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人教版新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3308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人教版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人教版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人教版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人教版新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学学 年年 下下 期期 期期 末末 联联 考考高一高一 物理试题物理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 4页,答题卷共二页。请按要求把答案涂、页,答题卷共二页。请按要求把答案涂、 写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满分为写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满分为100100分,考试时分,考试时 间为间为9090分钟。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分钟。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 第第卷(卷(4848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1-

2、81-8 题为单选,题为单选,9-129-12 题为多项选择题为多项选择. .全对得全对得 4 4 分,选分,选 对但不全的对但不全的 2 2 分,选错或不答得零分分,选错或不答得零分) )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第谷 B. 牛顿 C. 开普勒 D. 卡文迪许 2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曲线运动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3. 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 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3、 C.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D.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4关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高度降低,则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B如果物体高度降低,则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C如果物体高度升高,则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D如果物体高度升高,则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5. 某行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1/4,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4 倍,则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 A. 16 倍 B. 1/4 倍 C. 4 倍 D. 1/16 倍 6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

4、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如图, 飞行员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7如图所示,桌面高为 h,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 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 地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A0 Bmgh Cmg(H+h) DmgH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在杆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杆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瞬时速度,R 是球心到 O 点的距离,则当球运动到最低点gR2v 时对杆的作用力是( )2A6mg 的拉力 B6mg 的压力 C7mg 的拉力 D7mg 的压力9.

5、关于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B. 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距离的乘积 C. 电势减小的方向,必定是场强的方向 D. 沿电场线的方向任意相同距离上的电势差必定相等 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在物体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ga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2mgh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2mgh 11.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 2 运 行,最后再次点火

6、,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 3。轨道 1、2 相切于Q点,轨道 2、3 相切于P点,如 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 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 3 上的速度大于在轨道 1 上的速度 B. 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 1 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 1 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 上经过Q点时 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 2 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 3 上经过P点 时的加速度 12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 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取 g=10 m/s2,则( )甲

7、 乙 丙 A第 1 s 内推力做功为 1 J B第 2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0 J C第 1.5 s 时推力F的功率为 2 WD第 2 s 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3 WP 第第卷(卷(5252 分)分)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共共 1818 分分) )。 13(6 分)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 用下弹出后,沿木板前行。打点计时器工作的频率为 50 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 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 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

8、车做匀加速运动(2)实验中选用同样的橡皮筋 1 条、2 条、3 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 每次都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后释放。把第 1 次只挂 1 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W1,第 2 次挂 2 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使小车获3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 4 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 速度为_ m/s。(3)如果W 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作出的W v2图像应是_。14.(12 分)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 2.00kg 的重物由静止自由下 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9、为 0.02s,距离单位 为 cm。 (g9.8m/s2) (所有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_m/s;BV(2)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量_J,势能减少量KE_J。PE(3)通过计算,数值上小于,其主要原因为_。KEPE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 (本题共小题,共(本题共小题,共 343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 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

10、位。 )15.(8 分)在真空中的O点放一个点电荷c,直线 MN 通过O点,OM的距离r 9100 . 2Q=30 cm,M点放一个点电荷c,静电力常量如图,10100 . 1q229/m100 . 9CNK 求:(1)在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M、N两点哪点的电势高?q在M、N两点哪点的电势能大?. (2)q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 (3)点电荷 Q 在M点产生的场强.16.(12 分) a、b两颗卫星均在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为近地卫星,b卫 星离地面高度为 3R,已知地球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a、b两颗卫星周期分别是多少? (2)a、b两颗卫星速度之比是多

11、少? (3)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赤道同一点的正上方,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相距 最远?17.(14 分)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圆形导轨在B点连接,导轨半径R0.5 m,一个 质量m2 kg 的小球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不拴接。用手挡住小球不动,此 时弹簧弹性势能36 J,如图所示。放手后小球向右运动脱离弹簧,沿圆形轨道向上PE 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C,g取 10 m/s2。求:(1)小球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大小;4(2)小球从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 (3)小球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的位置到 B 点的距离 x。520192019 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一物理试题答案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一

12、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1-81-8 题为单选,题为单选,9-129-12 题为多项选择题为多项选择. .全对得全对得 4 4 分,选分,选对但不全的对但不全的 2 2 分,选错或不答得零分分,选错或不答得零分) )123456789101112DDDCBDCCBCADBDBD1.答案 D 2.答案 D 【解答】解:A、曲线运动轨迹为曲线,因此无论速度大小是否变化运动方向一定改变,一 定是变速运动,故 A 正确; B、变速运动轨迹不一定是曲线,可能只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B 正 确; C、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3、为初速度与合外力不共线,若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其加速度就可不 变,如平抛运动就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故 C 正确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曲线运动一定是速度变化的运动,故 D 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3.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任何物体内部总有正负电荷,不带电是因为它呈现了电中性,故 A 错 误;物体带电可有是有多余的电了或失去电子;故 B 错误;电荷是不能被创生的,故 C 错 误;物体带电是因为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故带电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故 D 正确; 故选 D 4.答案 C 解析: 物体高度降低,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A、B 错;物体高度升高,重力做负 功

