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角膜炎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32411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疾病角膜炎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眼科疾病角膜炎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疾病角膜炎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疾病角膜炎诊疗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角膜炎诊疗规范一、细菌性角膜炎【概述】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 的化脓性角膜炎,乂称为细菌性角膜溃疡。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 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角膜外伤史、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表现】1 .起病急骤,常有角膜创伤或戴接触镜史。淋球菌感染多见分娩时经产道感 染的新生儿脓漏眼。2 .患眼有畏光、流泪、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症状。3 .患眼睫状或混合性充血,重症者眼睑、球结膜水肿。病变早期角膜上出现 界限清楚的上皮缺失,其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炎性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浸 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和结膜囊多有脓性分泌物

2、。前房可有不同程度 的积脓。4 .革兰阳性球菌角膜感染常表现为边界明显的灰白基质浸润,呈局限性脓肿 病灶。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角膜炎,表现为椭圆形、带匍行性边缘、较深的中央基 质溃疡,常伴前房积脓和角膜后纤维蛋白沉着,称为匍行性角膜溃疡。5 .革兰阴性细菌角膜感染病灶多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此类细 菌性角膜溃疡的典型代表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所致的角膜溃疡,患者眼 痛症状剧烈,混合性充血,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此病短期内角膜出现迅速扩展的 浸润及液化性坏死变薄,前房大量积脓。感染如未控制,1周左右可导致角膜坏 死穿孔、眼内容物脱出或全眼球炎。【诊断要点】1 .细菌性角膜炎起病急,常有角膜

3、外伤或戴角膜接触镜史、角膜异物剔除 史或慢性泪囊炎史。2 .根据角膜溃疡的部位、形态、面积大小、受侵犯深度、角结膜脓性分泌物 性状、角膜后沉着物及前房反应程度等形态学特征,可初步作出诊断。3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角膜病灶呈脓肿状浸润坏死;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者, 取材查见梅毒螺旋体、房水荧光抗体染色阳性,以及血清学检查康-华氏反应阳 性等有助于诊断。3.结核引起的角膜基质浸润表现为单侧性、周边性、扇形,且较为表浅。患 者皮肤0T试验阳性,X线胸片检测可见肺部结核病变等。【治疗方案及原则】1 .眼部治疗目的是预防虹膜后粘连、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出现。2 .对因治疗,如抗梅毒治疗或抗结核治疗等。3

4、 .眼部可滴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或结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4 .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时,滴用1 %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5 .角膜中央遗留的浑浊斑,经两年以上治疗未见效,对视力影响较大者,可 考虑做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七、边缘性角膜炎【概述】边缘性角膜炎是一种机体针对葡萄球菌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引起的角膜边缘 性浅表浸润。【临床表现】1 .好发于成年人,可单眼或双眼受累,有眼部刺激症状。2 .一般角膜浸润部位在周边部,好发部位为下方角膜缘。浸润灶和角膜缘之 间有透明区相隔。可形成与角膜缘平行的弧形周边部角膜溃疡。此病有自限性, 愈合后遗留血管性薄翳。溃疡易复发,可融合为半环状病灶。3 .患者多

5、伴有急性结膜炎或溃疡性睑缘炎,睑缘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阳性。【诊断要点】根据角膜周边部基质浸润灶或形成弧形溃疡灶及其与角膜缘有透明区相隔 等体征,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保持眼部清洁,局部热敷,使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或眼膏,如红霉素眼膏、 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眼药水治疗嗡缘炎。2 .演变为角膜溃疡者,可给予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滴眼,2小时1次。3 .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口服四环素250mg,每天4次,或强力霉素lOOmg, 每天2次。这些亲脂类抗生素通过减少细菌产生脂肪酶及降低脂肪成分的毒性 来发挥作用。治疗1个月后剂量减半,再用1个月,然后每日50-100mg,直 至症状控

6、制。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婴幼儿禁用。4 .适当辅以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八、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概述】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是指三叉神经受到病变影响或手术创伤后,失去了对角膜 神经的支配和营养调节作用,从而使角膜知觉减退,防御能力下降,营养隙碍, 导致角膜损害的疾病。【临床表现】1 .存在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破坏三叉神经对角膜支配和营养的原发疾 病。2 .角膜干燥、知觉减退或消失,中央区上皮点状染色或大片缺损,荧光素着 染。3 .反射性瞬目减少,如果感染则演变为化脓性角膜溃疡,极易穿孔。【诊断要点】1 .有三叉神经受损(炎症、外伤、肿瘤压迫、手术损伤等)的原发病。2 .根据角膜病变的特征,以及角膜病

