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文化特色.pdf

上传人:hg158****2095 文档编号:7426693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文化特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台州文化特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文化特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文化特色.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台州是我国沿海的历史名城.地处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群峰叠翠;景色秀丽;物产殷富;气候宜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台州人民经过辛苦耕耘;顽强奋斗;创造了啧啧称叹的具有地区特点乃至东亚影响的古代文化和文明.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台州文化既保存有华夏的文化传统又不失其自身的乡土特色;既有北方黄土高原的粗犷与雄豪;又兼有江村水乡的清丽和灵秀.台州古代文化以文化为主体;即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道教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地域性与超地域性”、“时代性与超时代性”.台州文化 也不 例外.台州地处华夏浙闽丘陵;有一定的封闭性;同时濒临

2、东海;又有一定开放性.历史上 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传播;使台州文化保存有中原文化的传统而不失其自身的乡土特色;既有北方黄土高坡的粗犷、雄豪和野性;又兼有江南山村水乡的清丽、细腻和灵秀;形成一种独特的相对自成体系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山海文化现象.台州文化的超地域性是台州佛教文化向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唐代 时;日僧最澄来台州求法;归国开创天台宗于日本比睿山;宋代;高丽僧统义天至台州;又 把天台宗传到朝鲜.使台州文化成为环太平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州文化形成并鼎盛于隋、唐、宋三朝;在当时浙江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因而 台州文化是浙江隋唐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的代表;这

3、是台州文化的时代性.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发展.自隋唐以来;她的内核和基本因素;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和新时代文化并存;经过涵化和整合;将发挥新的文化效能.综上所述;台州文化是以天台山文化为主体;于隋、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并对日本、朝鲜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台州文化主要由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天台宗 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三大部分组成.自东汉末至南朝为传播期;隋唐至宋为形成期;元明至清为融合期.其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两条:一是自强不息、崇尚气节.HT台州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 理环境.越 族素有“处危争死”、“轻死易发”的传统;加上东晋“永嘉南渡”与宋代“靖康

4、南渡”;不少侨民迁徙聚族而居于台州;移入了中原文化与齐鲁文化;形成了“台州民性强悍;人不畏死”的自强不息、崇尚气节的不屈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刚烈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台州此起彼伏的历代农民起义上.早在东 汉;为反抗暴政;台州曾旌揭义旗于海上;东晋临海周胄为反抗强征兵役;响应孙恩起义而 克郡城;南朝临海田流为反抗沉重的赋役;起义于浙东;称“东海王”;唐代袁晁在台州起 义;建“宝胜”政权;据有江浙十州之地;聚众 20 万余;是唐中叶最大的农民起义;唐末还有 裘 甫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宋代仙居吕师囊响应方腊起义;聚兵万余;长篇小 说南水浒生动而悲壮地反映了这一历史

5、事件;元末黄岩方国珍聚众十余万;称雄浙东;揭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清末历时四年的临海金满起义;是晚清浙江境内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大革命时期浙江境内着名的“亭旁起义”、“桐柏暴动”极大地震撼 了当 时的反动政权.台州历代农民起义;集中地体现了台州人民刚烈不屈、自强不息的反抗精神 ;这一精神已涵化为新时代的“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意境之中.第二;坚持正义、崇尚气节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台州历代正直知识分子的气节上.传统文 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培育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刚正不阿的浩然之气.每当国家命运 多舛、民族危亡的时刻;也是台州历代正直知识分子展示坚持正义、崇尚气节之时.南宋绍 兴年间

6、;为了壮大抗金部队;陈克随主战派去收编余部;不幸为叛军所执;他大义凛然:“吾为宋臣;宁为珠碎;不为瓦全”后被叛军活活焚死;陈克犹“骂不绝口;声如雷震”;时 人誉为“国士”;南宋末年;元军南下;黄岩杜浒、三门张和孙倾家募兵;全力助宰相文天 祥抗元;最后兵败被执壮烈捐躯;明建文帝时期;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得帝位后 ;命台州宁海方孝孺草诏以告天下;方孝孺痛斥朱棣;最后被“夷十族”;清代天台齐周华;为了反 抗清廷残酷的“吕留良文字狱”;直言上书;百折不挠;最后被处凌迟;殃及族人.抗日战 争时期;着名散文家天台陆蠡;敢于与日军宪兵队严词抗争;表现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台州历 代正直知识分子坚持正

7、义、崇尚气节的精神与台州历代农民起义所体现的刚烈不屈、自强不 息的两大精神;就是鲁迅先生所称誉的“台州式硬气”.二是务实求是、兼容创新.HT这种精神的文化渊源主要来自儒、释两个方面:第一;儒家文化渊源主要是浙东学派的影响.南宋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与以吕祖谦、陈亮和叶适为代表的金华学派和永嘉学派又称浙东事功学派;围绕“理与气”、“义与利”等 命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当时台州士人或宗理学;或宗事功之学;参与双方论战;形成了以 黄岩赵师渊等为代表的台州理学和以临海陈耆卿、吴子良等为代表的台州事功学两大流派.事 功学派强调“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台州影响尤为深远;南宋宰相黄岩杜范指出:“天地间

8、皆实理也.理不实则坠;事不实则坏;人不实则危”民国台州府志 名宦传.即使是台州理学代表人物赵师渊;也讲求“尚虚”与“崇实”结合;以治史入手;开创了史 学纲目体着作资治通鉴纲目.南宋以降;台州史学较为发达;即是“务实求是”精神的体现.第二;佛教文化渊源主要是天台宗的影响.佛教文化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 魏晋南北朝之发展;南北之间形成了“南重义理”、“北重实践”的不同学风.为了促使佛 教中 国化;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兼融“南义理论北禅实践”之学风;确立了“定实践 慧 理论双修、止实践观理论并重”的修习原则;并融合儒、道文化;创立了中国 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文化涵化和整合过程.天台宗虽为佛教文 化;但其“兼容创新”精神在台州得到弘扬.宋代以来;台州出现了不少“世界第一”或“中国 第一”的名着;改革开放中诞生了中国首家股份制企业;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正是“兼容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亦是今人所称誉的“台州式灵气”台州文化精神涵盖了“台州硬气”与“台州灵气”这一台州文化的两大基因;正是这两大“文化基因”推动了长达数千年台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