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411430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9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pdf(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3 3第一课第一课曲目:旋律、蜜蜂、无事生非.基础知识:连奏高抬指、连线、手腕呼吸;乐句的划分.1 连奏:从小汤 3 开始;我们的弹奏方式将由断奏改为连奏.所谓“连奏”;就是将需要弹奏的每一个音进行连续地、不间断地弹奏;使乐曲听上去更流畅、音与音之间衔接更紧密的演奏方法.A、高抬指:在进行正常的连奏之前;要先进行高抬指练习.所谓“连奏”就像我们正常、快速跑动;“高抬指”就是做高抬腿运动;目的是为今后手指能快速、连贯、清晰地弹奏做准备;是很必要的前期练习.针对每个音来说就是保持好正确的手型;弹哪一个音抬哪个手指头;不弹的手指要轻搭在键盘上;不要翘、也

2、不要把键盘压下去;每个手指都要抬到每个手指都要抬到极限极限.要注意每个手指都要向正上方抬起;1 指抬起时不要向外翘指;2、3、4、5 指抬起时指尖始终向下、不要向前伸出去;掌心要握圆、抬指的同时掌心要握圆、抬指的同时手腕要保持平稳不要上下晃动手腕要保持平稳不要上下晃动.刚开始做比较困难;经过反复练习就很容易掌握了.B、连线:在连奏弹奏的过程中;音符的正上方会出现一条半圆形的弧线;它将几个音符连接起来;这个弧线就叫做“连线”.我们平时说话都要断句;这样听者就能够根据我们划分的句子;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弹琴也是如此;一首曲子不能从头到尾不间断的弹奏;就像我们说话不可能不喘气.连线的作用就是将我们

3、弹奏的乐曲区分出长短乐句;让我们的弹奏更具有话语感和层次性.我们今天学习的三首乐曲;都是标记有连线的弹奏.在进行有连线的乐曲弹奏时;连线下面包括的音要不间断地弹奏只抬指头不抬手;就像我们走路左右脚要交替、连续进行;每一音之间也要连续弹奏;即后一个音落下去的同时前一个音抬起来;中间不能同时松掉琴键.连线与连线之间中断的连线与连线之间中断的地方要抬手手腕呼吸地方要抬手手腕呼吸.C、手腕呼吸:连线中断的地方要进行抬手呼吸;这时我们的手腕呼吸就起到重要作用;每一次抬手都像我们要吸气呼气;每一次抬手都是对乐句、乐段的划分.很多人觉得手腕呼吸只要把手抬起来就可以了;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手腕呼吸方式;我

4、们可以将抬手呼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练习:a、第一阶段:因为孩子刚开始进行连奏练习;又要加上抬手呼吸;如果直接就进行手腕呼吸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进行断奏式的抬手呼吸方式.也就是在需要抬手呼吸的地方将整只小臂抬起;手腕保持不动;这种呼吸方式和断奏弹奏的抬手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做既可以将乐句进行清楚地划分;又可以降低孩子在连奏时还要进行手腕呼吸的难度.b、第二阶段:在孩子充分掌握断奏式抬手呼吸之后;就可以进行“手腕呼吸”的练习了.方法是将手腕向上轻轻顶起、整只手自然下垂;抬腕高度和琴谱保持一致;抬腕时手腕一定要放松、不要把手向腕部使劲;落下时手腕自然放平、不要向下压.整个手腕只有两个动

5、作;就是向上顶起、落下时马上放平.2 乐句的划分:“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当于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就好像我们看到的文章中的一句话;它既能表达出相对完整一个意思;但是还需要后面的文字内容进行补充.这节课的三首乐曲书谱上;都对每一首曲目的乐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因为乐曲的乐句划分虽然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是绝对没有变化的;所以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所学过的乐句划分方法;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总结规律.第二课第二课曲目:练习有些人动物展览会基础知识:跳音;左手第二组低音区 sol;la;si.1 跳音:这节课三首乐曲中;在符头正上方标记有一个黑色的圆点;这个被标记的音就叫做“跳音”.

