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经络气血.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401372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22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睡眠与经络气血.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睡眠与经络气血.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睡眠与经络气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睡眠与经络气血.pptx(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量化标准什么叫入睡困难?什么叫早醒?什么叫睡眠时数不够?什么叫觉醒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病程如何规定?第1页/共66页失眠的原因外界因素:环境、倒时差、应激事件内源性因素:躯体疾病、生理因素精神疾病:药物:B-受体阻滞剂、支气管扩张药、茶碱、激素、苯妥英钠、SSRIs。尼古丁、酒精、利尿剂、甲状腺素、安非他酮、左旋多巴其他:第2页/共66页失眠增加了发生精神疾病的危险0 02 24 46 68 81010121214141616抑郁抑郁焦虑焦虑酗酒酗酒滥用药物滥用药物失眠失眠 (n(n =240)240)无失眠无失眠(n(n =739)739)Breslau et al.,Biol Psychi

2、atry,19963.53.5年的发生率年的发生率(%)(%)4-倍倍 2倍倍 8倍倍 0.5倍倍 第3页/共66页抑郁患者大多有入睡困难与夜间多次觉醒抑郁患者(抑郁患者(HRSD评分为评分为1或或2)失眠的比率为)失眠的比率为93%MccLL wv,et al.J Sleep Res.2000(9):43-48.808068第4页/共66页失眠的分类根据病程长短可将失眠分为以下三类: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月;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月。第5页/共66页主讲内容睡眠与脏腑睡眠与经络睡眠与气血第6页/共66页睡眠与五脏睡眠与心灵枢本神:“心藏脉

3、,脉舍神”。神指:人的精神情志、思维睡眠与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第7页/共66页睡眠与心心对睡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心神的宁静 “若阳热内扰,心阳充盛而不入阴分,心火藩灼神明,神明为之躁动不安而不居其室,精神情志则亢奋不宁,使人烦扰,难以安静入睡眠,或睡而不实、梦游、多惊梦喜、畏惧不安”。第8页/共66页睡眠与心(2)心气的鼓动和心阳的温运 “生命在于运动”“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藩灼”。“心气虚,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忘行”。“阳气虚不能养神,则梦寐弗宁,而神弗藏于心”第9页/共66页睡眠与心(3)心血的滋养:阳气浮于外 邪易侵:“神室血少二空虚,则

4、邪气袭之,令人如有惊悸而怔怔忡忡不自宁也。”睡眠障碍表现为:心惊、多梦易醒第10页/共66页睡眠与心(4)心阴的制约 阳气浮于上,虚火上扰 血证论:“心病不寐者,心藏神,血虚火妄动,则神不安,烦而不寐。”(5)心血的通畅 第11页/共66页由此可见,心的气血阴阳的变化对心神宁静与潜藏均有作用,可见,心神对睡眠起着主导作用。第12页/共66页睡眠与肝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又离体也。”第13页/共66页睡眠与肝肝脏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调节睡眠(1)肝气的疏泄:气郁、气逆(2)肝血的濡养(3)肝阴的制约第14页/共66页

5、睡眠与肝(1)肝气的疏泄:气郁、气逆 “怒则气上”第15页/共66页睡眠与肝(2)肝血的濡养 A.制约肝的阳亢 B.神魂,以血为用 C.濡养筋脉(3)肝阴的制约第16页/共66页睡眠与肝由此可见,肝的疏泄功能与藏血功能正常,肝之阴阳协调,使神魂安宁,各居其所,是睡眠正常的保证。第17页/共66页睡眠与脾为睡眠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统摄血液,助心行血,使血行流畅,从而在睡眠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18页/共66页睡眠与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对睡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肾精的滋养2、肾阳的温煦、肾气的推动和固摄3、肾阴的制约第19页/共66页睡眠与肾1、肾精的滋养 肾精

6、气血营养物质 “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清微易知。”“肾主髓”,“诸髓者,皆属于脑”第20页/共66页睡眠与肾2、肾阳的温煦、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阳气亏虚,神衰失司:“年高人阳衰不寐”肾气不固,气泄神散:“恐则气下”、遗尿、梦遗 阳虚水停,上扰神明:第21页/共66页睡眠与肾3、肾阴的制约 五脏六腑之阴的根本 不能濡养肝木,游逸于外发为梦游 上济心阴,心火独亢第22页/共66页 因此,肾所藏之精是人身之根本,肾以元阴为物质基础,以元阳为原动力,为脏腑注入生机,保持阴阳协调。肾之功能强盛,脏腑方能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睡眠。第23页/共66页睡眠与肺肺

