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第1部分板块4专题12种群和群落.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1438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第1部分板块4专题12种群和群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第1部分板块4专题12种群和群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第1部分板块4专题12种群和群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第1部分板块4专题12种群和群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2【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 1212 第第 1 1部分板块部分板块 4 4 专题专题 1212 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限时:40 分钟)一、选择题1(2016市模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B B 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亡率,A A 错误;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即种

2、群在空间上呈集群分错误;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即种群在空间上呈集群分布,布,B B 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 C 错误;年龄组成错误;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若受到气候、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会为稳定型的种群,若受到气候、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会发生波动,发生波动,D D 错误。错误。 2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T2 之前的数据丢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T4 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4T5 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T3 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 T5 时对应种群密

3、度的一半C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应出现在 T5 时且数值保持不变D当种群增长速率为 m 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2 / 12B B T4T4T5T5 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速率依然大于零,即在此时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速率依然大于零,即在此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依然增大,间段内种群数量依然增大,A A 项错误;根据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项错误;根据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该草鱼的数量变化符合该草鱼的数量变化符合“S”“S”型增长曲线,而对于型增长曲线,而对于“S”“S”型增长曲线型增长曲线来说,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是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来说,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是环境容纳量的一半,B B 项正确;项正

4、确;当环境遭到破坏时,环境容纳量当环境遭到破坏时,环境容纳量 K K 值是变化的,值是变化的,C C 项错误;当种群项错误;当种群增长速率为增长速率为 m(m(最大最大) )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应属于增长型,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应属于增长型,D D 项错误。项错误。 3下图为某鱼塘中一段时间内一种浮游动物与一种草食性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两种群所需食物种类有部分相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草食性鱼在 a 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此鱼塘中浮游动物种群数量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C草食性鱼和浮游动物在鱼塘中存在竞争关系D人们填鱼塘造田,此举不改变此群落演替的方向C C 草食性鱼在草食性鱼在 a

5、 a 点时种群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点时种群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A A 错误;浮错误;浮游动物在此鱼塘中呈游动物在此鱼塘中呈“S”“S”型增长,其种群数量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型增长,其种群数量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B B 错误;草食性鱼和浮游动物所需食物种类有部分相同,两者之间错误;草食性鱼和浮游动物所需食物种类有部分相同,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存在竞争关系,C C 正确;人们填鱼塘造田,此举改变此群落演替的正确;人们填鱼塘造田,此举改变此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和速度,D D 错误。错误。 4(2015广东高考)下图表示在一个 10 mL 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

6、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 NtN0t 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 值约为 120 000 个3 / 12D D AA 项,初始阶段酵母细胞数量少,酵母菌个体之间几乎不项,初始阶段酵母细胞数量少,酵母菌个体之间几乎不存在种内竞争。存在种内竞争。B B 项,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酵母细胞的数量呈项,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酵母细胞的数量呈“S”“S”型曲线增长,而型曲线增长,而 NtNtN0tN0t 为为“J”“J”型曲线增长的数学模型。型曲线增长的数学模型。C C 项,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项,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

7、样检测的方法( (具体具体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D D 项,由图可知,项,由图可知,1 1 mLmL 培养液中最多含培养液中最多含1212 000000 个酵母细胞,则个酵母细胞,则 1010 mLmL 培养液中的培养液中的 K K 值约为值约为 120120 000000 个。个。 5(2016市五中模拟)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C不同的群落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 A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生物群落的演替

8、是群落内部因素( (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等) )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 A 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的,不能循环利用,B B 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 C 错误;玉米或竹子属于种群,未体错误;玉米或竹子属于种群,未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现群落的垂直结构,D D 错误。错误。 6(2016市二模)如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15482068】

9、A曲线可表示森林火灾前后的演替过程B曲线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CM、N 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D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类型C C 曲线曲线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也是次生演替,因此的也是次生演替,因此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A A 正正4 / 12确;曲线确;曲线演替开始时,物种数为演替开始时,物种数为 0 0,因此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因此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B B 正确;随着演替的进行,群正确;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