6、所谓“跳音”;是钢琴弹奏中的一种演奏技巧;多用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带有跳跃性.A、弹奏方法:跳音的弹奏方法和断奏有一些相似;也是手指触键后就将手抬起;但是弹奏的方向和时值却完全不同.断奏是在弹奏每个音之前先将手抬起;然后看准要弹的音直接落键弹奏;弹奏动作的方向是从上向下、像切菜一样力度向下;弹奏的时值要唱满一拍、或者更长的拍子.而跳音的弹奏方向和力度却完全相反;弹奏时不是先将手抬起、而是先把手轻放在琴键上、先把琴键弹下去;在手指将琴键弹到底的一瞬间、整只手向上迅速弹起;弹奏所发出的清脆、短促的声音就是跳音.跳音的弹奏方向是从下向上、像弹簧一样跃起式的.就像我们站在地上想要向上跳起;双脚需要

7、先向下用力一蹬;才能够离开地面、向上跳起.弹奏出的时值大概是本身音符时值的三分之一.B、注意事项:a 抬手高度:在弹奏跳音时首先要注意整只手向上跳起的高度;和断奏抬手的高度是一样的;大致仍保持在谱架的位置.如果跳起的高度太低;音色听上去会较弱;而且第二个音弹奏时因为手离琴键太近;很容易直接用手指把琴键向下捅着弹奏、而不是整只手跳跃式弹奏.如果跳起的高度太高;弹第二个音时会因为手抬的太高、落键时力度会较大;音色听上去就像在砸琴.所以抬手的高度一定要适中.b 手臂放松: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弹奏技巧;很多孩子在弹奏时整只手崩的很紧、完全不能放松;听起来音色就很僵硬.断奏重量在手臂上;跳音要尽量放松整

8、只手臂;将支点放在指尖上;触键的力度才能就像芭蕾舞演员的脚尖一样轻巧、灵活;这样音色才会既饱满又有跳跃性.2 新音:动物展览会学习左手新音.第三课小汤 3曲目:在堤岸上、日出.基础知识:反复记号;两个结尾;表情记号渐强、渐弱.1 反复记号:在堤岸上乐曲第一小节拍号的后面、第四行最后一小节终止线前;出现了一对:记号;这对记号就叫做“反复记号”.这对记号的弹法是将:中出现的乐曲弹完第一遍之后;再反复弹奏一遍.2 两个结尾:我们以前弹奏的乐曲比较简单;所以每首乐曲都会在最后一小节直接结束;进入小汤 3 之后随着乐曲难度和长度的增加;我们将会学到更多、更为复杂的情绪表现的弹奏手法.在堤岸上这首乐曲中结

9、尾部分和我们以前弹过的不同;它不是直接在最后一小节结束;而是将最后四小节作为完整的结尾部分;它所表现的情绪更加完整、丰富;能更好的让听者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结束对乐曲的听赏.这四小节的结束部分;就是我们第一节课中学过的完整的一个乐句;这样结束给人的感觉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提前告诉对方谈话即将结束、让对方有所准备;是对方从心里和情绪上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突然中断交谈内容;给对方措手不及的慌张感觉;是对整个乐曲情绪表现更完整的延伸.弹奏方法:我们已经了解为什么要对结尾部分进行更为复杂的处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具体的弹奏方法.这首乐曲中不只是结尾部分由四小节构成;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两个结尾;这样的结尾弹奏

10、方法是先弹完第一结尾处;然后弹奏第二遍时跳过第一结尾的部分、直接弹奏第二结尾结束弹奏.针对这首乐曲就是先从乐曲开头弹奏至第一结尾处;弹完第一结尾后再从头进行弹奏;弹到第三行的旋律之后要跳过第一结尾的四小节、直接弹奏第二结尾部分结束乐曲就可以了.3 渐强记号:像一个扁长型的小于号;标注在几个音符的符头方向的记号就叫做“渐强记号”.在小汤 2 印第安鼓中我们曾经学习过重音记号;它表示所标注的某一个音在弹奏时;要在力度上加强.而我们今天所学的渐强记号因为是同时标注在几个音上;所以被标注的几个音在弹奏力度上;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力度递增方式;弹奏的一个比一个强.渐弱记号:和渐强记号方向相反、像一个扁长型的

