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型项.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7395088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重庆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2022年重庆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重庆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庆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型项.doc(1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标准污 染 型 项 目目 录1 内容和适用范围12 标准性援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54 总则75 验收工作的预备106 编制验收方案187 施行验收方案288 编制验收报告30附录A(标准性附录)验收方案、报告编排构造及内容35附录B(标准性附录)验收表格式35附录C(标准性附录)验收登记卡格式351 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型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工作范围确定、执行标准选择的原则;工程及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分析要点;验收监测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及质量操纵、结果评价技术要求;验收检查和调查主要内容以及验收技术方案、报告编制的要求。本标

2、准适用于电力(除输变电工程外)、黑色金属(除采选外)、有色金属(除采选外)、金属制品、非金属矿制品制造、机械、电子、石化、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化纤、民航机场、城市根底设备及房地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城市粪便、危险废物处置及转运、仓储、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社会事业与效劳(除公园、旅游开发、影视基地建立、影视拍摄、大型实景演出、陵园、公墓外)以及养殖场(区)、围栏养殖、天然气净化、油库、气库等污染型行业建立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但不包括电磁辐射和核污染型建立工程环保竣工验收。建立工程竣工后的日常环境保护治理性监测可参照本标准。2 标准性

3、援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援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如以下标准被修订,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 水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1523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

4、1902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8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5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0 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

5、放标准GB14470.1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炸药GB1447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工药剂GB14470.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弹药装药GB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374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6、2233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操纵标准GB18484 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操纵标准GB18485 生活垃圾燃烧污染操纵标准GB18597 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操纵标准GB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操纵标准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操纵标准GB13015 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操纵标准GB5085.1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966

7、0 机场四周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10070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TJ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J/T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标准HJ/T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标准HJ/T9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标准HJ/T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标准HJ/T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标准HJ/T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标准HJ/T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操纵技术标准(试行)DB50/251 重庆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

8、放标准DB50/252 重庆市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247 锶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关于建立工程环境保护设备竣工验收监测治理有关咨询题的通知(环发200038 号)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污染型建立工程与非污染型生态妨碍类工程相对应的、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立工程。3.2 环境保护设备(1)建立工程为本身污染物达标排放或满足污染物总量操纵的要求而必须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设备、装置、设备:a) 专用于环境、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b) 既是消费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同时又具有环境保护功能;c) 用于污染物回收与综合利用;d) 为建立工程

9、环境保护监测工作配套;e) 用于防止潜在突发性污染事故。(2)建立工程为维护其妨碍的生态环境而必须采取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包括:生态恢复工程、绿化工程、边坡防护工程等。(3)建立工程为满足环境妨碍评价中提出对原有污染物一并治理的要求以及为新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要求而承担的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区域污染物排放削减中的污染治理工作而建立的污染治理设备。3.3 环境保护措施为预防、降低、减缓建立工程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采取的环境保护设备、措施和治理制度。3.4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为满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需求而进展的关于建立工程环境保护设备建立、运转及其效果、“三

10、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等情况的全面检查与监测的技术工作。3.5 验收监测执行标准指建立工程进展环境妨碍评价时所依照的标准,作为断定建立工程能否达标排放的标准,是建立工程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依照。3.6 验收监测参照标准参照标准为建立工程投产时的国家和地点现行标准以及参照执行的其他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展监视治理及企业污染防治整改提供的断定标准。验收监测参照标准一般不作为竣工验收的依照。3.7 工况工况:消费装置和设备消费运转的情况。正常工况:消费装置或设备按照设计工艺参数进展稳态消费的情况。非正常工况:消费装置或设备开车、停车、检修、超出正常工况或工艺参数不稳定时的

