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藏象课件.ppt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376503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4.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一节-藏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第三章-第一节-藏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一节-藏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一节-藏象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理论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理论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理论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理论第二章第二章 藏藏 象象第一节 藏象学说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第三节 经络学说第四节 病因 第一节第一节 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第一节 五 脏 第二节 六 腑第三节 奇 恒 之 腑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学说藏象学说 心(心包)心(心包)肺肺脾脾 肝肝 肾肾五脏五脏五脏五脏 人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人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全身全身全身全身血脉血脉心气心气(1 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发挥营养周身的作用。心主血脉功能的

2、临床观察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面色面色舌色舌色脉象脉象胸部的感觉胸部的感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心主血脉功能正常1.1.面色红润面色红润2.2.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3.3.脉象和缓而有力脉象和缓而有力4.4.胸部感觉舒畅胸部感觉舒畅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功能异常心气虚(阳虚或暴脱)、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阳虚或暴脱)、心血虚、心阴虚、心火亢盛、心脉瘀阻心火亢盛、心脉瘀阻心主宰精神心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动异常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狂躁谵语狂躁谵语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3、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一)心在志为(一)心在志为喜喜(二)心开窍于(二)心开窍于舌舌(三)其华在(三)其华在面面【从现代医学而言,汗主要是水和无机盐,属水电解质体系。在临从现代医学而言,汗主要是水和无机盐,属水电解质体系。在临床可见,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敏感的就是心脏。严重者常可床可见,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敏感的就是心脏。严重者常可导致心律不齐,心率失常,心悸等。水电解质平衡是维持心脏正导致心律不齐,心率失常,心悸等。水电解质平衡是维持心脏正常机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常机能的一个重要因素。】3 3、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心与形窍志液的

4、关系草莓舌 肺位于胸腔,上通喉咙,左右各一。肺位于胸腔,上通喉咙,左右各一。肺五行属金。肺五行属金。肺的主体功能肺的主体功能:一、肺主气司呼吸一、肺主气司呼吸 二、主宣发和肃降二、主宣发和肃降 三、通调水道三、通调水道 肺的联属功能:肺的联属功能:开窍于鼻开窍于鼻 在体合皮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其华在毛 在志为悲在志为悲 在液为涕在液为涕肺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司呼吸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呼浊吸清,吐谷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断地呼浊吸清,吐谷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气体交换,以

5、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肺主气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主一身之气对全身气机的调节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气的生成(气的生成(宗气宗气)宗气十足2.主主宣发和肃降宣发和肃降肺肺 气气肃肃 降降宣宣 发发A.排出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内的浊气B.向上向外输布水谷精向上向外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微和津液。C.宣散卫气,将代谢后宣散卫气,将代谢后的津液转化为汗液排出的津液转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体外A.吸入自然界清气吸入自然界清气B.将津液、水谷精微向将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下布散C.清除呼吸道异物清除呼吸道异物3、肺通调水道、肺通调水道水谷水谷津液津液脾胃脾胃肾(膀胱)肾(膀胱)外达皮毛,汗、呼气外达皮毛,汗、呼

6、气肺肺尿尿脾脾宣发宣发肃降肃降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能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道路,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能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道路,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4、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肺在体合皮)肺在体合皮(2)肺开窍于鼻)肺开窍于鼻(3)肺在志为悲)肺在志为悲(4)肺在液为涕)肺在液为涕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卫气卫气肺气宣发肺气宣发A.护卫肌表护卫肌表B.温养脏腑肌肉皮毛温养脏腑肌肉皮毛C.调节控制腠理开合调节控制腠理开合皮毛是抵抗外邪的屏障,由肺所宣发皮毛是抵抗外邪的屏障,由肺所宣发的的

7、卫气和津液卫气和津液温养润泽。温养润泽。鼻的嗅觉和喉的发音都依赖于肺气的作用外邪袭肺亦多从口鼻而入,肺的病变,也可出现鼻塞、流涕、音哑等症状。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脾主运化脾主运化1.运化水谷运化水谷2.运化水液运化水液脾主运化脾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1)运化水谷)运化水谷水谷水谷胃胃精微精微全身全身脾主运化脾主运化A.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B.脾的自转输脾的自转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运化水谷功能失调功能失调腹胀、食欲不振(纳呆)、

8、便溏腹胀、食欲不振(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倦怠、消瘦或完谷不化、倦怠、消瘦运化水液运化水液功能失调功能失调湿、痰、饮、水肿湿、痰、饮、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脾虚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生湿、脾虚水肿、脾为生痰之源浮肿浮肿浮肿浮肿臌胀臌胀臌胀臌胀2、脾主升清、脾主升清脾主升清脾主升清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营养全身。脾主升清亦是脾主升清亦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的重要因素。脾气上

