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95687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才能,借助教学反思我们能够快速提升自个的教学才能,怎样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历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牵涉数、数数、空间观念的构成和理论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才能来讲,可以以讲难点了。知识只要在可以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

2、,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领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进而提升学生的观察才能、动手才能。一、从实际需要动身,让学消费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需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遭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需要性,然后让学生自个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领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遭到知识的产生和构成经过,进而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二、向学生提供数学理论活动

3、的时机这是一节理论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历,让他们通过观察、沟通,把握直尺的根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布置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领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准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

4、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沟通中,逐渐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式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式方法,也有的学生采用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式方法,通过让他们比照,明白前一种方式方法方便且快。在判定中,使学生把握准确的测量方式方法。但也是能够的,我想具体表现出方式方法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自立性。三、数学;于生活,又感化于生活。在学生把握了根本的测量方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

5、数学知识处理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场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到达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进而领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开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准确的表象、构成良好的数感,有侧重要意义。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怎样任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看来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时机,以便纯熟把握测量方式方法,到达游刃有余的水平。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2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长度单位)

6、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重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探究性操作。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这单元是“测量的起始课,让学生经历测量的经过,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导致结果的混乱无序,进而领会统一标准的需要性及有序。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教学重点之一。选择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足观察、动手体验、用心感悟,构成长度观念。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详细表如今能否可以灵敏运用所学的知识,十分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其独特的运用价值,能活用还不够,更应在活学的基础上活用,使生活成为学习的园地!从

7、生命科学角度讲:我们关爱的是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同时也要关爱师生共同的生命进程。只要将数学和与之相关的现实背景严密联络在一起,就是讲只要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来进行数学的教与学,能力使学生真正获得充斥内在联络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不仅理解这些知识,而且可以活用这些知识!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3(长度单位)拉开了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序幕,本单元内容要求学时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学时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行、情景性。(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

8、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才能还未构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会感到一定困难。因而,处理困难很大水平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亲密联络生活,在生活操作和理论中去感悟、领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太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学了(长度单位),很多孩子都觉得很有趣,很好玩。的确,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不断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个身体上的数据,比方步长、一庹长度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批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如:用三角板量数学书的宽、用回形针量铅笔的长、用硬

9、币量数学书的宽、用小刀量文具盒的长、用铅笔测量书桌的宽和椅子的高等。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经过,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同时引出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量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这样的布置能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复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经过,亲密联络生活,在生活操作和理论中去感悟、领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太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具体表现出了课标的新理念。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4(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才能还未构成,感性

10、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会感到一定困难。因而,处理困难很大水平上在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亲密联络生活,在生活操作和理论中去感悟、领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太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批的比照、测量来感悟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络,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老师的精心预备、学生的全员介入,的确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兴趣的激发、经历的积累起到了宏大的推动感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遭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

11、。让学生在操作、理论中全程介入学习经过,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怎样让孩子体验这份感受呢?我要求同学们回家预备回形针、硬币、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卷尺等,用来测量数学书、文具盒、铅笔、黑板等的长或宽,孩子们都学得很开心且积极自动,我发现到一些后进生的情绪也很高涨。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易于获得感性经历,进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定力的开展。学生恰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但凡用自个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教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入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式方法。因而,在教学经过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理论时机,提供丰富的

12、感性材料,使他们能够亲身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可以提出问题,并从理论操作中自个寻找到答案。“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才能,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布置了下面几个环节: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历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讲一讲: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很多知识是自个从生活理论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也可以了然学生的知识贮备情况。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悟“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

13、1厘米,而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进而使学生充足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3、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才能。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严密地联络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把握了根本的测量方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回家,自立选择生活中自个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回到课堂上沟通,到达资本分享,让学生在理论中领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5缺乏之处:

14、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厘米,用尺子量身边的小型物体的长度基础上学习的。提出一个问题,黑板有多长,我先用学生尺去量,结果量了好屡次才量完,学生一阵嘘嘘声,太费事了,后来一个学生讲她的尺子比较长,是30厘米长的,略微快点了,但是还是很费事。这时学生讲,教师不是有很长的尺嘛,还有学生讲那是米尺!好吧,就用米尺,结果量出来有4米长。量黑板是不是应该让学生来量,教师帮助。提出除了用米尺,还能够用卷尺,量衣尺测量。让学生讲讲米尺和学生尺的不同用处,学生就讲,量大型的物体要用米尺,量小件的物体用学生尺比较好。具体认识米尺,也是从0刻度开场的,最多是100厘米,为什么又叫米尺呢,由于总长是1米,讲明100厘米=

15、1米。那么黑板长4米=400厘米。用手臂表示1米有多长。当孩子们平举着手臂,微微向前弯曲,大略就领会到了1米原来是这样形象的。第一天忘记带量衣尺和卷尺了,第二天带来了,先用量衣尺量腰围,挑一个胖点的,瘦点的,先教学生怎么量,然后让学生给学生量,让学生给教师量,分别把数据记在黑板上,量了几位同学后,学生对腰围也有了大略的印象,再上来一位学生,估计一下,大部分同学都估计得比较合理。由于量衣尺不够,只要个别同学理论量腰围。所以需要安排到课后功课,让学生家里去量。成功之处:学习米,厘米,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长度感,即便身边没有尺子,可以以大略估计物体一边的长度。在测量物体长度前先估计一下,以提升估计的