11、消费情况。3.8 以新带老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完善建立单位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环保设备/措施。3.9 环境敏感目的指验收监测需要关注的建立工程妨碍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对象。4 总则4.1验收监测工作技术程序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工作,包括验收工作的预备、编制验收方案、施行验收方案、编制验收报告四个阶段。验收监测技术工作流程见图1。4.1.1 验收工作的预备阶段材料查阅、现场勘察。4.1.2 编制验收方案阶段在查阅相关材料、现场勘察的根底上确定验收技术工作范围、验收评价标准、验收监测、检查和调查的内容。4.1.3 施行验收方案阶段依照验收技术方案确定的工作内容开展现场监测、

12、检查和调查,并进展实验室分析和数据整理。4.1.4 编制验收报告阶段汇总监测数据、检查和调查结果,分析评价得出结论,以报告书(表)方式为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技术依照。图1 验收监测技术工作流程图4.2 验收监测分类治理要求(1)依照建立工程环境治理的分类,对编制环境妨碍报告书的建立工程,应编制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其编制要求和格式要求参见附录A。(2)对编写建立工程环境妨碍报告表的建立工程,应编制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监测表,其编制要求和格式要求参见附录B。(3)对填报环境妨碍登记表的建立工程,填写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其编制要求和格式要求参见附录C。5 验收工作的

13、预备5.1 材料搜集和分析5.1.1 材料搜集建立工程业主应向验收监测单位提供以下材料:(1)报告材料申请验收建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妨碍评价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含环保篇)、环保设计方案及有关图说、环境监理报告。(2)批复文件建立工程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文件批复、环保设计备案审查意见书、环境妨碍评价文件的批复、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总量指标的批复、试消费批复、工程严重变更的报批材料及批复。(3)图件材料建立工程地理位置图、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应标注有主要污染源及治理设备位置、厂界周边外环境情况、风玫瑰图等)、厂区排水管网图(应标注有雨水、污水管网分布、走向、雨污切换阀及外排口位置)、物料及水平衡图、工

14、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污染处理工艺流程图。(4)环境治理材料建立单位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包括环评及批复要求执行情况、污染治理设备和风险防备措施落实情况等)、建立单位环境保护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环保设备运转记录、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日常监测计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协议(合同)及处理/处置机构资质证明。(5)其它相关材料大气环境防护间隔内环境敏感目的分布情况、自动监测系统的安装使用情况、厂区绿化情况及绿化率以及其它有关需要说明的情况和材料等。5.1.2 材料分析对搜集到的材料进展整理分析,熟悉并掌握以下内容:(1)建立内容及规模包括建立工程的主、辅工程、公用及储运工程、环保工程建立内

15、容和规模及变更情况;改、扩建及技术改造工程“以新带老”;总量操纵目的(含区域削减);淘汰落后消费设备及产能(含“以大带小”、“等量交换”)等详细要求,以确定现场勘查的范围。(2)消费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依照建立工程主要原辅料及产品、消费设备、消费工艺流程,分析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产生情况及主要污染因子及特征污染因子,相应配套的污染治理设备、处理工艺流程,以落实现场勘查重点内容。(3)污染源及排放方式依照工程建立内容,分析废气有/无组织排放源、废水外排口、噪声源、固体废物填埋场及治理设备等详细位置、排放方式和去向。(4)建立工程四周环境保护敏感目的依照建立工程四周环境保护敏感目的分布,确定

16、必要的环境质量监测勘查内容。(5)建立工程环境风险初步理解建立工程潜在的消费设备(主/辅消费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环保设备)风险和物质(主/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废”污染物)风险、风险类型(火灾、爆炸、泄漏、中毒)。(6)建立工程环境治理初步理解建立工程环评、初步设计及环保设计的污染防治设备(措施)和环评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环保机构的设置及环保规章制度的建立(包括环保监测机构的设立及日常监测计划)情况,固体废物处置情况。5.2 现场勘查和调研5.2.1 消费设备及工艺现场勘查调查各消费装置的消费工艺流程、主要原辅材料使用情况、污染产出环节、主要污染因子、排放方式及环境保护设