9、升使水谷精微向上转输并维持人体脏脾气上升使水谷精微向上转输并维持人体脏器位置恒定器位置恒定A.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头晕目眩B.腹胀、泄泻、脱肛腹胀、泄泻、脱肛C.内脏下垂(子宫、胃、脱肛)内脏下垂(子宫、胃、脱肛)脾不升清脾不升清3、脾主统血、脾主统血脾不统血脾不统血各种出血。以气虚不能摄血的各种出血。以气虚不能摄血的肌衄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肌衄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为脾不统血。血、崩漏等称为脾不统血。肌衄肌衄肌衄肌衄脾主统血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其逸出脉外的作用。原理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脾气的固摄作用

10、(气摄血)4、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一)脾主四肢(一)脾主四肢(二)脾主肌肉(二)脾主肌肉(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脾在志为思(四)脾在志为思(五)脾在液为涎(五)脾在液为涎脾气升清和散精脾气升清和散精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四四 肢肢足痿软足痿软足痿软足痿软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五行属肝五行属木木 肝的主体功能:肝的主体功能:一、肝主一、肝主疏泄疏泄 二、肝藏二、肝藏血血 肝的联属功能肝的联属功能:开窍于开窍于目目 在体合在体合筋筋 其华在其华在爪爪 在志为在志为怒怒 在液为泪在液为泪肝1.调畅调畅气机气

11、机 2.调畅情志调畅情志 3.促进消化促进消化肝主疏泄肝主疏泄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的作用,包括包括调畅气机、调畅情志调畅气机、调畅情志和和促进消化促进消化三个方面。三个方面。(1)调畅气机)调畅气机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气、血、津液运行正常气、血、津液运行正常肝失疏泄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机不畅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肝升太过肝升太过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咯血,呕血急躁易怒,咯血,呕血等等(2)调畅情志)调畅情志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气血正常运行气血正常运行情志活动正常情志

12、活动正常肝失疏泄肝失疏泄情志活动异常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疏泄不及疏泄太过疏泄太过肝郁:郁郁寡欢,性情抑郁,肝郁:郁郁寡欢,性情抑郁,沉默寡言,喜太息。沉默寡言,喜太息。急躁易怒急躁易怒(3)促进消化)促进消化肝主疏泄肝主疏泄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脾脾胃胃肝失疏泄肝失疏泄胃胃脾脾A.头晕目眩头晕目眩B.泄泻泄泻脾气不升脾气不升A.嗳气,呃逆,嗳气,呃逆,恶心呕吐恶心呕吐B.脘腹胀痛脘腹胀痛C.便秘便秘胃气不降胃气不降2、肝主藏血、肝主藏血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调节血量的作用。的作用。肝有肝有“血之府库血之府库”之称。之称。素问素问.五脏生成篇

13、五脏生成篇:“故人卧血归于肝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调节血量主要是对肝调节血量主要是对外周血量外周血量的调节。的调节。机体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外界气候温度的变化机体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外界气候温度的变化需求增加需求增加正常人一旦急需时,肝脏至少可提供正常人一旦急需时,肝脏至少可提供1000-2000ml血液,以保证足血液,以保证足够的心排出量。够的心排出量。防止出血防止出血肝不藏血肝不藏血出血出血:吐血、衄血、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

14、:吐血、衄血、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血虚血虚: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脉拘急,肢: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肝不藏魂肝不藏魂:惊骇多梦,梦游,梦呓或出现幻觉。:惊骇多梦,梦游,梦呓或出现幻觉。衄血衄血补脾补脾山药 白术 安神安神酸枣仁镇惊镇惊石决明3、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肝主筋,其华在)肝主筋,其华在爪爪(2)肝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3)肝在志为怒)肝在志为怒(4)肝在液为泪)肝在液为泪指甲出现横纹、上翘、灰指甲、易断裂等现象,预示着肝脏功能减弱。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主管甲。

15、肝脏有问题的时候,必然会在指甲上有所表现。(五)(五)肾肾肾的主体功能、联属功能及其肾的主体功能、联属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病理证候及症状肾的生理特性肾的生理特性解剖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解剖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五行属水肾五行属水 肾的主体功能:肾的主体功能:一、肾藏一、肾藏精精 二、肾主二、肾主水水 三、肾主三、肾主纳气纳气 肾的联属功能肾的联属功能: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在体合骨,在体合骨,主主骨生髓骨生髓 其华在发其华在发 在志为恐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液为唾、肾藏精、肾藏精精精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气血津液、水谷精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气血津液

