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章末综合测评.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380487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章末综合测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4章章末综合测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章末综合测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章末综合测评.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4 章 章末综合测评 4 第 2 页 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 12 题。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 B C D 2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解析】第 1 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

2、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判断出正确结论。第 2 题,从图中可知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答案】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4下列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A B C D【解析】第 3 题,时期人类对环境进行开发,无视环境的影响,人类对 第 3 页 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征服。第 4 题,时期人类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崇拜、依赖自然,属于最初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征服自然,进入时期;随着生产

3、力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充分认识,人类与环境友好相处。【答案】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 56 题。5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 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 6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 C农作物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解析】第 5 题,由图可知,导致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草地变旱地;二是压缩草场面积,牧场超载;三是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可推知该区域的环境特征是干旱,故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 6 题,由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农作物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环境问题,故造成该区

4、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激增,素质较低。【答案】下图为近 300 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78题。7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 B全球变暖 C人口增加 D自然灾害 8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解析】第 7 题,由图可知,森林、草原面积不断下降,耕地和牧场面积 第 4 页 不断增加,这主要是人口增加导致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的结果。第 8 题,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发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进而会导致河流的含沙量增加;植被破坏后

5、,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会增加,水资源短缺会加剧。【答案】9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A发展科技,多采资源 B保护资源,限制生产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公众参与,搞好协作【解析】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答案】C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 2 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 1011 题。10“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

6、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A公平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发展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11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 B C D 第 5 页【解析】第 10 题,“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同代人之间公平的观念。第 11 题,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会减少农药的使用,可生产出“绿色食品”;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会造成农产品的污染;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

7、。【答案】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 1213 题。12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 B C D 13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废弃物综合利用 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 B C D【解析】第 12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属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了当地环境。第13 题,该图显示了该湖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建立各种农业基地,培育了

8、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答案】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 1415 题。14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第 6 页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解析】本题组趣味性浓厚,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9、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答案】为了过滤大气中 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 2.5 m 的颗粒物)中又细又粘的物质,有大学生发明了 PM2.5 捕集装置(如图)。读图,完成 1617 题。16大气中 PM2.5 浓度升高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危害人体健康 B加剧自然灾害 C改变水资源分布 D制约城市化进程 17该捕集装置能广泛运用于()工业炉窑 家庭厨房 大型船舶 蔬菜农场 A B C D【解析】第 16 题,PM2.5 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 2.5 m 的颗粒物,

10、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第 17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装置可用于柴油机的废气过滤,所以可用于大型船舶的废气 第 7 页 处理,另外工业炉窑也属于 PM2.5 的排放大户,也可用该装置进行 PM2.5 过滤。【答案】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 1819 题。18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品率高 B劳动力投入少 C科技比例大 D机械化程度高 19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

11、染物的零排放 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 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解析】第 18 题,该地种植的水稻经过精深加工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第 19 题,精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促进该区域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不能实现零排放。【答案】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完成 2021 题。20.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a、b、c、d 表示的事项依次为()A市场、环境、自然资源、环保体系 B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 C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 D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 21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12、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依托海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 A B C D【解析】第 20 题,读图可知,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a、b、c、d 分别 第 8 页 表示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故 B 项正确。第 21 题,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有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通过海运、陆运从外地运入,不接近原料产地;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依托海港,运入原料,运出产品。故 D 项正确。【答案】2017 年 4 月 22 日是第 48 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

13、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据此回答 2223 题。22可持续消费意味着()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 B C D 23绿色生活可以包括()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循环回收 A B C D【解析】第 22 题,可持续消费指的是消费行为,是生产行为,故 C 项正确。第 23 题,绿色生活方式应指一切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故 D 项正确。【答案】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

14、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 2425 题。第 9 页 2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25图示信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解析】第 24 题,由图可知,该循环经济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仍有废弃物的排放,A 错误;该循环经济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B 正确;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与是否发展循环经济无关,C 错误;该循环经济

15、对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影响很小,D 错误。第25 题,该循环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答案】二、综合题(共 50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 分)材料一 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环境 问题 省份 A 类 B 类 C 类 D 类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材料二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 越大,第 10 页 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

16、。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质量 指标 城市 污染 指数 主要污 染物 空气质 量等级 太原 130 TSP 1 深圳 132 NOx 1 珠海 58 TSP 重庆 128 SO2 (1)材料一中,B 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_,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 的 自 然 原 因 是 _。D 类 对 应 的 环 境 问 题 是_,这类问题在山西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4 分)(2)材料二中,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_,主要原因是_,这类污染在太原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_。(6 分)(3)珠海、深圳同属珠江三角洲地区,但珠海空气质量较好,简述其原因。(4 分)【解析】第(1)题,B 类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新

17、疆,结合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的特征可知是土地荒漠化;D 类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因此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其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第(2)题,重庆的主要污染物是SO2,因此其空气污染类型是酸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SO2的排放。太原虽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但降水少,且沙尘呈碱性,中和了酸雨;北方冬季多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第(3)题,珠海和深圳同属珠江三角 第 11 页 洲,但产业结构不同,工业规模不同,因此空气质量有差别。【答案】(1)土地荒漠化 深居内陆,降水少 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2)酸雨 重工业发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北方地区风力大,降水少;地形开阔,利于污染物

18、扩散;沙尘呈碱性,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3)工业、城市规模相对较小;靠近澳门,以第三产业为主;治理力度大;政府管理力度大。27阅读青海省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青海省 B 地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等级比 例%年份 13 级 4 级 5 级 6 级 总面积(平方千米)1985 0 11 172 2019 0 0 10 793 材料二 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

19、硼等资源。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1)说出 B 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4 分)(2)简述建设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4 分)(3)结合下图说出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5 分)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解析】第(1)题,B 地区因过度放牧,进而引起草场退化。草场退化的主要表现就是草场面积减少,草场质量下降。第(2)题,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第 12 页 区位优势条件主要从原料、能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从图分析,青海省的两大主导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使环境条件得到改善;资

20、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答案】(1)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2)接近原料地(矿产资源丰富);接近燃料产地(近水电站);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3)清洁生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28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1、(13 分)(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种。(2 分)(2)按循环经济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4 分)(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7分)【解析】第(1)题,图示表明低温榨油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豆油;运用循环利用方法进行加工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豆油、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第(2)题,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决于大豆纤维,属于绿色产品。第(3)题,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答案:(1)

22、1 8(2)其产品来自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第 13 页(3)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的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9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0 分)材料一 各国每万元 GDP 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量(单位:千克)比较。日本 美国 印度 中国 材料二 图甲为我国的能源密度变化曲线图,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

23、效率的指标,用能源消耗量与产生的 GDP 的比例表示。图甲 材料三 图乙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图乙(1)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是_。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费特点,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表现为_;从发展变化上看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为_。(4 分)(2)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处于污染时代所代表的时间段是_。(OA、AC、CB、BE)。(4 分)(3)要避免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能源政策建议中,正确的是(多选)(2 分)()A加快电力脱硫进程,削减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B建设西电东送绿色工程,优化东部的能源消费结构 C倡导私人交通工具,削减公共交通工具的环境污染 D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第 14 页【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表可知,单位产值日本的消耗最少,同时也说明我国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材料二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密度总体下降,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第(2)题,在 AC、CB 段,污染水平高于环境容量。第(3)题,使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等措施均可。【答案】(1)日本 利用率低 能源密度总体上不断下降,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AC 和 CB(3)A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