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pdf

上传人:hg158****2095 文档编号:7386307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99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五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材分析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经过四年的在校学习和生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相关已经有所了解和熟悉。知道了黑龙江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和民族人口的知识,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更广的关于家乡的常识,这为进一步学习人文与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本学科教学主要任务 1、使学生了解有关黑龙江的珍奇动植物。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2、懂得爱护大自然。3、介绍王进喜到王启民为大庆创业所做的贡献 4、知道黑龙江的发展历程。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和谐大自然。2、守护森林。难点:1、热爱我们的大自然。2、保护动物。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好

2、每间一节课,课前准备充分。2、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严格要求学生。3、充分利用实例和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为主。多让学生讨论,发表 自己的观点。5、提倡学以致用,多向身边人介绍自己家乡、宣传自己 的家乡。2 1、防洪胜利纪念塔 教学目标:了解防洪胜利纪念塔的建筑时间、结构及历史意义。教学重点:了解防洪胜利纪念塔的结构及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了解防洪胜利纪念塔的结构及历史意义。德育教育:通过学习感受人们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作为黑龙江人的自豪感。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模式:阅读探究 授课时间: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

3、城市的象征。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 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 1958年建成的。谁见过防洪纪念塔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防洪胜利纪念塔”(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了解防洪胜利纪念塔的建筑时间、结构及历史意义。三、自学提示:1、人文历史 教学课件展示 你们知道防洪纪念塔是什么时间建筑的吗?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建塔呢?2、阅读教材知识窗,回答问题 防洪纪念塔的塔身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点?防洪纪念塔共有几个部分组成?四、自学 讨论合作(课件出示问题)3(1、)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位于(松花江南岸),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是(哈尔滨)的重要标志性建筑。(2

4、、)塔身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绘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塔顶)为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组成的圆雕;(塔座)下部的两级水池,下阶表示海拔标高 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 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3、)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4、)古罗马式回廊高 7米,谐调壮观,环立着 20 根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 35 米的半圆回廊。(5、)防洪胜利纪念塔由(

5、)、()、()、()、()五个部分组成。五、总结:1、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了有关防洪胜利纪念塔的哪些知识?2、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哈尔滨看看防洪胜利纪念塔。板书设计:防洪胜利纪念塔 塔身 环廊 喷水池 音乐台广场 黑龙江人的自豪 4 教学反思:2、大洪水的考验 教学目标:了解历史上哈尔滨遭受的三次洪水侵袭和在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与解放军官兵是怎样战胜洪水的。教学重点:了解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与解放军官兵是怎样战胜洪水的。教学难点:了解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与解放军官兵是怎样战胜洪水的。德育教育:学习体会黑龙江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方式:引导,自主解决 教学时间

6、: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 松花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既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以舟楫之利、恩泽之惠,但又往往狂涛肆虐。你们知道哈尔滨发过几次洪水吗?哈尔滨人是如何战胜洪水的吗?板书课题:大洪水的考验 二、出示目标:了解历史上哈尔滨遭受的三次洪水侵袭和在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与解放军官兵是怎样战胜洪水的。三、自学提示 挂图展示 5 松花江历史上的几次特大洪水做一回顾:1、1932年:2 万人丧生 当时受灾的情景?2、1957年:市区安然无恙 当时的灾情?3、1998年:凝聚力空前加强 是如何抢险救灾的?四、自学 探究新知 阅读知识窗 五、教师点拨:讨论交流:说说历史上哈尔滨三次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哈尔

7、滨人是如何战胜洪水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第三次()。六、总结 1、通过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了“大洪水的考验”这课后你联想到了什么或者受到什么启示?板书设计:大洪水的考验 第一次 1932年 第二次 1957年 第三次1998年 黑龙江人万众一心 战胜困难 教学反思:3、和谐大自然 教学目标:知道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了解环 6 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萌发保护家乡环境,节约家乡资源,促进家乡和谐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污染的危害性,创造和谐的大自然。教学难点:了解污染的危害性,创造和谐的大自然。德育教育:充分创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引发兴趣。教学准备:相关图片

8、与资料,多媒体。教学时间: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洪水灾害的形成,除了自然引发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原因造成的。可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你们知道吗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爱护身边的资源,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和谐的大自然。(板书:和谐大自然)二、出示目标 了解知道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萌发保护家乡环境,节约家乡资源,促进家乡和谐发展的意识。三、探究新知 1、了解自然界的资源 我们每天从起床、洗漱、早餐、上班、工作、下班、买菜、做饭、刷碗、洗衣、看电