7、变体征相对严重而自觉症状相对较轻的 特点,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积极治疗导致三叉神经损害的原发疾病。2 .早期采用人工泪液、润滑剂等保护角膜上皮。3 .可戴用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或包孔双眼促进角膜缺损的愈合。无效时可 行睑缘缝合。4 .滴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及眼膏预防感染。一旦出现角膜溃疡,应按化脓性角 膜溃疡的治疗方案及原则处理。九、丝状角膜炎【概述】各种原因引起角膜表面出现由变性上皮及黏液组成的丝状物时,均称为丝状 角膜炎。角膜外伤、手术后遮盖、配戴角膜接触镜、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糖尿病、 干燥综合征等患者易发生。【临床表现】1 .自觉症状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等。2 .角膜上可见色泽

8、较暗、卷曲的丝状物一端附着于角膜上皮层,另一端游离, 可被推动,细丝长短不一。3 .丝状物可在不同的位置反复出现,一旦丝状物脱落,其附着于基底的角膜 上皮层可被荧光素着色。【诊断要点】根据眼部刺激症状、角膜特征性改变,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去除致病因素。2 .在无菌条件下,表面麻醉后拭去角膜丝状物(可用显微镜或湿润小棉签抹 除),然后在结膜囊涂抗菌药物眼膏包眼。适当应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及眼药膏, 防止继发感染。3 .试用营养角膜上皮的眼药水。适当补充维生素类口服药。高渗性滴眼剂可 减轻角膜上皮水肿。10%半胱氨酸可减低丝状物的粘性,有利于卷丝的去除。4 .角膜上皮剥脱后可配戴软性角膜

9、接触镜减轻症状,同时局部使用不含防腐 剂的人工泪液。十、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概述】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指角膜上皮反复发生糜烂剥脱,导致角膜表而出现上皮 缺损的一种疾病。根据前弹力层有无损伤分为两型:I型仅有上皮缺损和基底 膜损害,|型损伤累及前弹力层或基质浅层。【临床表现】L多数角膜上皮糜烂发生于夜间或清晨睁眼时,患眼有撕裂样剧痛,伴明显异物感和刺激感,可有眼睑肿胀反应。2 .角膜上皮缺损区荧光素着染,上皮剥脱区可再次上皮化,但又可脱落复发。 部分病例角膜上皮缺损持续不愈,角膜可出现随瞬目运动而活动的瓣状剥脱上皮。3 .患者可伴有导致角膜上皮基底膜异常的疾病,如前基底膜营养不良、大泡 性角膜病变

10、、糖尿病等。【诊断要点】根据患者有眼部外伤史,曾经出现过夜间发作的眼痛,角膜上皮灶性剥脱及缺损区荧光素着色,病情反复发作等特点,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可长期夜间及白天使用高渗性滴眼剂或眼膏,如5%氯化钠、40%葡萄糖 等,以减轻角膜上皮水肿。也可使用润滑剂保护眼球表面,防止上皮剥脱。通常 持续用药6- 12个月。2 .自身血清或自身血清中提取的纤维连接蛋白滴眼,有一定疗效。3 .角膜上皮剥脱期间可以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4 .适当应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及眼药膏,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5 .试用营养或保护角膜上皮的眼药,如含透明质酸钠或硫酸软骨素的滴眼液。 适当补充维生素类口服药。6 .反复

11、发作、进行性发展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睑缘缝合 术、准分子激光浅层角膜切除术、角膜上皮清创术等。十一、暴露性角膜炎【概述】暴露性角膜炎是指角膜失去眼脸保护而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 进而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临床表现】1 .眼部存在导致角膜暴露的疾病,如眼睑缺损、眼球突出、睑外翻、面神经 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等。2 .病变多位于角膜下方。病初起时角膜、结膜上皮干燥,暴露部位结膜充血 肥厚。角膜上皮点状糜烂,进而融合为大片上皮缺损区,日久新生血管形成。继 发感染时出现化脓性角膜溃疡体征。【诊断要点】根据眼部存在暴露因素、角膜上皮点状糜烂及大片缺损等体征,可以诊断。 【治疗方