10、物种在不断发生改变,图中落的物种在不断发生改变,图中 M M、N N 点处的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点处的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组成不同,组成不同,C C 错误;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快,错误;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快,D D 正确。正确。 7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有害动物生物防治的是( )A施加农药杀死害虫B释放性外激素干扰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降低出生率C直接打捞湖水中蓝藻,减轻水华危害D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吸引蛾幼虫的天敌B B 施加农药杀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施加农药杀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A A 不符合题意;释放性不符合题意;释放性外激素干扰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降低出生率,

11、属于生物防治,外激素干扰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降低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B B项符合题意;直接打捞湖水中蓝藻,减轻水华危害属于机械防治,项符合题意;直接打捞湖水中蓝藻,减轻水华危害属于机械防治,C C 项不符合题意;项不符合题意;D D 项属于烟草本身具有的一种本能保护,无人为因项属于烟草本身具有的一种本能保护,无人为因素的参与,不属于生物防治。素的参与,不属于生物防治。 8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12、,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D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5 / 12用标志重捕法,用标志重捕法,A A 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人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人类活动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类活动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B B 错误;错误;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价值,C C 错误;生

13、态系统稳态的基础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错误;生态系统稳态的基础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D D 正确。正确。 9(2016市区模拟)某植物害虫寄生于棉花与月季的花瓣中,专家连续统计了不同寄主的害虫数量,并绘制了如图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B分布在月季上的害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总是大于零,且先增后减C长期喷洒同种杀虫剂也难以改变抗药性基因的频率D该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与寄主的生活状态有关D D 某植物害虫寄生于棉花与月季的花瓣中,调查该害虫的种某植物害虫寄生于棉花与月季的花瓣中,调查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群密度常用样

14、方法,A A 错误;分布在月季上的害虫种群数量先增加错误;分布在月季上的害虫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故增长速率不是总大于零,后减少,故增长速率不是总大于零,B B 错误;长期喷洒同种杀虫剂错误;长期喷洒同种杀虫剂会增加抗药性基因的频率,会增加抗药性基因的频率,C C 错误;该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与寄主错误;该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与寄主的生活状态有关,的生活状态有关,D D 正确。正确。 10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该地植物

15、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6 / 12D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没有影响D D 一荒地被改建成果园后,若以果树为食的农业害虫的天敌一荒地被改建成果园后,若以果树为食的农业害虫的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会使果树的产量增加,或者利用捕食关系,吸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会使果树的产量增加,或者利用捕食关系,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由此推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由此推得得 D D 项错误。项错误。 11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图为某地

16、5 年内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故其在此地将持续呈“J”型增长B此地 5 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竞争有关C此地 5 年内群落进行次生演替且植物丰富度呈不断增大D因巢藻数量不断减少,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在植株密集处多取样方B B 受资源限制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内斗争的影响,其在此地受资源限制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内斗争的影响,其在此地不可能持续呈不可能持续呈“J”“J”型增长,型增长,A A 错误。狗牙根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错误。狗牙根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竞争关系,狗牙根数量减少主要是因竞争能力较弱,竞争关系,狗牙根

17、数量减少主要是因竞争能力较弱,B B 正确。加拿正确。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能使此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能使此地植物的丰富度下降,地植物的丰富度下降,C C 错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需遵循随错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需遵循随机取样和多取样方的原则,机取样和多取样方的原则,D D 错误。错误。 12(2016天津高考)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 / 12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

18、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D D 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由生产者、消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参与,因此该丝瓜地的碳循环不仅仅在丝瓜、昆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参与,因此该丝瓜地的碳循环不仅仅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还有分解者等的参与,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还有分解者等的参与,A A 选项错误;调查选项错误;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应以该种群全部个体为调查对象,而不能只统计成昆虫的种群密度应以该种群全部个体为调查对象,而不能只统计成虫的数量,虫的数量,B B 选

19、项错误;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选项错误;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间同化的能量之比,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间同化的能量之比,而非个体数量之比,而非个体数量之比,C C 选项错误;根据题图信息,甲数量增加后会选项错误;根据题图信息,甲数量增加后会导致乙数量增加,说明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因此该生态系导致乙数量增加,说明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因此该生态系统存在的食物链为丝瓜统存在的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甲昆虫乙,当乙数量增加时,甲的昆虫乙,当乙数量增加时,甲的数量会减少,进而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数量