9、视、看书、到睡觉,都在不断的使用来自地球的资源。谁知道我们使用的到底是什么资源 7 吗?2、出示人体图片:谁能说说我们的身体是由自然界的资源组成的吗?3、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保持着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了,会怎么样?四、尝试解决 了解环境污染与防治: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例。针对森林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三个问题,你们进行了不同的调查,我知道各小组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哪个小组先介绍呢?A 组调查的内容是: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以及怎样防治。关心我们的环境,关心我们的家园 B 组查资料知道了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世界上就不会有生命。如果水资源遭到污染,人

10、类将无法生存。愿人人成为节水、爱水的小标兵。C 组森林对我们有许多好处,大量的乱砍滥伐树木,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物种的减少,出现了沙尘暴、泥石流、洪水暴发等。一定要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五、教师点拨 1、出示公益广告:乌龟说:老爷爷,您已经 800 岁了,您的寿命是最长的。老爷爷说:不,寿命最长的是塑料袋。乌龟大吃一惊:啊!同学们,从这则广告中你明白了什么?2、多媒体演示:未破坏的海滩和被破坏的海滩。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想说什么?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 8 们能为自己的家园做点什么。大家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下节课我们制作手抄报,主题是:我们与地球同在。六、

11、总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同学们,为了有一个和谐的大自然,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是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小卫士,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带动周围的人,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板书设计:和谐大自然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教学反思:4、感受莽莽大森林 教学目标:了解森林的作用,知道大、小兴安岭是黑龙江巨大的森林宝库,知道红松是我省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产地在小兴安岭。教学重点:森林的作用。教学难点:森林的作用。德育教育:通过森林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培养学生建立和谐大自然的意识。教学准备:森林图片与相关资料。特色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教学流程:9 一、激趣揭题:师:同学们

12、,我们作为林业的子孙,对大森林情有独衷,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进行一次森林之旅,共同感受莽莽大森林。(板书课题:感受莽莽大森林)1、走进森林:(出示:林荫路图片)同学们,我们从喧闹的街市来到了一条幽静的林荫路上,在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呢?(大家可以相互交流)2、出示:(森林公园图片)走过林荫路,我们便进入了森林公园,这里的景色多美啊!莽莽大森林不但别具特色,作用还很多呢?谁能说说森林有哪些特点?(温馨提示:可以从气温、声音、气味、湿度、风速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二、出示目标 了解森林的作用,知道大、小兴安岭是黑龙江巨大的森林宝库,知道红松是我省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产地在小兴安岭。三、自学提示 了解森林的

13、作用?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及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2、质疑:同学收集的资料可真丰富呀!可是为什么森林的气候会呈现不一样的特点呢?森林与人类的关系究竟怎么样呢?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上述问题。4、小结:由于森林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面积大小、地形特点、林木种类、林型结构等综合影响而形成不同的气候。森林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森林和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人离不开森林,但是,森林却可以离开人类,早在人类 10 产生以前,森林就伴随着地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而今,人类开发地球,对森林的需求与日俱增却绝不能滥用,因为,人对它是有很大的依赖性的,正因为如此,人类应该善待森林!5、出示资料-知识

14、窗与课件:莽莽大森林的作用不可估量,可是你们知道一公顷的树林又有多大的作用吗?6、看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什么?你能归纳出森林的益处吗?出示视频:森林的益处 7、合作交流 森林的益处可真多!说起森林,我们更为之骄傲呢!在祖国版图雄鸡昂首的地方,有一片惹人注目的绿色,这就是大小兴安岭-黑龙江省巨大的森林宝库。四、尝试解决 巨大的森林宝库 1、出示课件: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示意图 2、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天然林分布在哪里吗?(讨论交流)师: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远山区,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是我国的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是最大的天然林区,其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的巨大森林宝库。3、出示图

15、片(红松)认识这是什么树吗?它的故乡在那里?(讨论交流)这珍贵的树种是红松。它的故乡是素有“林都”和“红松之乡”的伊春市。小结: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可真多!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特别是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五、教师点拨 11 作为林业的子孙,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了解我省森林的概况与危机,请同学们课后调查(选择其一):1、我国三大林区及各自的不同特点。2、调查建国以后我省在林业方面为祖国建设而做出的贡献。六、总结 1、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2、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参观了莽莽大森林,了解了森林的作用以及我省的森林资源分布情况,知道了我省珍贵而又古老的树