12、案及原则】1 .治疗方案及原则为去除暴露因素,保护角膜上皮,预防感染。2 .应该根据造成角膜暴露的原因做眼睑缺损修补术、睑植皮术。对于上睑下 垂矫正术造成的眼睑闭合不全,应及时给予松解。3 .轻症者频滴入工泪液及抗菌药物眼药水,夜间用抗菌药物眼膏预防感染以 及人工湿房保护等。4 .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保护角膜上皮,重症患者可行睑缘缝合术或结膜瓣遮盖 术。十二、蚕蚀性角膜溃疡【概述】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慢性、边缘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性疾病。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了本病的病理过程,确切病因不明。【临床表现】1 .多发于成年人,有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 .通常在睑裂区形成慢性边缘性

13、角膜基质溃疡,然后沿角膜缘及角膜中央区 扩展,向角膜中央蔓延的病灶进行边缘呈潜掘状的浸润。在溃疡进行的同时,先 前的基质溃疡面形成浓密的纤维血管膜。3 .蚕蚀性角膜溃疡与周边角膜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诊断要点】1 .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常单眼发病,也见有两眼先后发病。2 .起病前可无明显诱因,病情长,疼痛剧烈,夜间更甚。3 .角膜有特征性改变。4 .排除其他可引起周边部角膜溃疡、角膜溶解性病变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Wegener肉芽肿等疾病,方能诊断此病。【治疗方案及原则】1 .可用1% 2%环胞素油剂滴眼,每小时1次,有一定疗效。2 .局部可试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滴眼

14、,或胶原酶抑制剂如2%半胱 氨酸眼药水。3 .为防止混合感染,眼部应合并使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及眼膏。4 .适当补充维生素类药物。5 .病灶局限于周边部者可行病灶区相邻结膜切除,联合角巩膜病灶浅层清除 术,可望控制病变。如病变已侵犯瞳孔区或溃疡深有穿破危险者,可根据病变范 围,采用新月形、指环形或全板层角膜移植,移植片均应带有角膜缘(干细胞) 组织。如角膜己穿破.可行双板层角膜移植或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续 滴用环抱素,对于预防角膜病变的复发有一定疗效。十三、酒渣鼻性角膜炎【概述】酒渣鼻性角膜炎是一种以角膜基质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为主的慢性双侧性 角膜病变,是酒渣鼻的眼部表现之一。【临床表现】1

15、 .多见于中年人,累及双眼,也可见单眼发病。2 .面颊部、额部和鼻部可见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脓疱、丘疹等。3 .角膜可见浅层或深层新生血管,病情进展形成角膜基质浸润。4 .晚期可伴有肥大性酒渣鼻、睑缘炎、睑板腺囊肿等疾病,继发葡萄球菌感 染后可出现虹膜睫状体炎或角膜穿孔。【诊断要点】根据面部特征性皮肤损害和角膜受累的体征,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出现。2 .四环素250mg或者强力霉素lOOmg 口服,每天4次。症状缓解后,氏 期维持低剂量四环素250mg/d 口服。这些亲脂类抗生素通过减少细菌产生脂肪 酶及降低脂肪成分的毒性来发挥作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儿

16、童等不宜使用四环 素的人群可用相同剂量的红霉素。3 .保持眼部清洁,伴发睑缘炎或睑板腺炎可热敷。4 .角膜穿孔小者可用组织粘合剂,穿孔大者需手术处理。5 -适当应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及眼药膏,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角膜病灶呈液化样坏死,溶解变薄。4.药物治疗前刮取浸润灶坏死组织涂片染色找到细菌,结合临床特征可作出 初步诊断。真正的病原学诊断需要细菌培养结果,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 筛选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及原则】1 .治疗方案及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预防和 减少并发症。2 .争取在抗菌药物治疗前迅速从浸润灶刮取标本涂片染色找细菌,以及细菌 培养和药敏试验。