11、大于号的记号;就是“渐弱记号”.它的弹奏力度也是和渐强记号相反的;所标注的音在力度上要以递减的方式逐渐减弱.第四课小汤 3曲目:黄鼠狼逃跑了、布吉乌吉舞曲、知更鸟罗宾.基础知识:落下提起落滚的弹奏方法;rit 渐慢的弹奏方法.1 落滚:就是将二个不同的音用连线连接起来;在弹奏中通过手腕的上下运动;带动整只手进行的弹奏练习.这节课所学的三首曲目都是对这种弹奏技巧的练习;下面具体讲解一下弹奏方法.弹奏方法:在弹奏“落滚”的两个音之前;整条小臂要保持基本手型手腕、手背、手臂是平行的.A、第一个动作提腕:准备弹奏“落滚”的第一个音时要先将整条手臂抬起、将手腕向上顶起提腕、整只手下垂.要注意提腕时整只手

12、要自然下垂、不要使劲向内弯;要保持好手型.B、第二个动作落腕:然后将整条手臂落下弹奏第一个音;要注意当手指接触到琴键的时候;整条手臂要向下垂、手腕要轻轻向下压要低于琴键面、整只手也要向手腕方向垂下;弹奏过程中要保持好整只手的手型不要折指、掌心要撑圆、用指前端触键.C、第三个动作提腕:手腕下压弹奏完第一个音之后;先将要弹奏的第二个音的手指抬起这时整条小臂、手腕、整只手仍然保持下垂姿势;在第二个音的手指落键弹奏的同时恢复第一个动作“将整条小臂抬起、手腕向上顶起、整只手自然下垂”.上面的 A、B、C 三点;就是“落滚”弹奏方法的完整动作;简化的理解就是整条小臂、手腕从准备到弹奏做“上、下、上”的三个

13、基本动作;而手的方向和手腕的方向正好相反是“下、上、下”三个动作.在进行“落滚”的弹奏过程中;整条小臂、手腕一定要放松、不要使劲僵硬;虽然基本弹奏方向改变;但是弹奏动作是不变的.第一个音落键时不要砸琴、第二个音提腕时要把琴键弹到底.在进行完整的乐曲弹奏之前;要把基本练习弹奏熟练;再进行乐曲弹奏.2rit 渐慢:布吉乌吉舞曲最后一行、倒数第三小节;标记有一个音乐术语表情记号rit;它是意大利语Ritardando的缩写;意思是“把正常弹奏速度、根据情绪舒展的表现渐渐减慢;一个音一个音的延长弹奏的拍值”.它表示从出现这个音乐术语标记的小节开始;如果后面的小节没有其它音乐术语的标记;弹奏的速度就从这

14、一小节开始逐渐减慢、直到结束.在弹奏时要注意;当某一小节出现渐慢标记时;不要从这一小节的第一音开始就突然把速度放慢;如果这样弹奏就是突慢;给欣赏者一种毫无准备、突如其来的感觉;通常我建议从需要做渐慢小节的第二个音开始逐渐放慢速度;这样做能够在情绪上、弹奏技巧上;表现的更从容、更易被欣赏者接受.第五课第五课小汤 3曲目:曳步舞、影子舞.基础知识:半音;全音;音数;三音连线的弹奏方法.1 半音: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就叫做“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每两个相邻的白键与黑键之间就是半音关系.半音的音数:它们之间的音数为 1/2;也就是完整音的一半.半音的关系:每个白键右上方