16、、水谷精微等)(后天之精)。微等)(后天之精)。狭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狭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先天之精)。肾所藏之精肾所藏之精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充养不断培育充养活力资助活力资助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人出生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人出生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关系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关系肾精肾精肾气肾气肾阴肾阴肾阳肾阳具有滋润、濡养的具有滋润、濡养的功能;为一身阴液功能;为一身阴液的根本,又称元阴、的根本,又称元阴、真阴或真水。真阴或真水

17、。具有温煦、推动的具有温煦、推动的功能;为一身阳气功能;为一身阳气的根本,又称元阳、的根本,又称元阳、真阳或真火。真阳或真火。、肾主水、肾主水水谷水谷津液津液脾胃脾胃肾肾肺肺尿尿脾脾宣发宣发膀胱膀胱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主宰整个水液代谢。主宰整个水液代谢。升清升清降浊降浊汗汗肾主水功能失调肾主水功能失调小便清长,尿频,夜尿多,或小便清长,尿频,夜尿多,或浮肿,尿少。浮肿,尿少。摄精止遗摄精止遗桑螵蛸 海螵蛸、肾主纳气、肾主纳气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短。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短。(肾不纳气肾不纳气)肾主纳气肾主纳气功能失调功能失调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

18、浅的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的功能是肾主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肾主纳气的功能是肾主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现。的具体表现。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盛血旺,则毛发粗壮而润泽,故说“其华在发”。2、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小便的生成和排泄肾气的蒸化和固摄 粪便的排泄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乌发乌发

19、何首乌 熟地墨旱莲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在志为恐:“恐则气下”。4、在液为唾: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肾精所化。润泽口腔 其功能:滋润食物 滋养肾精益智子开胃摄唾二、二、六腑六腑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主要病理证候及症状六腑主要病理证候及症状概述概述 六腑,即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三焦的总称。以传化饮食和水液为主要的总称。以传化饮食和水液为主要功能,以功能,以“泻而不藏泻而不藏”为其生理特点。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胆汁外

20、溢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胆汁外溢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怯弱,善太息,或谋虑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怯弱,善太息,或谋虑不决等。不决等。(一)胆(一)胆胆既属于胆既属于六腑六腑,又属于,又属于奇恒之府奇恒之府。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贮存与排泄胆汁;()贮存与排泄胆汁;(2)参与精神)参与精神意识活动(主决断)意识活动(主决断)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胆功能失调胆功能失调郁金 栀子(二)胃(二)胃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又称胃脘。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胃又称胃脘。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生

21、理功能生理功能1.1.主受纳,腐熟水谷。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为胃为“太仓太仓”、“水谷之海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临床强调。临床强调“保胃气保胃气”。2.2.主通降,以降为和主通降,以降为和藏象学说以藏象学说以“脾升胃降脾升胃降”概括整个消化系统功能活动。概括整个消化系统功能活动。胃功能失调胃功能失调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胃的通降相对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还胃的通降相对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包括小肠将食物

22、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的功能在内。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见上述症状表现者均可服用。(三三)小肠小肠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化物出焉”。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泌别清浊别浊剩余水分(浊中之清)残渣糟粕(浊中之浊)膀胱脾脾尿肾的气化肾的气化大肠粪便小肠受盛食糜化物分清水谷精微全身小肠中水液量小肠中水液量 的的多少与尿量多少与尿量有关,有关,“小肠主液小肠主液”。临床。临床应用:应用:“利小便及所以实大便利小便及所以实大

23、便”。小肠功能小肠功能 失调失调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小便短少,泄泻等。小便短少,泄泻等。四、大肠四、大肠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传导、排泄糟粕传导、排泄糟粕胃的降浊胃的降浊肺的肃降肺的肃降肾的气化肾的气化大肠的传导排泄大肠的传导排泄大肠功能大肠功能 失调失调便秘或泄泻便秘或泄泻大黄 巴豆(五)膀胱(五)膀胱肾的气化肾的气化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焉”。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功能膀胱功能

24、失调失调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尿痛,淋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尿痛,淋涩,排尿不畅,甚至癃闭。涩,排尿不畅,甚至癃闭。(六)三焦(六)三焦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出焉”。膈以上为上焦(膈以上为上焦(心肺心肺),膈至脐为中焦(),膈至脐为中焦(脾胃、肝脾胃、肝胆胆),脐以下为下焦(),脐以下为下焦(肾、膀胱、大肠、小肠肾、膀胱、大肠、小肠等)。等)。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通行元气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运行水液三、奇恒之府三、奇恒之府奇恒之府奇恒之府形态中空有腔(似腑形态中空有腔(似腑)功能贮藏精气(似脏)功能贮藏精气(似脏)不与饮食物直接接触不与饮