14、,重力势能增加,C 对,D。 5 答案 B解析:由rvmrGMm22 得rGMv ,代入数据选 B.6.答案 D 解: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瞬时功率只与人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有关,在刚开始 运动的时候,人的速度为零,所以此时人的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当运动到最低点时,人 的速度为水平方向的,与重力的方向垂直,此时的人重力的功率为零,所以重力的功率是 先增大后或减小,所以 D 正确 7. .答案 C 解: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E=mg(H+h) 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等于它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 即 E=E=mg(H+h) 故 ABD 错误,C

15、 正确 8 答案 C解: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最低点速度,RVg6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解得 F=7mg,表现为拉力,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9 答案 BC 【解析】电势减小的方向不是场强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场强的方向,故 A6对 C 错误U=Ed,d 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不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故 B 错误;根据 公式 U=Ed 可知,沿电场线方向,距离相同,电势差相同,即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 等故 D 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 BC. 10 答案 AD 【解析】试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G和向上的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 式求出各个力,

16、然后根据功能关系得到各种能量的变化情况 物体上升h高度,克服重力做功,则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A 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合力,方向向上,则合力做功为,由动能定理 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B 错误;物体从静止开始以 g 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则拉力 F 对物体做功为 WF=Fh=2mgh,由功能 原理可知,故机械能增加了 2mgh,C 错误D 正确 11 答案 BD 【解析】试题分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 m、轨道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 M,有,得,,轨道 3 半径比轨道 1 半径大,所以卫星在轨道 3 上的速率

17、小于在轨道 1 上的速 率轨道 3 半径比轨道 1 半径大,所以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 1 上的角速度, 故 A 错误,B 正确;从轨道 1 变到轨道 2,卫星在 Q 点是做离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 须使卫星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应给卫星加速,增加所需的向心力所以在轨道2 上 Q 点的速度大于轨道 1 上 Q 点的速度,故 C 错误;根据,得则知, 同一点加速度相同则卫星在轨道 2 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 3 上经过 P 点时 的加速度,故 D 正确。 12答案 BD 解析解析 第 1 s 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没有位移产生,故做功为 0,选项 A

18、 错误; 由图像可知,第 3 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 N,故FFf=2 N,由v-t图像知,第 2 s内物体的位移x=12 m=1 m,第 2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x=2.0 J,选项 B1 2 正确;第 1.5 s 时物体的速度为 1 m/s,故推力的功率为 3 W,选项 C 错误;第 2 s 内推力F3 N,推力F做功WF=Fx=3.0 J,故第 2 s 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3 W,选项PFW t D 正确。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共共 1818 分分) )。 13.(共 6 分,每空 2 分) 答案:(1)C (2)2 (2.0,2.00 均给分)(3)一条过原

19、点的倾斜直线 解析:(1)使木板稍微倾斜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能够做匀速运动, 故选项 C 正确。(2)由纸带后半部分相邻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可求得v x T0.04 0.02 m/s2 m/s。 (3)若Wv2,由函数关系可知Wv2图像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14.(共 12 分,每空 3 分) 答案 (1). 3.11 (2). 9.67 (3). 9.72 (4). 下落过中有阻力的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 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

20、重力做功的数值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推论可得(2)从 O 到 B 点的动能增加量为 EK=mv2/2=9.67J,势能减小量为 EP=mghOB=9.72J (3)两者在数值上不相等,这是因为物体下落过程中受阻力作用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 (本题共小题,共(本题共小题,共 343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7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15.(8 分) 解析解析: :(

21、1)M点电势高.q在N点的电势能大.(2 分)(2)(1 分)2q rQKF =2.0108 N,方向由 M 指向 O(2 分)(3)N/C(1 分)2rQKE =200 N/C,方向由 M 指向 N(2 分) 16. (12 分) 【解析】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地面上的物体由黄金代换式(1 分)a 卫星, 解得 (2 分)b 卫星,解得 (2 分) (2)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a 卫星Gm,解得 va= (1 分)Mm R2v2 RRGMb 卫星 b 卫星 (1 分)RGM RvmRMmGb4v,4)4(22解得所以 (1 分)2ba VV最远的条件, (2 分)解得 (2 分) 17.(14 分) 解析: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Epmv (2 分)1 22 1v1 6m/s (2 分)2Ep m(2)由动能定理得mg2RWfmvmv (2 分)1 22 21 22 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故mgm (2 分)v2 2 R 由得Wf11 J (1 分)(3)由mgm v2 2 R2R= (2 分)2 21gt(2 分)tVX2 得 x=1m (1 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