15、的黑键就是这个白键升高的半音;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键是这个白键降低的半音.这其中有两对特别的半音关系组合;就是 mifa、sido;这两对音之间因为缺少一个黑键;所以直接由两个白键构成半音.2 全音:在音乐中;由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完整的“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两个白键中间加一个黑键、或者两个黑键中间加一个白键;也就是要由三个键组成;就构成一个全音.全音的音数:把两个半音的音数 1/2 加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音数 1.这就是为什么 mifa、sido 之间虽然是相邻的两个音;但是因为每一对中都缺少一个黑键;所以只能是半音关系;如果要成为全音关系;要由两个白键加一个黑键构成完整的全音.3

16、 音数:在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就叫做音程的“音数”.它通常用分数、整数、带分数来标记.4 三音连线:曳步舞中右手将三个相邻的半音;以连续上行、半音关系递增的方式;把这三个半音连接在一起;并且在标有渐强的表情记号;在弹奏中如果单使用手指弹奏;虽然也可以将力度逐渐增强;但音色听起来会显得生硬、手指也会因为太使劲造成紧张;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可以学习适当运用手腕的力量;对情绪、情感色彩加以表现.弹奏方法:A、第一个音:以两音连线落滚的方式落下、力度要比正常弹奏略轻一些;B、第二个音:将手腕向右稍作移动、腕部保持下压;将手腕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力度要略微加强;C、第三个音:先保持第二个音的动作;手

17、腕再向右稍作移动、力度进一步加强;弹奏完毕后将手腕向正上方提起、恢复正常手型.这三个动作连贯起来;就是手腕以中间的音为基准、由下向上画一个小小的圆圈;力度随着画圆的结束逐渐增强.但要注意我所讲的这种弹奏方法只适用于相邻的、同向进行的、连续弹奏的几个音;其它的连音弹奏要由具体情况决定.第六课第六课小汤 3曲目:玩杂耍的人、杂技演员、我喜欢“节奏”.基础知识:大调音阶;音名;C4/4 拍标记;切分音.1 要了解什么是大调音阶;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音阶音阶:音阶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音阶又分为“大音阶”和“小音阶”;即“大调式”和“小调式”.大调音阶:大调音阶由七个音组成开始

18、的音和结束的音唱名相同、音区不同;其中第 3、4 音之间和第 7、8 音之间是半音;其他音之间是全音.大调音阶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可以根据基本音阶C 调大音阶为范例;只要记住这条音阶的规律;就很容易找到、并记住其他大调音阶的规律.2 要想知道每一个音所对应的大调音阶叫什么;首先要了解每个音所对应的音名是什么音名:音名是对固定高度的所定的名称.它们是用英文字母 A、B、C、D、E、F、G 来表示;用来标注乐谱中所对应的 do、re、mi、fa、sol、la、si这七个音符.其实我们在小汤 1钢琴键盘部分已经看到过.但是在这里要注意;虽然我们的英文字母是以 A 作为开头;但是音符所对应的音名标记

19、确实完全不一样的.音名所对应的音符的正确顺序:doC、reD、miE、faF、solG、laA、siB;这样的对应顺序才是正确的.知道了音名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一组大调音阶的名称;例如 do 对应的音名是 C;那么以 do 开头和结尾的 7 个音、按照大调音阶的音程关系;排列组成的音阶就是C 大调音阶;Re 对应的音名是 D;那就是D 大调音阶等等;以此类推就可以知道其他音阶的名称.34/4 拍新标记:前面我们所学过的拍号标记都是由分数组成的;玩杂耍的人中出现了一个像粗写的字母C一样的标记.这个标记是 4/4 拍的另一种简便的拍号记法;它只是在写法上有所改变;弹奏的拍值和 4/4 拍标记的完全

