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7694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4【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第3939讲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第3939讲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1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A准确反映了英国议会的职权B揭示了君主立宪制的本质C仍受

2、古代民本思想影响D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2 / 142“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这里的“先生”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C孙中山 D陈独秀3“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C抨

3、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4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艴(f)然:生气的样子】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3 / 14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5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在此,他表达的核心内容是(

4、 )A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B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C民主思想得以传播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A迫切的救亡心情 B科学的强国主张C理性的皇权意识 D盲目的媚外心理7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对其4 / 14中“旧心理”和“新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儒家文化和君主立宪 B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C程朱

5、理学和开明君主 D程朱理学和民主科学8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9“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乏,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主张的政体是( )A中央集权制 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 D总统共和制10康有为说:“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

6、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吾兵、农、学校皆不修,民生无保、养、教之道,上下不通、贵贱隔绝者,皆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上述材料表明康有为( )5 / 14A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B企图用“托古改制”之法变革现实C以有无保民养民之道判断国之强弱D决心与中国封建传统势力彻底决裂11晚清中国输入进化论思想后,形成了天演进化思潮。后来其倡导者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和平渐进论,反对革命突变,再一种是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这说明进化论( )A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B得到了创新发展完善C是维新变法的直接原因D成为民主革命的理想6 / 141

7、2.陈登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由鸦片战争,以至于庚子事变之六十年间,国人之对外态度:首为昧外,次为畏外,继为媚外。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理性认识西方先进文明C西学东渐导致认识误区D民族屈辱造成心理落差二、非选择题1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二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

8、,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7 / 14风息焉。陈独秀敬告青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2)材料二中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这一主张下掀起的运动对当时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3)就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谈谈你的看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

9、二 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8 / 14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认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着欲自离,臆度读西书为功。”据饮冰室合集完成下列要求:(1)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你

10、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粱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9 / 1410 / 14【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第3939讲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1C【解析】由材料对英国政治之的赞美可以看出王韬的主张是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且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故选C。2B【解析】林则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没有政治改良的愿望,排除A;由材料可知此“上”指皇帝,故材料揭示了维

11、新变法运动把政治改良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而康有为是维新派的领袖,故选B;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推翻清王朝,排除C;陈独秀主张民主共和,当时清王朝已经灭亡,排除D。3D【解析】康有为从“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即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变法的合理性,A项没有体现托古改制的意图,故A项错误;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逐渐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并非铲除封建统治基础,故B项错误;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制度变革11 / 14,而非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康有为托古改制的主要意图,故D项正确。4D【解析】材料认为大患在于国民对于国事的漠视,A项和材料主旨意思不符,A项错误;材料

12、没谈及国民素质,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矛盾激化,C项错误;D项和国民对于国事的漠视有关,D项正确。5C 【解析】 根据题干中“进化论的传播”可知,胡适的话并没有体现出“尊孔复古逆流泛滥”,故A项错误;早在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之前,中国人就开始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进化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故C项正确;进化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6A【解析】由材料可知体现的是康有为迫切要求变法图强的心理和主张,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虽体现康有为救国之心,但用三年即可使中国富强,并不符合实际,不是科学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要求改变君主专制,但没有涉及如何行使皇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盲目

13、的媚外心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7B解析: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是指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君主立宪制度,故A项错误;旧心理是指旧的思想儒家思想,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故B项正确;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开明君主,故C项错误;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12 / 14制度不是民主科学,故D项错误。8B【解析】顽固派坚持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故A项错误;洋务派固守中国传统制度,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作者认为本末倒置,故B项正确;“托古改制”和“三民主义”都是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是学到了精髓,故C、D项错误。9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描述的是君主立宪制,故本题应选

14、B项。10B【解析】材料中康有为之所以认为西方的强大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其目的在于利用、改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实现社会改革,即“托古改制”,故 B项正确。11A【解析】进化论传入到中国后存在两条道路,一种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另一种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思想,故A项正确;“完善”的说法是错误的,两种道路最终没有在中国走通,故B项错误;是维新变法中严复才引入了进化论,C项因果颠倒,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说有两种分歧,D项只说了一种,故D项错误。12D【解析】根据所学,闭关锁国政策是在西方不断入侵下,被动放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首为昧外,次为畏外,继为媚外”,都不是对待西方文明的正确心态,

15、带有很大的感性色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首为昧外,次为畏外,继为媚外”,都是在西方重重侵略之下,国人的心理变化,并非主要由西学东渐引发,故C项13 / 14错误;根据材料“昧外畏外媚外”,反映了国人由贵华贱夷,到自愧不如的心理变化,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1)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评价:认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变法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3)主张:民主科学。影响: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4)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14(1)态度:反对(拒绝)。变化:主张日后自我兴办。出发点:维护国家权益。(2)意图:富强制敌。特点:外国修建为主;中国起步晚;发展缓慢(曲折发展)。(3)影响:推动国人利权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学习器物14 / 14的局限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