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83622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 系统解剖学 一、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人体解剖学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等课程,其中系统解剖学是按系统阐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的科学,其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重要的毗邻关系;系统解剖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儿科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开设在其他基础医学课程之前,其作用是为后续课程和儿科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形态学基础;通过理论和形态学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判断人体器官正常与异常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引导学生理

2、论联系实际,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使学生成为获得终生学习和继续职业发展教育基础的初级儿科医学人才,为培育卓越医生奠定扎实的基础。二、理论教学内容 1.绪论 掌握内容: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了解内容: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与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2.骨学 掌握内容:骨的形态和分类;骨的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特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概念;颅底内面观、颅侧面观、前面观的主要形态结构;翼点的概念;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新生儿颅的特征;颅囟的概念;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

3、骨的主要形态结构;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主要形态结构。了解内容: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肋骨的形态特点;肋弓的概念;脑颅骨和面颅骨的组成;下颌骨的形态特点;颅的顶面观、后面观、颅底外面观的主要形态结构;上肢骨的组成;下肢骨的组成。3.关节学 掌握内容: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椎骨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胸廓的组成;颅骨的连结;肩关节、肘关节的组成、特点、辅助结构及运动;桡腕关节的特点;骶髂关节的组成;坐骨大、小孔的构成;骨盆的构成;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辅助结构及运动;踝关节的组成及运动;足内翻和外翻的概念。了解内容:直接连结的分类;滑膜关节的运动;脊柱的运动;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4、;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组成及特点;喙肩韧带的位置及作用;前臂骨的连结;手关节的组成;耻骨联合的构成与特点;胫腓骨连结;足弓的构成、维持因素和生理意义。4.肌学 掌握内容:面肌的名称和作用;咀嚼肌的名称及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斜角肌间隙的构成及通过的结构;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胸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膈的位置和作用;膈裂孔的名称、位置及通过的结构;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构成;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臂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前臂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髋肌的位置和作用;大腿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了解内容:肌的形态和结构;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

5、装置;颈肌的分布和作用;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腹白线的位置;腹股沟管的位置及内容;上肢带肌的名称和位置;手肌的分群和作用;小腿肌的分群及作用;使足内翻和外翻的肌。5.消化系统 14 掌握内容:上、下消化道的概念;腮腺管乳头的位置;咽峡的概念;恒牙和乳牙的表示方法;牙的形态和构造;舌的形态和构造;舌乳头的名称及位置;三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导管开口;咽的分部;鼻咽部的结构;咽淋巴环的概念;食管狭窄的位置;胃的形态和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及分部;十二指肠降部的结构;空、回肠的位置及粘膜的特点;大肠的分部;结肠和盲肠的特征性结构;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直肠的形态和位

6、置;肛管的结构;肛门括约肌的位置和分部;肝的外形;肝门的位置和结构;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胆囊三角的概念;胰的位置与分部。了解内容:消化道的组成;腭的位置与分部;牙周组织的概念;颏舌肌的作用;食管的位置和分部;胃的位置;盲肠的位置及结构;肝的位置。6.呼吸系统 掌握内容:鼻腔外侧壁的形态结构;鼻粘膜的区分和特征;鼻旁窦的位置;喉软骨的名称、位置及形态;喉的连结;喉腔的区分及各部特点;气管的位置和构成;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肺的位置与外形;肺门的位置;肺根内的结构;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胸膜隐窝的概念;肋膈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纵隔的概念和分部。了解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

7、的分部;鼻中隔的构成;环甲肌的作用。7.泌尿系统 掌握内容:肾的形态和构造;肾的被膜;输尿管的分部与狭窄;膀胱的形态;膀胱的位置与毗邻;膀胱三角的概念。了解内容:泌尿系的组成和功能;肾的位置;膀胱壁的构造。8.男性生殖系统 掌握内容: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的形态、结构及被膜;附睾的位置与形态;输精管的分部;射精管构成和开口;阴茎的海绵体组成;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了解内容:精囊、前列腺及尿道球腺的位置与形态;阴囊和阴茎的结构。9.女性生殖系统 附:会阴 掌握内容:卵巢的形态和固定装置;输卵管的形态和分部;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穹的概念。了解内容: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子宫