20、相同;所以只要按照原来的 4/4 拍标记弹奏就可以了.4 切分音:是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也就是将某小节弱拍上的音、以强拍方式弹奏出来;加以重点强调.我喜欢“节奏”是4/4拍;它每一小节、4个音正常的强弱力度应该是强、弱、次强、弱.但是第二小节、第二个音 sol 标记有重音记号;在弹奏时就让本应该是弱弹的拍子、改为强拍;在弹奏时增强弹奏力度;这就是切分音.第七课第七课小汤 3曲目:部落舞;步态舞.基础知识:力度标记;复习四手联弹.1 力度标记:部落舞中左手弹奏部分;出现了多个表示强弱力度的记号;它们虽然看上去各不相同、却因为表示的力度是逐渐增强或减弱;每组表示强、弱的力度都会有着紧密

21、的内在联系.强:f 强、mf 中强、ff 很强.弱:p 弱、mp 中弱、pp 很弱.在弹奏左手的旋律时;虽然只是由两个音程交替变化;但是因为每一小节、第一个音要弹成重音;所以第一个音力度要略微加强;其余三个音的力度要保持一致、都要弱弹.这时因为四个音在弹奏时轻重不同;很多小朋友就会用手腕上下甩动;来控制弹奏力度;这种方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讲过跳音是整只手臂的运动;所以要想把第一个音程的力度加强;就要把整只手臂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而不是靠手腕的力量.每小节的力度掌握之后;就要注意整行的力度变化;第一行和第二行是很鲜明的强弱对比;为了表现出第二行的强;第一行起手第一个音就要控制好力度;要弱弹;第二

22、行就要将力度明显增强;以突出对比性.2 四手联弹步态舞:在弹奏时要注意右手同音连线第二个音不要弹出声;要数够拍子.左右手标注有重音记号的切分音才是每小节的主音;要突出弹奏.个人弹奏熟练后可以按照小汤姆第十六课讲过的内容;和老师进行四手联弹的演奏.第八课第八课小汤 3曲目:跳跃的和弦、分解和弦练习曲.基础知识:大三和弦;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1 在小汤 2 第十二、十三课中;已经对什么是和弦、和弦的基本弹奏方法做过介绍;三和弦就是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从下向上纵向排列;这三个音依次称为根音、三音、五音.三和弦又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那么什么是大三和弦呢它是由音与音之间的度

23、数关系决定的.所谓度数:就是音程所包含的七个音级调式的音级数目.在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包含几个线、几个间;就称为几度.这个内容我们在小汤 2 第十三课中也讲过.大三和弦:就是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根音到五音是纯五度的度数关系构成的.2 如何知道音与音之间究竟是几度这就要运用到我们小汤 3 第五课中音数的内容.A、大三度:它是由三个音构成;这三个音之间又由两个全音构成的;全音的音数为 2.以 domi 为例:dore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remi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一共为两个全音音数相加是 2.B、小三度:它也是由三个音构成;这三个音之间由一个全音、一个半音构成;音数为一又

24、二分之一.以 misol 为例:mifa 为一个半音音数是 1/2、fasol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一共为一全、一半两个音音数相加是一又二分之一.C、纯五度:它是由五个音构成;这五个音之间由三个全音、一个半音构成;音数为三又二分之一.以 dosol 为例:dore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remi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mifa 为一个半音音数是 1/2、fasol 为一个全音音数是 1;一共为三个全音、一个半音音数相加是三又二分之一.第九课第九课小汤 3曲目:古老的曲调、分解和弦.基础知识:原位和弦、转位和弦;G 大调;分解和弦.1 和弦根据排列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原位和弦和转位和弦.A、原位和

25、弦:在小汤 2 第十三课中;我们曾经讲过三和弦是由根音、三音、五音构成的.而原位和弦就是以根音为低音的和弦;就叫做“原位和弦”.古老的曲调左手第二小节的和弦;sol 就是这个和弦的根音、把它作为和弦的最低音;所以这个和弦就是原位和弦.B、转位和弦:是以三音、五音、七音七和弦为低音的和弦;就叫做“转位和弦”.古老的曲调左手第三小节的和弦;si 应该是这个和弦的根音、但是没有把它作为和弦的最低音;所以这个和弦就是转位和弦.2G 大调:我们在小汤 2 第五课中已经讲过;如何根据固定升降记号找到一首乐曲的调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确定一首乐曲是什么调要想知道一首带有固定升降记号的乐曲、究竟是什么调

