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历程简介.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77506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9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影历程简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电影历程简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历程简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影历程简介.ppt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历史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代至第五代的提法已经得到公认和共识,对“第六代”仍有争议,有的称其为“后五代”,有的称其为“新生代”,有的称其为“第六代 第1页/共14页 中国电影的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时间是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中国电影领域的共同的拓荒者,他们几乎完全领先自己摸索和不懈地学习,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总是很让人尊敬的事实。当然,就艺术技巧 而言,第2页/共14页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

2、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曲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曲舞台的一套办法,拍摄机基本固定;但他们又很善于总结和改善,郑正秋和张石川就是完全无师自通而又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杰出代表。这是一代处于风口浪尖的电影导演,是中国民族电影视野的探索时期。第3页/共14页 第二代电影导演是指20世纪30年代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电影导演群简称为第二代导演或第二代。他们摄制了一批社会批判性很强的影片,如神女、渔光曲、桃李劫、大路、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第4页/共14页 第三代导演主要作品创作的年代大多是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是中国电影的振兴时期。第三代导演的电影

3、带有明显的政治伦理特征,他们遵从国家宣传的需要,真诚地表现革命斗争和胜利,表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生活。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晋、凌子风、水华、成荫、崔嵬、谢铁骊、王苹、李俊和鲁韧等 第5页/共14页活跃在80年代中国影坛的第四代导演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艺术群落。第四代导演群体在新时期所开辟的电影创新之路,是中国电影事业的转折,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6页/共14页所谓第四代导演,主要是指在改革开放之初对中国的电影事业进行了认真反思并进行积极探索,借鉴了世界先进的电影理论和手段,拍摄了一批观照生活关注人性引引起较强烈反响作品的电影人。他们主

4、要是6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通常被称为“学院派”的一批电影人,如:吴贻弓、张暖忻、郑洞天、谢飞等。第7页/共14页 第四代电影导演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探索与创新的一代。李陀在1979年第3期电影艺术上发表了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这篇论文以前所未的理论锋芒对新中国30年来的电影观念提出全面挑战。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只讲政治,不讲艺术”,呼吁人们要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大讲电影的艺术性,大讲电影的表现技巧,大讲电影美学,大讲电影语言”。第8页/共14页此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这场电影艺术的创新运动。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是“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宣言”

5、。他们对于打破单一的电影理论局面起到了破冰开航的作用,同时也对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代想打开一扇窗户,第四代却掀掉了屋顶,那第五代就把房子给拆了”。第9页/共14页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批年轻人以自己特有的锐气和对民族历史文化独特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开拓和探索,震动了整个中国电影界乃至文化界,并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关注。这就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基于第五代电影的创新性、反叛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使中国电影真正 走上了国际影坛,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一页。第10页/共14页第五代电影的崛起代表了迄今中国当代电影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中国

6、电影美学传统的嬗变与新生。从最初的一个和八个到顶峰之作红高梁、黄土地,这种新的美学风格实际上已经奠定了第五代导演集体的基本电影词汇。第11页/共14页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的中国影视文化话题中,。“第六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出现的“现在进行时”群体: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真诚的态度对都市(社会)边缘群体(尤其是青年)进行纪实地化描述,在主题、题材、电影语言运用上呈现出比较相似的旨趣(或类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书写青春焦虑、困惑、成长记忆,充满对感情和生活的宽容;他们以都市边缘人为主要题材;他们采用现代性的非戏剧化、非线性结构以及风格化的电影语言 第12页/共14页“电影的生存和生存的电影”是他们自身状态的一个形象化说法,他们正走向成熟,但这些影片 在制作上还不够精致,学生味很重,更重要的是它们多数都显得形式大于内容,影像强于人物、叙述强于故事、细节强于整体、风格强于思想、题材强于主题。但这批青年人将成为真正的主角,他们身上的确寄寓着中国电影的希望。第13页/共14页谢谢您的观看!第14页/共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