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95767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例析区域差别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 例析区域差别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 摘要:本文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归纳描绘叙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用区域差别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审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标准区域差别以及区域内部差别提供思路。 关键词:区域差别思想;世界海陆分布;浸透 区域差别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异不同性,将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1,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思想之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讲出地球外表海陆所占比例,描绘叙述海陆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叙述

2、以上分布特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是全球最大标准的区域差别,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一、全球最大标准的区域差别 1.用区域差别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 老师经常在导课时让学生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相貌的视频,然后问学生: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蓝色星球?待学生作答后,却很少有老师考虑问题的内在逻辑。学生早在历史课上了解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以至通过小学的学习,知道地球上海洋面积广阔,是个蓝色的星球.上述问题的提出缺少对学生地理思维品质提升的关注。实际上,老师应提出的问题是:地球外表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只要浸透区域差别的思想,能力打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用区域差别思想审视描绘叙

3、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及意义 区域空间的差别是绝对的,但区域分析研究的方法大同小异。在分析空间分布差别时,一个主要的教学策略是教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区域比较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灵敏运用,可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如本节课对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绘叙述,首先应定位,其次看形状;假如运用数据,老师可尝试让学生探究怎样证明: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世界的海洋面积老是大于陆地这一推论。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海陆分布不仅是会描绘叙述海陆分布的特点、描绘叙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更主要的是地理事物的这种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用区域差别思想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地球的

4、相貌进行想象。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相貌,并借助地球仪和地图考虑地球外表最突出的特点或地球外表最明显的差别性最不均匀的特征是什么来引入正题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以为此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利用地理工具,通过视频、地球仪、地图建构地理表象,并在理性的梳理和想象的结合下,从新整合,让学生明确地球外表的海陆分布是非常有需要的。此外,部分老师还设计数珠子活动,即用红、蓝色小珠子分别代表陆地与海洋,将其粘在地球仪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把学生分组,各组对不同半球如水陆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珠子计数并列表统计所占比重,计算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得出七分海三分陆的结论。 通过上述

5、三个角度对海陆分布与区域差别思想关系的分析,不难发现,世界海陆分布是向学生浸透区域差别思想的极好素材。让学生从认识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最大标准的区域差别开始,到回首对大洲、大洋的认识,再到对国家、地区等地域性特征的认识,这种空间标准由大到小的渐变经过,恰好反映出差别是绝对的,一个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别。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为更小的区域时,则可进一步讨论区域间的差别。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尤其是理解区域联络的主要环境基础是由区际差别产生的具有主要意义。 二、浸透区域差别思想的教学案例 案例1 初步感受最大标准的区域差别 教材中直接用两个半球示意图向学生简单介绍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并没有强调其间蕴含的空间标

6、准和区域差别的思想。为突破原有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将引课与区域差别思想的浸透结合起来,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外表,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这里山中.我们如何能力看到地球的全貌?分别从不同视角看地球的三幅图片 问题2:当我们像宇航员一样远眺地球从太空中看地球,感觉地球外表最明显的差别性是什么?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叙述海陆分布的特点。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别是大标准的区域差别,学生不易在生活中直接体验,要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地球仪、地图、视频并结合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归纳,还要

7、结合学生认知,从三张不同标准的景观图片出发。问题1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分别给出我们生活的周边景观图片、从飞机上看到的海岸线图片、从太空中拍的地球图片,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建立起不同标准看地球的空间表象,引导学生由小标准到大标准、从周边世界到太空远眺,并借助古诗的诠释,理解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全貌,实现问题2所要到达的最终目的从不同标准看到的景观不同,都存在差别,进而浸透区域差别的思想。 案例2 归纳从不同角度描绘叙述海陆分布的.方法 从不同半球认识海陆分布,其核心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海陆分布,如何描绘叙述和用什么方法描绘叙述。目的是从特殊到一般,学会描绘叙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地

8、理工具的习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3:请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数据描绘叙述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总结描绘叙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问题4:用问题3总结的方法,完成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特点的相关学案。 问题5:有没有一个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请大家在地球仪上寻找。 问题6:填绘海陆轮廓简图,完成相关试题。 空间标准思想的内容是指地理空间标准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标准大小进行选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按如下步骤完成:首先,从全球视角感悟海陆分布:通过地球仪和中图版教材中世界的海陆分布图,明确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特点;其次,从半球标准视角认识海陆分布:无论在哪一个半球

9、,均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就海洋而言,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就陆地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进而理解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第三,从世界海陆空间分布格局认识:全球海洋是相连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最后,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总结出描绘叙述地球外表海陆分布可从平衡性以及面积的大小进行归纳;再用此方法迁移运用到描绘叙述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学会从不同半球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问题5,了解水、陆半球,引导学生得出: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养学生空间观察能力。通过问题6引导学生联络实际,例举全球海水相连的实例。一石激起

10、千层浪,学生纷纷举出漂流瓶的例子、大黄鸭的来历等,通过生生沟通,拓展视野,课后学生自动查阅相关资料,更深切进入了解与海陆分布有关的内容。最后老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任意半球,海多陆少,海水相连,陆散其中。 案例3 海陆分布是天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别的基础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球外表最大标准的区域差别,它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课堂环节设计上老师有意识地补充关于海陆分布对天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络,进一步浸透空间观和区域差别的思想。 问题7:能否跟据实例讲明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对学习地理有什么意义?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了解陆

11、地深受海洋影响,如我国西北地区与东部季风区相比,由于前者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导致其天然环境特征与东部季风区有明显差别,同时导致两区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别;又由于海水相连通,海洋运输成为联络世界的主要方式,使某些地区具有海上交通运输的优势,如马六甲海峡;还有的大陆孤立于海洋中,生物种类长期独立发展演化,构成了独特的动植物等。总之,丰富多彩的天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别均与海陆分布这一全球最大标准的区域差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络,正如杨澜采访刘洋的一段视频中所讲:地球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星球。最后,老师总结提升:生于陆地,有赖海洋,地球母亲,人类家园。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07。 【例析区域差别思想在教学中的浸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