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拔罐-课件.ppt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376537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灸法拔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灸法拔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灸法拔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灸法拔罐-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灸 法 1.灸法的起源2.灸法的概念 灸法就是用点燃的灸绒,作用于穴位或一定的部位,借其温热性的刺激,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的独特作用:“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炷的制法:3.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适用于:寒证、痹证(风、寒、湿痹)。扶阳固脱:适用于:中风、虚脱、亡阳、暴泻、脱肛、子宫脱垂。消瘀散结:适用于:外科疮肿、阴疽、淋巴结核。防病保健:灸足三里、大椎,发挥人体正气,增强防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针灸大成:“若要安,三里常不干”。4.常用灸法 其它灸法艾灸灯火灸 白芥子灸 天灸 蒜泥灸 斑蝥灸常用灸法 温灸器灸 温针灸 艾卷灸 太乙神针实按灸 雷火针 悬灸 温和灸 雀啄灸 隔附

2、子饼灸 艾炷灸 直接灸 间接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姜灸 无瘢痕灸 瘢痕灸 4.1 艾炷灸直接灸无疤痕灸(非化脓灸)适应症:慢性、虚寒性疾病,凡需要艾灸者均可右用此法。疤痕灸(化脓灸)适应症:慢性、顽固性疾病,痛症。间接灸隔姜灸功效:祛风散寒,温中止呕泻适应症:风寒痹痛、腹痛呕泻。4.2 艾卷灸悬灸温和灸:适应症:各种病症,如面瘫,灸面颊部;转胎,灸至阴。雀啄灸:适应症:小儿疾病、晕厥、腹泻。回旋灸:适应症:急性病症。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4.3 温针灸功效:温中散寒,通经活血。适应症:风寒湿痹,如慢性腰腿痛、脘腹冷痛。4.4 温灸器(灸疗器)4.5 其它灸法 天灸:灯火灸:5.灸法的注意

3、事项(1)防灸火(用过的艾条,应装在小口玻璃瓶内,防复燃)。(2)颜面、五官、关节不宜用疤痕灸。(3)心、大血管、粘膜附近不宜灸。(4)孕妇腹部、腰骶部慎灸。(5)实热、阴虚证不宜灸。(6)灸后护理,防感染。拔罐法1.概念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造成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山顶洞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创造了角法,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肘后方,主要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兽角陶罐竹罐、铜罐、铁罐玻璃罐。现代研究:拨罐属瘀血刺激疗法,自身溶血疗法,毛细血管破裂,自身溶血,产生自我抗体。4.罐的种类 罐的种类很多,目

4、前常用的罐有以下三种:竹罐: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爆裂、漏气,吸附力不大。陶罐:优点是吸附力大,缺点是易于摔碎、损坏。玻璃罐:优点是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淤血程度,随时掌握清况。缺点是容易摔碎、损坏。5.拔罐方法 拔罐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火罐法:闪火法:此法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投火法:此法适宜于侧面横拔。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煮罐法: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一般留1015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抽气罐法:适用于皮肉浅薄处。8.拔罐的注意事项(1)部

5、位、体位(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有部位,舒适的体位)。(2)操作要稳、准、快。(3)防烫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万花油或烧伤油,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出血性倾向或因损伤而出血不止者,不用。(5)高热抽搐、孕妇腰骶部,不用。(6)皮肤水肿、溃疡、大血管慎用。2.治疗作用 1.止痛作用:a.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即时止痛。B.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病变局部的组织营养状态,消炎、消除水肿作用较长时止痛。2.解除血管痉挛,促进周围血液循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扩张血管血流加速。刺激组织组织胺扩张血管血流

6、加速。刺激肌肉有节律性收缩。3.对神经肌肉的刺激作用:密波降低兴奋性,解除神经肌肉痉挛。疏波、断续波、起伏波收缩加强,紧张度增高。3.操作方法3.1 选穴 必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用1-3对导线)为宜。3.2 电针方法 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后。将电针机的输出旋纽转到零,打开电源开关。将输出电极分别夹在穴位上的两支针上,慢慢旋动输出旋钮;当肌肉开始收缩时,调整频率及波长旋钮,将频率调到要求程度,再慢慢加大输出量,观察针体周围的收缩,并询问病人的感觉,使其达到适应量。通电时间:一般15-40分钟左右。3.5.电针的电流作用 密 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止痛、镇静、缓解痉挛

7、、针麻。疏 波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张力痿证,各种肌肉、关节、韧带损伤。疏密波能促进代谢,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种止痛,扭挫伤,关节炎,面瘫,肌无力,冻伤等。断续波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痿证、瘫痪。锯齿波能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善气血循环刺激膈神经,做人工电呼吸,抢救呼吸衰弱。4.电针的适应症 各种痛症,痹症,痿症,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针刺麻醉。5.注意事项 电针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毫安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以防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

8、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孕妇慎用。穴位注射疗法.概述 穴位注射(水针),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针刺腧穴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使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特点:操作简便,作用迅速持久;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节约药物,提高疗效;消除减少药物副作用、毒性反应。.针具和常用药液 针具 根据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一般可使用2ml、5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常用药液有三

9、类。中草药制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针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操作方法 3.1 选穴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则选用压痛点、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3.2 操作 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比较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常规消毒,将针头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3.3 药物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

10、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 2ml。4.穴位注射疗法的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证大部分可以用本法治疗,一般以慢性病及针灸疗效不佳者为主。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有触电样感觉,应及时退针,更不可

11、盲目地反复提插。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内脏。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及特点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及特点 水针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

12、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有,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更大的疗效。水针疗法用极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所以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用药量。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相应的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减低,如度冷丁常规注射,一般2550mg,有的患者即可发生头晕、恶心,而小剂量(10mg左右)穴位注射,效果不低,副作用则甚轻微。一般患者穴位注射以后,即可随意活动,较之针刺留针法缩短了治疗时间。注入的液体用量多时刺激范围大,且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可于穴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延长治疗时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