那样不可一世, 最可贵的,是他用时代的最强音,惊田地泣鬼神的吼出了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声呐喊,使千百年来被封建制度压的喘只是气来得人,不愿被踩进泥坑去有无力 抗争,敢悄悄的直一直腰,在心灵深出扶起最后的一丝人格尊严,在无可奈何中聊堪自慰, 找到一点心理

45、平衡。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没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追求完美的不容有丝 毫卑屈的人格,因而在他笔下,一切高山大川都像是分这种内心世界的外化,他眼里的黄 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 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声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伺御虚舟)算不得 多麽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 吟留别)。未必真那麽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嘘,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根本谈不上壮观的庐山瀑布,也是“飞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总之,他处处都以自己吞吐宇宙的豪

46、气,给予自然景物以崇高的审美 价值。海客谈瀛洲,烟淘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者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诚。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判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泳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螟,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 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匐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 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我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之烟霞。 世间

47、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发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里埋葬着李白(当涂李白墓),埋葬着中国的诗魂,这颗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现 状,永不停止追求的巨星,终于在安徽当涂这里陨落了。而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这里的 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跳人长江而死的。我们宁愿相信这美丽的传说。他乘者酒兴,要把发光 的生命交于浩阔的长江,站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与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 次追求。因此他化成了琅琅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第九集 千秋史圣(上)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

48、华农业文明进展的顶峰, 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 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 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与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 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 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 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 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 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由于影响大,储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 青少年时期,因此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 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 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儿年,陕西长安县因此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 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因此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 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 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