8、的位置;会阴的定义和分区。10.腹膜 掌握内容:腹膜及腹膜腔的概念;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腹膜陷凹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内容:腹膜形成的网膜、系膜、韧带和隐窝。11.心血管系统 掌握内容:心的位置和外形;各心腔的主要结构;室间隔的分部;心传导系的组成;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冠状窦的位置及属支;心包、心包腔的概念;动脉韧带的概念;主动脉的起止和分部;主动脉弓的 3 大分支;颈总动脉的起始和分支;颈外动脉的分支及其主要分布;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腋动脉和肱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和位置;腹主动脉脏支的名称、分支和分布;髂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下肢动脉干的分支及分布

9、;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的主要属支;静脉角的概念;颈内静脉的属支;面静脉的特点、交通及危险三角;上肢浅静脉的起始与注入部位;下腔静脉的起始、主要属支、走行与注入部位;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特点及其主要属支;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途径;下肢浅静脉的起始与注入部位;大隐静脉的 5 大属支。了解内容: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体循环、肺循环和血管吻合;心的毗邻;心的构造;心包窦的概念;肺动脉干的起始与分支;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与作用;胸主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腹主动脉壁支的名称及分布;髂总动脉的分支;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静脉的特点;肺循环的静脉;15 颈外静脉的合成与注入的静脉;上肢的深静脉;

10、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的起始、属支和注入部位;下肢的深静脉。12.淋巴系统 掌握内容: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干的名称及其来源;胸导管的起始、收受范围和注入部位;右淋巴导管的合成、收受范围和注入部位;局部淋巴结的概念。了解内容:毛细淋巴管的特点与分布;淋巴管的特点;淋巴结的形态结构;胸腺和脾的位置及形态。13.视器 掌握内容:眼球壁的层次、名称、各层的分部及其主要结构和功能;眼球内容物的名称、结构特点;房水的循环;眼的屈光系统;结膜的分部;泪器的组成及位置;眼球外肌的名称及作用。了解内容: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眼睑的层次;眼的血管和神经。14.前庭蜗器 掌握内容:外耳的分部;外耳道的形态特点;中耳的组成

11、;鼓室壁的名称和内、外侧壁的结构;咽鼓管的分部及形态特点;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了解内容:前庭蜗器的分部;鼓膜的结构;听小骨的名称与形态特点;乳突窦的位置与交通;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15.神经系统总论 掌握内容: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了解内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16.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 掌握内容: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灰质的分部和 Rexed 分层;灰质内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和功能;脊髓白质的分部;后索和外侧索通过纤维束的名称及功能。了解内容: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的前角、后角、白质前连合损伤及脊髓半离断时出现的症状或体征;脊髓的功能

12、。(2)脑干 掌握内容:脑干的位置和外形;脑神经核柱的名称、性质和组成;与眼球和舌运动有关的脑神经核;脑干内主要非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与性质;脑干内长的上、下行纤维束名称、起始、终止、性质、各纤维束交叉的部位。了解内容:第四脑室的位置和交通;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3)小脑 掌握内容:小脑的形态及分叶;小脑核的概念与组成。了解内容:小脑的分区;小脑的白质;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4)间脑 掌握内容:间脑的位置和分部;背侧丘脑的内部结构;腹后核的区分、功能及纤维联系;后丘脑、下丘脑的位置和外形。了解内容:背侧丘脑、上丘脑、底丘脑的位置和外形;下丘脑的功能;第三脑室的位置及交通。(5)端脑 掌握内容

13、:端脑的外形、分叶和主要沟回的名称;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及损伤表现;基底核的组成;纹状体的概念、区分和功能;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纤维束及损伤表现。了解内容:侧脑室的位置及交通;大脑半球的连合纤维和联络纤维;边缘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7.周围神经系统(1)脊神经 16 掌握内容:脊神经前、后根的性质;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膈神经的走行和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的起始、分支分布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腰丛的组成;股神经的主要分支分布和损伤后的临床表现;骶丛的组成;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支分布及损伤后出现的临床表现。了解内容:

14、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分;脊神经的成分及分支分布;腰丛的位置;骶丛的位置。(2)脑神经 掌握内容:12 对脑神经的性质、起始、出入颅和连接脑的部位;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起始核、分布和损伤的表现;三叉神经的起始或终止核、3 大分支的名称、分支和分布;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主要的起始或终止核及其分支和分布;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起始核及分布;舌下神经损伤的表现。了解内容: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前庭蜗神经的终止核;喉上神经、喉返神经走行中的伴行关系、分布及损伤的表现。(3)内脏神经系统 掌握内容:内脏运动神经的概念;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干的组成及交通支;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

