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77497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55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考点分析及应对措施从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一大亮点。其原因有二:一是和高考相衔接,高考中每年都考。二是体现“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第1页/共20页 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2、对名句的分析理解。3、诗词节奏的划分。4、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6、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古诗词鉴赏这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唐宋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第2页/共20页 从阅卷场反馈信

2、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2 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3 3、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4 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一些应对措施第3页/共20页 (一一)、指导学生揣

3、摩语言,理解作者、指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炼字炼字”的的技巧,尤其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技巧,尤其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修辞方法的字句。(二二)、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诗题是诗的诗题是诗的“眼睛眼睛”分析诗题、是准确把握主旨的有效分析诗题、是准确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是方法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是写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

4、诗、叙事诗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另外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一般情况下“景乐景乐则情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景哀则情哀”如,如,“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读出的就是凄凉,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读出的则是喜悦。悦。第4页/共20页(三)、弄清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

5、技巧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引用典故等。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四)、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答什么。第5页/共20页(五)、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风格流派: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评价主旨: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表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

6、、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第6页/共20页 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绝非朝夕之功,必须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反复涵咏、咀嚼体味、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主题;必须弄清与诗词有关的一些术语,必须反复历练,准确简洁地答题,规范答题语言,就会有较大的收获。第7页/共20页关于诗词鉴赏(一)、套公式10个字:修辞、内容、特点、效果、情感 总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的手法(修辞),将的(内容),生动形

7、象的(特点),描绘了一副的形象或画面(效果),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情感)。具体说来:1修辞:比如修辞就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你要找准,没找准后面也难得得分,实在找不到就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什么虚实动静也比较常考。2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3再说特点一般就是生动形象的,含蓄委婉的等等几个概括的词4效果:通常就是描绘了怎样怎样的画面,烘托了氛围等5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8页/共20页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与题材归类 a怀古诗。此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杜牧的赤壁b送别诗。这类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

8、情,有的借此一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态,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c行旅诗。此类诗多抒发久宦在外或长期漂泊或久戍边关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d闺怨诗。这类诗重在抒发女子对在外丈夫的思念。如望江南。第9页/共20页e战争诗(边塞诗)。这类诗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生活的艰辛和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渔家傲。f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钟情山水,厌弃官场;或描绘山川,热爱河山。感悟诗歌要求掌握常用的抒情方法和表现手法,注意积累一些相关的名词术语。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

9、合,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直抒胸臆等。第10页/共20页(三)、品诗。品关键词句,可以从画面、形象、思想感情、哲理和语言表达、锤炼词句、修辞等方面进行品析。(四)、平时学生要多读多理解性地背诵,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既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运用,又提高了写作能力。第11页/共20页三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的技巧点拨概括全诗或诗句内容,对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志向、观点、哲理等主旨进行揭示。解答这类题目时,分清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后,就可以按照相对固定的语言格式概括其内容。如:叙事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叙述了,塑造了,反映了的社会现实。抒情言志诗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抒发了的情感。哲理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

10、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揭示了的哲理。不仅概括的形式相对固定,而且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主旨也相对固定,只是叙写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第12页/共20页诗词曲常见意象 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无不可以写入诗歌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松坚贞高洁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莲表达爱情或高洁志趣。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鹧鸪鸟离愁别绪。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柳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明月寄托相思。古诗词曲中的常用意象还很多,要在阅读鉴赏中逐渐积累这些表意抒情的符号 第13页/共20页技巧点拨解答信息提取题目,遵循以下四步:1.读懂提干

11、,明确要求。2.读懂文本,包括题目、诗前小序、相关注解3.准确筛选4.准确表述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题材、情感和主旨第14页/共20页歌鉴赏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明确作者和背景资料。这样可以确保鉴赏不盲目,但中考阅读的诗歌大多与作者背景没有密切的关系,除非有相应的注解,否则,可以忽略。第二步:读懂全诗,整体感知,明确题材、体裁、写作目的,得到粗略的印象,这一步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要明确体裁,可以关注标题,如题目中有赠、送、别等字眼,一般为送别诗;如题目中有登、题、咏等字眼,也可能是山水诗或怀古诗,如次等等,当然判定的最终依据是诗的内容。然后感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景象,明确意向、意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诗

12、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志向或诗句中的关键字眼,要善于发现诗眼。第15页/共20页第三步:分析诗歌是否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其关键是理清内容与情感哲理的关系,分清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看意向有无明显的对比,有无古今、动静或虚实的变化等等。第四步:赏析语言,反观全诗。看那些词语使用比较精妙传神,一般要多注意动词、形容词,注意描绘色彩或情感的词语,看看有无叠词或连绵词,进而品析诗句中的修辞格,可以尝试从表意、结构和音韵三个方面分析某些词语或修辞格的表达效果。第16页/共20页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训练 举例分析:例一、十五夜望月 【王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

13、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当时诗人孤独难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委婉。)第17页/共20页例二、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v(烘托人物的心情。)(面对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归期无期的孤寂。)第18页/共20页第19页/共2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0页/共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