16、精确度。在学生学会了用食指宽度表示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微微弯曲表示10厘米,用两个手臂平举微微弯曲表示1米后,就很方便地估计了。先估计教室长度,估计学生的身高,估计桌子的高度等,然后再用米尺测量。学生兴致勃勃,踊跃介入。课本最后面的做一做,要求量出一根绳子的1米,2米,3米,愈加增加了学生对长度的感性认识。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6成功之处: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在对尺子的充足观察中自立认识长度单位,学生在自动介入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2、通过观察,结合想象引导学生自立建立1cm的概念,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1cm长的物体,有利于加深学生对1cm的认识和

17、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学生从尺子上找1厘米、几厘米的详细长度,以及用手比画2厘米有多长,使学生构成了初步的估测才能,为下面学惯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通过估一估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实际测量体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式方法,并与同桌合作量铅笔的长度,处理了课前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感遭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加深了学生对厘米长度的认识。5、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没有在这一节课终止,课后还要学生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基础。由于在实际测量中会发现很多物体用学生尺测量会很费事,这就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去考虑、

18、去探究。缺乏之处:1、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求还没有讲清,学生就开场行动,导致学生操作时有一些失误。2、讲解:你是如何测量的?学生在表达时,数学语言不够标准。3、表达的学生讲的时候,其它学生倾听不认真,个个都想讲结果一个都没表达清楚。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节上课,都讲有好的开场是成功的一半,我发现人教版的第一单元几乎都是与生活常识亲密联络,难道是教材编写人员要用这贴近实际的短短的一单元让学生度过开学的缓冲期吗?可是对于老师来讲,这样的单元并欠好上。我总结有下面几点:1.学生对都是图画的课本很感兴趣,但预习时却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明显的知识点进而匆匆过去。2.

19、新入学,学生心态上放松,家长也未能抓紧,以为这样的单元简单,可殊不知(长度单位)统一标准的思想影响深远,假如本单元大意了,小到影响高年级的千米等单位,大到以后接触的微观世界单位或是宇宙光年的长度单位等,而长度单位只是测量物体的一个物理量罢了,生活总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统一的标准能力井井有序、标准制度。3.对于老师来讲,本单元需要学生大批的理论操作,这需要老师示范、学生引领等课堂活动,对于经历不很丰富的我来讲,课堂管理是个挑战,要从声音、动作、发问方式、奖励机制等多种课堂技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控制课堂,在稳住课堂的同时又要有效的生成,突出重点。正由于这些,所以第一课要慎重。本节课我采用重经

20、统一长度单位的经过,让学生知道古代人庹、拃、脚长、步长等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工具,独立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具体表现出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这样能力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接着很天然过渡到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呢?学生很整洁的答复直尺,这点让我非常意外。孩子们脑海中有直尺的印象,选择工具去处理问题,我非常开心,于是又问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我如今挑选了班级同学的几把直尺,这些直尺有的红色、有的透明、有20厘米、有15厘米、还有折叠的直尺,样子、长度都不一样,用它们来测量数学书短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出于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一次听课测量的结果不同,孩子

21、讲是由于直尺不一样很多孩子被问住了,答复:不同。于是,我放慢了节拍,让孩子经历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经过:1.先猜一猜:不同直尺测量数学书的短边长度,测量结果一样吗?2.理论活动:1独立完成进行测量,大约有多少厘米2同桌讨论,看一看对方怎样测量的3.结果展现:学生答复测量结果4.得出结论通过这次的简单尝试,我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已初具小组讨论的样子容貌,能互相沟通和帮助,状况非常好,而且几乎每位学生都愿意量一量,讲一讲。我想多让孩子自个去讨论,开场会慢些但对数学思维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深化人心。最后通过活动和呈现的结果上看,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所以确定了不同的直尺量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有了

22、这样的共鸣,再标准1厘米就有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统一标准的根本目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测量有工具就能够。我以为这也是大天然统一、守恒的规律吧。本节课的疑惑是:要不要在没有课堂上建立厘米、米的表象是就估计黑板有多长?能否有着实的价值。但对我来讲有一点,知道很多孩子对生活常识没概念,涌现黑板长40米,以后在教学中更应该对部分孩子加强经历的关注和发问。本学期也有感悟:对于新的教材,一定要每节课教授什么样的知识点、重点把握清楚,多看习题,做中学,学中做,展示课堂练习的多样性。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8核心提示: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由于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而生活中

23、的经历积累非常主要。上完课后有一些领会: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由于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而生活中的经历积累非常主要。上完课后有一些领会: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2、测量要求从零开场,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可以不从0开场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3、对大人来讲“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讲,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屡次感悟。而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方课桌的长、宽、