15、位;牵涉性痛的概念。了解内容:内脏神经的区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及节后纤维的分布;腰内脏神经和盆内脏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部位及节后纤维的分布。18.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掌握内容: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和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痛、温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上述通路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和名称、纤维束的名称、交叉部位、行程中通过的主要部位和终止部位及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锥体系的组成、各束的起始、主要走行部位、交叉部位和终止部位及各束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面神经、舌下神经核上瘫、核下瘫的症状与

16、体征。了解内容:听觉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组成。19.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 掌握内容:脊髓被膜;硬膜外隙的位置和特点;蛛网膜下隙的位置与内容;脑的被膜;硬脑膜的构成及特点;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和血液回流的途径;脑的动脉来源;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及位置;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了解内容:小脑幕切迹疝的解剖学基础;蛛网膜和软膜的特点;脉络丛的形成和作用;脑的静脉。20.内分泌系统 掌握内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了解内容: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三、实验教学内容 1.骨学 基本内容:采用手摸标本、瓶装标本及盒

17、装标本,观察全身各部骨的位置及其主要形态结构,掌握重要的体表标志和联系活体的方法。正确辨认形成关节的有关结构和与血管、神经走行有关的结构。基本要求:掌握骨松质和骨密质的形态和分布规律;椎骨的一般特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性结构;胸骨角、肋弓的位置;下颌骨的形态特点;颅底内、外面的主要形态结构;眶与骨性鼻腔的形态结构;鼻旁窦位置及开口部位;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位置和主要结构;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和主要结构。了解胸骨的分部;肋骨的形态特点;脑颅骨和面颅骨的位置;颅的 17 顶面、侧面和后面观的主要形态结构;颅囟的形态和位置;新生儿颅的外形特征;腕骨、掌骨、指骨的特征;髋骨的构成;跗骨的

18、位置和形态。2.关节学 基本内容:通过观察瓶装、盒装、手摸的关节标本,辨认全身主要关节的组成和结构,达到掌握全身主要关节的组成、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的目的。基本要求:掌握椎骨连结结构;脊柱的组成及整体观的特点;胸廓上、下口的组成和形态;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关节盘;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和辅助结构;坐骨大、小孔的构成;骨盆的组成、界线及小骨盆下口的构成。了解胸锁关节的构成;胸廓的形态;颅骨的连结特点;喙肩韧带的位置;前臂骨的连结结构;桡腕关节的组成;耻骨联合的构成;踝关节的组成。3.肌学 基本内容:采用瓶装、盒装、手摸的肌肉标本,观察全身主要肌的位置和配布,掌握全身主要肌的位置和作用。

19、基本要求:掌握咀嚼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膈的位置和裂孔;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和位置;三角肌、臂肌前、后群各肌、前臂浅层肌的位置和作用;臀大肌、梨状肌、大腿前、后群肌的位置和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了解主要面肌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构成及内容;拇收肌、骨间肌和蚓状肌的位置;小腿肌的分群及位置。4.内脏学 基本内容:辨认和明确全身主要内脏器官及其主要结构,观察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的位置和形态;采用观察瓶装、入盒、手摸标本和联系活体的方法,达到认知主要内脏器官及其主要结构,从而理解它们在各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基本要求:掌握腭舌弓、腭咽弓、咽峡的位置;颏舌肌的肌束方向

20、;3 大唾液腺的位置及开口;咽的位置和分部;鼻咽部的主要结构;胃、十二指肠的形态及分部;十二指肠降部的结构;盲肠和阑尾的位置;直肠的形态和位置;肛管内面的结构;肝的位置和外形;肝门的位置和结构;肝外胆道的组成;肺的位置与外形;肺门的位置和结构;喉腔的结构;气管的构成;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肾的形态和剖面结构;输尿管的分部与狭窄;膀胱的形态和内面结构;睾丸的形态结构;附睾的位置与形态;精索、阴茎的组成结构;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卵巢和子宫的形态和固定装置;输卵管的分部;小网膜和大网膜的位置和构成结构;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了解牙的形态;腭扁桃体的位置;食管的位置和分部;胃壁的结