17、备。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模、数量等根本参数;厂区平面规划及污染源分布位置。辅助装置、公用工程等建立内容及依托情况。5.2.2 污染源及环保设备现场勘查(1)废气a) 有组织排放废气废气来源、主要污染因子及废气量、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及设计处理效率;排气筒数量、内径、几何高度、一样类型排气筒间距;处理设备进、出口位置与烟道截面几何尺寸;处理设备进、出口标准化监测孔设置情况。b) 无组织排放废气废气来源、主要污染因子;监测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2)废水消费废水来源、污水量、主要污染因子、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及设计处理效率;各类废水聚拢、排放或循环利用情况;生活废水来源、处理及排放量情况;厂区清污分流、雨污

18、分流落实情况;主要外排口的标准化及受纳水体。(3)噪声噪声来源、噪声操纵设备及措施、声源在厂区平面布置中的详细位置及与厂界外噪声保护敏感目的的间隔。(4)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的来源、品种、数量、处理处置去向,临时堆场及永久性储存处理场类型、位置、防渗漏措施、运转治理情况;储存处理场可能造成的土壤、地下水二次污染环境保护敏感目的确实定。危险废物的来源、品种、数量,临时储存场所的建立和运转治理情况,危险废物去向(处理处置协议),危险废物运输、处理处置机构资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留意转移联单中危险废物品种、数量与危险废物运输/处理处置机构资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协议的相符性。生活垃圾产生、搜集情况、处

19、理处置去向。5.2.3 环境风险勘查核实环境风险源,核查环境妨碍评价文件要求的环境风险防备措施、设备和应急预案落实情况。5.2.4 其他调研内容(1)从立项到试消费各阶段建立工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2)环境保护档案材料;(3)环境保护治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4)环保组织机构、人员、监测设备配置情况;(5)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施行效果;(6)环保设备(如污水处理站)、设备(如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转、记录治理台帐;(7)环境监测计划的施行情况;(8)排污口标准化建立(如环保标志牌和在线监测设备的配置)情况;(9)固体废物排放、处置及综合利用情况;(10)建立工程周边

20、敏感目的分布情况,设置了大气环境防护间隔/卫生防护间隔工程的居民搬迁情况,初步调查建立工程污染排放对环境敏感目的的妨碍情况;(11)“以新带老”环保要求的落实情况(落后设备的淘汰、关停、撤除及原有工程治理、环保设备改造);(12)环境妨碍评价文件规定的生态恢复及植被恢复、移民与安置落实情况;(13)试消费阶段污染扰民、投诉情况;(14)厂区绿化情况;(15)清洁消费水平情况(按照环评批复文件对清洁消费要求,参照现行的行业清洁消费标准,进展必要的清洁消费措施落实情况核实)。表1 建立工程环保验收现场勘察主要内容类型污染源污染处理设备及措施现场勘察的主要内容消费设备及工艺1. 各消费装置的消费工艺

21、流程及污染产出环节;2. 主要原辅材料来源、储存、运输及用量等;3. 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模、数量等根本参数;4. 厂区平面规划及污染源分布位置;5. 辅助装置、公用工程等建立内容及依托情况。有组织废气废气处理、净化设备1. 各类废气来源、主要污染因子、处理工艺、设计处理才能、排放方式及去向;2. 各排气筒几何高度、监测平台及监测孔标准性、监测截面尺寸、污染排放源数目;3. 废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设备型号、消费单位、运转情况等;4. 初步确定有组织废气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无组织废气通风系统等1. 无组织排放源位置及排放情况;2. 依照车间位置、周边环境情况及气象条件考虑无组织废气监测点位布设。废水消

22、费废水废水处理设备1. 废水和雨水排放口数量、位置、排放废水类型及受纳水体情况;2. 各类废水来源、主要污染因子、处理工艺、各处理单元污染因子的去除效率设计指标、设计和实际处理才能;3. 废水排放去向及排放方式,外排口的数量及标准化;4. 废水循环利用情况;5. 废水自动监测系统的设备型号、消费单位、运转情况等;6. 初步确定废水、受纳水体监测的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初期雨水及地面冲洗水废水搜集及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假定清净下水/噪声消费设备噪声消声、隔声措施1. 消费设备主要噪声源情况及相对位置;2. 消声、隔声措施调查;3. 勘查厂界及厂界与环境敏感目的的间隔。4. 依照噪声源位

