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一.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7924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综合模拟试卷一综合模拟试卷一(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 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 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 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2.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 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

2、双方的 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 秦国的这种做法( ) A.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B.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D.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3.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 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 ) A.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B.佃农社会地位提升 C.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4.明朝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评论钧窑时说:“钧州窑色如胭脂者为上,青若葱翠、紫 若黑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材料反映了( ) A.明代时钧州已“

3、瓷”名天下B.官营陶瓷手工业技术发达 C.陶瓷工艺精湛畅销海内外D.当时陶瓷业已具有等第特色 5. “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 至今未减。”这可说明( ) A.申报在国内最畅销B.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 C.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D.申报内容通俗易懂 6.“自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 捐。要办铁路为的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这首歌谣表明( ) A.清朝统治不得人心B.保路运动胜利在望 C.武昌起义已经爆发D.风俗习惯影响革命 7.1942 年,宋美龄在纽约时报发文称“西洋人必须改变他们对

4、于东方的观念,我们中国 当然也应该尊重西方国家,在我们所要兴建的未来世界里,不应当再有谁是优秀谁是低劣的 思想存在,应当人人平等”。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谋求摆脱不平等条约制度束缚 C.抗拒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D.确立争取美援为主的外交方针 8.1956 年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 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的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 场,相反的,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

5、.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2D.是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9.史载:公元前 6 世纪中叶,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将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3 个 氏族部落分为 4 个区部落和 15(或 16)个乡村部落。规定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 民都获得公民权。这一改革( ) A.汲取了雅典梭伦改革的精髓B.增强了罗马国家公民的力量 C.是罗马国家法制建设的开端D.刺激了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 10.1714 年,安妮女王去世,其德意志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他不懂英语,不愿出席内阁会 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遇事商议出对策后交国王确认。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A.国王的行政权已丧失B.为责任内

6、阁制形成提供了契机 C.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君主立宪制极易导致大臣擅权 11.关于苏联的工业化,布哈林等人主张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避免对农业的过度伤害,政治上 也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这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适当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斯大林一派抓 住了反对派工业发展速度上的缺陷,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这表明苏联( ) A.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强烈愿望 B.党派之间政治斗争激烈 C.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其国情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2.1982 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长期努力下,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 1984 年,先后有 159 个国家和实体在公约上签字,但美英等国拒绝签字。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7、 A.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消除历史矛盾 B.“公约”有损美英等国霸权利益 C.第三世界国家崛起阻碍了美英发展 D.第三世界国家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 13 题 25 分,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4 年清末学制改革将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以启 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课程有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高等小学堂则“以培养国 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 算术、

8、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修身、读经讲 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 操等课程。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分为经学、政法、文学、 格致、农、工、商、医共 8 科);通儒院属研究院性质,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新书,能制造 新器以利民用”为宗旨。 孙培清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大众教育是 19 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到 1900 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 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欧洲国家为何要对大众教育承 担起这种责任呢?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

9、要的,保守主义者认 为如此可以培养人民遵守社会纪律。对工业国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 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 选民。更重要的是,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 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学制改革的特点,并分析清末学制改革的进步性。 (12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 世纪后期西欧教育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 因。综合材料一、二,分析教育承担的社会功能。(13 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 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史书名称成书年代表彰名教的列传史记西汉汉书东汉三国志西晋后汉书南朝宋列女宋书南朝梁孝义魏书北齐孝感、节义、列女梁书唐孝行陈书唐孝行隋书唐孝义、列女新唐书北宋忠义、孝友、列女、叛臣、逆臣宋史元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叛臣金史元忠义、孝友、列女、逆臣、叛臣元史明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 成的历史原因。(12 分)4综合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孔子与老子天人观的巨大差异,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老子则是 “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观的背后是两

11、种不同的人生追求的反映,故答案为 C 项;孔子和 老子都是春秋后期人,故 A 项错误;标准不统一,无法判定孔子和老子天人观的优劣,故 B 项 错误;D 项材料无体现。 2.C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整体把握材料。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内部的司法案件运作的 整个程序要求严格,说明了秦国对司法程序的重视,故答案为 C 项。司法程序不能成为统一 六国的司法保障,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否定了形式主义的特征, 故 B 项错误;材料司法程序有利于审判的公正合理,但人治社会无法保证审判的公正合理, 故 D 项排除。 3.A 材料表明明清永佃制下地主不能收回土地,只能收租,佃户可以退佃、