25、食物直接接触与五脏无表里关系与五脏无表里关系脑、髓、骨、脑、髓、骨、脉、胆、女子脉、胆、女子胞(精室)胞(精室)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四、脏腑之间的关系四、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的关系、脏与脏的关系2、腑与腑的关系、腑与腑的关系3、脏与腑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一)脏与脏的关系(一)脏与脏的关系1、心与肺、心与肺(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主血)心(主血)心肺(主气)肺(主气)(宗气)(宗气)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肺气助心行血肺气助心行血2、心与脾、心与脾(主血)心(主血)心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心血滋养维持脾运心血滋养维持脾运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

26、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心主血心主血推动血行推动血行脾统血脾统血血行脉道血行脉道血液运行正常血液运行正常3、心与肝、心与肝心主神志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主管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调节情志活动维持精神情志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活动正常心主血心主血推动血行推动血行肝藏血肝藏血贮藏调节血量贮藏调节血量血液运行正常血液运行正常4、心与肾、心与肾心心 火火肾肾 水水上上济济下下降降心肾水火相济心肾水火相济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水火既济)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心悸、怔忡,畏寒肢厥,或朦胧欲心悸、怔

27、忡,畏寒肢厥,或朦胧欲睡;或小便不利,肢面浮肿,下肢睡;或小便不利,肢面浮肿,下肢为甚等。为甚等。心肾不交心肾不交肺通调水道肺通调水道输布排泄水液输布排泄水液脾运化水液脾运化水液吸收输布水液吸收输布水液水液代谢正常水液代谢正常肺司呼吸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吸入自然界清气清气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吸收水谷之精气精气聚于聚于胸中胸中生成生成宗气宗气5、肺与脾、肺与脾6、肺与肝、肺与肝肺气肺气主清肃下降主清肃下降肝气肝气主疏泄升发主疏泄升发一升一降,全一升一降,全身气机调畅身气机调畅7、肺与肾、肺与肾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主水(为主水之脏)肾主水(为主水之脏)水液正常

28、水液正常输布排泄输布排泄肺司呼吸(为气之主)肺司呼吸(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共同完成共同完成呼吸运动呼吸运动肺阴肺阴 肾阴肾阴 8、肝与脾、肝与脾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主运化)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运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运运化正常有利于肝之疏泄运化正常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藏血肝藏血调节血量调节血量脾统血脾统血固摄血液固摄血液维持血液的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正常运行肝藏血肝藏血肾藏精肾藏精滋肾化精滋肾化精养肝化血养肝化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肝肾同源9、肝与肾、肝与肾肝之阴阳肝之阴阳肾之阴阳肾之阴阳维持肝肾阴阳的维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充

29、足与协调平衡肝(疏泄)肝(疏泄)肾(封藏)肾(封藏)使肾之封藏开合有度使肾之封藏开合有度以制约肝之疏泄以制约肝之疏泄脾(运化)脾(运化)肾(肾精、肾阳)肾(肾精、肾阳)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肾精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肾精肾阳温煦以助脾运肾阳温煦以助脾运脾脾为后天之本为后天之本肾肾为先天之本为先天之本为为生生命命之之本本脾脾肾肾水液代谢水液代谢正常正常运化水液运化水液气化水液气化水液10、脾与肾、脾与肾胃:受纳腐熟水谷胃:受纳腐熟水谷初步消化初步消化胆:贮存排泄胆汁胆:贮存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以助消化 受盛化物受盛化物进一步消化进一步消化小肠:小肠:泌别清浊泌别清浊吸收精微吸收精微 吸收水份吸收水份大肠:大肠:传导变化传导变化 排泄大便排泄大便膀胱:贮尿排尿膀胱:贮尿排尿排泄小便排泄小便三焦: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三焦: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排泄排泄吸收吸收消化消化(二)腑与腑的关系(二)腑与腑的关系 脏与腑是阴阳脏与腑是阴阳表里配合表里配合的关系,脏属阴、腑属阳,阴主的关系,脏属阴、腑属阳,阴主里、阳主表里、阳主表(一)心与小肠(一)心与小肠(二)肺与大肠(二)肺与大肠(三)肝与胆(三)肝与胆(四)肾与膀胱(四)肾与膀胱(五)脾与胃(五)脾与胃(三)脏与腑的关系(三)脏与腑的关系L/O/G/OThank You!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