20、会减少,进而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D D 选项正确。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6市一模)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 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三种不同的栖息地中。取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子均匀混合,再平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 A、B、C 三种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消除其他植物,种植方式相同,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对各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所结种子数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A 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B 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C 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请回答:8 / 12(1)混合种植后

21、,A 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_不同(填种群特征),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 B 实验地块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2)混种实验过程中,需用样方法连续多年对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为统计准确应如何对每个样方内的植物进行计数?_(3)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后,A 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_;C 实验地块演替趋势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和_结构都向复杂化发展。(4)每年输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丙的_等生命活动。此过程是_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过程的一部分。【解析】 (1)“三种植物种子”是新产生的子代,代表出生率;在 B 栖息地乙

22、种子最多,说明乙适应该环境,以后几年内乙的数量逐渐增加,而甲和丙产生的种子少,竞争力弱于乙,以后几年内甲和丙的数量逐渐减少。(2)正好处在边界线上的植物个体,样方法计数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故计数时应计样方内和上边、左边及其夹角上的植物个体数。(3)群落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侯条件决定,A地为高山草原环境,由于环境的影响 A 地最终只能演替形成高山草原;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都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9 / 12(4)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在自身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

23、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答案】 (1)出生率 乙的数量逐渐增加、甲和丙的数量逐渐减少 (2)统计样方内和上边、左边及两边交点(两个相交边和其交点)植物个体数 (3)高山草原 营养 (4)生长、发育和繁殖 碳、氢、氧或 C、H、O(缺一不可,多答 N、P、S 不扣分)14(2016市一模)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为云岭向南的延伸,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元江和阿墨江分水岭。回答下列问题:(1)哀牢山森林中的植物具有明显的垂

24、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哀牢山森林中有很多珍稀植物,如水冬青,为调查其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是_;对水冬青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2)元阳梯田位于哀牢山南部,梯田可起到一定的蓄洪防旱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当地引入小龙虾后,在前几年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J”型增长的形式。若刚引入时小龙虾数量为 N0,一年后其数量为 2N0,则按“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推测三年后的数量为_。由于小龙虾的大量繁殖,导致梯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不是无限的,后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其数量,如投放小龙虾的天敌鲶鱼、黄鳝、鲤鱼等,这样做的优点是

25、_。10 / 12【解析】 (1)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样方法中常用的取样方法是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2)元阳梯田位于哀牢山南部,梯田可起到一定的蓄洪防旱作用,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数量增长率保持不变,若刚引入时小龙虾数量为 N0,一年后其数量为 2N0,2,则按“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推测三年后的数量为 N038N0。由于小龙虾的大量繁殖,导致梯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后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

26、其数量,如投放小龙虾的天敌鲶鱼、黄鳝、鲤鱼等,这样做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答案】 (1)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 就地保护 (2)间接 8N0 自我调节 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15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第 4 年第 5 年第 6 年艾蒿(株/平方米)5106311白杨(株/100 平方米)012488鼠(只/100 平方米)0124816(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_。从第 3 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

27、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11 / 12(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是_。(4)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 6 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 kg/(hm2a)。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 kg 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 1.6104 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100 hm2,则第 6 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_。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

28、_中的含碳量。【解析】 (1)由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可知: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从第 3 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3)假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 N,其中标志总数为 M,重捕总数为 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 m,由于被标志的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m 减少,测得 N 偏大。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是增加鼠的天敌。(4)第 6 年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中的含碳量为 6 200,转化为葡

29、萄糖的量为:6 20015 500 kg,所以第 6 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葡萄糖的总量15 12 / 125001.61041002.481010。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930/6 200)100%15%。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植物自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及植物遗体、残枝败叶等中的含碳量。【答案】 (1)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 (2)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大 增加鼠的天敌 (4)2.481010 KJ 15% 植物自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及植物遗体、残枝败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