21、构;空、回肠的位置;结肠和盲肠的特征性结构;回盲瓣的位置;胰的位置和外形;环杓关节、环甲关节的组成;气管的位置;肾、膀胱、前列腺、精囊的位置与毗邻;睾丸与精索的被膜;卵巢、子宫的位置;网膜囊和网膜孔境界;由腹膜形成的系膜、韧带和其他陷凹的位置。5.脉管学 基本内容:辨认和明确心的主要结构,全身主要动脉分支、静脉属支,胸导管走行,部分局部淋巴结的位置;达到掌握心的主要结构,主要动脉的分支、静脉及其属支,从而理解心的作用和全身主要器官的血液循环。基本要求: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心腔的主要结构;心的血管;心包及心包腔;主动脉的起止、区分;主动脉弓的 3 大分支;颈外动脉、腹主动脉不成对脏支的分支及其

22、主要分布;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和位置;上腔静脉、头臂静脉、下腔静脉和颈内静脉的合成及主要属支;静脉角的位置;奇静脉的走行、属支和注入部位;上、下肢浅静脉的起始、走行与注入部位;肾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及其主要属支;胸导管的起始、收受范围和注入部位。了解心的毗邻;心包窦的位置;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壁支;髂内动脉的分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颈外静脉的合成与注入的静脉;半奇静脉的起始、属支和注入部位;脾的位置及形态。6.感觉器 18 基本内容:辨认眼球壁和晶状体,鼓膜和鼓室各壁形态,内耳特征(模型);采用观察瓶装、盒装、手模标本、联系活体和观察模型的方法,达到掌握

23、感觉器的主要结构,从而理解其功能。基本要求:掌握眼球壁及其主要结构;眼球外肌的排列;外耳道的形态;鼓室的位置、各壁的结构;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了解晶状体、泪器的组成及各部形态位置;结膜的分部和结膜囊;外耳的组成;听小骨的形态特点;咽鼓管的分部及形态。7.中枢神经系统 基本内容:辨认脊髓和脑的外形结构,脑和脊髓的被膜、脑的动脉和脑室;采用观察瓶装、盒装、手摸标本和模型的方法,达到认知脊髓和脑的表面结构、被膜层次、主要动脉和脑室,联系脊髓和脑的内部结构及血液供应,综合分析其损伤后表现,从而理解脊髓和脑的功能。基本要求: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脑干的组成、外形及其结构(包括菱形窝);

24、小脑的形态、小脑齿状核的位置和形态;间脑的位置与分部;背侧丘脑的形态;上、下、后丘脑的位置和组成;端脑的分叶和主要沟回的位置;第 I 躯体运动区、第 I 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各语言中枢的位置;基底核的组成;内囊的位置、分部;脑和脊髓的被膜的层次关系;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及终池的位置;硬脑膜的构成的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位置和血液回流的途经结构;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大脑动脉环的构成、位置。了解底丘脑的位置;第四脑室、第三脑室、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及交通;蛛网膜粒的位置与形态;软膜及脉络丛形态。8.周围神经系统 基本内容:辨认脊神经各丛的主要分支、分布,十二对脑

25、神经的主要分支、分布;采用观察瓶装、盒装和手摸标本的方法,达到认知脊神经和脑神经的主要支配和分布,分析神经损伤后表现。基本要求:掌握颈丛、臂丛的位置;膈神经的走行和分布;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 神经、腋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起始和分支分布;十二对脑神经出入颅和连接脑的部位;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分布;三叉神经节的位置及其3大分支的分布;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分支分布;交感干的位置。了解颈丛各皮支的名称;腰丛、骶丛的位置;喉上神经走行中的伴行结构关系及分布;内脏大、小神经及节后纤维的分布。四、参考资料 系统解剖学第三版.高秀来主编.北京大学医

26、学出版社.2013 年 12 月出版 系统解剖学第三版.柏树令、应大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年 5 月出版 人体解剖学第三版.张朝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Grays Anatomy.40thEd.Churchill livingstone.2008年出版 19 五、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1 绪论 8 4 4 2 骨学 3 关节学 6 2 4 4 肌学 6 2 4 5 消化系统 5 4 1 6 呼吸系统 3 2 1 7 泌尿系统 3 2 1 8 男性生殖系统 2.5 2 0.5 9 女性生殖系统 2.5 2 0.5 10 腹膜 11 心血管系统 11 8 3 12 淋巴系统 3 2 1 13 视器 3 2 1 14 前庭蜗器 3 2 1 15 神经系统总论 16 12 4 16 中枢神经系统 17 周围神经系统 10 6 4 18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4 4 0 19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 4 2 2 20 内分泌系统 自学 合计 90 58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