23、置及周边环境情况初步确定厂界或车间噪声、厂界四周敏感目的噪声监测的监测点位。厂界噪声敏感目的噪声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临时堆放场,危险废物需建立危险废物专用填埋场或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处置机构处理。危险废物的来源、品种、数量、排放去向及委托处理处置单位的处理资质及委托协议、危废转移联单,并按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操纵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操纵标准(GB18598-2001) 要求检查专用填埋场或临时储存场。一般固废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设备一般固体废物的来源、品种、数量、排放去向,并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操纵标准(GB18599-2001) 要求检查储存、处置场。生

24、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及处置去向生活垃圾产生、搜集情况及处理处置去向。环境风险环境风险防备设备1. 污水、雨水和消防水切断、切换装置;2. 各类罐区设置围堰或围堤尺寸、容积、防渗、防腐设备;3. 消费装置区、物料装卸区围堤尺寸、容积、防渗、防腐设备; 4. 事故池位置、容积、是否平常保持空置状态;5. 物料名称和危险标识、风险事故应急撤离道路指示标及风向标;6.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情况;7.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报警装置安装位置、数量、检测因子及检出范围、运转情况等。6 编制验收方案6.1 验收技术方案编制框架及内容验收技术方案编制框架及内容见附录A。6.2 前言主要简述建立工程概况和

25、验收监测任务由来。工程概述一般包括工程建立地点、消费规模、消费工艺、建立内容、工程是否分期建立、工程总投资、环保投资及所占比例等。任务由来一般包括工程立项、环评、环保设计备案、初设、建立、试消费及审批过程简述,验收技术工作承担单位、现场勘查时间、验收范围及参加单位等。6.3 总论6.3.1 验收依照(1)建立工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2)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标准;(3)建立工程环保技术文件,主要包括环境妨碍报告、初步设计(含环保篇)、环保设计方案及有关图说、环境监理报告;(4)建立工程批复文件,主要包括环境妨碍报告批复、初步设计批复、环保设计备案审查意见书、严重变更批复、试消

26、费批复、执行标准或总量操纵指标批复;(5)其他需要说明情况的相关文件。6.3.2 验收目的通过对建立工程外排污染物达标情况、污染治理效果、必要的环境敏感目的环境质量等的监测,环境风险和环境治理水平的检查,以及公众意见的调查,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及验收后的日常监视治理提供技术依照。6.3.3 验收工作程序接受建立工程业主单位委托材料调研、现场勘查编制验收方案方案审核施行验收方案编制验收报告质量治理审核提交验收报告建立工程业主单位修正验收报告修正验收方案图2 验收工作程序6.4 工程概况6.4.1 原有工程概述关于改、扩建及技术改造工程应简述原有工程的建立性质、建立地点、总投资及环保投资,并

27、详述与验收工程相关的原有工程改造内容及环保治理要求,将其确定为验收技术工作内容之一。6.4.2 新建工程根本情况新建工程根本情况应包括建立性质、建立地点、消费规模、总投资及环保投资等,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1。设置了大气环境防护间隔/卫生防护间隔的建立工程,应包括环境敏感目的方位、间隔等,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2。存在环境风险源的建立工程,应包括危险品名称、品种/规格、贮运方式、储存量等,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3。6.4.3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以图表示。平面布置重点标明废气有/无组织排放源、雨/污水排放口、噪声源位置,环境保护敏感目的与厂界、消费装置/风险源的相对位置及间隔(

28、重点调查大气环境防护间隔/卫生防护间隔内的敏感点)。6.4.4 建立内容建立工程主、辅工程及环保工程的建立内容,假如工程建立内容较多,可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4。 6.4.5 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主要原辅材料品种、成分及耗费量,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5。6.4.6 水平衡水平衡以图表示。业主依照建立工程试运转以来积累的数据为根底,提供水平衡图表。参见附录D 图D.1。6.4.7 消费工艺及产污节点主要工艺流程、关键消费装置的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以图示,参见附录D 图D.2,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6.4.8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按照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建立工程主要污染