16、种红松,身为林区的我们应为之自豪!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这是几代人的梦想,为此,让我们共同努力!板书设计:感受茫茫大森林 大、小兴安岭是黑龙江巨大的森林宝库“林都”和“红松之乡”伊春市 教学反思:5、巨大的森林宝库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去珍惜,了解生活中节约用纸的具体措施。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去珍惜,了解生活中节约用纸的具体措施。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去珍惜,了解生 12 活中节约用纸的具体措施。德育教育: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教学准备:挂图 特色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教学流程:一、目标导入:地球之肺森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

17、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二、出示目标 初步认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去珍惜,了解生活中节约用纸的具体措施。三、自学提示 阅读教材 1、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生态环境 森林给予人类的是清洁的生存环境,是绿色宝库,而人类对森林的毁坏,却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灾难频繁。(讨论交流)2、历史教训(教师讲解)甘地曾感慨,“自然满足人的需要绰绰有余,但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几个世纪以来,砍伐森林带来的大自然惩罚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二三百年前,我国的陕北

18、榆林地区曾是个林草茂密、土肥水足的好地方,后来由于清朝政府滥毁森林,致使风沙侵蚀,13 现在的榆林城外变成了一片沙漠。18 世纪,大批移民来到美洲大陆,砍伐森林,把大片草原开垦成耕地,致使大自然布局发生了改变。1934年 5 月,爆发了三天三夜的“黑风暴”,挟带起大量的泥沙,使田地干裂,水 井、溪流、房屋被沙土埋没,千万人无家可归。这些令人类痛心疾首的事实告诉我们,森林的保护对于保护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可叹的是,历史教训并未使人类引以为戒,自毁家园的悲剧仍在不少地方重演着。森林破坏更为直接的影响还是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土表裸露、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土层干燥,土壤侵蚀。我国

19、黄土高原的变迁,也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据记载,昔日的黄土高原原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气候湿润、流水清澈。在西周时期,森林面积达 56 万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达 53%。随着历代王朝大兴土木和无数次的战争,以致使黄土高原毁林毁草,造成了今日千沟万壑、泥沙流失、土地贫瘠的局面。黄河由清变浊,正是大自然对毁林惩罚的见证。3、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讨论合作 相互交流)四、总结 说一说你对下面的两个观点的看法?(讨论合作)1、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大力植树造林,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2、森林是地球之“肺”。可怕的是,这个“肺”由于大量砍伐现已被割去了 2/3。保护森林、挽救森林、扩大森林,现今

20、已成为人类保护自己的生存,永续利用的必由之路。板书设计:巨大的森林宝库 14 巨大的森林宝库:地球的肺森林 资源有限 教学反思:6、我们的承诺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森林资源匮乏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野生物种面临消失的危险。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森林资源匮乏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教学难点:了解我国森林资源匮乏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热爱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特色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都知道森林是大自然的卫士,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柱。森林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碳氧平衡,并能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保持空气的清新。我国森林资源的情况怎样呢?二、

21、出示目标:了解我国森林资源匮乏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野生物种面临消失的危险。三、自学提示 教师点拨 1、指导看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了解虽然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列,可是森林的覆盖率和人均水平却远远落在后面。15 2、指导阅读知识窗:了解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 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3、了解我们东北林区可采森林资源几近枯竭。经过半个世纪的过度砍伐,中国东北林区森林严重萎缩,成材林蓄积量大幅度下降,可采森林资源几近枯竭。4、小组讨论:森林植被的破坏与下面这些现象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水土流失和沙尘暴学生阅读知识窗了解世界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危害长期以来,人们只想到利用森

22、林植被的,却忽视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5、了解野生物种面临灭绝:东北虎、金丝猴、大熊猫 四、自学:阅读知识窗 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做法:建立保护区、退耕还林 英雄马永顺的思考与行动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贺卡 写一份保护家乡森林资源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我们的承诺 森林的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几近枯竭 水土流失和沙尘暴 野生物种面临灭绝 教学反思:7、鹤舞扎龙 16 教学目标:了解丹顶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是 丹顶鹤的故乡,名列六大湿地之首。了解黑龙江省是世界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区之一。了解仙鹤姑娘徐秀

23、娟的感人事迹。了解为了挽救丹顶鹤我们所做的努力。教学重点: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丹顶鹤,人们所做的努力。教学难点:野生动物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无法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观察图片等方式,拉近与野生动物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感受到朋友的可爱。德育教育: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教学准备:相关的资料、图片。特色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世界的栏目吗?我们现在就来欣赏。1、出示视频:动物世界 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你有什么感受?2、同学们,千百万年来,人类与动物一直共同在地球上和谐地生活着,创造了一个