17、3 .对于未能确定致病菌及其敏感药物者,尽快采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治疗, 如头抱霉素、妥布霉素、氟哌酸、氯氟沙星、庆大霉素等眼药水频滴患眼(15-30 分钟滴眼1次),夜间使用抗菌药物眼膏。如为绿脓杆菌感染,则滴眼次数要更 频繁,常用多粘菌素B或妥布霉素、头顶他定等敏感抗菌药物。为提高房水中 的药物浓度,重症患者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结膜下注射。特别严重的病例如淋球 菌感染,需全身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4 .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调整选用有效的抗菌 药物,病情控制后眼部维持用药一段时间以防止复发,特别是绿脓杆菌性角膜溃 疡。5 .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给予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

18、膏散瞳。6 .局部使用胶原酶抑制剂如依地酸二钠、半胱氨酸等,可减轻角膜胶原组织 的溶解破坏。口服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B有助于溃疡愈合。7 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发展、可能或已经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眼内容 物脱出者,可考虑治疗性角膜移植。8 .住院患者应该隔离治疗,预防交叉感染。二、真菌性角膜炎【概述】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临床表现】1 .起病及病程较缓慢,亚急性经过,早期刺激症状较轻,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2 .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黄白色,致密,微隆起,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 苔垢样外观,溃疡灶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有时可见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 病变区

19、角膜后可有纤维素脓性渗出物。3 .前房积脓呈黄白色,性状黏稠。真菌穿透性强,易进入前房导致真菌性眼 内炎。【诊断要点】1 .常有植物性角膜外伤史或角膜手术病史,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2 .结合角膜病灶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3 .实验室检查角膜病灶取材涂片镜检或培养找到真菌病原体可以确诊。加 果多次角膜刮片及培养均为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时,可考虑行角膜组织活检。4 .角膜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可直接发现病灶内的真菌菌丝,有助 于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治疗方案及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预防和 减少并发症。2 .眼部滴用抗真菌药

20、治疗,包括多烯类(如0.25%二性霉素B眼药水、5%匹马霉素)、咪噗类(如0.5%氟康嘎眼药水)或嗜唯类(如1%氟胞嗜 呢眼药水)频滴患眼,通常每小时滴眼1次,晚上涂抗真菌眼膏。临床治愈后 仍应维持滴眼一段时间,以防止复发。3 .对于严重病例,结膜下注射抗真菌药如咪康喋5 -10mg或二性霉素B0. lmgo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口服伊曲康理200-400mg/d,静脉滴注咪康理10 -30mg/ (kg/d),分3次给药,每次用量一般不超过600mg,每次滴注时间 为30 -60分钟。也可用0.2 %氟康嘎100mg静脉滴注。4 .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使用1 %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瞳。5 .

21、忌用糖皮质激素。6 .药物治疗无效、角膜濒于穿孔或已经导致溃疡穿孔者,可考虑治疗性角膜 移植,以穿透性角膜移植为宜,板层角膜移植只适用于病灶可以板层切除干净的 病例。7 .住院患者应该隔离治疗,预防交叉感染。三、病毒性角膜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概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其5% 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此病多为HSV-I型感染,但HSV-n型亦可引 起本病。【临床表现】1 .患者多为复发性感染病例。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在幼儿阶段,多表 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2 .过劳、饮酒、日光暴晒、紫外线照射、角膜创伤、发热以及免疫功能低下 为常见的

22、复发诱因。3 .患眼有刺激症状及视力障碍。4 .角膜病变可表现为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灶,或盘状基质炎病灶。前房一般 无渗出物,重症病例可出现灰白色稀淡积脓。角膜病灶区知觉减退。如无合并细 菌感染,溃疡面一般较洁净而无分泌物粘附。反复发作的病例,常有新、IH病灶 并存。旧病灶呈不同程度的瘢痕性浑浊,常有新生血管。新病灶可为浸润灶,亦 可与溃疡灶并存。【诊断要点】1 .布*复发感染病史,可有感冒发热、过劳、饮酒等诱因。2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做出诊断。3 .如有条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病原学诊断,如角膜上皮刮片发现多 核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活化性淋巴细胞;角膜病灶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 酶

23、联免疫法发现病毒抗原;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查到病毒核酸等。【治疗方案及原则】1 .治疗方案及原则为抑制病毒复制,防止复发,减少瘢痕形成。2 .抗病毒药物治疗 选用对DNA病毒敏感的药物,如0.1%无环鸟昔、0.05% 环抱昔、0.1%碘酒、1%三氟胸腺嗜咤核昔等眼药水,白天频滴患眼,1 -2小时 滴眼1次,睡时涂抗病毒眼膏。必要时口服无环鸟昔片剂。3 .非溃疡性盘状角膜炎病例,应联合滴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4 .如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时,应适当使用散瞳剂。5 .可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6 .注意防治细菌或真菌的合并感染。对可疑者应做细菌学检查,并加用广谱 抗生素