29、源及污染因子,必要时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6。6.5 环评及批复要求摘录建立工程主要的环评结论、建议及环评批复要求,或环保行政部门对建立工程的环保要求等主要内容。应特别关注行业特征污染物的环境保护敏感目的保护要求;以新带老要求;总量操纵要求;淘汰落后消费设备及产能要求等。6.6 “三同时”落实情况检查6.6.1 工程建立内容变更情况建立工程的实际建立内容、规模与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是否有变更情况,如有变更,说明变更情况及缘故,并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7。6.6.2 污染治理情况按照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四个方面分析建立工程的产排污情况、配套的污染治理设备、治理工艺、处理规模/才能

30、以及环保工程依托情况,污染治理工艺流程以图表示,参见附录D 图D. 3,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6.6.3环保设备及措施落实情况比照环境妨碍报告及批复提出的要求,逐一分析环保设备与措施落实情况,并列表说明,参见附录E 表E.8,同时辅以文字说明。(1)新建工程环保设备及措施落实情况建立工程环保设备及措施的落实、运作情况,比照分析环境妨碍报告及批复提出的要求与实际建成情况,包括污染治理施行/措施及环境治理等情况。(2)改扩建工程“以新带老”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比照说明“以新带老”落实情况,并重点关注原有工程改造或新建环保设备以到达总量操纵目的完成情况、淘汰落后消费设备及产能等的落实情况。(3)环境风险防

31、备措施落实情况通过现场勘察核实环境风险源后,分析环境风险防备措施落实情况,主要包括严重危险源的围堰建立、报警装置安装、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等的落实情况。安装报警装置较多的工程,必要时列表说明其安装位置、数量、检测因子及检测范围,参见附录E 表E.9。6.7 评价标准6.7.1 执行标准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环评批复、试消费批复(含临时排污许可证)或依照环保治理需要要求执行的国家或地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6.7.2 参照标准(1)新公布的国家或地点污染物排放标准;(2)对国家或地点标准中尚无规定的污染因子,可参照环境妨碍报告书(表)和环保设计方案的要求或设计指标,附必要说明。验收评

32、价标准名称、编号、等级和限值和总量操纵指标、设计指标用表列出,参见附录E 表E.10表E.15。6.8 验收监测施行方案6.8.1 监测期间工况监视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消费负荷到达设计消费才能75%及以上、环保设备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进展。监测期间搜集各消费环节的主要原辅料用量、产量,比照设计的主要原辅料用量、产量,掌握消费负荷。假设消费负荷低于75%,应停顿监测。6.8.2 验收监测内容验收监测依照实际情况主要按照以下内容进展:(1)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a) 废气(有组织、无组织)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b) 废水排放口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c) 雨污分流效果监测;d) 厂界噪声监测;(2)环保设备运

33、转效率监测a) 各种废气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b) 各种废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c) 工业固(液)体废物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等;d) 用于处理其他污染物的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3)环境质量监测a) 必要的敏感目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留意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同时进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温度等气象参数的测试);b) 必要的受纳水体及相关的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c) 必要的敏感目的环境噪声监测;(4)其它内容a) 环境妨碍报告批复文件中涉及的其他需要监测的内容;b) 总量操纵指标监测及排放总量核算;c) 煤质监测;d) 固定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进展比对评价;e) 验收监测

34、期间单位产品排放量指标的监测与计算;f) 建立工程竣工验收“三同时”登记表中需要填写的污染操纵指标的监测计算(新建部分污染物产生量、新建部分污染物处理削减量、处理前污染物浓度、验收期间污染物排放浓度等)。6.8.3 监测点位布设依照现场勘查结果及相关技术标精确定各项监测内容的详细监测点位(断面),并绘制监测点位布设图,在环保设备工艺流程图或厂区平面布置图上标明监测点(断面)的详细位置,并以图表示,参见附录E 图D.3 图D.4。6.8.4 监测因子及频次(1)监测因子确定的原则详细建立工程的监测因子应依照其所涉及的详细因子进展确定,根本原则为:a) 环境妨碍评价及批复文件涉及的监测因子。b)