24、美丽、多彩的世界。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看我们省的扎龙自然保护区,认识舞姿优雅、性情恬静的朋友-丹顶鹤。(板书课题:鹤舞扎龙)17 二、出示目标 了解丹顶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是 丹顶鹤的故乡,名列六大湿地之首。了解黑龙江省是世界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区之一。了解仙鹤姑娘徐秀娟的感人事迹。了解为了挽救丹顶鹤我们所做的努力。三、自学提示 参观扎龙-仙鹤的故乡 1、出示幻灯片(扎龙自然保护区)看到这张图片,你想说什么?2、分角色朗读 P21页的对话。听了他们的对话,你想说什么?教师小结:广袤辽远的扎龙让游人流涟忘返。我听说同学们也特别喜欢扎龙,还收集了不少扎龙的图片呢。下

25、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收集的成果。让大家共同欣赏扎龙美丽的风光。3、实践活动:展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图片。(小组合作交流)4、扎龙的仙鹤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在我们来到了扎龙的榆树岗,在这里我们将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图片展示)四、自主解决 一个真实的故事 1、当我们看到那一只只美丽的仙鹤时,可曾想到,这里还流传这一个感人的、真实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2、了解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的护鹤姑娘,扎龙自然保护区 18 修建了纪念馆,人们还专门为她谱写了一首歌,以此来纪念她。3、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听了徐秀娟的故事和歌颂她的歌曲,你们想说什么?做些什么呢?(讨论合作)4、实践活动:学

26、唱歌曲 用最真挚的情感一起学唱这首歌颂黑龙江女孩-“仙鹤姑娘”的歌曲吧!小结:可敬可赞的仙鹤姑娘-徐秀娟虽然去了,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她,丹顶鹤不会忘记她,因为越来越多的丹顶鹤能在越冬区孵化、成活了!下一站,我们要去扎龙的南湖、北湖等地认识更多的鹤类朋友,在那里我们将真正的感受到与人类的朋友丹顶鹤在一起的快乐!五、了解人类的朋友 教师点拨 1、出示幻灯:不同种类的鹤。在这些鹤类朋友中最可爱的是丹顶鹤,我们一同来看看书中是怎样介绍他们的。2、请学生阅读 P23第二、第三自然段。书中对丹顶鹤做了简单的介绍,你还知道丹顶鹤的那些生活习性?3、你能补充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吗?美丽的丹顶鹤,(修长的)身材、(优

27、雅的)舞姿、(恬静的)性情,谁见了谁都会(由衷的)喜爱它们。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朋友)。4、你们知道吗?丹顶鹤目前在全球的数量还有多少?为了拯救丹顶鹤,人们在行动着,让象征吉祥、长寿之鸟的丹顶鹤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你们知道吗?(阅读 23 页第五自然段。)5、拓展学习。(P23页资料)在资料中我们知道了鹤在地 19 球上已经生活了 7000多万年,是鸟类的“活化石”,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鸟类。如今,他们的栖息地是怎样的呢?下一站我们要走进近仙鹤的乐园-湿地。6、了解湿地-仙鹤的乐园 出示幻灯:望鹤楼 (1、)这湿地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湿地?(阅读 P24页“知识窗”)。扎龙是怎样的湿地呢?(阅读 P

28、24页第二-第三自然段。)(2、)出示幻灯:我省的湿地及我国六大湿地图片。为拯救珍稀野生动物,黑龙江省在行动了,请大家看这段资料。(阅读 P24页资料。)(3、)想一想:作为小学生,为保护湿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六、全课总结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是丹顶鹤的故乡,名列六大湿地之首。黑龙江省是世界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区之一。为了挽救丹顶鹤,徐秀娟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教学反思:8、寻找大鸨 教学目标:了解大鸨的外貌,生活习性,生存现状。教学重点:大鸨濒临灭绝的原因。教学难点:大鸨濒临灭绝的原因。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护野生动物。教学准备:挂图 20 特色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教学流程:一、目标导入 大鸨是

29、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翅长超过 400 mm。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第 3 枚初级飞羽最长。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十分善于奔跑,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虫、蝗虫、毛虫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寻找大鸨 二、出示目标 了解大鸨的外貌,生活习性,生存现状。三、探究新知 1、大鸨的外形特征你知道吗?2、大鸨的生活习性你了解吗?3、大鸨是怎样生长繁殖的呢?4、为什么把这种鸟叫“大鸨”呢?5、大鸨濒临灭绝的原因?6、国家对大鸨有了那些保护措施?四、阅读教材,自主解决 五、反馈梳理 小组交流,对濒临灭绝的大鸨有了哪些了解?板书设计:寻找大鸨 了解大鸨 保护大鸨

