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湖射中村桑基鱼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32809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菱湖射中村桑基鱼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菱湖射中村桑基鱼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菱湖射中村桑基鱼塘.docx(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菱湖射中村桑基鱼塘桑基鱼塘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随着蚕桑产业的迅速开展,其生态养殖模式基 本成型。据明代归安县沈氏所著的沈氏农书记载:“池畜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 壅桑,鱼,岁终可以易米,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取得了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 的经济效益,成了世界罕见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比拟复杂、完善,优点也多,主要优点有:“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 基好、蚕茧多”.这就充分说明了 “桑基鱼塘”循环性生产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循环性生产的 系统中,“桑”是生产者,它利用太阳光能、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产桑 叶。用桑叶喂蚕,这样使桑叶的营养和能量沿着

2、食物链首先转给了蚕,蚕是一级消费者。蚕吃 了桑叶后放出的蚕沙、蚕蛹投放到池塘中,作为鱼的饲料。在这条食物链上鱼是二级消费者。 鱼塘内的微生物可以分解鱼类、藻类以及各种有机物质,使其转化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氮、 磷、钾等元素,混合在塘泥中,以后又随着塘泥还原给桑基。在这一食物链中,微生物成为有机 物质的分解者和还原者。在栽桑过程中,有一局部桑叶和枯枝落到基上或鱼塘里,经过微生物 的分解,使有机物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盐类,释放到土壤中,成为桑树或其他作物(蔬菜、甘蔗、 果类)的营养物质又被吸收利用,也就开始了另外新的物质循环。可见“桑基鱼塘”这一模式 是集多种循环类型为一体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射中

3、村,时光似乎不曾流逝,一切还是400多年前的模样:680亩桑基鱼塘自成天地, 村民们循环着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处处停蚕箔,家家下 渔签”,交织成一幅桑茂、蚕盛、鱼旺的水乡美景。桑基鱼塘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002年菱湖镇射中村桑基鱼塘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培训中心菱湖桑基鱼塘 教学基地;2005年,还被列为国家最高五级旅游工程。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菱湖桑基鱼塘评价 很高,认为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养鱼生态模式,而且菱湖地区最典型,是中国 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桑基鱼塘,每年都组织来自亚太地区开展中国家的学员到联合国粮农 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菱湖桑基鱼塘教学基地射中村考察学习。2014年6月,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套传承千年的古老生态农业模 式,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对原生态桑基鱼塘进行修复性保护的同时,还充分挖掘其生态 循环农业模式的内涵,创立了 “果基鱼塘”、“油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新型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