26、;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调的基本概念:A、调:由基本音级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就叫做“调”.B、调号、b:用以标记调的升、降记号;就叫做“调号”.调号标记在谱号之后.确定一首乐曲的调;除了要看固定升降记号、还要看结尾处的音是否结束在主音上.以古老的曲调为例;这首乐曲有一个固定升fa;根据我们在小汤2第五节课讲过的;fa 上方的大二度音是 sol、音名是 g;所以它的调号就是 g;那么这首乐曲的主音就是 sol;要想确定这首乐曲是否是 G 大调;就要看这首乐曲的最后一小节的结束音、是否结束在主音 sol 上.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第一个音即为主音.我们看到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右手的音

27、是结束在 sol 上;也就是结束在主音 sol 上;所以这首乐曲就是 G 大调.2 分解和弦:把所要弹奏的和弦中的每个音先后、连续弹奏出来;就叫做“分解和弦”.第八节课和这节课都有一首分解和弦练习曲;除了要让孩子正确弹奏之外;还应该要求孩子将分解的和弦组合起来;找出每组和弦的正确排列方式.这样做将会将深孩子对和弦的理解和掌握.第十课第十课小汤 3曲目:中国大戏院、农民舞曲基础知识:协和音、不协和音;d 大调;降 b 大调.1 我们经常听到的音乐分为两种:协和音和不协和音.a、协和音:听起来让人感觉舒畅、美好;悦耳、动听的音就是协和的音;它又称为“悦音”.b、不协和音:听起来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让

28、人感到刺耳、烦躁;甚至有跑调的感觉;这种音乐就是不协和音;它又称为“噪音”.中国大戏院右手所演奏的音程就是不协和音程;它是用来模仿京剧表演中的锣鼓镲所制造出的喧闹、呱噪的音响效果;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在弹奏时要突出右手的旋律、左手有隐隐的伴奏音效就可以了.2d 大调:我们在小汤 2 中已经讲过要确定升调的调号时;无论谱号后面有几个升号;只要找到最后一个升号音上方的大二度音就可以了.农民舞曲有两个升号“升 fa、升do”;最后一个升的音是 do;do 上方的大二度音是 re;re 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音;而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也是结束在re 这个主音上;re 的唱名是 d;所以就是 d 大调.第十课第

29、十课小汤 3曲目:中国大戏院、农民舞曲基础知识:协和音、不协和音;d 大调;降 b 大调.1 我们经常听到的音乐分为两种:协和音和不协和音.a、协和音:听起来让人感觉舒畅、美好;悦耳、动听的音就是协和的音;它又称为“悦音”.b、不协和音:听起来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让人感到刺耳、烦躁;甚至有跑调的感觉;这种音乐就是不协和音;它又称为“噪音”.中国大戏院右手所演奏的音程就是不协和音程;它是用来模仿京剧表演中的锣鼓镲所制造出的喧闹、呱噪的音响效果;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在弹奏时要突出右手的旋律、左手有隐隐的伴奏音效就可以了.2d 大调:我们在小汤 2 中已经讲过要确定升调的调号时;无论谱号后面有几个升号

30、;只要找到最后一个升号音上方的大二度音就可以了.农民舞曲有两个升号“升 fa、升do”;最后一个升的音是 do;do 上方的大二度音是 re;re 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音;而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也是结束在re 这个主音上;re 的唱名是 d;所以就是 d 大调.第十一课第十一课小汤 3曲目:降 b 大调练习曲、我的太阳.基础知识:降 b 大调;琶音.1 降 b 大调:升调的调号是无论有几个升号;只看最后一个升号音上方的大二度音.降调的调号是无论有几个降号;直接找到倒数第二个音、加上降记号就是降调的调号.降 b 大调练习曲中有降 si、降 mi 两个音;倒数第二个音是 si、加上降记号就是降 si;s