35、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境质量标准监控因子,且消费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燃料、产品、中间产物、废物(料)等涉及的特征性污染因子和一般性污染因子;c) 国家施行总量操纵的污染物指标;d) 污染物处理设备设计指标涉及的污染因子;e) 目前尚无排放标准的行业特征污染因子。(2)监测频次确定的依照a) 环发200038号文;b) 相关环境监测技术标准。各项监测内容的监测点位、因子和频率用表列出,参见附录E 表E.16。6.8.5 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要求,采纳列出的监测分析方法;对标准中未列出监测分析方法的污染物,优先选用国家现行标准分析方法,其次为行业现行标准分析方法

36、;对国内目前尚未建立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可参考使用国际(外)现行的标准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应能满足评价标准要求。工程所涉及到的各监测因子的监测方法及名称、方法来源用表列出,参见附录E 表E.17。6.8.6 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操纵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监测质量操纵与质量保证按环发200038号文附件和相关监测技术标准要求进展。(1)监测方法选择、人员资质治理及监测仪器检定优先采纳国标监测分析方法,监测采样与测试分析人员均经国家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2)监测点位布设、监测因子与频次及抽样率确定合理标准地设置监测点位、确定监测因子与频率及抽样率,保证监

37、测数据具备科学性和代表性。(3)监测数据和技术报告执行三级审核制度(4)采样、测试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操纵水样、固体废物采集应采纳适宜的器皿和保存措施,并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应加测不少于10%的平行样;对能够得到标准/质控样品的监测因子,应加测10%的标准/质控样品;对无标准/质控样品的监测因子,在可进展加标回收测试的时,应加测10%加标回收样品,或采取其他质控措施。废气监测(分析)仪在测试前应用标准气体和流量计进展校核(标定),测试时应保证其采样流量和气密性,并合理选择量程,使被测污染物浓度落在仪器测试量程的有效范围,即仪器量程的3070%之间,防止共存污染因子的穿插干扰。声级

38、计在测试前后应用标准声源进展校准,测量前后仪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0.5dB,假设大于0.5dB,则测试数据无效。6.9 公众意见调查方案6.9.1 公众意见调查内容依照工程的污染特征及环境妨碍,开展必要的公众意见调查。调查内容主要针对现有的环境咨询题、环境污染治理情况与效果、污染扰民情况,征询建立工程所在地居民意见、建议。公众意见调查内容参见附录E 表E.18。6.9.2 公众意见调查方法咨询卷填写、访谈、座谈。明确参与调查者对工程环保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6.9.3 公众意见调查范围及对象环境保护敏感区域范围内各年龄段、各层次人群,依照环境保护敏感目的距工程的远近及妨碍人数分布,按一定比例进展

39、随机调查。设置大气环境防护间隔/卫生防护间隔的工程,其大气环境防护间隔/卫生防护间隔内现有居民等敏感目的是重点调查对象。7 施行验收方案7.1 现场监测在建立工程消费设备、环保设备运转正常,消费工况满足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要求的情况下,严格按照经审核确定的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案开展现场监测,期间应做好以下工作:7.1.1 工况监视现场监测时,应掌握验收监测期间消费装置工况负荷情况。7.1.2 施行监测按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案中规定的监测内容、监测工程、监测频次施行现场监测。7.1.3 开展检查与调查(1)按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案中的要求进一步逐项核查“三同时”落实情况

40、;(2)按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案中公众意见调查施行方案开展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析整理。7.2 监测数据整理及分析监测数据的整理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相关要求进展,针对性地留意以下内容:(1)假设验收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分析异常数据产生的缘故,并按数理统计相关规定进展检验。(2)依照评价标准,实测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换算为规定的掺风系数或过剩空气系数时的值;(3)排放同一种污染物的近间隔(间隔小于几何高度之和)排气筒按等效源评价。(4)改建、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应考虑环境妨碍报告书中列出的改建、扩建工程原有污染物排放量,并开展必要的监测。7.3 复测工作对进展第一次监测出现污染物