24、眼药水进行预防性治疗。7 .角膜中央区病灶反复发作、视力降至0.1以下,或药物疗效不好而面临溃 疡穿孔者,可考虑行治疗性角膜移植。(-)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概述】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临床表现】1 .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有一定的复发率。2 .带状疱疹性力膜炎发病,多在眼部出现沿三叉神经分布的皮肤带状疱疹以 后或同时发病。3 .起病初为上皮性点状角膜炎,部分病例发展为分枝短、末端不膨胀的树枝 状角膜炎,1 6个月后可出现上皮下浸润或局限性角膜基质炎。4 .进一步发展形成盘状角膜炎或富于血管的角膜基质炎。角膜知觉降低。5 .有时可并发葡萄膜炎。【诊断要点】根

25、据患者眼部带状疱疹皮肤损害后出现的上皮性点状、树枝状角膜炎或角膜 基质炎等临床表现,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抗病毒药物治疗选用对DNA病毒敏感的药物,治疗方案参见单纯疱疹病 毒性角膜炎章节。2 .发生角膜深层病变时,可滴用糖皮质激素。3 .角膜基质炎合并葡萄膜炎时,可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1%阿 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瞳。口服无环鸟昔片剂,每日5次,每次600mgo4 .辅以止痛、镇静等治疗。5 .支持疗法 服用维生素Bi、维生素r、肌昔等药物,以促进神经营养的恢 复。(三)钱币状角膜炎【概述】钱币状角膜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角膜上皮下浸润,曾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 近年多认为是自身免

26、疫性疾病。表现为角膜浅表基质盘状浸润浑浊的慢性感染性 角膜病变。又称为Dimmer钱币状角膜炎或“稻田角膜炎二【临床表现】1 .多见于热带种稻地区青壮年农民,夏秋季节好发.2 .一般单眼起病,无结膜炎期。3 .角膜中央区上皮下浅基质层内有散在或密集的圆形钱币状浸润,一般大小 为0.2-2mm, 少数也可侵犯角膜边缘部。4 .起初角膜上皮浑浊隆起,荧光素着染.后期逐渐吸收形成凹陷的光滑小面。【诊断要点】根据角膜中央区上皮下浅基质层内有散在或密集的圆形钱币状浸润,以及后 期形成凹陷的光滑小面等体征,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L钱币状角膜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5 .角膜炎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

27、素可减轻角膜浸润,缩短病程。6 .谷胱甘肽、1%硫酸软骨素、半胱氨酸等药物有改善角膜代谢、减轻角 膜病变的作用。四、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概述】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引起的慢性、进行性、感染性角膜病变。【临床表现】1 .常有角膜接触镜配戴史或接触棘阿米巴原虫污染的水源史。多为单眼发病。2 .患眼畏光、流泪,伴视力减退,眼痛剧烈。多数患者病程长达数月。3 .初期表现为上皮浑浊,假树枝状或局部点状荧光素染色,逐渐扩展成基质 浸润及沿神经分布的放射状浸润(放射状角膜神经炎)。继而形成基质浸润环,环周有卫星灶。4 .可有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沉着物及前房积脓。可发生上皮反复剥脱。【诊断要点】1 .

28、发生放射状角膜神经炎时,患眼剧烈疼痛。基质形成的炎症浸润环,与周 围透明角膜的界限较清楚,环周有白色卫星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2 .病原学诊断依靠从角膜病灶中取材涂片染色找到棘阿米巴包囊,或培养出 棘阿米巴。常用的染色方法有Giemsa染色、PAS染色和革兰染色.前两种染色 可以显示典型的包囊,有条件者可行荧光钙白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棘阿米 巴培养需使用大肠杆菌覆盖的非营养性琼脂培养基。3 .早期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有助于棘阿米巴的病原学诊断。同时角膜接触 镜和镜盒护理液进行棘阿米巴培养,亦有助于病原学诊断。4 .染色和培养为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的病例,可做角膜活检。【治疗方案及原则】1