12、转租或典卖佃权。 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永佃制下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分开的,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佃农 地位的变化,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佃农向地主交租数额的多少变化,不能得出佃农地租负担 减轻的结论,故排除 C 项;材料也没有涉及政府征收赋税的多少,故 D 项错误。 4.D 材料中文震亨将钧州窑色分为三等:一等,色如胭脂者;二等,青若葱翠、紫若黑色者; 三等,杂色者。故选 D。 5.D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申报销量很大,即使下层民众也能读乐读,说明申报内容通 俗易懂,故 D 项正确;没有其他报纸与申报比较,无法得出申报在国内最畅销的结论,故 A 项错误;材料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无关,B 项错误;申报

13、的发行是面对整个社会,不会特 别面对下层民众,故 C 项错误。 6.A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人们争夺铁路修筑权,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修筑权卖给外国,表达了对 清政府的不满,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涉及保路运动的结果,故 B 项排除;武昌起义爆发于 1911 年,故排除 C 项;保路运动不是习俗,D 项材料也没有体现。 7.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宋美龄在纽约时报发文提倡人人平等,实际上是为了争取平等 的国际地位,谋求摆脱不平等条约对民国政府的束缚,故 B 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于 1942 年初,宋美龄访美之前就已经建立,故 A 项错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抗拒西方国家主 导的世界体系的能力,故 C

14、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争取美援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 8.D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 1958 年开始,而中共八大是在 1956 年召开的,所以这个报告不可能 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故 A 项错误;“一五”计划在 1957 年结束,因此中共八大不可 能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故 B 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在改革 开放之后,不是 1956 年中共八大,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共八大主要论述了“自由市场” 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提出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这实际上是有意识地要打破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是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反思,故 D 项正确。 9.B 梭伦改革

15、的精髓是民主,而罗马王的改革并非要建立民主政体,A 项错误。通过改革罗 马自由民从氏族控制的自由民转化为国家控制的公民,增强了罗马国家公民的力量,B 项正 确。材料没有体现法制建设的信息,C 项错误。刺激罗马国家对外扩张的动力是经济掠夺和 政治征服,与公民群体的扩大无关,D 项错误。 10.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英王不懂英语,不愿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说明国 王的行政权向内阁转移,故答案为 B 项。大臣商议出对策后仍交国王确认,说明国王并未完 全丧失行政权,故 A 项错误;1721 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是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的标 志,故 C 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权力中心

16、,行政权受议会约束,不会导致大臣擅权, 故 D 项错误。511.A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发展速度上,人们更多的选择了强调快速发 展的斯大林一派,这说明了苏联人民希望尽快改变工业落后的愿望,故答案为 A 项。材料反 映的不是党派之争而是党内关于国家建设的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体制,故 C 项排除;D 项是苏联斯大林模式发展的结果,不是材料的内容。 12.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通过,而 美英两国拒绝签字,体现了多极化趋势下,国际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美英等国的霸权 利益,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无法体现消除历史矛盾,A

17、 项错误;C 项本身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 苏两极格局,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改革将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立其明伦理爱 国家之根基”“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能发明新 理以著成新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等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改革 将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分为经学、政法、文学、格致、农、工、商、医共 8 科” “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中国历史、地 理”“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逐点分析,侧重于近代化的角度。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 料二时间和内容“大众

18、教育大众社会的产物”“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 持的小学欧洲国家对大众教育承担起这种责任”“义务性的大众教育”概括。第 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时间“19 世纪后期”,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第三小问, 结合材料从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1)特点: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学制体系;注重伦理爱国教育;注重德、智、体协调发展 (构建德、智、体“三育”模式);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体现“中体西用”思想。(6 分,答 出 3 点即可得 6 分) 进步性:清末学制改革是中国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有 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反映了对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

19、性要求;有利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发展。(6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 6 分) (2)新趋向:大众化;国家主导;义务性。(4 分) 成因: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社会精英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完善的需要;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6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 6 分) 社会功能:传承文化;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知识支持。(3 分) 14.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 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自己最熟悉的趋势,然后再结合史实从多个方面说明这种 变化趋势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完整、清晰,

20、逻辑严谨。 答案:示例 1: 趋势: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4 分) 原因:学术上,儒学强调纲常名教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不断加强;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化 教育上,儒家经典是封建教育及科举考试的教科书。(6 分) 总之,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纲常名教被统治者越来越重视,其在正史中的地位也越 来越突出。(2 分) 示例 2: 趋势: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数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4 分) 原因:政治上,宋朝之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思想上,宋明理学形成,理学特别强调纲常名教, 维护封建统治;文化教育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6 分)6总之,宋朝之后,随着理学形成并成为统治思想,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正史中表彰名教的列 传数也大大增加,并且把凸显君权的忠排在孝之前。(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