41、排放超标的建立工程,可要求企业通过工艺调试或整改完善污染治理设备及措施后,建立工程业主向验收监测单位提出复测申请,验收监测单位依照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案及第一次监测实际情况开展工程的复测工作,并作为验收的依照。8 编制验收报告8.1 验收报告主要内容依照现场监测数据和环保检查结果的分析,以报告书/表的方式反映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论。报告书/表编排构造、文字、表格及内容框架参见附录A及附录B。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以下简称验收报告)应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报告书中总论、建立工程工程概况、环境妨碍评价回忆及其环境妨碍评价批复要求、验收监测评价标准与验收技术方案根本一致,验

42、收技术报告的重点是完善建立工程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水平衡图、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图、监测点位图的根底上,进一步核查“三同时”落实情况,并对监测结果、“三同时”落实情况、公众意见调查结果汇总分析,给出验收结论和建议。8.2 验收监测期间工况分析通过搜集监测期间各消费环节的主要原辅料用量、产量,比照设计的主要原辅料用量、产量,掌握消费负荷,以文字配合表格方式表达监测期间实际消费负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认其验收现场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参见附录E 表E.19。8.3 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8.3.1 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分析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对建立工程废气、废水、噪声等监测结果进展表达:(

43、1)废气、废水、噪声等监测结果分别汇总列表,参见附录E 表E.20表E.25。应留意以下几点:a) 关于排污口监测结果,废气应列出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小时均值监测结果,污水排放口应列出排放浓度日均值监测结果,厂界噪声应列出主要声源。b) 关于环保设备效率监测结果,应列出环保设备进出口监测结果和污染物去除率计算结果。c)关于废气无组织排放,应留意监测期间依照风向的变化随时调整监控点和对照点。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和气象参数测试结果均应列表表述。d) 对存在总量操纵要求的污染物或特征污染物,应依照验收监测工况条件下各排污口流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消费装置的年消费时间,汇总核算其排放总量。(2)用相应排

44、放标准限值、总量操纵指标、环评及其批复中的污染操纵指标进展评价。(3)出现超标的缘故分析。8.3.2 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对环境保护敏感目的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监测结果进展表达:(1)监测结果汇总列表,参见附录E 表E.26表E.28;(2)用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值进展评价;(3)出现超标时的缘故分析。8.3.3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参比评价监测结果分析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参比评价监测结果应列表表述。参见附录E 表E.29:(1)对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比对表,应列出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的相对误差。(2)参照 HJ/T76、HJ/T

45、354 对在线监测系统与手工监测比对结果进展分析。8.4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公众意见调查表,整理访谈、座谈记录,对公众意见调查内容进展逐项分类统计。8.5 “三同时”落实情况依照验收监测方案所列检查内容,进一步核查逐条或列表说明,补充完善第6.6章节“三同时”落实情况的内容。8.6 验收报告结论及建议8.6.1 结论可分别依照验收监测结果、检查结果分析得出结论。(1)依照监测结果,主要给出以下结论:a) 建立工程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包括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达标情况;b) 环保设备处理效率符合环境妨碍评价文件要求或设计指标情况;c) 自动监测系统备相对误差监测结果满足HJ/T76、HJ/T354 技术要求情况;d) 环境保护敏感目的环境质量情况,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监测因子符合相应环境质量标准情况;(2)依照验收检查结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a) 工程建立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情况;b) 工程环境治理规章制度建立、监测机构建立情况;c)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风险防备制度的建立及设备、措施落实情况;d)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及建立工程环境治理水平;f) “以新带老”环保措施落实情况;g) 总量操纵目的要求、淘汰落后消费设备产能要求落实情况等。(3)公众意见调查结论公众对工程建立及其环境保护工作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