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6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32人口数量的变化.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9522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6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32人口数量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6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32人口数量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6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32人口数量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6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32人口数量的变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精选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 6 6 人口城市与地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理环境高频考点 3232 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一、选择题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 12 题。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内移民 人口政策的实施 资源十分匮乏A BC D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 100 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 103107 之间,我国已长时间偏离正常范围。下

2、图示意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读图,完成 34 题。3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 )A与教育程度有关 B与自然环境有关C与人口政策无关 D与经济水平无关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城市化 B就业C人口增长模式 D国防某地区 2012 年人口总量 2 443 万,城镇人口 1 452 万(外来人口有 520 万),农村人口 991 万。下图为该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读图2 / 7回答 56 题。5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

3、增长率6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人口政策 B医疗条件C人口迁移 D经济水平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读图,完成78 题。7市人口倒挂区( )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D劳动力成本比区高8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某国总和生育率和

4、人口总抚养比变化。据此完成 910 题。92010 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3 / 7A儿童减少 劳动人口增加B老人减少 儿童增加C劳动人口减少 老人增加D儿童减少 老人增加10影响该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原因是( )教育程度提高 生活节奏减缓 生活成本上升 人的寿命延长A B C D2015 年 12 月 2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 ,这意味着备受民众关注的全面二孩政策离正式实施又近了一步。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11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

5、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双选)( )A环境 B经济 C教育 D资源12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为了(双选)( )A提高人口合理容量B提升民族人口的素质C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D保持合理劳动力规模二、综合题13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4 / 7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6、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某教授称,十八大报告没有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中国不再只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同时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 20062011 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示意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 100 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口的现状。(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我国今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是什么?试说明你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5 / 7答案精析答案精析1D 2.B 第 1 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第 2 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正确。3A 4.D 第 3 题,城市性别比低于乡村,是因为乡村地区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观念,与教育、经济和人口政策等有关。第 4 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大于 107,未来男性人口比例高于女性,因此对国防影响较小。5D 6.C 第 5 题,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 1%,所以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

8、率。第 6 题,城镇人口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小于农村,是因为农村劳动力人口即1559 岁的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镇的老龄化低于农村。7A 8.D 第 7 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倒挂区主要是制造业聚集区,属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迁入。第 8 题,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青壮年劳动人口比重小,但该地经济发达,需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较多,从而出现人口倒挂现象。9D 10.A 第 9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 年之前该地区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少年儿童比重可能降低,人口总抚养比下降;2010年之后,该地区少年儿童比重较低,而人口总抚养比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比

9、重增加。第 10 题,教育程度提高会影响人口的生育观念;生活成本的上升,导致总和生育率下降;生活节奏减慢,生活压力小,6 / 7总和生育率可能上升;人的寿命延长和总和生育率无关。11BC 12.CD 第 11 题,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区域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总体上表现为东部地区省份较早,西部地区省份较晚。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受教育水平不一,导致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故选 B、C 项。第 12 题,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中国老龄化严重,且青少年比重不断下降,故实施“全面二孩”是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和提高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人口红利。选CD。13(1)城市劳动人口在 2033 年前

10、整体上呈正增长趋势,之后呈负增长趋势;农村劳动人口自 2002 年以后,一直呈负增长趋势。(2)前期: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故农村劳动人口呈负增长趋势,城市接纳农村大量劳动人口,故城市劳动人口呈正增长趋势。后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值,人口总量开始减少,劳动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3)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等。解析 第(1)题,分别从农村劳动人口变化特征、城市劳动人口变化特征方面分析。第(2)题,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与地区差异、人口迁移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有关。第(3)题,可从社会负担加重等方面分析。14(1)我国人口总数多,人口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11、2)观点一:继续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理由: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社会负担、资源负担重。观点二: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理由: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观点三: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7 / 7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由: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且老龄化现象严重。(3)特点:2008 年之前呈上升趋势,2008 年之后呈下降趋势。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则会危及社会稳定。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第(1)题,主要从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情况、人口老龄化问题等角度分析。第(2)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是先增后减。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对社会稳定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