7、对睡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肺气的充盛2、肺气的宣降第24页/共66页1、肺气的充盛 魄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聪明知觉”悲伤过度导致失眠 “肺气虚而梦哭”“落魄”第25页/共66页2、肺气的宣降 肺失宣降,精微不布,寝寐失司。水道不通,痰浊内聚,侵犯心神 肺气亢盛,宣发过度,肃降不足,则气滞于上,导致不寐。风、寒、热、痰之邪犯肺,肺气上逆,发为哮喘、咳嗽、胸闷等症状,直接影响睡眠。第26页/共66页 综上所述,肺主气之功调节全身气机,以保证神气活动的顺畅,推动心神、肺魄的活动,并以宣发、肃降运动为神、魄提供精微物质,使神魂活力旺盛,则人神思敏捷,睡眠如常。第27页/共66页睡眠与六腑胃:腐熟水谷

8、 精微物质 通降 痰湿 齿介齿第28页/共66页胆:主决断,对自我意识和言行具有完全、准确、适度的控制力,可以调节情志,防御和消除不良刺激第29页/共66页 胆对睡眠的影响体现在:1、胆气的充沛:辅助产生精微物质、决断有权:温胆汤 “胆热多睡,胆冷无眠。”“胆病者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忧虑恐惧,不敢独卧,虚烦不眠第30页/共66页2、胆气的条达和胆腑的清净 “胆不同与肠胃受传糟粕,惟藏精与中”胆气郁,气机不畅。胆郁痰扰 “痰在胆经,神不归舍”第31页/共66页 因此,胆的虚实变化决定胆的功能正常与否。胆气充实是胆保持条达、清净之性,正常行使功能的保证。胆气壮盛充实,既能行条达、清净之性,使胆汁

9、盛泄有度,参与水谷精微的化生过程,为睡眠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并能行使决断之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人睡卧安稳。第32页/共66页三焦 孤府 气与水的通道 “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第33页/共66页三焦通过主使气与水,与全身脏腑活动紧密相联,并由此对睡眠产生作用。第34页/共66页小肠:化物的场所大肠:传化糟粕,影响肺的功能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排尿障碍第35页/共66页睡眠与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与先天之肾密切相关。第36页/共66页睡眠和脑

10、脑为髓海与耳目的视听以及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第37页/共66页“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清代的王昂认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清代王清任更将人的忆、视、听、嗅觉、言等感官功能归于脑第38页/共66页睡眠与脉“脉舍神”心脾第39页/共66页睡眠与女子胞周期性失眠反复发作性过度睡眠内分泌改变体质第40页/共66页睡眠与经络经络 中医的魅力第41页/共66页取穴原则(1)取膀胱经穴,其原理是:“脑为元神之府”,而膀胱经“从巅入络脑”,故膀胱经穴可益脑安神。(2)取脾胃经穴:素问 热论篇载:“二日,阳明受之不得卧也”。又如针灸甲乙经载

11、:三阴交治“惊不得眠,善齿介”。第42页/共66页(3)取任脉穴:任脉为生气之原,聚气之会,阴脉之海,故古人亦常取任脉穴如气海、阴交、关元等进行失眠治疗。第43页/共66页(4)取头部穴:周氏经络载:强间治“狂走不卧”,后顶治“癫狂不卧”,针灸大成载:颅息治“不得卧,耳肿及脓汁”。平衡针:颠顶第44页/共66页(5)取四肢末部穴:甲乙经载:厉兑、隐白均治“足胫寒,不得卧”;公孙主治“不嗜卧”,太白穴主治“热病满闷不得卧”,千金要方载“阴都主卧惊视如见鬼”,针灸聚英载:大都主“不得卧,身重骨疼“。第45页/共66页百会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百会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及足