29、.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可选用二哩或联咪类药物,如0.15%羟乙磺酸双澳 丙眯眼药水、咪嗖类药物如10g/L咪康喋眼药水滴眼。其他药物如甲硝嘎、聚 六亚甲双服、新霉素、咪康嗖、酮康喋、克霉理、洗必泰等眼药水,亦有一定疗 效。2 .进行角膜溃疡区上皮清创,有一定治疗效果。3 .一般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4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行治疗性角膜移植。五、浅层点状角膜病变(一)浅层点状角膜炎【概述】浅层点状角膜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上皮性角膜病变,其特点为粗糙的点状上 皮性损害,伴或不伴结膜轻度充血。【临床表现】1 .部分患者有异物感、畏光、轻度视力下降。2 .上皮病变位于角膜上一皮层和前弹

30、力层,或实质浅层。3 .角膜改变可为细点状上皮缺损,荧光素着染;也可为粗糙的灰色斑点或排 列呈条状、树枝状、漩涡状。4 .点状浑浊通常好发于角膜中央部或视轴区,病程迁延,有自愈性,但易复 发。【诊断要点】根据主观症状、角膜点状病变位于角膜浅层、角膜知觉一般尚正常,可以做 出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寻找潜在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5 .选用含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的滴眼液,自身血清、纤维连结蛋白、生 长因子等保护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6 .补充维生素类药物。(二)Thygeson浅层点状角膜病变【概述】Thygeson 浅层点状角膜病变的原因不明,病情时轻时重,可迁延数月和 数年之久,恢复

31、后不遗留任何痕迹。【临床表现】1 .角膜圆形或椭圆形浑浊,直径0.1 0.5mm,由许多灰白色颗粒聚集而成,轻度隆起,极少或无荧光素着染。2 .角膜浑浊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瞳孔区最为常见。病情时轻时重,新、 老病灶交替出现,最后彻底消退不留痕迹。3 .角膜知觉一般正常,少数轻微降低。4 .无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或眼睑异常。【诊断要点】根据角膜圆形或椭圆形浑浊,直径由许多灰白色颗粒聚集而 成,轻度隆起,极少或无荧光素着染等体征,可以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 .应用人工泪液减轻症状,选用含有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的滴眼液,自 身血清、纤维连结蛋白、生长因子等保护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2 .小

32、剂量、低浓度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能缓解症状和体征。如无明显疗效,可试用软性角膜接触镜。3 .补充维生素类药物。六、角膜基质炎【概述】角膜基质炎是位于角膜基质深层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水肿、 淋巴细胞浸润,并常有新生血管形成。【临床表现】1 .可有先天性梅毒、结核、麻风、风湿等病史。2 .病程缓慢,可以反复发作。3 .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受损。4 .先天性梅毒引起的角膜基质炎表现为:(1)病变早期为角膜基质深层浓密的细胞浸润,多从周边向中央扩展,病 变角膜增厚,后弹力层皱褶,外观呈毛玻璃状。常伴有虹膜睫状体炎。(2)炎症持续数周或数月后新生血管K入角膜板层间,呈红色毛刷状。(3)炎症消退

33、后,角膜水肿消失。少数患者遗留萎缩的血管及厚薄不均的 瘢痕。萎缩的血管在基质内表现为灰白色纤细丝状物,称为幻影血管。5 .后天性梅毒所致的角膜基质炎在临床上少见,多为单眼受累,炎症反应比 先天性梅毒引起的角膜基质炎要轻,常侵犯角膜某一象限,伴有前葡萄膜炎。6 .结核性角膜基质炎较少见,多为单眼发病,侵犯部分角膜,在基质的中、 深层出现灰黄色斑块状或结节状浸润灶,有分枝状新生血管侵入。晚期角膜遗留 浓厚瘢痕。7 .其他角膜基质炎见于Cogan综合征(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丧失和角 膜基质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腮腺炎、风疹、莱姆病(Lyme! disease).盘尾丝虫病、性病淋巴肉芽肿等疾病。此类角膜基质炎均具有各自的 独特表现。【诊断要点】1 .根据角膜基质水肿、细胞浸润、伴有新生血管形成等特点,可以做出诊断。2 .先天性梅毒性角膜基质炎多发生于5- 20岁青少年,常双眼受累,且常 合并Hutchlllson齿及马鞍鼻、口角破裂、马刀胫骨等先天性梅毒改变。病灶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