31、i 的音名是 b、所以调号就是降 b.si 是主音、这首乐曲最后一个音结束在左手 si 上;所以就是降 b 大调.在这里要注意;大调的字母要大写.2 琶音:将和弦分解并且、按照上行或下行的同向方式;弹奏出来的演奏形式就是“琶音”.琶音按照演奏形式又分为:大琶音和小琶音.a、降 b 大调练习曲这样从左手延续到右手;所演奏的是一个和弦的琶音;就是“大琶音”.b、我的太阳中只有左手单独演奏一个和弦的琶音;就是“小琶音”.第十三课第十三课小汤 3曲目:假日之歌、嚓、嚓、嚓.基础知识:A 大调;升降记号的读法;6/8 拍强弱表现形式.1A 大调:假日之歌有三个升号;最后一个升号是升 sol;sol 上方

32、的大二度音是 la;所以这首乐曲 d 的主音就是 la;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结束在la 这个主音上;la 的音名是 a;所以就是 A 大调.在弹奏 A 大调的音阶和琶音时要注意升降记号;要在心中牢记不要弹错.既要培养孩子认真读谱的能力;还要培养孩子用耳朵去听自己弹奏出的旋律是否正确.2 升降记号的读法:很多孩子虽然在弹奏中知道哪个音要升、哪个音要降;升降记号不会弹错;但是却不会读谱.固定升降记号一共有七个;在谱子上写在高、低音谱号的后面;虽然看上去高低不齐有些凌乱;但它们的排列其实是有顺序;是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排列;所以读谱时也要从左向右依次读出.A、固定升号的顺序是:fa、do、sol、r

33、e、la、mi、si.B、固定降 b 号的顺序正好相反是:si、mi、la、re、sol、do、fa.36/8 拍: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 2/4、3/4、4/4 拍;嚓嚓嚓中我们要弹奏 6/8拍的节奏类型.6/8 的值拍是比 3/4 拍快一倍的节拍;它听上去更加欢快、活泼;节奏感更强.因为通常每小节由六个音符构成;所以在弹奏时强弱的表现形式为:强、弱、弱;次强、弱、弱第十四课第十四课小汤 3曲目:月光下、你好吗.基础知识:降 E 大调;多小节渐慢 rit;附点四分音符.1 降 E 大调:月光下这首乐曲中共有三个降记号;按照我们上节课所讲的降记号的读谱顺序依次是降 si、降 mi、降 la;降记号

34、的调号是倒数第二个降的音、所以就是降 mi;mi 是这首乐曲的主音、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就结束在 mi 这个主音上;所以这首乐曲是降 E 大调.2 多小节渐慢 rit:在前面第四课布吉乌吉舞曲中;我们曾经讲过rit;渐慢记号的弹奏方法;因为在这首乐曲中最后三小节只有三个音;所以我们弹奏时只要从第二个音开始渐慢就可以了.这节课月光下曲目中在倒数第四小节出现了渐慢记号;而且包含的音比较多;如果还从出现渐慢记号小节的第二个音开始做表情记号;整首曲目结尾处就会显得拖沓、漫长;遇到这种情况的渐慢记号时;我们通常建议从第二小节开始逐渐将速度减慢;这样做既可以表现出曲目即将结束的情感表达、又不会让听者觉得总也结束不了.3 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在第一册第五课小矮人舞曲中曾经讲过所谓“附点音符”就是原来音符加上原来音符的一半、合起来总共的拍子就是附点音符的拍子.嚓、嚓、嚓和你好吗这两首乐曲中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就是四分音符唱 1 拍加上四分音符的一半八分音符唱半拍.因为6/8 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6 拍;所以要把完整的四分音符分成两个八分音符各唱半拍;这样附点四分音符就等于是由三个八分音符构成;所以唱三个半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