12、厥阴肝经之会,位居头之颠项,犹天之极星居北,为百脉聚会之处,可调补中气,健脑宁神,是宁心调神之要穴,因此,治疗失眠,首选此穴。第46页/共66页引气归元四穴以后天补先天,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之功。且此四穴位于任脉之上,与督脉相通,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会于中极、关元,任督同源于胞中,且肝经与督脉会于颠顶,因此针刺督脉经穴对于郁结之肝气具有疏导作用。第47页/共66页四关穴 首见于针灸大成“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其把四关穴列为奇穴,为临床疏肝解郁,安神定志之常用穴,可调畅气机,调和气血,用以治疗七情所致之病常收到良好效果。第48页/共66页所谓“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合谷为手阳明胃经的原穴,主

13、调气,有通经活络,行气开窍,清热疏风,镇静安神等作用。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主调血,有疏肝理气,平肝熄风之功,对于肝气不舒所致的失眠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交于颠顶,说明两经脉气相通,太冲位于肝经上,亦可调理脑神。第49页/共66页阳明多气多血,足厥阴多血少气,合谷属阳主气,清轻升散;太阴属阴主血,重浊下降,两穴合用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镇静安神之功,适用于肝气不舒,气机不畅之烦躁失眠。第50页/共66页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为一穴通调数经,且上下两穴合用,可交会上下经气,调整多个脏腑,可轻松达到整体调节的目的。第51页/共66页阴虚火旺者,取列缺、照海。列缺为手

14、太阴肺经的络穴,与任脉相通,照海属足少阴肾经,与阴跷脉相通,二穴相配,“穴性”平和,刺之不伤元气,上下合用,可宣肺理气,宽胸降逆,上有疏通肺气、宽胸宁神之效,下有补助元阴元阳,滋水涵木之功。第52页/共66页肝郁化火者,取外关、足临泣。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联络于手厥阴心包经,与阳维脉想通;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与带脉相通。两者合用,可清肝利胆,宽胸和胁,除烦理气,加强疏肝之力。第53页/共66页痰热内扰者,取后溪、申脉。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小肠与心相表里,心主神志,通于督脉,又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后溪有清心安神的作用;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膀胱经络于脑,与阳跷脉想通,有安神

15、定志之功。两穴均位于太阳经上,二穴合用,清热醒神之力较强。第54页/共66页心脾两虚者,取内关、公孙。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与阴维脉相通,阴维脉又与足阳明胃经相合,可镇惊安神,清心除烦,理气和胃;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通于冲脉,可理脾和胃,平冲降逆,除痰降浊。两者相配,可理脾和胃,和养气血,益养心神。第55页/共66页常用方法(1)体针疗法:主穴:印堂、百会;列缺、照海;合谷、太冲;内关、神门配穴:气郁化火配行间;痰热上扰配丰隆、阴陵泉;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三阴交;阴虚火旺配太溪、大陵;心虚胆怯配胆俞、心俞。根据辨证虚实采用补虚泻实的手法。第56页/共66页(2)腹针疗法:气海、关元、中脘

16、、上脘、气穴、气旁。留针30分钟,留针时嘱患者行深呼吸6次,休息1分钟再深呼吸6次,直至出针。第57页/共66页(3)耳针疗法:心、胆、神门为主。肝气郁结加肝;心脾两虚加脾;阴虚火旺加肾。毫针针刺、埋揿针法或压籽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4)艾灸法:心脾两虚取心俞、脾俞;心虚胆怯取心俞、胆俞,每穴灸五壮。第58页/共66页睡眠与营卫运行营气的运行次序:谷 胃 肺 精髓 督脉 任脉 缺盆 肺中卫气的运行次序:阳气出于目,目张 足太阳 足少阳 足阳明 手阳明 阴分(肾 心 肺 肝 脾)总运行50周第59页/共66页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卫徇行失度,阴阳不交,皆能导致睡眠失常。常见有以下几种:营卫气

17、少:老年人皮肤分肉涩而不解,卫气行迟邪气内犯,卫气独卫其外。上焦不通,胃肠积滞第60页/共66页睡眠与气血气对睡眠主要的作用:气的充盛为心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及动力,保证睡眠活动的正常运行。气机的通畅是神气正常流行的保证。第61页/共66页气的病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影响睡眠:1.阳气衰少,动力不足2.气虚失养,神衰失用:“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3.气机不调,神运失常第62页/共66页血对睡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寓神养神2.血气和刚,神气乃安第63页/共66页血的病变对睡眠的影响:1、血液亏乏,神失濡养2、血气失和,神气不宁第64页/共66页 谢谢第65页/共6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6页/共6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