24、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9这节课时本册书的起始课重难点是: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准确的用尺子测量长度。缺乏的地方:1.在让学生理解统一长度的需要性是,没有让学生先讲出测量的物品而是教师先举出了例子,之后又让学生讲,最后看书。应让学生自个看书找出古时候测量用的庹,拃,脚印,这一块弄反了。2.在本节课最重点的地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时候没有落实好啊,没有让学生感受1厘米,没有给出1厘米有多长时,就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长度,导致学生部知道怎么找,也不知道要找什么。听完尉主任的评课后,觉得应让孩子知道1厘米有多长后在让学生在直尺上

25、找1厘米,先是有1厘米之后才有的直尺,要让学生感遭到直尺就是这样的1厘米1厘米的连接起来的,之后要让学生找自个的尺子上有多少个1厘米,进一步稳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一步一步的走把没一步都落实。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0(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历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才能来讲,难了点。在本单元的教学经过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

26、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适宜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克不及准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历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互动沟通的时机,让学生能更天然、更自动地进行沟通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开展提升。重视学生个体介入的经过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介入,全员介入,有效介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条理的开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讲一讲,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介入到学习经过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领会每

27、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准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沟通中,逐渐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式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式方法,也有的学生采用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式

28、方法,通过让他们比照,明白前一种方式方法方便且快。在判定中,使学生把握准确的测量方式方法。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在学生把握了根本的测量方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场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到达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

29、生活的亲密联络,进而领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开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准确的表象、构成良好的数感,有侧重要意义。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1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充足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考虑: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一样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

30、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领会到:由于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理论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精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创造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沟通,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习厘米和米作了铺垫。最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稳固了本节课的知识。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2这节课的目的重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重要策略是通过用不同的物品量统一长度,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

31、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为了使学生可以真实的感遭到统一长度的需要性,我叫孩子预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可以用自个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区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足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可以比较方便。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批的理论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

32、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通过上面的教学环节我又领会到了什么叫做活用教材,但活用教材的前提是真正捉住教材,吃透教材,所以我们只要做到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能力理解教材真正意图,做到活用教材。这节课,就目的而言,学生不难到达,但总体感觉上得太急忙。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这也是个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构成经过,无疑是非常主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预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看重的问题。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3今年我带的是二年级学生,是我去年从一年级带上来的,讲实话很有感情了。我作为一名刚加入工作只要一年时间的教师想着怎样把书本上的知

33、识通过我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把握最根本的技能,获得初步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和才能。课本第一单元是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应用性极强,是在一年级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设置的。在一年级,学生通过比较实物的长短,初步把握了简单的比较方式方法。这一单元学习的长度单位,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主要性,为了到达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的目的,教材例题1首先通过用不同的物体来度量长度一样的实物,结果使用的度量物体有的用的数量多,有的用的数量少,这就产生了一些矛盾和混乱,进而得出统一长度单位是特别主要的,这将在生活中会减少一些费事。在这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铅笔度、尺子、三角板、方块等量桌

34、面的长度,学生学会了用食物测量物体的长度,紧接着又用这些物品测量了桌子的高度和黑板边的长度,在这里经过中,学生积极介入,记载度量的数字,效果良好。通过以上的操作和演练,是学生明白了在实际生活中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就必需统一长度单位。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认识两个最常见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为了让学生容易承受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我用实物和举例的方式方法来完成此教学,我让学生伸开自个的双臂,使他们初步感悟自个的两笔长度大约是一米,床的长度是两米,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一颗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通过举例感悟,使学生初步建立起1厘米和1米的感觉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进步是学生感悟1米的长度和

35、1厘米的长度。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后,就要进行换算了,可是如何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理解知识呢,教材上的例题是“用30厘米的尺子量一根1米的绳子,量了三次后,又量了10厘米,这根绳子由多少厘米长?我教学时没有直接用此案例,但我改变了一下,我让两个学生分别用自个20厘米的尺子量出黑板边上1米的长度,让他们把每次量的做上记号,学生量了五次,然后我发问:一共有多少厘米?我知道这要把5个数字相加能力算出,可能有点费事,但是我还是看重了理论操作的经过,只要通过操作演练,学生能力更好的战功理解知识:1米=100厘米,者是实验得来的,而不是我们凭空想象、捏造的,愈加让学生理解了数学的真实性和

36、严密性。理解把握了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能够让学生做简单的长度单位加减联络和有关长度单位的应用问题,通过检测,反应出的是学生对知识把握较好,但是对于部分细节问题做的欠好,者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个知识就是认识线段,新课标没有从概念直接去下手,而是通过构建简单表象让学生来认知线段的有关知识:直直的,两个端点。然后通过举例讲明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可利用黑板边缘、桌棱等,在认识了线段之后,就需要学生动手画一画了,根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式方法,先找准尺子的0刻度,再按要求画到应至的地方,必需把尺子放直,不克不及忘记还有两个端点,在理解把握这些知识后,老师应引导学生拓展一下所学知识,要在一些图形中数出有几条线段,为此,我从易到难画了几种不同的图形,指点学生认真数,先数出长的线段条数,再数出短的线段条数,加起来就行了。总之,通过本单元知识的教学,我发现课本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操作得来的,重视了学习的经过和方式方法,意在增进学生各种才能的培养。【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