30、教学反思:21 9、虎园遐想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北虎的各种情况,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东北虎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既稀少又珍贵。教学难点:知道东北虎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既稀少又珍贵。德育教育:通过学习,知道要保护东北虎,保护各种动物。教学准备: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有关东北虎的资料、图片、故事、成语、俗语等。教师准备有关东北虎的资料、图片、视频、教科书等。特色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山中一大王,黄袍穿身上,虽然没兵将,一叫谁都慌。”谜语的谜底就是兽中之王老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老虎中的一种东北虎,我们到虎园参观一下吧!(教师播放虎园视频)看看东北虎

31、都在干什么呢?过去呀,在深山中经常会有东北虎出没,而现在,我们的兽中之王,却是濒临灭亡的动物了,看了这段视频,你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虎园遐想。(板书课题:虎园遐想)二、出示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东北虎的各种情况,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三、探究新课 1、汇报材料:老师请同学们回家查阅了有关东北虎的资料,大家对东北 22 虎一定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呀?(找部分学生汇报在家收集的资料)2、你了解到了东北虎的哪些情况呢?兽中之王东北虎(板书)(1、)请同学们自读 28 页蓝色部分,看看这部分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生读后汇报,师板书:猫科动物;最大的长约 4 米,体重达 30

32、0 多千克;淡黄色,“王”子纹;栖息山林中,善游泳,善夜行。)(2、)东北虎如此可怕,那是不是会伤害人呢?(生自由说)看看知识窗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跟据生回答,板书:森林的保护者)(3、)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东北虎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就用以前我们学习过的与老虎有关的成语或俗语,来形容一下吧?(骑虎难下、狐假虎威、虎视眈眈、虎落平阳)虽然东北虎是兽中之王,非常强壮、勇猛,可它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3、了解东北虎的无奈 东北虎的数量在迅速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阅读 29 页的知识窗)4、为挽救东北虎黑龙江人做了哪些努力?教师播放视频介绍:(1、)集贤县七星砬子自然保护区、中国横道

33、河子猫科动物繁殖中心、哈尔滨东北虎野生自然园林(2、)东北虎认养细则的制定与实施。(3、)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为濒危的东北虎做些什么呢?23 5、拓展延伸:学习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虎文化。板书设计:虎园遐想 兽中之王东北虎 猫科动物;最大的长约 4 米,体重达 300 多千克;淡黄色,“王”子纹;栖息山林中,善游泳,善夜行。教学反思:24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表 周 周 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1 1 第一单元 1、防洪纪念胜利纪念塔 9.29.2 1 2、大洪水的考验 9.99.1 3 1 3、和谐大自然 9.169.4 1 第二单元 1、感受茫茫大森林 9.239.5 1 9.3010

34、 25 6 1 2、地球的肺 10.710.7 1 3、我们的承诺 10.1410 8 1 第三单元 1、鹤舞扎龙 10.2110 9 1 2、寻找大鸨 10.2811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表 周 周 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10 1 3、虎园遐想 11.411 26 11 1 复习检测 11.1111 12 1 建筑房屋的相关知识 11.1811 13 1 大自然的启示 11.2511 14 1 健康快乐的生活 12.212 15 1 爱的故事 12、9 12 16 1 复习 12.1612 17 1 复习 27 12.2312 18 1 期末考试 12.301 辛勤地耕耘,必然结出丰

35、硕之果!备课笔记 科目 地方 年级 五年级 28 姓名 邹继春 朗乡林业局第一小学 小学地方课程标准 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本课程的实施希望实现四个平台的要求,即:知识理解应用构建平台、能力素质迁移发展的平台、个性潜能发展的平台、人文素养提升的平台。这样一个定位就决定了这门课程笔试以往意义的乡土知识的普及性教材,而且了更多的课程目标。在知识上,它不局限于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课本上的县城的知识,更关注学生获得了多少体验性知识。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获得不局限于一个学科领域,而是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更为有用的综合技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本课程从引领学生感受龙江起步,通过对黑龙江社会的“感受”认识到“热爱”到

36、立志“贡献”环节,加速学生对社会由“亲近”到“关注”到 29“融入”到“发展”的这种系列化的由浅入深的情感和行为的转变。技术课程目标:学生对技术世界具有初步和认识,他们通过技术活动体验到解决技术问题和创新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过程,在初步具有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各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效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发展,让他们了解技术与生活之间密切关系的同时,获得能力的发展。生命教育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树立科学生命观;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建立和谐关系;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关爱环境保护自然。30 课 程 表 星 节 期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1 2 3 4 5.1 5.4 午 休 31 5 6 5.3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